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马虎爪子
作者 | 张奎明
如园是我的书房。说是书房其实就是个屋子,里面陈列着几件老家具,一些老的瓶瓶罐罐,墙上挂着一些老物件,如此而已。但足可怀旧,也可疗伤。平时我工作之余在房子里写写画画,仅是打发无趣的时间罢了。如园南窗下的花盆里有我栽的黄栌,黄栌下有我栽的马虎爪子(瓦松)。秋天黄栌叶子红的时候,我就想写一写花盆里这陪衬黄栌的马虎爪子,一时又无从写起。直至今日心血来潮,遂有下文。北岭是一片丘陵。北岭在村庄的后面,也是在村庄的北面。村庄不是我的村庄,是娘小时候的村庄。
最初,是四姨领着我去北岭的。四姨只比我大十一岁。农忙时节,四姨就来我家照看我和妹妹,我可能不太听话,惹的四姨哭哭啼啼的,四姨肯定是被我气的没有了办法,就哄我说:“海,你听话,等再去俺家我领你去北岭,北岭有马虎爪子,那马虎爪子可太好了。”我问四姨:“马虎爪子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个好法?”四姨没有告诉我它是什么东西,怎么个好法,只是告诉我:“等我领你去。”自此我便心生向往。盼着,盼望着。
![]()
北岭的马虎爪子,静静地生长在北岭那片贫瘠的山顶上,葱绿茂盛,古朴而华美。四姨领我去北岭的时候正是夏天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日子,马虎爪子也早就长的像是一把把小伞儿了。它嫩绿的胖乎乎的叶子簇拥在一起,层层叠叠,相依相偎,像是莲花,又像是宝塔。在暖洋洋的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淡绿色的光泽,诱人而富有生机。四姨告诉我,马虎爪子还能吃。起初,我是不相信的。四姨给我示范:只见她轻轻掰下马虎爪子的胖胖的叶子,用手指掐断一头,连着皮,轻轻撕下,再反转过来把另一头也如此撕下。我学着四姨的样子,也掰了一个叶子送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酸酸涩涩的味道瞬间弥漫在我的嘴里。四姨告诉我,可别吃多了,吃多了就拉肚子了。
长大后,我读了一篇介绍瓦松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马虎爪子也是有学名的,在书本上它被叫做瓦松、向天草、天蓬草属于景天科瓦松属。马虎爪子最高的不过一扎稍长,给人感觉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所以,它并不受人待见,我也委实没有把它和松树联系在一起。我当初认识它,也只是因为在贫穷岁月里舌尖上的那一丝酸酸涩涩。
![]()
我不知道它叫天蓬草是不是跟天蓬元帅有关,我想大概也许可能没有关系吧!但是它叫向天草,我却是真真切切见识过。有一年的秋天,我在北岭拽了好几棵马虎爪子拿回家让娘用细线穿起来,倒挂在房檐下。过了不几天它就调转方向向上生长并且开出了细小的粉末状的白花,在蓝天白云、在老屋灰色房檐的映衬下,在氤氲的雾气里,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是一种美妙的,无与伦比的美。不禁让人感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实瓦松并不是无用之物,反而它有很多功效。《唐本草》记载“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本草再新》记载“治百毒,疗火疮,消肿杀虫”。瓦松烧成灰水服一钱可治大肠下血,大肠下血,就是痔疮。民间有偏方说瓦松可以治疗痔疮,即可外敷,也可内服。外敷,可以直接将新鲜瓦松煎水,待温度降低至微微烫手,趁热盆浴,可以促进痔疮回缩,减轻疼痛。至于内服就更简单了,可直接用瓦松煮水喝或者炖一些类似猪蹄子,猪大肠一类的,无非就是增加食欲,让人多喝点带有瓦松的汤罢了。毕竟单纯的汤,酸酸苦苦的,谁都不愿意喝。![]()
马虎爪子被叫做瓦松,是因为它多生长在老瓦上,这是书本上的来历。民间有传说,说有一年有个村子里的人都生了一种病,民间的郎中都无药可治,一时间村子里笼罩着一片哀愁,家家无计可施。村子里有个叫瓦松的年轻小伙子也是郎中,他长的英俊潇洒,有责任有担当,就走进大山深处寻找可以治疗这种病的草药……最后这勇敢的小伙子在山顶上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治疗这种病的草药,后来村子里的人都有救了。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小伙子,就把这种植物叫做瓦松,以来纪念这位勇敢的、有爱心的郎中。眼下流行种植多肉,瓦松也成了盆栽多肉的一种,我也挖来几棵种在瓦盆里,种在盆景里衬托盆栽。可是无论是单独种的瓦松,还是衬托盆景的瓦松,总觉得它们没有了岁月的沉淀,似乎也就少了灵性,少了大自然中的随意和坚韧。我曾经在公园里的仿古建筑施工现场,看见有工人模仿老房子上长瓦松这一现象,从山上移栽来瓦松,我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如何的,我想大概可能会枉费心机徒劳无功罢了。写到这里不禁哑然一笑,瓦松本喜好生长在旧的、大多是舍弃的老屋瓦上,多于萧瑟和衰败有关。古人怕瓦上长瓦松被人耻笑,大多都是尽快清除。今人追求古朴苍老竟反其道而为之,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之所以称呼马虎爪子为瓦松,想必是因为它生长在旧房老瓦之上,无需浇水施肥,不用播种就能自由生长,颇有松树之挺拔坚韧,颇有诗情画意的缘故吧?可我还是愿意叫它马虎爪子,更显得亲切自然,更能体现我浓浓的童年回忆。在贫瘠的岩石上、在长满苔藓的乱石块边,一簇簇马虎爪子茂盛着,蓬勃着,无时无刻不点亮你的双眸,让你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深邃。马虎爪子,它就这么葳蕤繁衍着,即便是没有足够的水分,它们也生长的郁郁葱葱;即便是没有充足的肥料,它们也长的青茏繁盛。它没有松树高大挺拔的身躯,却有松的顽强,又远远超过松树,不迎合,不低头,不屈服。![]()
《瓦松赋》是唐朝初期崇文馆学士崔融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描述了瓦松这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性。瓦松,产于屋瓦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高度不超过一尺,宽度才几寸,不被记载在仙经或药典中。因其形状似松,且生长在瓦上,故叫瓦松。瓦松之所以被称为瓦松,是因为它的形状像松树,且必须依附在屋瓦上生长。我想大概肯定古人对瓦松的生长习性还是不甚了解,其实它更喜欢大自然,更喜欢山顶之上,沐浴着阳光,享受着风吹雨打,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北岭的马虎爪子,你不仅仅是一种让我心生爱慕的植物,不仅仅是我儿时味蕾的记忆,你更是我儿时情感的寄托,岁月痕迹的见证。你无时无刻不督促我坚强,叮嘱我善良,安抚我宁静!2025年1月21日夜修改于如园南窗下,此时夜已深。![]()
张奎明,辛寨八亩地村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准会员,大连金普新区书协会员,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书法家协会理事。盆景玩家,奇石、民俗文化爱好者,师从李德盛老师学习研究红山文化。业余时间喜欢阅读,写作,在文字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