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彬 吕世荣:忆五井煤矿朱家坡矿区的建设

文化   2025-02-03 21:30   山东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2025年征稿启事

☞【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精华卷》
☞【点击查看】《书香临朐·精华卷》后记

忆五井煤矿朱家坡矿区的建设

回忆 | 吕世荣   整理 | 李传彬

近日读了《五井煤矿史话》一书后,想进一步说说五井煤矿建矿初期的一些事情。

左起:吕世荣 李传彬(2024年12月8日自拍)
1958年8月建矿之初,总的设计规划是三个矿区:一是煤矿大本营,位置在下五井村西、朱音村与花园河村东,此地历史上没有开采煤炭的记录;二是在下五井西村南石炭埠岭、也叫大埠岭,石炭埠岭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开采,有遣弃的煤矿废井存在;三是朱家坡矿区,在朱家坡村西不远。朱家坡村1958年9月属嵩山人民公社,10月属五井人民公社,现属于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仲(济南仲宫)临(朐)公路从村西北角穿过,村庄西高东低成坡状。

我所经历的朱家坡矿区的具体情况:

朱家坡矿区虽说是五井煤矿矿区之一,但距五井煤矿大本营有20华里之遥,此地在白芽寺,常家溜村南,西部是九杰、黄谷、淹子岭,东北是茹家庄村,东南与五井镇马庄村隔五井石河相望。朱家坡一带曾是马保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进行抗日的革命根据地。
不知何人何时说此地有煤炭资源,1958年8月建设五井煤矿时,把此地列入了五井煤矿的一个矿区。
五井煤矿大本营矿区于1958年8月开建后,有1号井、2号井、3号井同时施工,这些井离地表比较浅,开采几个月就都出煤了,当时在全县影响是很大的,当年处于大跃进的年代,国家号召大办钢铁,各级地方领导都想在钢铁产量上有大突破,想大显一下身手,提出大干了再大干。大干钢铁就需要大量煤炭,所以决定朱家坡矿区尽快上马出煤。
当时在下五井村西建矿的工人,是由五井、城关两个公社从农村大队调集的。而朱家坡矿区的建设,县上决定由冶源和杨善公社抽调民伕去开矿。杨善公社给我们西朱阳村下达了36人的出伕指标。这时村里基本无劳力了,深翻土地种麦子的要出伕,修冶源水库的要出伕,去青州火车站推煤的要出伕,去铁寨推铁石的要出伕。当时我是生产小队的记工员,和生产小队长不能离开,但公社强调,就是村里的事都停了,也不能少了去朱家坡开煤矿的一个伕。
1958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初六)下午3点,我们村36名民伕推着独轮木车,扛着铁铣镐头,奔向朱家坡村。到朱家坡村时,天已黑了,我被分到村南一姓丁的农户家睡地铺。一生难忘的是,睡了一晚上觉,10月13号上班拉了一天滑车(滑轮提升系统),我的身份就由出伕的农民,变成了当时称作领导阶级的工人了。

1958年,是国家提出大发展、大跃进的年代,一切指标都是高数字、大计划、放卫星,为保证经济指标的完成,在人员组织行式上,按照军队编制要求,实行师、团、营、连、排、班结构模式,进行管理。

朱家坡矿区称团,领导机关是团部,吕世聚任团政委,他之前是杨善乡负责带伕的副乡长,团长是王钧,是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转业的军人,以后曾担任五井煤矿副矿长。主管生产的是王淑圣,老王原藉莱芜,在旧社会年轻时曾下过煤井、懂点开采技术,新中国成立后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调朱家坡矿区前是公社武装部部长。
矿区在朱家坡村的西北角建设第一眼井,称4号井,在村的西南角建立一眼井称7号井。建井全是土法,挖井是靠人工手锤打眼,火药放炮炸石,井筒四壁防护是用四根方子木,每挖掘一米深,放上四根方子木,叫“下一路亭”,四根方子木布于四角作立柱,主要支撑井壁周边压力,立柱四周用条编片子贴上,再加上壁棒,围挡井壁岩石,这样一直到井底。提升先是有十几人拉滑车,后改为推磨车,此时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拉滑车或推磨车都是非常吃力地,住宿是在老百姓家睡地铺。
所谓食堂,是在一家姓高的据说原来是财主家的南屋,支上两口大锅,一口熬小米稀饭,一口蒸小米地瓜干饭,菜是从地里拔出的鲜罗卜撒上盐,用大盆子盛着。到饭点,两个炊事员抬一大笸箩地瓜小米干饭,另两个抬一大盆罗卜条子咸菜,放到场园中间,工人有的用碗有的用瓢去挖上干饭,靠着墙根吃。我当时吃饭用具是一个弯把子瓢,栓着两根榆木条当筷子。小米地瓜饭,好多人吃了胃疼、肚子不舒服、烧心吐酸水。
难忘的一件事,就是过阳历年食堂改善生活,一个班去拎一铁筒鲜鱼汤,每人两个黑面馒头。我分到了半瓢鱼汤、两个黑面馒头,吃的那个香那个好啊,这辈子没忘了,永远记住了这个阳历年,因过穷日子过贯了,有鱼汤有馒头,这样的饭菜第一次吃到。
那时不讲什么工资高低,当時工人待遇是每月8至12元,吃饭不要钱。工人没有休息日,下了班天天出义务工到周边村庄去杀树抬木头,对周边村庄特熟,象南蒋村、磨砚池、马庄、青石崖等。
朱家坡村本是一个小山村,成了矿区后突然驻进一千多工人,什么团部、营部、连部,住宿给老百姓造成很大不便。特别是这个村历史上缺水,祖辈喝湾水,在村西有一不大的湾,靠夏天积蓄的雨水,村里人常年喝这湾水,里面羊马粪漂着不少,到春天,湾边水里很多蝌蚪。加上了千余人后,吃水困难,造成水荒。
到了1959年3月,两眼井都打到近60米深,4号井没见到一点煤,只有7号井见到了很少煤,县上和矿上领导分析研究后,决定朱家坡矿区下马。为了解决朱家坡村群众吃水问题,把7号井又加深了近10米,留作吃水井用,从此结束了朱家坡无吃水井的问题,其它井填平夼实。

现朱家坡“天路驿站”景点

朱家坡矿区始于1958年10月初,停于1959年3月底,历时半年,此地的矿井建设,验证了朱家坡一带无煤炭资源。朱家坡矿区的人马,于1959年3月底全部搬家到下五井村,开始了建设五井煤矿9号井的任务。

五井煤矿矸石山东侧(2024年5月)
2025年2月2日

李传彬,男,1956年12月生,临朐县冶源街道冶源南村人。1977年在昌潍地区五井煤矿参加工作。先后任工人、文书、技术员、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副矿长,矿长,改制后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被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评为2008年度优秀矿长。中共潍坊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临朐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临朐县委员会特邀文史委员,临朐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吕世荣,男,生于1939 年,临朐人。潍坊市五井煤矿原党委书记,中共临朐县委原挂职副书记,潍坊市地质矿产局原局长,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委,地质矿产部矿山采矿监委山东省原主委;地质矿产部矿管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山东省政府荣誉津贴,党中央“光荣在党50 年”纪念章获得者。

书香临朐
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临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