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由公司承建的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
龙泉特大桥跨成南高速公路连续梁
顺利完成合龙
这是全线首座完成合龙的连续梁
标志着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桥梁建设
进入攻坚阶段
为全线铺架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龙泉特大桥跨成南高速公路连续梁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跨度为(48+88+48)米,包含两个T构,每个T构包含10个悬臂节段,混凝土设计浇筑方量达3150立方米。连续梁梁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0号块及边跨直线段采用梁柱式支架施工,悬臂节段采用智慧造桥机悬浇法施工。
该连续梁上跨成南高速公路,该段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交通繁忙、车流量较大。为优质高效推进连续梁施工,避免影响高速公路运营,项目部多措并举,保证各施工工序安全、顺利进行。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科研合作
成渝中线高铁作为“交通强国”的标志性、示范性重点工程,业主单位在项目建设伊始便提出建设“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在全线开展“四联三保两坚守”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坚持念好“联、保、守”三字经,通过成立“王辉桥梁技术创新工作室”,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为纽带,建立沟通联动机制,深化项目部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定期召开联系会,加快推进“智慧造桥机应用”等科研项目,不断提升项目智能建造水平,助力成渝中线打造世界高速铁路新标杆,全力推进“智能高铁2.0”示范工程建设。
▲项目党支部开展党员科技攻关
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施工安全
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多次组织专家对各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安全措施可靠有效,施工工艺科学合理,并提前对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将施工方案落实到位。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提前设置封闭围挡,采用高度为2米的龙骨扣彩钢瓦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同时规范设置宣传标语、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误入高速公路范围。项目部还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各种临时场地布置,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
▲邀请专家评审施工方案
创新技术手段,助力智能建造
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任务,项目部技术团队围绕重难点任务,在智能建造、工装工艺等方面深入开展科技攻关。项目部积极推广智能2.0建造技术,在全线首次应用悬灌智慧造桥机进行连续梁施工,采用BIM建造技术,深化大跨度桥梁虚拟建造技术。一是进行0#块BIM模型仿真分析、碰撞检查,优化钢筋和管道布置、模板开窗振捣等施工技术;二是依托智慧造桥机,实现走行远程智能遥控、模板开合精准定位、工况姿态实时监控等,解决传统挂篮施工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三是积极推广应用三墙钢筋定位、自动喷淋养护、智能张拉压浆等先进工装工艺,自主改进工装工艺6项,切实保障工程实体品质。
▲智慧悬灌造桥机信息化管理平台
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中铁二局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首座连续梁顺利完成合龙
报道链接
中国新闻网: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首座连续梁合龙
报道链接
中国日报:中铁二局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长桥首座连续梁顺利完成合龙
报道链接
四川新闻联播:成渝中线高铁最长桥首座连续梁合龙
报道链接
来源:成渝中线铁路项目、各级媒体
图文:张露
编辑:李杰波
审核: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