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编审、一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杨克长期致力于诗歌创作和诗歌文化的推广。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在推动中国诗歌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参与组织各种诗歌活动,为诗人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杨克的诗歌作品多次获奖,并被广泛收录于各种诗歌选集和教材中。他的创作不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可。
此外,杨克还致力于诗歌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为发掘和培养优秀诗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9月11日至9月14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网、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在泸州举行。
艺术周期间,记者对诗人杨克进行专访。他认为诗人应该关注自己所处空间的变化,以此来呈现时代和背景,而时代的特殊性为写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诗人需要适应并创新。
杨克:诗人应该关注自己所处空间的变化,以此来呈现时代和背景
记者:您在商业社会写作时有什么特别的关注点吗?
杨克:我在商业社会写作时,会尝试写一些别人没写过的内容。比如,广州的天河城是全中国第一个把商店叫做广场的地方,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新鲜,所以我写了关于天河城的诗。还有东莞,从鱼米之乡变成世界工厂后,很难再碰到稻田,这也让我有所感触,于是我写了相关的诗。我认为诗人应该关注自己所处空间的变化,以此来呈现时代和背景。
在商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涌现。我觉得作为诗人,有责任捕捉这些变化,并通过诗歌来表达。天河城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广场的传统认知,它代表着商业文化的一种创新。而东莞的转变,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这种变迁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更是深层次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希望通过我的诗歌,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这些变化的存在和意义。
记者:您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对写作有什么影响?
杨克:我认为我们生活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消费社会和虚拟时代四个时代,这是以前的人所没有经历过的。这种时代的叠加对写作来说既是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可能。因为以前的诗歌中没有这些时代的意象和词语,我们应该把它们融入到诗歌中,拓展诗歌语言表现的宽度和范围。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时代,各种文明相互交织。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要求诗人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我们需要用新的语言和视角来描绘这个时代,让诗歌能够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真实感受。
时代的特殊性为写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诗人需要适应并创新。
记者:您在写作时的立场是怎样的?
杨克:我写作时通常采用比较中性的立场。比如在写商业和城市文明时,我不会用特别批判或赞美的角度,而是认为社会的变化有其合理和合适的地方。例如,我写过点钞机数动大额钞票的声响是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有人的欲望能够万紫千红地开花,我觉得这并不是完全负面的,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
我认为在写作中,应该尽量客观地呈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过于主观地评判。社会是复杂多样的,每一种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背景。点钞机数钱的声响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是物质欲望的象征,但它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堕落或欲望化,而应该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
记者:您能举个例子说明您的写作立场吗?
杨克:我在1994年写过一首诗,其中写道在酒吧喝黑啤酒,走过花花绿绿的地摊,目睹金钱和不相识的女孩虚构爱情,内心有一半城府。我并不认为这种现象是错到极点的,也不认为自己高尚到极点。我觉得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和背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标准来衡量。
在那个场景中,我看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金钱、爱情、欲望交织在一起。我试图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现象,而不是轻易地做出评判。我认为诗歌应该能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性,而不是仅仅表达一种单一的观点。
记者:您的价值观与写作有什么关系?
杨克:我认为我的价值观比较中性,这与我的性格和经历有关。我对事物没有特别强烈的偏见,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除非其违反法律。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我影响很大,在写作中,我不会认为一个事物绝对的对或错,而是试图寻找其中的平衡。
我的价值观使我在写作中能够更加平和地看待各种事物,不被极端的情绪所左右。中庸之道教会我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价值观有助于我在诗歌中展现出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世界。
记者:您在广西的经历对您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杨克:我在广西时比较年轻,写过花山、洪水河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内容。这些经历让我对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广西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给了我很多灵感。花山的神秘、洪水河的奔腾,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我将这些感受融入到我的诗歌中,希望能够传达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记者:您的诗歌创作与一些企业举办的活动有什么关系?
杨克:我写过黄河和长江的诗,其中写黄河的诗有200多万点击,写长江的诗大概有170多万点击。我参加了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从源头到大海”诗歌之旅的活动,去上海参加了晚会,还朗诵了我写长江的诗。去年参加了大会“杯酒敬黄河”的活动,也有一首写黄河的诗。虽然这些诗不是按照其命令写的,但他们的活动让我有机会去了这些地方,为我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这些活动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黄河和长江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与其他诗人和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这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我希望通过我的诗歌,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和长江的伟大,以及它们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活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机会和灵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