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进学记》
黄仕忠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ISBN 978-7-02-018925-0
作者简介
黄仕忠,1960年生,浙江诸暨人。1978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85年在杭州大学师从徐朔方先生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在中山大学师从王季思、黄天骥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著有《琵琶记研究》《中国戏曲史研究》《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文献研究》等学术著作、《书的诱惑》《钱家山下》等随笔集。
内容简介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全书通过对个人求学经历的追忆,分别叙写了大学时的师长、学界的前辈、海外学者同仁、弟子辈的青年学者,以及作者本人经历的大学生活片段。作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写下了不同人群治学的经历与个性,由此可见一个时代知识人的群像,具有重要的教育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价值。作者文字朴实真诚又神采飞扬,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书中另有60幅配图,生动再现了黄仕忠先生进学之路上的精彩瞬间。
目 录
后 记
「READING」
这本集子,是从我积年所写有关求学问学、从师忆友、访书论学的文字中选辑而成。编辑赋名《进学记》,可谓得其要旨。
书凡六辑。
第一辑“问学之路”,可概见我大半生求学、进学的历程。青少年时在山村无书可读,为书诱惑,四处觅书,也因嗜书、爱书而稍有积累,高考恢复后才能侥幸考上大学。之后在学术道路上蹒跚前行,实乃有赖于硕士导师徐朔方先生、博士导师王季思先生的言传身教。我从两位导师那里得到的收获,不仅有做学问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更有对待学问的态度,对学术与人生、学术与社会文化的感触,以及为人、为学境界的体悟。回顾自己的学术经历,若有所得,要感谢当年师长为我立下的格范,让我能沿波溯源,并秉持初心,恪守终生。
第二辑“从师岁月”,系描摹学生眼中的师长。我写晚年的王季思先生,记录他在特殊时期的遭遇与晚年的心境。我还为一批“老杭大”的学者写下纪念文字,希望留下他们的音容笑貌。这里选了回忆徐朔方、沈文倬、刘操南、郭在贻四位先生的文章。这些先生,有的亲炙时间久一些,有的只有过短暂的接触,但都是我仰慕的学者,也曾对我有过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努力把他们还原成有血肉、有个性的平常人,写下他们身处的时代、遭受的际遇,从另一角度作学术史的补充。至于他们具体的学术贡献,自有其入室弟子专文论述,我就藏拙了。
第三辑为“师友往事”,书写这些往事,其实也是在记录自己的际遇。我与波多野太郎先生仅有一面之缘,与王贵忱先生也只曾数次拜谒,但我希望借助这些散金碎玉,记录下短暂却难忘的往事。写金文京和铃木阳一教授,记下的也只是几个片段,或许将来还会有后续的文字。写表舅斯章梅先生,虽然他并不是我的老师,却是亲友中对我的学术研究影响最大的一位。
第四辑“东瀛书影”,选取了我近二十年在东瀛访曲、影书的一些片段。《影书侧记》记录影印一套珍稀戏曲文献的曲折经历,在日本拍得胶片,辗转在台北交接,恍如谍报,却是实情。《东京短章》,是我访书、寻曲的一些花絮;其中《寄内》两札,约略可见我当时的工作情状。所述千叶掬香的藏书、徐志摩的题跋、王国维旧藏善本词曲的去向,因人系事,延伸开去,当属于现代学术史的内容。
第五辑“学人书序”,有我整理导师著述的跋语,还有我个人书籍的后记,以及给四位学生的著作所撰序文。学生的著作,都是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增订而成的;我的笔墨,则着重在著作背后的故事,借此记录他们的问学经历,记录我们合作展开学术探索的过程。
第六辑“我的大学”,记录本科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我以恋爱、粮票、衣服、自行车、外语、体育等具体的事或物为线索,串联起当年的情景与故事。那时物质贫乏而精神富足,有淡淡的酸楚,亦有按捺不住的青春勃发。如今,七七、七八、七九这“新三届”天之骄子正在逐渐淡出社会舞台,他们的求学经历却正在被神化或虚化,从这些短章,尚可略见当年的真情实景和心绪情志。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984年年底,全书审订编定,则已是2024年7月。时间跨越了整整四十年。这四十年中,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之处,正在于我们既经历了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又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腾飞历程。因而我个人的“进学”,始终与家国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行进的步伐,永远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
