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分析万科A呢,还是为了你们分析的,毕竟投资港股的人极少,大多数股民还是投资A股。我去查了一下,万科A的三季报股东人数,高达62.73万人,这说明有茫茫多的散户股民,被套在了万科中。
我盲猜一下,是不是觉得有深圳出手,万科能最终活下来,还能活得很滋润,所以冲进去想要抄底博反弹,结果陷了进去呢?
万科我觉得确实大概率能活下来,但肯定谈不上滋润。很早之前我就有论断,哪怕最终能挺过本轮地产下行周期的房企,未来10年的经营,也都是要替前面的历史还债。
通俗来说,就是企业未来赚的钱,都要填进之前欠下的负债大坑,就这种情况,根本无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很多散户只看股价波动,都忘了股票的本质是什么。股票是公司股权的代表,股票持有人享受分配公司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对应的公司债务。
股价是股权背后公司价值的反映,只有公司价值增长,股价才有上涨动力,如果公司价值随着偿债而不断下降,股权价值自然随之降低。
也就是说,你当了地产公司股东,那它的债务里面,也有你的一份,如果最终公司还不起,就轮到股东还。还债的方式,说白了就是股权价值归零,也就等于投资者的本金打了水漂。
最近万科又陷入了风雨中,万科债价格大跌,甚至还有网络小作文,咱也不知道真假,也无需妄加评论。
Ps:文章是我周末写好的。而今天上午,万科股价一度涨停,“21万科02”债将于1月22日支付利息,由此使得多只万科债券价格大涨。
这正印证了我文章的观点,投资万科只需关注它的生死问题即可,能活下来现在就是低估,活不下来再便宜也是高估。
涨了也不要太乐观,因为基本面没啥变化,一次的付息说明不了什么,身后还有茫茫多债务。
今天文章的核心主题,是研究万科的企业价值与未来变化,下面进入正题。
一、财报数据简表
二、企业质量与财报分析
2.1、房地产行业与公司业务简介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我相信在座各位都能聊上几句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看来,作为全社会的信用放大工具,房地产行业对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这么理解,房地产被拿来当作了货币派生工具。
要知道土地是不要钱的,但经过一系列建设与流转过程,zf拿到了土地出让金,房企与施工企业拿到了收入和利润,养活了上上下下几千万人,带动了30%左右的GDP与房地产产业链相关,那么钱是哪来的?
答案是老百姓出的。房子的最终购买人,通过按揭贷款加杠杆的方式,以30%的本金,支付了100%的房款,这多出来的70%现金,就是通过信贷派生出的货币,就是房地产各个环节的收入,甚至是zf非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要注意,这种发展只有一部分底层原因,是来源于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剩下更大的原因,来源于信贷扩张。现在人口开始负增长,城镇化基本到头,内生动力没了,杠杆也加到了头。
因此情景逆转,老百姓不但不加杠杆,反而开始提前还贷,如果从信贷扩张与收缩的周期角度来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的主题词只有两个字:还债!
