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问题:老师,XX股票能入了吗?
每当看到这种问题我都相当头疼,因为要负责任的回答这个问题,就代表着需要搞清楚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需要花时间了解这个股票的基本面(而且经常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妖股)
2.要了解这个股票的估值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所处周期阶段,市场情绪等(相当耗费时间)
3.要了解这个人的风险偏好,投资类型(保守?稳健?进取?)投资年限,投资水平如何
4.要了解这个人的仓位情况,持仓板块分布情况
5.要了解对方的资产配置情况,房产,股票,债券,黄金,数字币配置比例?
6.要了解对方现有的投资标的选择有几个?因为选择了A就代表放弃B,机会成本需要比较。
要把这一系列问题都搞清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有那个功夫我为什么不多看几篇研报,多分析几家公司,或者用来给自己赚钱呢?
而且,问题的提出者潜在的想法,就是自己不想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肯定是希望要么你回答可以买,买完就涨了,要么就回答不可以买,最后很快证明果然跌了。
但实际情况是短期股价涨跌不可预测,没有人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我回答了,股民赚钱不会分给我,亏了钱却会怨我,吃力不讨好,对我来说双输,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不给任何人操作建议。我只分析基本面,给出上市公司合理的估值和安全边际价格(放在知识星球里),饭已经端上桌了,你不能吃也要我替你吃啊。
投资决策要捏在自己手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做,自己为自己的钱负责。
正因为股票投资的难度比较高,需要研究的东西非常多,也很消耗时间精力,所以今天我分享一个几乎必然盈利的交易策略,很适合没有时间研究个股的,绝大部分普通人。
去年春节的时候,我在公众号里给大家推荐了三本书,可能很多人看看就过去了,并没有往心里去。
其中一本书叫《管好你的钱》,作者罗元裳。这些不重要,重点是在本书中提到了一个交易策略,也就是通过投资基金来获取收益。
中国的基金和基金经理这几年名声都被骂臭了,大家可能一听就觉得不靠谱。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比起股票,基金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它是一揽子股票的组合,其中包含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股票。
这就代表,基金虽然也有涨跌,但是由于持有标的众多,它分散了风险,尤其是沪深300,中证500这种基金,或者主动管理的混合型基金,几乎没有清盘或者发生黑天鹅的可能,也不会像某些行业个股(比如很多医药股,周期股,妖股)那样,只要跌起来就是漫漫熊途,补仓都没有个尽头。
所以,我们投资基金,其实可以不用研究个股的基本面,也几乎不需要管这个基金的持仓变化(因为任何持仓都会涨跌),只要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基金的估值水平。
举个例子,知识星球每周会更新各个主要指数的估值分位。
我们可以看到,比如沪深300目前的PE分位点是44.39%,PB分位点是13.23%,这个位置,不能算高。
我们知道估值肯定是波动的,如果我们现在购买沪深300ETF,它可能会跌,那么跌了我们可以补仓。
定投也好,怎样也好,总有一天它会涨,假如说涨到了PE分位点50%,那么你就赚了6%。如果之前跌了你补仓过,那你的收益会超过6%。就这么简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是我自己在支付宝购买的一只主动管理的量化基金,下面看我操作。
可以看到,买点普普通通无甚惊艳。拿了几个月,打开发现,哟,跌了,没关系,补仓,我无所畏惧。又过了几个月,又跌了?没关系,继续补。
一年过去了,基金收益-0.31%,这表现真是不咋地。但我的收益是11.03%,高于赛道基准和沪深300,是不是还挺不错的?
这种方法的关键,一,在于要选择混合型的基金,规模大有交易量的。波动大点没事,我们赚的就是波动的钱。
建议不要选行业基金和主题基金(除非你很懂),否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见下图。
这个医药基金自成立以来就是一路向下,如果一开始仓位没控制好,买多了,补仓都补不回来,没有像样的反弹,解套的机会都没有。
而混合型的基金就不一样,不受单一行业周期的限制,中间波峰波谷比较均匀,适合做波段,跌了不用怕,有的是机会赚回来。比如下面这个。
二,要注意自己的仓位和操作。
既然我们赚的是波动的钱,首先肯定要看一下基金的估值,规划好手里的资金,不能一股脑都投进去。根据自己的操作周期,定好买卖策略,如果不懂,可以看看我推荐的这本书。
按照我这个方法,赚钱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资本市场还在,几乎不可能亏钱。
………………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诶,个股也可以这样波段操作啊。当然可以,但我们前文说过,个股的逻辑不一样,因为基金里面有很多公司,有的公司业绩不好,也有很多业绩好的,说白了,跌30%我也敢补仓,因为我不可能被500家公司同时套住。如果真的那样,那说明资本市场完犊子了,我也认了。
但个股可不好说,如果个股跌30%或者50%,那说明可能基本面出了很大的问题,逻辑变了,让你补仓不都不敢补,几乎只能躺平任嘲或者割肉造成实质性亏损。
再或者硬着头皮补仓,博一个反弹,天天睡不着觉,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套回本。这不就是绝大多数散户的写照吗?
我属于有能力有精力研究个股的人,都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在研究基本面,看研报,跟踪公司业绩,推演估值模型,再加个安全边际,才敢说开始建仓。
然后在此同时,还要分散持仓,才能降低风险,扩大自己盈利的概率。
如果你没有时间精力,也看不懂财报,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试试上文说的那种简单有效的交易策略,把这本书买回家看看,学习一下。
一般博主都很忌讳推荐其他博主的东西,好像显得自己不厉害似的。但我还是真心希望我的读者都能在资本市场赚到钱,多学点东西没什么不好的,何况这方法我自己也在用,它真实有效。
不过话说回来了,投资个股的收益潜在上限是远高于基金的,如果你还是对投资个股更感兴趣,也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