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战略计划会该怎样开?

文摘   职场   2024-07-24 11:54   广东  








▲ 点击上方 【思码咨询】 阅读更多干货信息


以年度的战略研讨会为例,探讨一下战略制订流程的方法论。

三年五年的战略研讨,其实形式上也差不多,只是考虑的时间跨度更大,内容上更偏宏观决定。


 年度战略会议,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开这个会?


目的有两种:

—— 要么一起做决定,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 要么是给大家做宣讲,告诉你们最高层想怎么走。


会上的决定的性质,也势必会包括三个类型:不变,微调,改变。

—— 如果内部方向和外部环境不变,那可以按惯性来,以前怎么走,未来也怎么走。

—— 如果内部方向和外部环境改变,团队就要做出决策调整,否则生意就会拧巴。


既然是做决定,就涉及到「怎么做决定」和「做什么的决定」。


先说怎么做决定。



 用什么形式开会?


一般都叫研讨会,从名字上看是大家一起商量,其实不见得。


多数是宣讲会,属于战略会议中的「政治会议」。


在开会界有句名言:「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如果不需要商量,领导们小团体自己做决定就好,没必要开战略研讨会商量。这种小团体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战略,如果再开会,要做的事是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让大家认可,让大家分解执行。


这时虽然也叫做研讨会,但实际上是宣讲会。与会的人越多,就越是这种宣讲会。一旦研讨会变成了宣讲会,会的性质也就从「业务会议」变成了「政治会议」,就是没有民主直接就给集中了。这种会有大作用,主要是统一思想,统一步调,要心往一处想,才能劲儿往一处使。


如果真是研讨会,人数往往不会太多,各职能的领导和核心人员就够了。每个部门都有领导和大总管,他们在就好,人多了,尤其是级别差异大,说话有顾忌,在小辈面前不容被挑战,很难有话直说,会议往往就转回了宣讲会。


有没有人多的战略研讨会?可以有,那需要这样:在听了总体思路以后,分组开小会,再回到大会,传达各小组的集体意见,总分总的形式。讨论的过程还是小会。



▲ 研讨会怎么开,效率才会高?


在我心中,研讨会必须要引入「多角度思考」,否则就很难是真研讨。多角度思考,典型的技术是「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来代表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角色,由于是用多个视角分析问题,会让思考更有深度,能提高产出的质量,但不见得能提高效率 —— 可能会降低效率,可能谈不下去了,不能达成一致,回头重新开。

这样挺好。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It's better to have no agreement than a bad agreement.” 与其勉强达成一个无效的协议,达不成协议会更好一些。


赞同这个观点,「在错误的方向上站着不动就是进步」。


以终为始,我们开战略研讨会的目的不是为了效率,是为了做出高质量的决定,是为了避免「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为了避免「犯愚蠢的错误」(查理芒格的核心观点),而不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议题」。


这六顶帽子分别代表以下六种思考方式:

红帽:情感直觉,表达个人情感和直觉反应。

黄帽:乐观积极,寻找机会和优点。

蓝帽:控制过程,组织、指导思考过程。

白帽:客观中立,关注事实和数据。

黑帽:批判性思考,指出问题和风险。

绿帽:创造性思考,提出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我以往参加年度战略会的经验是:如果企业生意好,几乎全员都戴红帽子和黄帽子。如果企业发展受阻,出现了瓶颈,会场上才会出现黑帽子、白帽子和绿帽子。


—— 红帽子主导时,全员几乎都是「膝跳反射」式的决定,快捷有力,图的是个痛快利索,KTV 式的会议。

—— 黄帽子,暖洋洋,特别能能配合领导的意图,在政治调性明显的战略上,大家围绕老板提出的方向,主要做的是「为什么它是正确的」的论证,都是添砖加瓦的工作。这时,不同的声音就会显得特别刺耳,也有可能直接击穿发言者的职业前途。


这两顶帽子代表了人性的基本面,不需要特殊注意就可以自然表露。但这背后有隐患,涉及三个决策心理领域的误区:

1)【过度自信】:丹尼尔·卡尼曼,一位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决策者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自信」,忽视风险,过度乐观,缺乏「决策卫生」。

—— 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绕过「过度自信」的陷阱,这个问题是个世界难题,各个国家都有,美国最轻,印度最重。看一组数据:



在实际决策能力和自我评价的对照中,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管理者,都是决策能力绝对水平低,同时严重地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 就算看到这个统计,99%的管理者会认为这是「别人」,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你就是「过度自信」,卡尼曼还说过另一个观点:要尊重基础概率,所有认为自己是个例外的人,都不特殊。