所以说,至少在这几年里,你都要用“还债”的视角,来看待房企的投资价值,这与我们通常分析企业,有着本质区别。
正常来说,我们盯着的,都是企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长、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增强等等,但对于房企而言,要盯着它的资产负债表而非利润表,谁先能从债务泥潭脱身,谁才能重获增长动力,在此之前,考虑的都是怎样活着的问题。
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短期景气度,主要看老百姓对房价未来走势的情绪变化,如果乐观,买房的多,卖房的少,那么房价在短期内就有可能得到支撑。
中期主要受政策面影响,比如房地产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等,目前中期力量在持续发力,就为托底房地产行业。
但咱有一说一,中期力量往往都是逆周期调节的力量体现,当年房价疯涨的时候,中期调控都是限购限售,但也挡不住房价持续上涨,所以现在也很可能阻止不了房价下跌,因为还有个长期力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长期主要看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增速、收入水平变化等因素,至少截止到目前,都不是很乐观的样子。
所以有人说房地产行业即将迎来反转,我是一千万个不信,政策与市场对抗,貌似最终都是市场的力量更胜一筹。
万科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物流仓储、租赁住宅、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酒店度假等,下面我简单分业务板块聊一聊。
万科最重要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根据公司24年12月销售简报, 24年实现销售面积1810.7万㎡,销售金额2460.2亿元。我给你们对比一下2020年时的巅峰数据,当年万科销售面积达到4667.5万㎡,销售金额7041.5亿元,可见目前经营数据之惨淡。
要知道地产公司的债务杠杆模型,都是按照当年的经营数据大举借贷发展,现在销售额大幅降低,利润缩水严重,赚的钱还不够还本付息。这也是所有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截止到24年上半年,万科在建与规划项目的计容建筑面积尚有8213.5万㎡,其中在建项目5085.1万㎡,规划项目3128.4万㎡,这既是公司存货,也是主要的资产承载来源,能把这些资产变现成现金,并偿还债务,万科才算真正活过来。
万科的第二大业务板块是物业服务,2023年物业实现营收334.2亿元,同比增长了10.2%。万科物业的口碑貌似还可以,未来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物业做好了的话,算是一门旱涝保收的好生意。未来做高端小区的物业比较好,而低端老旧小区收费低还收不上钱,这种物业公司的投资价值就很低。
万科的其他业务还包括仓储物流,23年营收41.8亿元,同比增长17.2%;租赁住宅业务23年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6.8%;商业地产项目23年营收91.1亿元,同比增长4.6%。但这些业务盘子较小,营收虽在增长但赚钱效应同样一般,根本填不上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大坑。
下面我结合财报指标,聊聊万科当前的状态。
2.2、业绩点评与财报分析
写在前面,现在房地产企业的财报,我觉得最多只能信一半,里面的内容与数据,大概率都是被粉饰过的,我只能根据财报数据分析,实际情况是啥样,没人知道。
先看资产端,万科2023年底总资产1.5万亿,已经跌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相比2021年的高点减少了4300亿。得益于公司不断偿还负债,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到了73.22%,净资产还稍有增长。
到了24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进一步下降到1.35万亿,总负债降低至0.98万亿,归母净资产也下滑至2341亿元,所以未来随着公司偿还债务,收缩规模,公司资产端还会进一步下降。
地产公司最大的困境在于,想要偿还债务,要先把资产变成现金才行,而在这个卖出资产换回现金的过程中,大概率无法按账面价值出售,而债务则是刚性不打折的,一旦公司资产折价较多,无法清偿债务,又或者还债过程中现金流断裂,都会导致公司突然死亡。
哪怕未来公司在偿债的过程中不出问题,那么随着资产缩水,我认为公司净资产,也就是一家千亿级别左右的规模。
债务端是万科现金流压力的直接来源,目前公司短期借款极少(代表借钱很难),截止到23年底,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650亿,应付债券也有接近600亿,这1250亿是公司最急需面对的困难。
同时公司账面现金有1000亿,看似偿债缺口不大。但房地产公司想要维持经营运转,是需要现金周转的,拿地付工资付工程款都需要钱。并且公司同时还有接近2000亿的长期借款,这合计3236亿的有息负债,假设按照平均年化3%的利率来计算,每年光利息支出就高达97亿。
