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蚕乡春雨
作者 | 冯恩昌
阳春三月,农家开始养蚕了。刷好蚕匾,孵出幼蚕。一栋栋蚕房消毒,摆好木架。穿戴漂亮新鲜的蚕姑,就住进蚕房辛勤的劳动起来,喂幼蚕还不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天气,都去桑园采桑喂养。在春光明媚的天气里,一个个蚕姑姿态秀美,有着仙女下凡一般的风采。山里的春天,遇上春雨绵绵的天气 ,蒙蒙细雨似有声若无声,洒在柔嫩的碧绿桑叶上,珍珠儿闪耀点点光明,抖颤流动。蚕姑们采桑来了,一个个举着花伞儿,缓缓的俊姿翩翩地走进桑园,采下一朵朵新鲜的桑叶儿抛进挽篮,又冒着春天的细雨,说说笑笑的走进山下的那排红瓦蚕房。喂幼蚕要用刀把桑切成丝,轻轻的撒进蚕匾,那蚕匾中的黑色小蚕开始食桑叶儿,静静听来,沙沙沙,发出细微的春雨声。对养蚕人家来说,是振奋人心的甜美的信息。
我观察蚕姑采桑美景之后,写下小诗一首:
蚕乡春雨
春雨扯着银丝走来了
桑芽惊喜地探出笑脸
碰落水珠儿一串
不 这是蚕乡和春雨拥
抱的泪花飞溅
蚕见二三眠,食桑的春雨声越来越大,沙沙沙的响声在蚕房里,一浪高过一浪。蚕姑们繁忙起来,男人们去桑园砍桑归来,要匆匆采下桑叶,用水洗了,抛洒喂蚕。蚕食桑叶的那速度,似呼跑马都撵不上,刚撒上厚厚的一层,霎时就被吞食一光。这段时间,蚕姑昼夜大忙,顾不上睡觉,坐在蚕匾旁刚要打个盹,那蚕食桑叶的春雨声,嘎然消失,只得推掉美梦,赶快抛洒桑叶,换回那激越的春蚕食桑春雨声。我曾写诗这情景:“十指嫩笋摇碧影,春蚕觅食春雨声/待到春蚕上簇时,蚕姑桑染指尖青。”这段时间,蚕房夜里的灯光一直燃得亮亮堂堂,蚕姑们精神振奋,除精心喂蚕外,还要警惕蚂蚁从墙缝钻出来觅食,一只肥肥胖胖的蚕儿,被蚂蚁咬一口,就吐了黄水亡去。故而蚕房里要备下开水,见蚂蚁就赶快消灭掉。一旦有几只蚂蚁爬进蚕匾,春雨声马山停止,这就是受到蚂蚁的侵袭,一马虎损失就大了。
蚕见四眠,即将老去。大量的蚕食桑叶,备下的一筐筐桑叶,一住不住地向蚕匾里撒,眨眼就被蚕食光,食桑的春雨不再那么淅淅沥沥洒了,而是一阵阵暴风雨在扫荡,我在诗中这样形容:“沙沙沙,像流水弹琴;哗哗哗,似战鼓激扬。”这时的蚕姑们,就像战士上了战场,打扮得头紧脚紧,拼上所有力气,供桑蚕儿急食。直到蚕老了,不再吃食。但蚕姑们还要紧张的上簇,孕育丰收的果实。
这时,蚕儿的春雨声,仍未消失,那雨声变成了抽丝做茧声,虽然声音微弱,但也能听到心悦流喜的声音。当这声音彻底消失之际,就拉簇在院中堆起偌大的银茧山,那蚕姑们早已换了洁净新妆摘茧出售了。蚕姑丰收的欢笑声,如汩汩春水弹奏起乐章。冯恩昌,曾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32部,《糖葫芦》《故乡蝉歌》入选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