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

文化   历史   2022-01-06 18:26  


自古以来,皇帝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得到这至尊之位明争暗斗、互相残杀、置生死于不顾,虽然这条道路是充满险阻、血流成河的,一不小心还会万劫不复,但出于对至高权力的渴望,古往今来还是有无数的人为了皇位前仆后继、斗得头破血流,甚至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所不惜。


虽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大权旁落,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权力,甚至还性命不保,稍不留神就会被权臣害死,因此这些傀儡皇帝想要活命就只能隐忍不发,凡事顺从权臣意愿,不做丝毫抵抗,如此做或许方可保命。


可是偏偏有这样一个皇帝,明明身为傀儡,却不甘大权旁落,最后奋起反抗却惨死刃下,他就是魏高贵乡公曹髦,堪称历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


曹髦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正始五年(244),年仅四岁的曹髦被封为郯县高贵乡公。曹髦从小好学,才慧早成,有祖父曹丕的风范。


正元元年(254),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打算推立曹操之子曹据为帝当时曹髦是魏文帝曹丕在世的庶长孙郭太后以担忧魏明帝曹叡绝嗣和辈分为理由执意要求,最终立14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大魏皇帝


曹髦虽然年少,却聪敏知礼,进退有度,在从封地到京都洛阳继承皇位的过程中,他始终都恪守礼节,没有半分逾矩行为。


正元元年(254),曹髦到达京都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群臣奏请他住在前殿,曹髦回答说前殿乃先帝寝殿,不敢越礼,于是暂住在西厢房中。


曹髦正式进入洛阳,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门南拜迎,曹髦见状也赶紧下车答拜百官。司礼官奏说:“按礼仪您为天子,不必答拜臣下。”曹髦回答:“眼下我也是别人的臣子啊!”遂对群臣答拜还礼。


到止车门,曹髦要和群臣一样下车步行。左右皆劝阻:“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曹髦说道:“我被皇太后征召而来,至于安排我做什么现在还说不准呢!”还是下车和群臣一样步行到太极东堂。皇太后在那里会见了他当天曹髦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


曹髦的这一系列做法颇具明君气象,体现了他的谦卑得体,参与典礼的百官见此都很高兴认为曹髦能够成为中兴魏室的一代明君



曹髦正式即位后,大将军司马师还问钟会道:“上何如人也?”意思就是说当今皇上是个怎么样的人呢?钟会回答道:“文同陈思,武类太祖。”可以说这八个字的评价是相当高的,钟会的意思是说当今皇上的文采可以同陈思王曹植相比,武略堪比魏武帝曹操。


司马师听了这个评价心里相当不是滋味儿,想必他当时是十分后悔选择了曹髦为帝,这也难怪,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在文才武略上就可以比肩曹植和曹操,那他长大必然不易控制。司马师毕竟城府极深,虽然心里这样想,但嘴上还是违心的说道:“如卿所言,社稷之福也!”


可见曹髦确实是少年英才,天资聪慧,可惜他生不逢时,偏偏生在了社稷动荡的乱世,当时司马氏专权,国祚不保,皇帝形同虚设,亡国之祸近在眼前,曹髦虽有中兴魏室之心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仅凭他一人之力难以挽回败局,实在是可悲可叹。


曹髦刚即位就下令削减天子的车马服饰和后宫费用,并罢除宫廷及官府中的无用之物同时派身边的一批侍从官员到国内各地巡视,代表天子了解各地人情世故,慰问地方官员和百姓,同时调查有无冤案和官员失职的情况曹髦的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他的节俭作风以及心忧天下的仁君形象。


曹髦即位时魏国正处于司马氏兄弟专权之时,曹髦手中没有权力,政令皆不由己出,但是他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尽力施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仁政。


曹髦不仅天资聪慧,英明果敢,同时也擅长诗文,创制了九言诗,传世文章有颜子论》等。曹髦喜好儒学,曾于太学就经义提出若干问题,还曾和诸大臣在太极东堂并作文论。


曹髦十分推崇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认为少康的德行和功绩在汉高祖刘邦之上,他有理有据说的满朝大臣都心服口服,试想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就可以将满朝饱学之士说的心服口服,哑口无言,莫能与之辩,可见他的机敏聪慧、博古通今,也难怪钟会认为曹髦的文采可以比肩才高八斗的曹子建。


不仅如此,曹髦还精通绘画,中国第一位成为画家的皇帝,由此可见曹髦真的是博学多才,属于少年英才,难怪就连司马师都十分后悔选择了曹髦为帝。坦白讲如果他不是皇帝,那他一定会成为像曹植那样出色的文学家而流芳后世,可他的身份却限制了他,让他身不由己,也注定了他的悲剧和不平凡的一生。