要知道2023年,公司净利润只有200亿,扣非净利润只有98亿,归母净利润只有121亿,相当于净利润仅够偿还利息的,根本没钱还本金,所以这也是最近万科债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市场害怕公司未来无力兑付债务,甚至连利息都有可能还不上。
根据市场估算,2025年全年,万科有总额超300亿元的境内外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本金,再加上每年的债务利息,可能需要准备400亿的额外现金才可保证不违约。
而需要注意,公司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只有39亿,说白了,公司卖房经营只赚回了这些钱,剩下的净利润都是靠出售资产获取的。因此万科在2025年,也得卖资产卖出近400亿的现金,才够偿还债务。
要知道现在这个环境下,资产没那么好卖,好卖的资产可能也早都卖的差不多了,想筹集这笔钱,要卖多少资产打几折呢?600亿800亿还是1000亿,没人知道。
还不上钱,万科就只能与债务人协商展期,这对公司信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的万科境外美元债,价格已经跌到了50美分以下,这代表市场认为,公司有超过一半的概率,无法偿还债务。
我看了一下公司2024年三季报的数据,目前公司短期借款87亿元,长期借款1773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15亿,应付债券334亿,四者之和为3309亿元,比23年末的3236亿元还多了几十亿,说明万科正在借钱还债,并未使得有息债务总额减少。
除了有息负债这个大雷外,万科另一项债务,来源于应付款项,截止到23年底,公司有2216亿元应付账款,这里的大头主要是欠供应商的钱,还有3086亿的合同负债,这部分则是代表公司已经收了房款,但还未交房的预收房款。
由于想把房子建好交付,也是要给施工单位付工程款的,因此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目前公司有接近4000-5000亿的应付款项,是欠供应商的钱。
说个题外话,我们分析了太多的公司,一般来说(应付+预收+合同负债-应收预付)指标越高,说明公司无偿占用了越多的供应商资金,是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力强的表现。
但当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这些前期欠下的应付款项,反而就成为了公司债务负担,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爱恨就在一瞬间。
应付账款相比即将到期的有息负债来说,偿还的紧迫性没那么高,但几千亿的应付账款,每年的支付压力依然较大。在保交楼的要求下,公司必须保证工程项目进度不停,特别是那些已经收完钱,但还需要源源不断支付工程款的项目,更是公司的现金流黑洞,这部分资金,大概率公司也得通过卖资产来筹集。
所以想要投资万科,必须持续关注公司有息债务的偿还情况,以及应付款项的变化情况,这两个债务大雷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有效缓解,才能拍胸部的保证,万科将活下来。
公司其他应收款总额高达2500多亿,绝大部分是应收内部子公司的款项,大概率是销售房款,是否在监管账户就不得而知。
其他应收款是账目做手脚的重灾区,如此之高的金额,只能说持续关注吧。
公司没什么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资产大多以存货的形式存在,包括1000亿的完工现房,4893亿的在建房产,以及1000亿的拟开发土地,这也是房地产公司最值钱的部分。
万科能活下来最可能的方式,就是房地产市场回暖,这7000亿存货的价值回升,那么公司直接就活了。反之如果房地产持续低迷,这7000亿也可能变成压死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科营收,算是房企中表现较好的,最近3年下滑幅度相对较低,但有一说一,现在房企的营收,也就只能看看,别当真也别较真儿,房价只要不企稳反弹,房企再高营收都是虚的。
利润情况前面写过了,目前公司ROE已经下滑至4.85%,赚钱能力大大减弱,更致命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一直不好,相比巅峰时期减少了9成,赚不回现金,债务的窟窿就肯定堵不上,光还利息都能把房企拖死。
到了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4.25%,净利润已由盈利转为亏损,前三季度亏钱的原因,信用减值损失亏了54.6亿,资产减值损失亏了20亿,资产处置损失亏了25亿,三项加起来亏了近百亿。
估计就在这几天,公司就要发业绩预告,看看24年最终成绩如何,大幅下滑肯定是没跑。
由于现金流吃紧,23年公司停止了分红,每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极低,投资活动支出也不多,钱都用来还债了,因此筹资现金流大量流出。
只要房价不回暖,公司经营不见明显起色,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快速回升,那还债的钱终归没有持续性来源,也就解不开这个死结。所以现在的房企,就是拼谁能挺住这轮经济周期与房地产周期,谁就能活下来。
