如何跟抑郁孩子相处?父母必过的两大难关

健康   2025-02-01 19:20   浙江  

01/ 比抑郁孩子更难过的是父母!

青少年抑郁已经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和热门话题,尤其是抑郁的学生群体受到了上至国家教育部,下至社区和学校工作者的广泛关心和关注。

青少年抑郁背后还有一群家长也在承受着跟孩子一样的痛苦,甚至更大的痛苦。他们所受的煎熬是很少被看见的,这是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才有机会接触的一类人。他们的无助和泪水经常印刻在我心头,虽然他们自身的情感也需要支撑,但这不是他们最在意的事情,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做才能帮到孩子。

可谓天下最伟大的人始终是父母。

今天我就父母该如何与抑郁孩子相处的问题提供两点思路,也即家长要过的两大难关,仅供参考。


02/ 父母要过的两大难关:

一、允许孩子有情绪

抑郁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情绪问题。

孩子抑郁后,情绪自然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表现为两点:

一是低落;二是容易被激惹。

关于第一点主要表现为:

孩子经常拉着个脸,很难有笑容,哪怕你尽力去哄他高兴,也难以凑效。甚至带他去外面玩,也很难露出高兴的神情。这种时候,父母就会失望,还会夹杂一丝愤怒,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工作都辞了,娱乐生活也放弃了,专心陪伴孩子,可是博孩子一笑还是这么难。仿佛除了游戏,就没有什么能让他开心了一样。

很多孩子能觉察到父母的心思,为了迎合父母,不得不强装笑颜,导致很累,就更不想与父母待在一起,还是一个人躲在卧室自在。

所以,关于孩子的情绪低落问题,父母要心平气和地看待,不要强求他情绪高涨,更不要说我们出来玩,你应该要开心之类的话。

情绪低落本身就是抑郁的症状之一。我们要接受孩子的情绪低落,就像接受一个1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一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去强求,反而会扰乱孩子的节奏,导致不正常。

关于第二点主要表现为:

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大爆发,甚至歇斯底里。可能就是因为父母不小心说错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表情不合他的意,就会情绪暴躁,大哭大吼。这也是很多父母怕孩子的原因,很多来咨询的父母都说自己不敢在孩子面前说话,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眉头不敢皱,日子真是艰难。

胆子大一点的父母直接跟孩子开干,你吼,我不会吼?

我们知道抑郁的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再加上5羟色胺这种“心境稳定剂”分泌不足,所以非常容易被激惹。父母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这对增强理智有帮助,理智之下,我们才不会害怕,才不会愤怒地与孩子开干。无论是害怕还是与孩子开干都是不利于孩子抑郁康复的。

无论孩子的情绪是低落,还是爆发,作为父母都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不过是抑郁后的表现,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要心平气和地看待这些现象,不害怕、不愤怒,允许孩子有情绪。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则相当难,所以我把它称为父母要过的第一大难关。

二、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这是继第一大难关之后的第二大难关。

父母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爱,那就是见不得孩子焦虑、痛苦、绝望等等。

所以,父母竭尽全力想去帮助孩子解决负面情绪。解决的方式,在我接触的数百位父母身上都是异常的一致,我总结了一下,可以用简单三个字来形容:“否定”式。

比如,孩子说学习有什么意义呢?父母马上否定:学习怎么没意义呢?不学习以后怎么找工作,怎么立足?

再比如,孩子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小时候读书累得半死,就算考上了985、211又如何?毕业后还不是给资本家当牛马,仍然累得半死。然后结婚,生小孩,为了家庭又是累得半死。人的一生这么惨,不如现在就结束呢。

父母一听,马上否定:你这是什么逻辑?哪有人不上学、不工作、不结婚的?人这一辈子不就是这样,我看你一天天地就是想得多。

这是“光明正大”的否定,直接引起吵架的那一种。

还有另外一种更隐蔽更委婉的否定。

比如,当孩子说:我跟同桌比起来差得远,直接被碾压,我怎么这么笨啊!

