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曾经年销超20亿的香料行业龙头如今却陷入了困境,营业收入仅在3000万,连年亏损,处在濒临破产边缘。
近千年传承的传统国民品牌,”王守义十三香“在当下为何不“香”了呢?
01
——
祖上遭遇灾难,被迫靠十三香谋生
这款调料很快1959年,王守义遇上大饥荒,这才想起有个祖传秘方,开始沿街叫卖,北到石家庄,南到驻马店。
他采集了20多种纯天然中药材,依照秘方和现代人口味进行改良,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在包装纸上盖上印章,每包售价一毛钱。
1969年开始,没人再敢做小生意,王守义也只好停下,这一停就是15年。
1984年,不少人又做起了生意。已经60岁的王守义和几个儿子在驻马店定居,在儿子劝说下,他重操旧业,申请了营业执照,借了100块钱开启了十三香作坊。
每天早上五点,他就拉着人力车赶往集市上售卖。一天下来,嗓子哑的说不出话,回到家只能靠打手势交流。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甚至过年也是如此,无论什么天气什么时节都风雨无阻。
有一个春节,本来打算不出摊,一起踏踏实实过个年,但第二天醒来,他觉得春节期间大家对调料的需求肯定很大,所以还是挑着担子出门了。
王守义在集市上卖十三香
第二天,看着熟睡的儿子,擦干眼泪,继续到市场摆摊。
靠着坚持,王守义的生意越做越大,顾客也逐渐多了起来,很多顾客都感叹,十三香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调料,凭借薄利多销,让王守义的十三香越来越火。
02
——
认可十三香的顾客越来越多
1985年,王守义对十三香的外包装进行了设计,并把头像印在上面作为防伪标识,这种样子的包装盒在当时还是首家,自此十三香便以新的形象推向市场。
1998年集团成立,1999年9月申请注册了十三香商标,又先后申请了46项外观专利,还抓住广告宣传黄金期,打造央视媒体和铁媒体。
十三香最讲究的就是原料的选用,王守义在这方面堪称严苛。
花椒来自四川,白芷从浙江采购,海南供应胡椒,草果从云南运来,大茴香取自广西,小茴香则选自甘肃。
十三香选料极为严苛
对所有的供货商采取评定制度,每年都要进行考核,一旦有哪家不合格,就取消供货资格。
生意红火后市场上也有了很多山寨产品,但都在王守义的攻势下纷纷倒闭。一方面是他们的质量过硬,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生意利润本就极低。
王守义每天到厂去看员工们,他经常嘴里念叨着,进了十三香的门,都是一家人,一定要让员工吃好、穿好、休息好,绝不能亏了工人。每年合格员工都能拿到2万元的分红,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03年,做了一辈子调料的王守义带着不舍离开人世。
他去世后,老人一直坚持的慈善事业始终没有停止,他的五个儿子(王金良、王银良、王铜良、王铁良、王锡良)继续扶贫帮困捐资助学。
各种公益事业捐款超2亿,被评为爱心企业,厂里的很多员工也跟着他一干就是几十年。
可能很多人难以相信,虽然十三香的原料十分考究,种类繁多,但售价却颇为低廉,每盒调料利润仅有八分钱,因为千家万户都要用到,销量太大。
2020年左右产品年销售额更是达到28亿,上交税金3亿,员工达到2000人。虽然很利薄到8分,但当时十三香几乎垄断整个香料市场,他家族持有的股份每年都能分到5亿左右的分红。
消费者已经将王守义和十三香画上等号,为了打假,集团前后投入超过两千万,仿冒品一部分是自己人搞出来的。
王银良将一些亲戚的小厂收编,还安排他们的就业和子女教育,并做出相应的补偿。
十三香公司总部
小商品大品牌,36年坚守一个领域,打假零容忍,产品精益求精,不融资不上市,家族化运营,土黄色包装。
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小商品,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王守义十三香”在发展巅峰时期,也就是在2015年左右能够达成每年销售额 就超过了20 亿,自1984年成立之初就以10%的年销售额增长率快速发展,而且它的销售网点把全中国 30 多个省市区都给覆盖了。
不过呢,时间一长情况就变了,从2020年到现在,十三香也在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面前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啦!
