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在历史上不是很出名,但他确实才能出众,受到诸葛亮的极力推荐,甚至诸葛亮曾说过刘巴之才胜过自己,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出身于官宦世家。刘巴年少知名,其祖父刘耀曾为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可见刘巴的出生是自带光环的,再加上刘巴本人能力卓越,因此在年轻时便很有名气。
孙坚举兵讨伐董卓时,因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而将他杀害,刘巴的父亲刘祥与孙坚同心,南阳士民由此怨恨刘祥,举兵攻杀刘祥。荆州牧刘表也讨厌刘祥,就扣押了刘巴,打算杀害他,于是刘表派遣刘祥的亲信欺骗刘巴道:“刘牧想要害你,可以跟我一起逃走。”亲信多次劝说,刘巴都不答应。亲信就把事情全部告诉给刘表,刘表因此不再加害刘巴。由此可见刘巴年少聪颖、处事稳重,不偏听偏信,最终得以避开杀身之祸。
在刘巴十八岁时,郡中署为户曹史、主记、主簿。荆州别驾刘先想让自己的外甥周不疑跟着刘巴学习,刘巴推辞道:“过去我游学荆北,记诵诗书之学,不足以建立功名。我内无杨朱守静之术,外无墨翟务实之风,如天之南箕,华而不实。您赐书前来,打算让令贤甥舍弃鸾凤之才,游居在燕雀檐下,又将怎么启明他呢?我愧对‘有若无,实若虚’的谦逊,怎堪成为令贤甥的老师!”
周不疑是三国时的神童,与曹冲齐名,史书记载他“幼有异才”,可见他才智过人,刘先想让周不疑跟刘巴学习,体现了刘巴的杰出才能,不同凡响。刘表又多次征用刘巴,并推举刘巴为茂才,刘巴都不应就。这体现刘巴颇具识人之明,认为刘表不能成事,所以不愿辅佐他。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不久后,刘表病逝,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曹操进军至新野,刘琮投降。刘备听闻刘琮投降的消息后,便率众南撤江陵,后又退往夏口,荆楚一带很多名士都跟随刘备而去,刘巴却北上拜会曹操。刘巴不愿归附刘备,却选择北投曹操,说明刘巴的心里是看不上刘备的,认为曹操才是一代雄主。
曹操任命刘巴为掾,让其招纳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曹操本打算派桓阶前去,因桓阶自称不如刘巴而改变主意。刘巴对曹操说:“刘备据荆州,不可也。”曹操坚持道:“备如相图,孤以六军继之也。”意思是说“如果刘备想要图谋荆州,我便派大军跟在你后面。”曹操此言充满霸气,显示了他对荆州志在必得的决心。
等到刘巴赶至荆州南部时,刘备果然已经占领了三郡,刘巴不能复命,想逃至交州,再想办法回去曹操处。这体现刘巴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早就预料到刘备将会图谋荆州。
当时诸葛亮在临烝,刘巴给诸葛亮写信道:“我乘危历险,本想应天顺民,让荆州诸郡归顺曹公,让天下重归一统。可众人太看重道义,要么考虑私利,这不是我的智谋所能规劝的。实在没办法的话,我将托命于沧海,不复顾荆州矣。”诸葛亮回信劝说刘巴道:“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
诸葛亮求才若渴,看重刘巴之才,劝其留在荆州辅佐刘备,体现了诸葛亮的胸怀。可是刘巴却并不领情,回信道:“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意思是说“我受曹公使命而来,不成功便当回去,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又何必过问呢?”刘巴此言体现了他的契约精神以及重承诺的品性。于是刘巴前往交趾郡,刘备得知刘巴远走交趾之事后,深以为很。
刘巴到了交趾后,把姓氏改为张。后来他又与交趾郡太守士燮意见不合,于是经由牂牁道进入益州,结果被益州郡拘留。益州郡的太守打算杀害刘巴,主簿劝谏道:“此非常人,不可杀也。”主簿又请求把刘巴送到州治,益州牧刘璋见到刘巴后非常惊喜,每有大事都会询问刘巴的意见。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想请刘备进入益州以讨伐张鲁,派遣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巴劝谏道:“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意思是说“刘备勇力过人,让他进入益州必然会造成祸害,不能请他进来。”等到刘备进入益州后,刘巴又劝谏道:“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这体现了刘巴具有识人之明,可是刘璋一意孤行,不纳刘巴之言。刘巴唯有闭门称疾,后刘备果然夺取益州。
刘备在进围成都时,命令军中道:“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这体现了刘备度量甚大,对刘巴既往不咎,甚至还号令三军,不得伤害刘巴。刘备能够对敌营谋士如此看重和珍惜,说明刘巴必定有着过人的才能。刘备夺取益州后,刘巴向刘备谢罪认错,刘备并没有因刘巴几次三番跟自己作对而有丝毫的责怪,而且为得到刘巴这样的人才而高兴,这展现了刘备的胸怀和气概。诸葛亮也多次称赞刘巴的才能,刘备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当初刘备与刘璋开战时,与众将士有约定:“如果大事能成,刘璋府库里的东西任你们拿去,我是不会干预的。”刘备的这番话在很多人看来并非名主之言,竟然默许将士去抢夺财务。可是刘备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攻克益州,这番话是为了激励将士,提振军中士气,乃是权宜之计。
