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信真|将军回乡当农民——甘祖昌的故事

文摘   2024-11-08 06:13   北京  
将军回乡当农民
——甘祖昌的故事
         

 

作者  信 真

         

 

甘祖昌是我的偶像。

我退役回乡当农民已经十个年头了。

十年来,我以甘祖昌为榜样,艰苦创业,回报家乡。带领退伍兵、军烈属和特困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栽种果树八大类38个品种36000棵,创建了有机生态果园,使50多位乡亲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十年来为农民工发薪560多万。

         

 

许多首长、战友说我是“新时代的甘祖昌”,过誉啦!这可不敢当。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兵应该做的那点事。

         

 

龙鑫园里甘祖昌将军先进事迹的图片墙


还是听我讲讲甘祖昌的故事吧。   

         

 

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江西省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

         

 

1905年3月23日甘祖昌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副科长、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1957年,甘祖昌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家乡江西莲花县务农。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因病在莲花县逝世,终年81岁。1905年3月23日,甘祖昌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桥头村(现沿背村)。甘祖昌家庭贫穷,世代务农。6岁时,曾得舅舅接济,读过一年私塾,后在家种田和为地主做应工(随叫随到)。

         

 

1920年,坊楼在外地读书的青年学生陈竞进、谢运鹏等陆续返乡,创办了新城小学,并与朱绳武等成立了莲花县早期共产党组织,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因甘祖昌忠实可靠,就吸收他参加农民协会的工作。

         

 

1925年春,甘祖昌担任坊楼乡土改委员会主任,8月,调任莲花红色独立团军需处处长,后来又被派往井冈山红四军训练班学习。毛泽东在八角楼接见了甘祖昌,亲切地询问了莲花县武装斗争的情况,最后说:“我们的学习班办不成了,敌人要发动进攻。你回去告诉县委,要组织好红军和赤卫队,狠狠打击来犯的敌人,你们扯住了敌人的手脚,就是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出力!”这番话对甘祖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7年7月,省农民协会负责人方志敏来到莲花,在坊楼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会后,方志敏向甘祖昌进一步阐明了农民贫穷的真正原因,让甘祖昌对中国革命有了初步认识。

         

 

1927年8月24日,经谢运鹏、苏国珍介绍,甘祖昌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12月,甘祖昌奉调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任副科长,负责制订生产计划、采购原料,还兼任会计、出纳,管理百余职工的伙食。

         

 

1934年8月,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湘赣红军突围西征。湘赣军区兵工厂被编为红六军团工人连,甘祖昌任连司务长。11月,甘祖昌随主力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祖昌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甘祖昌任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奔赴抗日最前线。

         

 

1939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断绝八路军军饷和军需供应,封锁陕甘宁边区。于是,中共中央将三五九旅从前线调回陕北,一面执行保卫党中央的任务,一面进行大生产。当时甘祖昌的任务是负责领导修械所、纺织厂、鞋袜厂等军需工厂。

         

 

1941年,甘祖昌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当年冬,随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内战爆发后,甘祖昌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

         

 

1947年,甘祖昌调二纵队后勤部工作,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    

         

 

1949年,甘祖昌调任一兵团后勤部部长,进军新疆。在新疆和平解放时,甘祖昌不仅顺利解决了10万指战员的口粮问题,而且稳定了物价,并密切了人民军队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

         

 

1954年,甘祖昌军阶鉴定为正师级,后被批准为准军级,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

         

 

白手起家——

1939年初,国民党封锁了陕甘宁边区,甘祖昌所在的三五九旅从前线调回陕北进行大生产,甘祖昌负责领导修械所、纺织厂、鞋袜厂等军需工厂,除修械所外,需要“白手起家”进行生产。甘祖昌让学过织布的红军战士崔米兰做师傅,办了一个织布训练班,又借用群众的土织布机,用旧存的一捆棉纱试织成窄面白布,成本比市场上便宜三分之一。甘祖昌向旅长王震汇报后,王震从警备团调了20多名会织布的战士做技术骨干,从旅直机关抽调了部分公勤人员当学徒,仿造了8架织布机,再派人到山西购了一批原料,终于办起了纺织厂。后纺织厂开了8眼窑做机房,新招了100多名工人,自制了10架织布机,改进了操作技术,在短期内解决了一万多人的穿衣问题。    

         

 

建设新疆——

1949年,甘祖昌调任一兵团后勤部部长,为了解决10万军士的粮食问题,甘祖昌提出派人到全疆摸排情况。甘祖昌把后勤人员分成4组,他和其中一组共8人到北疆调查了20天,发现因为牧区羊毛无法兑换日用品,群众都把粮食埋在地窖中。后甘祖昌和苏联方面商洽,用苏联提供的茶叶、盐、布等日用品及银元、人民币收购牧民的羊毛,牧民都拿出粮食兑换日用品,解决了军士的粮食问题。

