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山东清尚文创的艺术情怀

文化   2025-02-06 20:56   山东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2025年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精华卷》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精华卷》后记

山东清尚文创的艺术情怀

作者 | 李红霞

风格这概念,它是有符号的,尤其是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作品。简单的呈现简单做,就如脚下的道路,若平坦,脚就不要太崎岖一样。那上升到书画、舞蹈、歌戏、雕塑等艺术手法,作品的呈现难度就不平坦了,比如雕塑艺术。
复盘一下艺术领域,雕塑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存在。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中国的塑艺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步。
历代皇帝即位后,除了理整国家大事,其余,就是在怎样才能长生不老,以及老去后坟墓如何规整才能使子孙后代绵延不绝上下功夫了。这其中尤以始皇帝最在乎驾崩后的殉葬品,这也让他费尽心思留下的兵马陶俑雕塑,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我国雕塑艺术领域令人仰望的存在。

古往今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塑艺是有能级的,但是,作为视觉艺术的雕塑材料种类,却不分高低。石、泥、木、树根、铜铁、沙、雪等都可以作为雕塑的材料。

但凡版面上的场景以及人物形象要表达的思想都要用具体的塑造来落实,塑艺人的难,谁懂啊,尤其是要把这当成一项产业来抓,能上手的年轻人就更少了。
从认识雕塑,到爱上它,到认真把雕塑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张在金,一个临朐土生土长的九零后小伙子,他做的稳健又踏实。
学艺的过程很偶然,一次观摩雕塑展览打乱了他安份工作的心,原来,这种神奇的象形表达是可以承载纪念历史的;各种材料的廊架、景墙是可以美化和装饰庭院环境的;代表各个时代的人物以及佛菩萨雕塑是可以改变大脑思维的,它们用灵动物像的形态构成左右着人们的心灵。

那刻起,张在金开始潜心学习雕塑,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查找资料并不是难事,可实际操作就需要拜师。在艺术类的高等学府中,尤以八大美院的雕塑专业辩识度高。为此,他去过央美、西美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把学院派的正统与民间派的精华相融合。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使他清楚地认识到雕塑艺术的真正实力,在于作品的精与魂。
塑佛菩萨与领袖人物的像,是雕塑人必须要学的功课。
塑艺表现在人物造型上,眼神与嘴型尤其重要,它传达的是人物的情绪,呈现的是观众与它的交流感,尤其眼神的方向表达,要时刻在线。
泥巴端在手里,从和泥、起泥,甩泥,看似用手在简单地涂涂抹抹,而泥的衔接,却要通过手的力道,节奏,在泥胚上循环它的角度。

带着对人物的敬畏,手里是高标准,眼睛里是严要求,脑子里是精益求精,无论是人物的头,手,脚,到身体部位每个细节的把控里,都要把藏着的门道一一解开。
看似差一点,实则差很多,细品这句话,这是要怎样的极致,才能达到作品形象的完美?
发自内心的执着与热爱,就是打磨多少遍都还不够满意,在金和他的团队,只为能让每一件作品更入心一些,更完美一点。
雕塑人物作品的精在于眼睛与音容,只有观者与人物的眼神触碰时,人物内心能带给我们力量,精,就做出来了。而,身体的灵动则源于脚下,脚步刚健沉稳,人物风格也就站出来了。
有了风格,还要把人物的气势做出来,找人物的感觉,传承传统的感觉。材料就是厚,重之泥,压到技术上,每一个结构都胸有成竹,掰来掰去的片片泥巴都脚踏实地,让泥巴有能力在表达每一个细节时都体现的尽致尽美。这就需要把每一块泥巴塑进人物的"肌肉"记忆,再经无数遍反复揣摩,人物的魂也就拿捏住了。

慢工出细活是塑艺的根本,好的作品在于是否顺应周围场景的情怀,是否令观望者驻足满意。怀揣这样的思想,一件件作品向观众交着满意的答卷。
这些去往全囯各地的作品,皆有对应的场景来吸引。它们带着清尚的情怀,有的去往原野,与蓝天、白云一起,欣赏花开花落;有的泊在路边,看车流人来的方向,感受着人生的匆勿忙忙;有的走进庭院,在风来去吹动的爱抚里,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这个世界的意义本就是自然赋予的啊,却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
一名好的雕塑艺术从业者,既能把前辈的经验吸取在心,又能放眼世界,把现代的思维与创新相融合,张在金就是这么做的。去美院进修学习,把自己的场地设为研学基地,思想紧紧贴在现代高端的技术轨道上,用高端技术推敲场景要求的文创设计 。
在任何时候,把风格把握住,这就是雕塑艺术,它用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去为传统文化出力,传达着古老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而今,走进清尚雕塑的大院子里,发往全国各地的塑艺作品有序排列,尤其是那些站立的人物,像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横扫着这个世界上不公正的一切。
旧时,列宗列祖们流传下来的雕塑技艺与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手里传下来了,这是手艺之幸,文化之幸,而由清尚团队坚持"专业的事情专业人来做"的创业理念,必将会提高临朐雕塑艺术的兴盛和发展。

李红霞,曾在冶源镇徐王小学,临朐一小幼儿园任教,业余喜欢写作。

书香临朐
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临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