2)【归因谬误】:如果成绩好,是因为自己的正确决定与努力;如果成绩不好,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因素。这几乎是贯穿生意回顾的主旋律。

—— 实际上,好的生意结果七成是来自运气。按照思想家培根的观点,把好结果归结为自己能力的,到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3)【常态偏差】:未来会和现在差不多,现状会一直持续下去,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

—— 实际上,经济一直在变,阿里、百度、宝洁辉煌的好日子也只坚持了二十年。所罗门王在戒指上刻着一句话「这也会过去」(This too shall pass),这句话值得每一位高歌猛进的企业家认真记下来。这句话我写在我家咖啡机旁的瓷砖上,提醒自己,别太乐观,做个斯多葛主义者:「心存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同一种药,一瓶可以值4万,也可以只值4元,这取决于你有没有病。


企业都需要业绩成长,但企业不一定需要思维能力的成长,对某些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的是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时候,红帽子黄帽子其实帮助最大。

上智下愚,在物质刺激下的愚,才能带来执行力和战斗力。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被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证明许多次了:想得越少,战斗力越强。但同时,也证明了「胡虏无百年国运」,战斗行的,管理往往不太行,思路不一样,想要王朝命长,就必须要汉化。什么时候汉化,这个火候的掌握,是老板的责任。


其它几顶帽子很有帮助,其中,白帽子和蓝帽子,大家现在的接受度很高,会议上基本都在用。

—— 白帽子,企业在组织年度战略研讨会的时候,通常会提供过去的业绩数据分析,行业的信息分享,这些事实是白帽子,对未来的预判也是白帽子。

—— 蓝帽子,组织会议的研讨流程和工具,这个多数企业也有,属于讨论的司仪和协警,很必要。


最后的两顶帽子,最重要,用得最少。

—— 黑帽子,是用来挑战决策的,它试图找出决策中的逻辑问题,质疑假设前提和决策原则,挑战所谓的事实,等等。它更多的是关注一个决策「为什么有问题」,而不是论证它「为什么是正确的」。


它的内核是批判思维 —— 批判思维本身,反人性,不和谐。所以在企业中,很少会有人扮演黑帽子的角色:

一,是政治问题,就是王小波说的「花剌子模信使」 ——  报告坏消息的信使会被皇帝杀掉;

二,是技术问题,批判思维动用到形式逻辑,找出假设前提,探讨推导的步骤是否完备,等等,这需要一点技术,比红帽子的「膝跳反射」式的决策麻烦。做个比喻吧,一个是选美,老天爷赏饭就能参加,另一个是才艺表演,得练。


在战略研讨会上,有没有黑帽子角色的存在,是判断「政治流」和「技术流」的分水岭。

—— 绿帽子,代表的是创新,是提出更多的选项。

为什么需要更多的选项?这涉及到什么是「决策」,这个大问题。


基于赫伯特·西蒙 —— 现代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人工智能等六门学科的开创者—— 认为:决策,只能是在若干个选项中做选择。


决策就是做选择。

—— 一个问题,有三种解决选项ABC,我选A,这是决策;

—— 一个问题,我只知道A,我只有A一条路,我于是做了A,这是无选项决策,或者叫默认决策,谈不上是真正的决策,属于决策界的包办婚姻,可以有,但不要指望有什么爱情。


扮演绿帽子角色也不容易。


在会上,当询问一个决策者,你现在的方案是A,还有没有BCDE的可能性?这很难,经常被怼回来。

想象更多的可能性,对于习惯了向前冲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类似让一个专业写说明书和操作指南的人,去写穿越题材的情感类小说。


基于我常年的与会经验,黑帽子是讨厌,绿帽子是烦人,而扮演黄帽子最讨喜,有利于延续订单和回收项目款。


可是,让你快乐的,都是娱乐节目,让你痛苦的,往往能带来成长。


年度战略会议,应该做什么?


主要可以概括成六件事:回顾,反思,提问,预判,决策,协同。


作为技术流的战略会,流程可以不同,这些环节都应该有。

政治流的战略会,不太一样,主要考虑两个环节就行:回顾,决策。或者:决策,协同。把战略研讨会变成目标和预算分解会,俗而有力。

我重点说下技术流会议。


1)【回顾】对过去的业绩表现做出评估;(白帽子)

2)【反思】对过去的业绩背后的决策做出反思;(黑帽子)

3)【提问】对未来的发展提出问题;(黑帽子)

4)【预判】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做出预判(白帽子)

5)【决策】对未来的发展问题做出今年的决策;

6)【协同】团队认可决策,明确决策所需要的资源与配合。

挨个说一下。


1)【回顾】对过去的业绩表现做出评估。

这项内容好理解,大家也普遍在做,主要是对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做个数据分析,哪好哪差,但也就这样了,多数企业停在这里不再往前了。

