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他可不是一般人。在那个改革开放春风初拂面的年代,徐小平愣是从一个文工团的小提琴手。
摇身一变成了新东方教育帝国的核心大脑,最后还自己单飞,成了创投圈的大佬,手握几十亿身家,投资了六百多家公司。
让人不禁想问:他到底咋做到的?是踩了狗屎运,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其实徐小平,年轻时那叫一个坎坷。高中刚毕业,正赶上上山下乡,大学梦碎了一地,只能去文工团拉琴混日子。
但人家心里那团火啊,从没灭过,偷偷背诗读文,就等着机会翻身。
机会说来就来,1977年高考恢复,徐小平一举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本以为能大展拳脚,结果发现自己跟那些音乐天才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他依旧也不气馁,转头去北大中文系蹭课,文学梦又燃起来了。
毕业后,徐小平面临选择:铁饭碗、出国深造,他选了后者。
这一走,就是异国他乡的漂泊岁月,打零工、刷盘子,啥苦活累活都干过,就为了那口饭。但徐小平心里清楚,这不是他的终点。
转机出现在90年代,俞敏洪找上门来,一句“新东方缺你”,点燃了徐小平心中的创业之火。
这一烧,就是六年的新东方辉煌岁月。从几千人到几十万人,从北京到全国,新东方火了,徐小平也火了,成了“新东方大脑”。
但好景不长,公司大了,矛盾也多了。
徐小平和俞敏洪,这对曾经的黄金搭档,因为理念不合,最终分道扬镳。
徐小平带着股份和一笔不小的财富,离开了新东方。这时候,他已经五十岁,人生过半,但故事才刚刚开始。
财务自由了,徐小平却陷入了“有钱没处使”的迷茫。
直到他偶然间发现,投资这事儿,比拉琴、教书赚钱快多了!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创投圈,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真格基金,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徐小平的投资之路越走越宽,越投越准。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投资的那些留学生创业者。陈欧、龚海燕、郭去疾……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是徐小平独到的眼光和果断的决策。
特别是陈欧的聚美优品,那简直是投资界的传奇,让徐小平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投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比特币的试水,就让徐小平饱受争议。
但人家说了,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这种敢于尝试、勇于冒险的精神,正是徐小平成功的秘诀之一。
如今,徐小平已经66岁,手握650多家创业企业股份,身家70亿。
但他没停下脚步,还在创投圈里奔波忙碌,寻找下一个“独角兽”,真是越活越有劲儿!
徐小平的故事,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大片,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无数次尝试和坚持的结果。在徐小平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机遇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失败的坦然面对。
有人说,徐小平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俞敏洪,遇到了那个时代的风口。但我想说,幸运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徐小平自身的努力和智慧。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出身平凡,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选择,改写自己的命运。
别再说什么“岁月不饶人”,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就像徐小平那样,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追寻你的梦想吧!说不定,下一个创投圈的大佬,就是你!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进入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