2.3、同行对比
同行方面,我这里只挑A股地产上市公司的市值前四名作比较,许多港股上市地产公司,咱就不做对比了。
目前A股地产上市公司中,保利和招商的市值较高,万科已经落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从估值来看,计算滚动市盈率的话,万科已经陷入亏损,净资产也是大幅破净的状态,公司股价表现不好也可以理解。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保利和万科的总资产相差不大,保利的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与有息负债率更高,而招商凭借更低的资产负债率,享受了更高的估值。说白了对于现在的房企而言,谁欠的钱少,谁就活得更滋润,所谓无债一身轻。
从货币资金和现金占比就能看出,万科的现金流更紧张,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金额也较高,所以它确实可能会最先顶不住。
从营收规模来看,万科依然排第一,但它的毛利率较低,净利润率更是为负,不是很乐观的样子。
24年前三季度,万科净利润指标开始陷入亏损,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很差,当然准确的数据,要等年报出来才能知晓,但在现有财务指标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很难见到起色。
2.4、后市展望
要我说实话,如果你想投资万科,还不如去买那些万科跌的比较凶的海外债券,用50的价格,就能买到面值100的企业债,未来只要能兑付,就是翻倍式的收益。
而这只需要你来判断,万科到底能不能活,能活就能买,就这么简单。
我不建议投资抄底万科股票的原因在于,哪怕它最终能活下来,不至于价值归零,但看着茫茫多的债务,不知道要还到哪一天,更别提创造价值了。
这个时候买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就等于是用自己的钱,帮公司还债,希望等公司挺过这口气后,卖了房子赚了钱,再还给自己。
要真这样,直接去炒房子不好嘛,反正最终解套的方式,还需要房价上涨才行。哪怕未来真不涨了,至少留了套房产,也比无形的股权要好吧。
三、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
3.1、股价走势
从这张图我们能发现,其实自2016年房价第三次大规模暴涨后,到2017年底,房地产行业就已经见顶了,现在回头来看,人口结构,城镇化率,特别是居民端的债务收入比(加杠杆的能力),都预示着房地产大周期的终结。
2018年,同样是万科首次高喊“活下去”的年份,这也说明,房企对自身行业的处境,是门清儿的。当时社会还一片哗然,房地产依然火爆,房价依然在上涨,认为万科在危言耸听。
结果7年过去了,首个想要活下去的房企,也陷入了债务的泥潭。所以这事给我的启示是,在股市投资中,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认知和行为往往并不同步。很多事情哪怕你预判了结果,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恰好我自己从地产公司离职的年份,就是2018年,至少咱做到了知行合一,提前跳离了房地产这条大船,成功转型投资博主,现在回想,真是万幸!
3.2、长期趋势
长期趋势我看的周K线图,公司股价于2021年3月见顶后,一路向下,这种下跌并不属于波动,也不属于估值回归,而是因行业基本面颠覆性变化,所引起的股价反转。
理论上房地产行业不触底,那么公司股价也很难企稳,这也再次证明,股价是随着基本面而变化的,基本面才是决定股价走势的核心驱动力。
虽说流动性与情绪,在短期内对股价的影响更大,但长期来看还是抵不过基本面的力量。
3.3、中期趋势
中期趋势我看的日K线图,可以看到公司股价多次在6.5元左右的位置,得到有力支撑,应该是有资金赌公司困境反转,但每次股价拉高后,伴随的都是漫漫下跌路。
投机资金只要跑得快,还是能在快速上涨中获利的,但我劝散户不要傻傻入场接盘,被套住一时半会无法解套。
四、估值分析
当前万科的扣非滚动市盈率已经转负,说明公司开始亏损,这是财务恶化的标志,PE估值也失去了参考价值。
公司当前不含商誉PB为0.36倍,处于底部区域。地产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资产大多集中在土地与房产上面,这些资产空有价值,却很难变现,哪怕强行变现,也要给出远低于账面价值的折扣才能出售。
所以当一家公司遇见债务危机,有再多的资产都是杯水车薪,不卖资产可能还有希望,等待房价回升,变卖资产还债的话,可能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当前的万科已经没钱分红了,别看股息率最高达到过7.5%,但失去了可持续性,股息率指标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
所以提醒一下,我的“两低一高”投资方法,不适用于基本面发生剧烈变化的企业,千万不要乱用。
对于万科,我现在无法给出它的合理估值,本着看不懂就不买的原则,我不建议投资它。
但我会把它加入观察池,毕竟作为中国房地产的代表企业,万科的变化,也能反映出行业的变化。持续观察万科的未来,相信会有许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