这个部分貌似重要,但如果只停在这里,其实没什么用,因为它没有严肃地回答「为什么好」和「为什么不好」。

这里说的严肃,不是把责任归咎于谁,或者感叹一下执行力,是探讨这些「效果不好」的决定,去年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没有这种思考,那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实都无法借鉴,导致这部分就是个「必要的走过场」。


那怎样让这个生意回顾起到该有的作用?那要再加上一个动作,反思。


2)【反思】对过去的业绩背后的决策做出反思。

反思和回顾不同。

—— 回顾,是看业绩的状态,好不好,达标了吗,哪里有问题,哪里做出了成绩。

—— 反思,是判断哪些决策是对的,哪些不对。

尤其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当时的决策逻辑是什么?当时作了哪些预判?当时怎么推敲论证的?同类的问题,怎么在今年的研讨会上不再犯?


回顾,关心结果;反思,关心决策过程。

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没有这个步骤,企业会一遍遍犯同样的问题,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儿,就像你在旁观一个失忆的人,他不断地在同一个地方崴脚,现在,你看到他又到了那个地方,又是毫无警惕,他不急,你替他着急。


▎怎么做?

最好能找出上次的战略研讨会纪要,对照着剖析一下。


这个动作劝退了大多数企业 —— 因为去年的会议纪要上没有记录讨论的过程和逻辑,只有结论,甚至只是N页PPT。


如果是这样,只能靠人脑回忆,回忆没那么靠谱,典型的两种认知偏差,是人类就躲不掉:

—— 确认偏差:只记住对自己有利的。

—— 后见之明:人们在知道结果以后,倾向于高估当初自己预测结果的能力。


所以啊,没有当时的书面记录,事后的追忆也都是「淡淡的鱼肚白」,事实成分不多。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记录就好。

大量记录想法发酵的过程,是帮助自己想清楚事的基础。在学校里,学霸的三件套:真题,笔记,错题本。企业里不缺真题,缺的是错题本和笔记。


▎做到什么程度?

不确定,要看企业文化。著名投资人雷·达里奥在《原则》里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方法:都是阳谋,一切讨论所依据的原则和数据,都摆在桌子上,一切讨论的过程,都记录下来,追责的时候,一定要追到某一个人的某一种决策特质上,否则不算完。


他们是投资公司,每一句话都事关损益,他们谨慎。消费品企业不同,报应来得模糊,反射弧也长,大家稀里糊涂惯了,讲照顾面子,不太讲「决策卫生」,那咱们就降低些标准:

至少要找出当时的某个错误的判断,比如低估了竞品的反弹,高估了渠道发展的速度,没考虑到执行者身上的责权利不对等,等等。这些事至少今年能避免一下。


3)【提问】对未来的发展提出问题。

决策,一定是针对某个业务领域的去向做出选择,这其实就是回答问题,比如「零食店渠道体量不大,发展迅速。我们对它下一步发展的预判是什么?基于预判,我们对与它合作的方向和指导原则是什么?」


像这种问题,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问题树,战略决策,就是要严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所以,你要想开好战略会,就一定要有一张《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是个迭代的产物,一张大清单,年年都要回答,年年都要更新,每年都回答一遍问题,答案可能和去年一样,或者变了,那就是你的战略抉择。


4)【预判】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做出预判。

要回答清单上的问题,你需要有一些预判,基于这些预判,你得出了结论。预判对了,结论不一定对,但预判错了,结论通常是错的。


预判通常是这两大类:

—— 宏观经济环境的现状及发展预判。

—— 品类、渠道、客户的现状及发展预判。


一般研讨里的问题是,人们基于预判得出结论,但只记录结论,不记录预判。这事后就很难复盘,也就谈不上什么对决策过程的反思。

那就记下来呗?

应该记下来预判,但这就引出了一个大麻烦:谁做的预判,谁日后要被追责。


张三说两会以后国防股要涨,李四买了,跌了,亏了,张三负责不?张三不想负责。


没人会愿意签字画押地声明自己的预判,于是策略出不来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问题。


预测都有风险,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做到「收益风险比」最大,而不是事后问责谁。这份度,需要领导自己把握。


最高效的做法,是大领导带头,在会上勇于反思自己的预判和逻辑失误,否则,管理层很难做到。


5)【决策】对未来的发展问题做出今年的决策。

这是战略决策的核心环节。

这里可以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老板提出生意发展的方向与原则。

内部方向,往往是老板的期望所主导,是他们的价值判断,是他们的主观选择。


最典型的是:

—— 选择销量份额还是利润增长?

—— 选择「冲」还是「稳」?

