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来年经济工作。本文从细节处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呼吁继续改革、加大刺激,保持稳定、克服困难,“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期待2025年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近年来,黑龙江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加快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有力拉动消费内需,激发市场活力。图为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图:新华社)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5年9项重点任务之首,充分体现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央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高度重视,也意味著扩大内需的力度将会更大,既扩展深度和广度,又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本次会议关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以下施政思路:一是从收入分配入手增强消费能力。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等举措,旨在提升相应群体的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解决当前消费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有助于改善百姓收入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此外,通过稳住楼市和股市,可提升资产价格产生的财富效应,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二是政策协同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优化。消费刺激政策与投资政策相结合,既能拉动短期需求,又可为经济长期增长提供动力。比如,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体现出重大工程和项目更加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对需求侧的重视程度提高,将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消费。三是关注消费环境与服务业。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这将有助于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进而刺激消费。会议还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在政策引导下,2025年消费方面可期待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在加征关税背景下,财政对消费的支出将有所增加,能够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调购房门槛,突出住房消费,支持稳住楼市;通过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深化注册制改革稳住股市,支持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联动。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在2025年提振国内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我国正阶段性面临工业生产供给能力超过居民需求能力的难题,传统自下而上的市场化收入提升路径,即“企业经营情况缓解——职工家庭增收——企业经营情况进一步改善”陷入负循环,必须更多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性集成性改革,优化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切实推动实现居民收入增长,让居民财富分配更加合理。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202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基调保持一致,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货币政策转向同2008-2010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调整,在背景和路径上均有相似之处。回望过去,那时的货币政策虽在短期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通胀压力、债务风险等问题。放眼当下,本轮货币政策调控有望更有效、有力、有为。一是逆周期调控有望更精准、适度。观察历史,单纯依赖扩大流动性供给的做法虽能短期托底,却易滋生中长期不平衡与扭曲。当下货币政策的重要使命,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成本适度下降的同时,更精准地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关键环节,避免重蹈“大水漫灌”式刺激的覆辙,防止埋下结构失衡、杠杆攀升等隐患。本次会议提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表明更加重视定向、结构性工具的作用,更加兼顾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二是货币政策调控有望同财政、产业、改革政策更协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8-2010年能够快速见效,部分原因在于与积极财政政策及“四万亿”投资的配合。然而从后续发展看,结构转型滞后与体制机制瓶颈尚未彻底打破,单纯的货币扩张无法替代产业政策引导、结构性改革和制度完善。本次会议提出“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更加重视多方政策合力,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和“跨周期布局”功效。三是货币政策调控更加强化宏观审慎与风险防范。本次会议提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正是吸取了上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后期资产价格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隐现的教训,未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或将进一步完善,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领域的监管或将进一步强化,对金融体系杠杆水平和中长期风险的监测防控将更加稳健。积极财政政策下
政府投资须“质”“量”并重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赤字总量管理思维调整可持续,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总量上,“提高财政赤字率”表明政府已突破一般赤字率3%上限的心理约束,预计2025年一般赤字率可能提高到4%左右。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曾将赤字率安排在3.6%以上,但那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临时性调整。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核心矛盾并非短期问题,预计未来对于一般赤字率容忍度上限的提高将具有可持续性。本次会议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通常来说,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是当前政府投资的三大关键领域,三者的公共属性依次递减。中央预算内投资偏公共属性。会议提出“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额度预计由2024年的7,000亿人民币(下同)增至7,200亿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于社会投资的杠杆撬动效应较大。按照历史上4-5倍的撬动比例,可拉动社会投资2.2-2.9万亿,占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通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预计发行量可能由1万亿增至2万亿。由于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因此“两重”“两新”应兼具长期战略性价值和一定的商业可持续性。地方专项债偏商业属性。常规专项债额度预计由3.9万亿增至4万亿以上,另有2万亿以上的化债专项债。地方专项债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地方政府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项目空间收窄。由于地方专项债不计入赤字,因此“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应坚持商业可持续性的底线。未来,应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防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未来的偿付压力转化为财政风险,克服透明度不足、资金和项目属性不匹配以及对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等问题。政府投资的主要作用是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逆周期兜底,从根本上提升社会资本信心,推动社会投资复苏。尽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较大,但当前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从根本上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增长潜能,改革落实更为关键。为此,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宏观政策取向发生转变,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释放创新活力和增长动能,让改革成为促增长的“强基础”和“金钥匙”。短期增长看政策,长期发展靠改革。2013-2023年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1%,研发强度也提升到2.64%,今天中国的经济地位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本次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创新,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赢得国际主动权需要靠改革。本次会议提出处理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放得活搞得好的经济秩序。现在全球正上演“政府改革大比拼”,事实证明,促增长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越是放得开的地方,经济越搞得活。要以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经济活力,改革首先要从政府部门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靠改革。要围绕构建高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政府简政放权;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施有效监管,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要明晰产权,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要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律规章制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在逆全球化沉渣泛起的严峻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对外开放未来将如何破局?本次会议划出了三个重点:一是以单边开放化解孤立主义,不断拓宽单边开放适用范围。《世界开放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较往年继续下降。本次会议提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彰显中国以“单边开放”化解逆全球化的决心。在可预计的将来,不断放宽单边开放的政策适用范围,以单边开放破题,是中国给出的解题思路。二是服务业将继续成为对外开放改革重点。相较于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服务业对外开放来推动。“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是与服务业对外开放密切相关的举措。未来持续推动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将继续成为改革的重点。三是区域开放格局将逐渐由以沿海地区开放为主,向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协同开放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整体3.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9%;中部六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已从20年前的约3%上升为2023年的8%左右。中国已就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提出八项行动方向,作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依托,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意义更加重大,将助推全国区域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执笔人:王文、蔡彤娟、刘英、李珊珊、徐天启、龙臣、吴奇聪)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新版紫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