还是那句话,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去创业!
自2003年王守义去世,将集团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王银良!败家模式开始启动!
先是留学归来的孙子王太白,自认为喝过洋墨水、见过世面,不听劝阻地拿着集团资金去投资英国房地产,刚好就赶上了英国金融危机,鸡飞蛋打赔个精光,得亏王守义积累的家底厚,不然十三香调料厂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有卧龙之处必有凤雏,来到2008年,澳门豆捞火锅开始火遍大江南北,集团第二代领导人王银良也开始踌躇满志证明一下自己。
毕竟火锅与老本行还是有点关联的,于是第一家“王守义新豆捞火锅”店在郑州金水区隆重开业!
刚开始生意的却很火爆,毕竟王守义30来年的苦心经营的品牌声名远扬,都是奔着“王守义”三个字来的!
王银良和集团高层看着眼前的昙花盛景,也在私下开始谋划先开个400家分店做大做强,连锁、加盟、融资上市这些方案计划都做好了!
但事与愿违,王银良的火锅也没能“香”多久,仅仅3个月的时间,“王守义新豆捞火锅”宣布倒闭,早期的昙花盛景都是消费者冲着”王守义“三个字来的,但本身的火锅只有五香口味,单一没特色,其他产品还不及其他火锅店的味道!
这次火锅项目的倒闭,导致几乎所有参与这个餐饮项目的高管都辞职了,冲击餐饮行业就这么胎死腹中。
从此以后,集团从上到下都一蹶不振,勉强维持着集团不倒闭,但王银良作为领导人多少心里还是不甘心的,不想就这样堕落下去!
于是自己一边苦心经营着十三香老本行,一边遥控着妻子去投资房地产、金融、饮料、生活用品、食品原料等当时热门的领域中去。
王银良在央视采访中也表示,十三香的单一发展难以维系整个集团的长远发展,他会用其他产业挣的资金去将老本行十三香维系下去,不在乎挣钱的多少,只想把这个老品牌传承下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但事与愿违,社会并不认可王银良的话,还纷纷骂他消耗消费者耐心,不懂经营和维系顾客间的关系!大家开始不买十三香的账了!
随着这几年整体经济下滑,妻子经营的各领域副业也没能“香”起来!该注销的就注销了,又来一个鸡飞蛋打的窘况!
十三香开始更“不香”了!更冒出十五香、十八香、十九香等假冒产品蚕食着各地区的香料市场,自己的阵营也岌岌可危,“王守义十三香”也开始变得不是非他不可了。
没人买也就罢了,更夸张的是,居然连续 3 年都收不抵支,还一度到了快要破产的境地。
截止到2021年十三香集团年收入仅有海天集团的十分之一,年利润更是暴跌到3千万的境地,刨去各种成本,年底一算账四个字——“入不敷出”!
纵观国内相关品牌,十三香和老干妈的创始人对品牌经营理念是大同小异的,同一时期的同一产物,属于保守派,不搞上市融资、不借贷,守着一亩三分地不去盲目扩张。
为什么老干妈坚持到当下的经济低迷,而依然稳如泰山呢?
究其原因,是十三香没能坚守住自己的根本,王老爷子走后,儿孙们一直不务正业,吃着碗里想着锅里,主要是自己碗里的饭都没吃明白就去瞎搞。
想想海天酱油、老干妈虽然早期都是单一品类品牌,但人家经过多年经营研究,根据不同地域、群体的喜好去细分更多口味的产品,去迎合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王守义十三香”三十几年了,“香”还是那个“香”,但很多消费者已经不喜欢那个“香”了!
中国像这样的传统产品企业,民族品牌已经越来越少,希望后辈们能代代传承,永远屹立不倒。
“王守义十三香”到底能不能再现王老爷子的光辉时刻,重新把调料行业老大的位置给夺回来呢,现在暂时还不好说。
但真心期望这家企业可以走得更久,一直坚守不上市、不跨领域的准则,全力致力于做精做好,成为一家货真价实纯粹的民族企业。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进入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