—— 选择最关注谁的利益?股东、员工、渠道、用户?

—— 选择聚焦优势业务,还是要多元化发展?

等等。


回答这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商业决策,而这些决策,并不依赖于内外部情况,而是出自老板自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


这个问题没法争论,就像我觉得蓝色好看,你觉得红色喜人,咱俩PK一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价值判断,不是事实判断。


企业的命运,其实早已经写在老板的底层代码里,就是这些价值判断。


▎第二步:对着问题,做出判断。

大家拿着《问题清单》,基于预判和老板给出的方向和原则,逐个做出决策。


这里有个前中后的问题,不是一次就完成,这个我们放在后面说。


▎第三步:团队研讨,以1)校验决策,2)提出其它可能选项,并最终做出选择。

校验决策,这是黑帽子的工作;提出其它可能选项,这是绿帽子的世界。

所以这是「既讨厌又烦人」的一步,也是决定了会议决策质量最重要的一步。


这里有两个观点,特别想强调一下:

—— 承认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自信和成长的标志。

只要不是重度的「过度自信症」患者,我们在决策时都有迷茫的时候,但不会说出来,会押宝式的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是开始捍卫观点的过程,最后企业用业绩买单。

勇于跳出这个循环,很难,不愉快,是少有人走的路。


—— 不要追求一定有确定结论。不能达成一致,说明这个领域就是有激烈观点冲突,单纯的说服工作没有意义。

有三个处理方法:

1. 不用争了,老板直接定。

2. 既然看不清,就沿用去年的方法,按惯性走,边走边看边迭代。

3. 做风险对冲方案。以一种意见为主,把另一种意见作为风险对冲方案。


6)【协同】团队认可决策,明确决策所需要的资源与配合。

这是细化和配套工作。

团队就决策达成一致,然后确认决策所需要的预算资源,确认决策所需要的各相关职能的配合,大家拿着决议回去做分解落地。


怎样推进高管拿出高质量的想法?


前面提到,高管们的决策不是一次就决定的,这里来说一下这个「前中后」三轮的流程。


▎第一轮

先出第一稿,高管的个人决策:每位高管独立完成,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对公司的理解,对《问题清单》上的提问,给出自己的回答。

这个版本最好在战略会议前提交上来,一是供领导参考,二是作为给第二稿做对照。


▎第二轮

第一轮结束之后,公司应该先开信息分享会议。

主要内容是:

1)【回顾与反思】公司过去的阶段生意回顾及业绩相关的过往决策反思。

2)【现状与预判】品类、渠道、客户、竞品的现状及趋势预判。

3)老板的总体指引。


然后,出第二稿,整合决策;基于以上信息分享,高管们调整并完善自己的决策。


重点来了,要做第一稿与第二稿之间的变化分析:

1) 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思考为什么变了?

—— 决策任务变了。

—— 决策原则变了。

—— 假设判断变了。


2)没有变化

如果某些部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意味着:

—— 观点一致:高管们对该部分内容的看法基本相同。

—— 信息充分:之前已掌握足够的信息,无需进一步更新。

—— 缺乏新信息:会议上没有提供足够的新数据或洞见来促使修改。

—— 决策犹豫:可能在某些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导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这时,上真正的战略研讨会。会上,把第二稿拿出来,放在战略研讨展示,说明论证,听取各色帽子的意见,再思考,再修改。


▎第三轮

最后,出第三稿,一致决策;第三稿是最终稿,拿着这个做细化做分解,把战略变成计划。


上面这些内容,从目的到形式到方法,探讨了一遍流程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思考怎么开年度战略研讨会有帮助。



若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来参加思码专题公开课《生意规划问题解决落地班—商业思考力》进行学习,面对面交流,会更有帮助


【思码九月公开课来啦】

上海站等你~


点击小程序,即可报名咨询


| 时间地点

课程时间:2024年9月5-6日

课程地点:上海市


| 课程价格

标准价:12888元/人   (企业团购请联系Cici )

费用包含:两天课程午餐与茶歇,不含其他任何食宿、交通费用等。


| 报名咨询

Cici :17620808994(微信同号)

邮箱:icc@insightcode.com


Jenna :18011902919(微信同号)

邮箱:jennawang@insightcode.com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营销见解」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合作须取得作者同意。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人如有异议,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往期推荐】
量贩浪潮,零食厂商如何逐浪增量?
质变|优先抓牢老客户,开发一个新客户的费用是留存一个老客户的五倍
70万家零售药店进入淘汰赛,关店潮要来了吗?

思码咨询
思码自2008年起,专注营销管理咨询及培训,持续服务众多世界500强及国内领军消费品企业、医药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