等到刘备攻下成都时,将士们都扔下武器前去府库拿取宝物,场面难以控制,致使军用不足,刘备非常担心。刘巴向刘备建议道:“此事很容易解决,只需铸造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统一物价,并实行公卖制度就可以了。”刘备听从了刘巴的建议,果然数月之间,府库得以充实。
刘巴的这个建议确实快速有效的让蜀汉的经济复苏,府库充盈,但对于百姓来说,这绝对是个馊主意。蜀汉原先用的货币是五铢钱,刘巴建议将流通的货币改为值五百铢,原先的五铢钱作废,并且由政府出手,平抑物价。在蜀汉严格的管控之下,值五百铢顺利流通起来。
值五百铢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换算一百个五铢钱,也就是说原先用一元钱可以买到的东西现在要用一百元才可以买到,那试想蜀汉的百姓如何开心的起来?由于刘备发行的是大面额虚值货币,收回的却是品相、质量上乘的传统五铢钱。所以在短短数月内,蜀汉就府库充盈。这种掠夺式经济的本质,其实是与民争利,变相搜刮民众财富,这乃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恢复蜀汉的经济。
刘巴又与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共同制定蜀汉的法典《蜀科》,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法制基础。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刘巴为尚书,后又代法正为尚书令。
刘巴为人清廉简朴,不治产业,又自认为不是一开始就跟从刘备,害怕受到猜忌嫌疑,所以为人恭顺安静、沉默寡言,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体现了刘巴聪敏谨慎的风格,但其作为名士仍然不改清高张扬的性格。
刘备手下将领张飞曾经到刘巴处就宿,刘巴却不理会张飞,使张飞十分恼怒。诸葛亮给刘巴说道:“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面对诸葛亮的劝告,刘巴不以为意,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此言体现了刘巴从内心深处看不上张飞,认为张飞是只有勇力的兵子,不配与自己说话,展现了刘巴清高的性格特点。
刘备听闻此事后,大怒说道:“孤欲定天下,而子初专乱之,其欲还北,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又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刘备在称赞刘巴的同时还不忘称赞自己,意思是说像刘巴这样才智绝人的人,只有我刘备可以任用,换了其他人很难能够任用刘巴,这体现了刘备身为雄主的自信和霸气。
刘巴不理会张飞的事情也传到了吴国,张昭认为刘巴心胸过于狭隘,不应如此抗拒张飞。孙权说道:“若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意思是说“若让刘巴随世俗沉浮,为了取悦玄德而结交张飞,怎么能称得上是高士呢?”刘巴的身上确实体现了名士应有的清高和骄傲。
诸葛亮也曾称赞刘巴道:“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诸葛亮认为在“运筹帷幄”这方面,自己远不如刘巴,对其推崇备至。虽然这句话包含了诸葛亮的自谦,但也确实体现了刘巴的才智过人,其杰出才能甚至让诸葛亮自叹弗如。
当时曹魏建立,中原人心不一,很多人都延颈盼望刘备。刘备打算即帝位,刘巴认为此举会被天下人认为胸怀不广,应该暂缓,便和主簿雍茂劝谏刘备,刘备借故杀了雍茂,从此远方之人不再来投刘备。此事体现了刘巴见识非凡,且有先见之明。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刘巴为刘备起草了登基时所需的各种祷文、诏诰、文书。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巴去世。刘巴逝世后,曹魏尚书仆射陈群给蜀汉丞相诸葛亮写信,探问刘巴的情况,在信中称呼刘巴为“刘君子初”,可见陈群对刘巴的敬重。刘巴在魏时日不长,却让曹魏重臣陈群如此敬重,始终念念不忘,还写信给诸葛亮探问刘巴情况,这足以说明刘巴的能力是得到众人认可的,也是有人格魅力的。
刘巴少时知名,不仕刘表;在刘备奔江南时却北投曹操,受命招纳荆州三郡不成,选择远走交趾也不愿辅佐刘备;后从交趾入蜀,得到刘璋厚待;在刘备入蜀时,他屡次劝谏刘璋应阻止刘备入蜀,不被采纳;在刘备攻占益州后,他归顺刘备,出谋划策,安定益州,复苏蜀汉经济,深得刘备敬重;他为人清俭,不治产业,有名士之风,却性格清高,不理会武人张飞,让刘备愤怒;诸葛亮对他的才能称赞不已,甚至自叹弗如;在他去世后仍让魏国重臣念念不忘,来信探问,甚为敬重。刘巴的一生虽没有轰轰烈烈,却也并非平淡无奇;他怀有大才,先后出仕曹操、刘璋和刘备,并得到众人一致的肯定和尊重;他虽没有十分出名,却堪称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士,其才能和君子之风得到当时人的广泛推崇,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长戳下方二维码关注,获得更多精彩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