         

 

身负重伤——    

1952年春,甘祖昌到郊区检查工作,途经一座30余米长的木桥,由于桥板被歹徒锯断,甘祖昌乘坐的车子翻到河里,甘祖昌身负重伤,上唇裂成三片,下额脱臼,外伤痊愈后,甘祖昌有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经常昏倒。

         

 

解甲归田——

1955年他受领少将军衔后不久便打报告要退役,回老家过普通生活。起初毛主席是不同意的,派了好几位同志去和他谈话,希望他能收回成命。但甘将军心意已决,任谁劝说都没用,于是乎,在1957年,党组织终于给予他同意批复,他当即带着妻子儿女回了江西,寓居在老家一个农村院落,每天过着耕种的日子,除此之外,他还将自己在外学到的耕种技术无偿传授给乡亲父老们,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1957年8月,甘祖昌因伤病主动请辞,回家乡江西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务农,临行前甘祖昌嘱咐家人少带行李,为国家节省差旅费,甘祖昌全家14人,只带了3个箱子,另带了6头约克猪、15对安哥拉兔、15只来航鸡。    

         

 

1958年起,甘祖昌开始投入家乡建设,成立冬水田实验小组研究红壤和冬水田改造,积累了一定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后被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聘为科学研究员,参加过3次江西省农业科学大会。[3][9]。甘祖昌还捐钱建桥、建水库和电站,共带领当地群众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却十分节俭,把大部分工资用来支援农村建设,有统计的达8.578万元。

         

 

不畏权势——

曾有人让甘祖昌编造林彪在“八一”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中的神话,甘祖昌明确拒绝。当林彪集团要求建设“新村图”,把农房全部搬迁上山时,甘祖昌对县领导说,“现在群众家里还很穷,这样大拆大迁,农民一无钱,二不能作田,这样下去,难道喝西北风吗?”后县委立即通知各地停止拆迁民房,并组织群众下田搞好秋收秋种。

         

 

    

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甘祖昌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2019年9月25日,甘祖昌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习近平)

         

 

“甘将军的前半生用枪去跟敌人作战,而后半生则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在奋斗。”(电视剧《初心》(改编甘祖昌事迹的电视剧)的导演宋业明)

         

 

“甘祖昌无论当将军还是当农民,始终坚守对党忠诚、不畏艰苦、淡泊名利、一心为公、关心百姓、勤俭节约、不图安逸的高尚情操。”(北京日报)

         

 

   

“从将军到农民,对甘祖昌来说,是身份和心灵的回归。”(新华网)

         

 

在农村生活的29年里,甘祖昌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一直坚持参加劳动。他回乡后,组织上照样发给他薪金,他把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他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江西省莲花县甘祖昌将军墓


领导和群众悼念甘祖昌、龚全珍夫妇


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建设了一座以甘祖昌名字命名的甘祖昌干部学院,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是中组部备案管理的党性教育干部学院,是江西省委重点支持建设的有特色的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面向全国承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自2016年起,已培训了来自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员,培训班次达1660余期,培训学员达7万余名。

         

 

2017年9月19日,甘祖昌、龚全珍同志回乡60周年纪念大会在江西省莲花县甘祖昌故居前举行当天,《甘祖昌龚全珍解甲归田60周年》纪念邮册同时首发。

甘祖昌将军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往期回顾
【名人故事】信真|君子之交——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时代的歌者——诗人贺敬之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中华脊梁系列:以身许国真英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中华脊梁系列:遥远苍穹   他是最亮的星——“两弹之父”朱光亚的故事
【特稿】信真| 将祖国的荣耀再次写满太空——祝贺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人物故事】信真|绿色情缘——军旅词作家纪连祥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名人名家系列:伟大的军旅作家——魏巍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国之栋梁系列: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国之脊梁系列:“中国人造卫星之父”——赵九章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共和国脊梁系列:“中 国 氢 弹 之父”——于敏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成名一时  英雄一世——“见义勇为英雄战士”徐洪刚的故事
【名人故事】信真|将军与上甘岭——秦基伟将军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宝坻名家名人系列:“海鹰”壮举震海疆——战斗英雄纪玉宝的故事

【散文】信真|红 薯 情

【人物故事】信真|腹有诗书气自华——军旅诗人石祥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宝坻名家名人系列: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艺术家刘继忠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了凡不凡——宝坻知县袁黄(了凡)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用生命诠释艺术   用艺术丰富生命——著名艺术家李坡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德艺双馨董湘昆——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董湘昆的故事
【人物故事】信真|他把笑声洒满人间——相声大师马季的故事
【国庆专刊●人物故事】信真|一生为国铸核盾——林俊德院士的故事


丰融春秋
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说、随笔、游记及图片等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