我原先并没有完整的写作计划,最初所写的篇章,也较为零散。这些内容实是长期萦绕于心,因偶有所感,便化而为文,斯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吧。原初并不着眼于发表,只是基于内心抒发的需求。而写作的机缘,还在于遇到了合适的“助产士”和“产房”:编辑就是我的助产士,发表的平台则是问世的产房。
本书的写作,诚可谓因缘成文。
首篇《书的诱惑》,写于1984年年底,缘于大学同学主编新创刊的《杭州大学研究生》约稿。因为是“内刊”,我写得较为随意,纪实之中带有一些自我调侃。不想此文后来被《中国青年报》转载,不仅为我赢得许多读者来信,也给了我日后随笔写作的自信。十七年后,为恭贺徐朔方师从教五十五周年,我在东京写下《徐门问学记》,力求严肃朴实,每一句话语都发自内心,用真实的细节呈现先生之为人为学,但不轻加议论。这为我后来写师长,定下了写作的基调。
2007年前后,为活跃工作单位的氛围,我开设了“博客”,信手写下一些访书寻曲、纪人纪事的文字,未加修饰,放到平台上,与师友、学生交流。本书“东瀛书影”栏中各篇,便多撰于此时。因为无意“为文”,且多是事实的自然记录,倒也符合“随笔”的意趣。
2020年前后,温州市政协邀请我为“温州学人印象书系”编选一本《王季思印象集》。我在广泛收集有关纪念文字的同时,也邀请曾聆听过先生教诲的师友,写下他们的印象和感受。当他们纷纷交来稿件的时候,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与压力。因为我作为发起人,又是亲炙弟子,自然必须写下自己对先生的印象。在阅读、编校他人纪念文章的过程中,我的记忆也逐渐活跃起来,费时多日,写成两篇:一篇记录我在博士阶段的从师经历,一篇写下我对晚年王先生的印象。
1990年10月,与王季思先生在华南植物园
经由纪念王季思先生,让我想起了他的东瀛好友波多野太郎先生,于是又写了一篇。随后,硕士导师徐朔方先生的百年冥诞也已临近。在撰写《徐门问学记》二十年之后,我觉得还应有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先生为人为学的全面印象。于是广泛查阅资料,并与师友反复沟通核实,写下了我对徐先生的所知所感,也借此回顾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思想学术变迁史。
因为对朔方师的回忆,激活了我关于老杭大的记忆,写作的热情便不可抑制。我发动同学集体回忆大学时代的老师,自己也写了一组回忆文章。本书收录的回忆沈文倬、郭在贻、刘操南等先生的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借着写作的激情,我还为刚刚去世的王贵忱、曾永义先生写下了怀念文字。
我写作回忆师长的文章,没有过多涉及他们在学术上的具体成就,只是努力写出人、写出时代,把他们的经历与贡献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放到学术发展史的具体过程之中,也借此说明当代思想学术所经历的变化。
2022年,杭州大学中文系七八级迎来毕业四十周年庆典。我发动同学回忆高考,回忆大学生活。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是我选取了具体而细小的事或物作为切入点,从而构成了新的视角,引发广泛的回应,于是有了“我的大学”这个专辑。
也因为对以上的写作有所感悟,当学生邀我为其著作撰序时,我也尽力记录他们的学习经历和我们共同探索的过程,所以有了四篇随笔式序言。
2022年6月17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邀我结集成书。借此机会,我汇集同类文章,并想将那些久积于心的人和事也形诸笔墨,所以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新写了一批文章。最初汇集的文字,远比现在收录的要多。经与人文社几位编辑反复磋商,删繁就简,集中主题,遂成今貌。
人生就是一个进学的过程,对于我辈学人,更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幸运相伴,波折难免。正因如此,我心怀感激,感谢那些为我指引方向的人,树立榜样的人,让我了解何为真正的学术,如何处理学术与人生的关系;也感谢与我共同进学的伙伴,给我许多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坚定前行,义无反顾。谨以文字为记,用本书以表感念。
感谢内子为本书撰写序言。结缡三十余年,内子知我助我,我们携手共进。感谢我的博士同学郑尚宪教授,蒙他同意,将他1997年为我著作所写的序附录于后,因为这篇序文记录了我从事学术研究最初十年的景象。他还对本书的编集与校对,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让本书得以结集面世。古典室诸位编辑在审读过程中为此书的编集定下了基调,给予了细致的改正,从而让本书仅用两年时间,就能够以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学无止境。希望未来的岁月,仍能与书作伴,与师友相随,笔耕不辍,进学未已。
购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