正元二年(255),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声讨司马,大将军司马师带病征讨淮南经过几番激战,毌丘俭战死,文钦逃往孙吴,然而,司马师在这场战争中被文钦之子文鸯惊得眼球掉落,病上加病。“叛乱”平息不久,司马师在许昌已奄奄一息。



他自料性命难保,就派人从洛阳叫来了弟弟司马昭,对他说:“我估计自己不行了,你接掌我的大将军印。”话未说完,司马师一命呜呼。消息传到宫中,曹髦大喜。他意识到这是夺权的好机会,于是一面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一面着手筹划宫廷政变。


不料,司马昭识破了曹髦的计策,他率领军队回到了洛阳。这样一来,曹髦的计划落了空。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他只好接受既定事实,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司马昭独掌大权。一次宝贵的翻身机会,就这样与曹髦失之交臂。


甘露四年(259),有黄龙出现在井中,众人都以为此乃吉兆,可是曹髦却说:“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于是乃作潜龙诗以自讽,司马昭见此愈发不满。


通过曹髦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是将自己比作屈尊于井中的真龙天子,受小人掣肘而不得施展抱负,足见曹髦的胸怀大志,以及他无处施展才华抱负的悲凉之情。


甘露五年(260),曹髦即位已经六年,从少年已然成长为青年,胸怀大志的他眼见帝势衰微,自然不甘坐以待毙,气血方刚的曹髦决定反击,虽是以卵击石也要奋起反抗。


据《汉晋春秋》记载: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曹髦说的这句话在后世非常有名,而这里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自然指的是司马昭谋权篡位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曹髦说完这话之后,王沈、王经和王业三人大惊失色,纷纷劝其隐忍,曹髦将早已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说道:“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意思是说我意已决,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怕的?何况也不一定会死!



只是可惜曹髦纵有中兴魏室之心,但毕竟年轻,所托非人,三人中除王经外,其余两人担心祸及自身,于是向司马昭报告了这一消息,司马昭召护军贾充等作戒备。曹髦亲自驾车率领左右进攻司马昭的府邸,到达南阙时贾充率领兵将阻挡曹髦,但相府中的兵将见皇帝亲自挥剑指挥,无人敢上前迎战,更不敢伤及皇帝,便想要退却,贾充之军将败


就在这危急关头,贾充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谁知关键时刻一个叫成济的家伙大概脑袋缺氧,居然主动前来送死。成济问贾充说:“事情紧急了,你说怎么办?”贾充见有人主动送死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


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髦,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曹髦弑杀于车下。这个成济是真不怕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公共场合将当今天子一戟刺死,他也不想想杀死了皇帝他还能活吗?


果不其然,司马昭为了向天下臣民交代,下令斩杀了成济三族,或许成济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他只想着自己为司马氏立下不世功业,可是却忽视了封建礼法。


在封建时代,杀皇帝是属于大逆不道,即便是傀儡皇帝也依然是天下之主,该有的礼法不可缺,更何况成济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皇帝杀死,那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也只有牺牲他了,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成济的智商真是令人堪忧。


可怜曹髦死时年仅二十,他虽在位短短六年,却也尽己所能的在为百姓谋福祉,他天资聪颖,如若生在治世必是一代明君,可惜他生错了时代,当时魏国大势已去,他也无能为力,但无论如何,曹髦可以说是历史上死的最惨烈的皇帝了。事后司马昭又杀了没有像自己告密的王经三族,如此狠辣果决的手段比起他的父兄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髦虽然未获成功,但确实做到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在力争百分之的机会。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屈辱和退让,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皇帝群体中,实在不多。


他是壮志未竟的皇帝,更是值得尊敬的斗士。他有一身傲骨,他有刚烈的血性,为了活出帝王的尊严,为了活出人性的高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


曹髦的一生无疑是短暂而不凡的,他天资聪颖、机敏果断、好辞尚赋、多才多艺;他关心民生、礼贤下士、仁德节俭、胸怀大志,如果他生于太平治世,那他必定是流芳千古的一代明君,他如果生于寻常百姓之家,那他必定是不输于曹植、王璨的文学家。可惜的是他却生在了社稷动荡的乱世,当斯之时权臣干政、国祚不保,亡国之祸近在眼前,他虽是天纵英才却也无能为力了,只能选择做最后的抗争,奋起一搏,与大厦同倾了。


毫无疑问,曹髦是一个可怜人,是一个悲惨的帝王,更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足以让后世永远铭记,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血性的傀儡皇帝了。

 

长戳下方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哦!


 


诸葛婕婕读三国
三国是一段尔虞我诈、波诡云谲的乱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雄辈出,最为大众喜爱的一段历史时期,故此公众号用于发布并分享与三国有关的文章和见解,独特的分析,客观的评论,以古论今,谈笑风生,愿与三国为友,享受不一样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