父母会好心安慰说:不会的,你不要这么想,我觉得你比他差不到哪里去,你要自信一点。

上面举的这3个例子,是不是让父母们感到非常熟悉呢?这些回应方式是不是也是大部分父母经常在用的?我天天工作在一线,对这些对话再了解不过了。

我想严肃地说,父母如果用这种“否定”式来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那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给孩子心里添堵,导致负面情绪又加重几分。

情绪像流水一样“宜疏不宜堵”。我们要学会“疏”,而不是用“否定”式去“堵”。

03/ 如何帮孩子疏导情绪呢?

简单来说,就是变“否定”式为“肯定”式。

也即肯定他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肯定他对人对事的负面看法有他自己的理由;肯定他对某些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通过肯定,让孩子把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倾诉出来。向外倾诉的过程就是疏导的过程,倾诉得越多、越深,疏导效果就越好。

仍然采用上面3个例子来说明:

例1:当孩子说,学习有什么意义呢?

父母可以这样疏导:你这样说是觉得学习没有意义,是吗?这个问题倒是把我难住了,妈妈以前都没仔细想过呢,看来,你比我要想得深刻。我以前只是觉得大家都在上学,都是这么做的,所以就认为我们也该这样做。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待学习这件事的,可以给我说说吗?让妈妈更懂你。

说完后,就停顿,让孩子倾诉。父母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例2:当孩子说,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父母可以这样疏导:当妈妈听到你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你真的长大了,对人生有自己的思考了,这一点体现了你思想的深邃,有点哲学家的味道。你说的人的一生都很累,好像也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哦。你对人生的解读还是比较符合现实,我还想听更多,可以再给我讲讲吗?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这样引导孩子讲出来,然后也捎带讲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正面看法,但是不要指望孩子认同,以自然地交流分享为基调。

例3: 当孩子说,我比同桌差得远,我太笨了。

父母可以这样疏导:听起来,你似乎有点沮丧,因为你感觉同桌比你做得好,比较起来显得自己很笨,是吗?妈妈理解你这种心情,想必是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吧,可以跟妈妈说说看吗?

说完就停顿下来,看孩子愿不愿意说,如果孩子愿意说,我们就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如果暂时不愿意说,也不要强求,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尊重孩子保留隐私的权利,不要失望。

这3个例子当然远远不足以囊括所有的场景,但是规律是相似的。家长可以仔细琢磨,消化,做到举一反三,以此类推。

写在最后:

家长要过的两大难关:

一是心平气和地允许孩子有情绪;

二是学会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过了这两关,才能接着过手机关、复学关。

一关比一关难,但是好在“关关难过,关关过”。家长们一定要下决心并付出行动,积极学习,并把知识落到实处。

相信花会有开的那一天。正如,冬天来了,春天将不会太远!




猜你还想看——1月精选 
与26年双相羁绊中,遇见重生的贵人们
三十载抑郁如影随形,一家庭变故改写人生
女儿在抑郁中蜕变,家庭在陪伴中重生
与抑郁症4年抗争,黑暗中一起“打败”它
孩子中度抑郁,丈夫白血病,绝境中破碎的生活
抑郁缠上女儿,在绝望中找到那束光
双相缠上我,自救改写命运
乳腺肿瘤,孩子抑郁,身心疼痛的我找到解药
发生极端行为后,重新领悟和践行三不原则
从抑郁深渊到心灵灯塔,完成师者的逆袭
不再害怕迷茫,与孩子一同破茧,静待花开
14岁划伤自己的小女孩,18岁在大学校园重生
恋恋不舍的不只是这片土地,在一起,就美好
别让焦虑一步步拖累人生 | 专业焦虑测评
怎么办?我好像得了抑郁症 | 专业抑郁测评

郁金香陪伴
民间抗郁引领者,由爱心人士爱咪及志愿者们发起,专注“抑郁康复、心理健康”,致力于搭建互助平台,通过康复监测、心理疗愈、文体活动、关爱帮助、家庭支持、就业指导等,陪伴与助力抑郁康复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