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一代神医为何而死?

文化   2024-07-08 14:07   马来西亚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与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华佗所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创举,因此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可就是这样一位神医却落得惨死狱中的下场,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有两件关于华佗的事情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情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展现了他高超的医术,可惜这深入人心的故事却是罗贯中虚构的,因为关羽中毒箭之时华佗已经去世十余年,根本不可能为关羽刮骨疗毒,而历史上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医者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姓名。


第二件事就是曹操怀疑华佗要害自己,所以将华佗下狱拷问致死。正是因为这样的描写才让曹操多疑残暴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华佗也深受后世的同情和怜悯。可在历史上,华佗的死因虽与曹操有关,却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这样,曹操着实蒙受了不白之冤。那历史上的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他早年游学徐州,兼通数部经书。沛相陈珪举其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辟他,他都不为所动,于乡村行医因医术精湛而名气渐大。华佗还十分通晓养生之术,虽然年近六十,但亦保持壮容,时人以为仙。可见华佗不仅医术精湛,还精通保养之道,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当今社会,养生成效恐也不及华佗。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头痛发烧,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这体现了华佗在行医时会根据不同的病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非只是根据表症行医。孔子言“因材施教”,华佗在行医时也讲究“对症施治”。


又有督邮顿子献,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切脉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忧”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毅得病,华佗前往探视,徐毅说:“昨天请医生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欲卧不安。”华佗说道:“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减少,五日后恐不测。”后徐毅果如华佗所言而亡。


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陈登就是深受曹操欣赏的智计之士,可惜却英年早逝。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华佗为陈登诊治,说陈登胃中有虫数升,乃食生鱼片所致,于是开药让陈登吐出了三升虫子,陈登得以痊愈。但华佗提醒陈登此病三年后会复发,需要有良医在场才能救治。三年后陈登的疾病果然复发,此时华佗不在,陈登于是病死年仅三十九岁。通过华佗治病的例子可以看出他不同于寻常医者,其行医治病在于根除隐患,而非治标不治本,如此精湛的医术真是古今罕见。


华佗本为士人,为人性格孤傲又脾气不好,他虽以行医见业,但心中常感懊悔,并以行医为耻。这主要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医生是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不被人看得起,陈寿在《三国志》中也将华佗的事迹列入“方技传”。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走上仕途,为“济世安民”而贡献力量,华佗作为士人自然也有从政的想法,所以他虽医术高明,却以行医为耻。这件事可真的是颠覆三观了,想不到历史上的神医华佗居然以行医治病为耻辱,而是一心想要从政走上仕途。即便如此,华佗仍然救治了无数的人,并对中国医学界具有重大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得头风病严重,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说道:“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这病在短期之内很难治好,即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想要回去,于是给曹操说道:“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华佗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之后曹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又下诏令郡县征发遣送,可是华佗自恃有才,厌恶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大怒,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的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十斛,宽限假期;若是欺骗,就逮捕押送。结果华佗撒谎,以妻病为由推脱上路,于是曹操将华佗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


按照汉朝律法,华佗犯有欺君之罪和不从征罪,按律应被处死。荀彧向曹操求情道:“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意思是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含宽容他。”曹操正在气头上,说道:“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意思是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于是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


华佗临终前,拿出一卷医术交给狱吏,说道:“此书可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而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强求,取得火种将书烧毁。华佗在医学上有极高的天赋和成就,可惜他毕生所著的医书却被烧毁,失传于世,这对于后世来说真是莫大的遗憾和损失。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风病未愈。曹操说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意思是说“华佗虽然能治愈我的病,但此人却想要通过拖延我的病症来要挟我,从而得到朝廷重用。即便我不杀此人,他也不会根治我的疾病。”


通过曹操之言可以看出华佗是故意不给曹操根治疾病,想要以此来要挟曹操,得到重用,实现从政的理想。华佗的做法触及曹操的底线,彻底将曹操激怒,于是曹操下令将华佗拷问致死。平心而论,曹操的做法虽然狠毒,但华佗的行为也有失君子风度,而华佗最后的惨死对于百姓来说确实是一大损失。


华佗死后不久,曹操的爱子曹冲病重,医生束手无策,曹操后悔当初不应该杀害华佗,感叹道:“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彊死也。”曹冲才智过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神童,也是曹操最爱的儿子,如果曹冲不死,那历史必将会改写。可是曹操一时气愤杀了华佗,却导致自己儿子病重时无人医治,着实可惜。


华佗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他曾对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可见华佗深知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虎、鹿、熊、猿、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也就是广为人所熟知的“五禽戏”。


华佗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五禽戏流传至今,已被证实确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这对于医学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华佗是一代神医,对世界医学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他少时游学徐州,因医术精湛而名声渐大,却拒绝出示;他一生治病行医,多次破解疑难杂症,救人危急;他首创“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被尊为“外科鼻祖”,推动了世界医学的进步;他善于养生,编排“五禽戏”流传至今,且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他性格孤傲,虽医术精湛却深感懊悔,并以行医为耻;他自恃才能,有出仕之志,欲养曹操之病而自重,被下狱拷问致死。可以说华佗之死是自身性格缺陷所致,而曹操则充当了杀害华佗的帮凶。如此千载罕见的神医却惨死狱中,而他所著的医书也被焚毁失传,这不能不说是后世的重大损失和遗憾。


长戳下方二维码关注,获得更多精彩内容哦!


诸葛婕婕读三国
三国是一段尔虞我诈、波诡云谲的乱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雄辈出,最为大众喜爱的一段历史时期,故此公众号用于发布并分享与三国有关的文章和见解,独特的分析,客观的评论,以古论今,谈笑风生,愿与三国为友,享受不一样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