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访|朱振武:诗与酒是文化交流中最自然的语言

文化   2024-11-01 18:00   海南  

朱振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教授,博(后)导,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 “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 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 “非洲英语文学史” 和国家重点项目 “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 首席专家。针对外国文学研究特别是非洲文学研究,提出了 “非主流” 文学理论和中国非洲文学学;针对文学的引进和走出,提出 “相似性” 理论和 “归异平衡” 理论。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300 多篇,出版著作、编著和译著 100 多种,另发表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创作几十种。


9月11日至14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诗刊》社联合主办,中国诗歌网、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承办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八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举行。来自中国、法国、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诗人、文学家、翻译家、文化学者、媒体记者等各界嘉宾齐聚,交流诗酒共论文化。艺术周期间,记者对朱振武进行了专访。


朱振武表示,在跨文化交流方面,酒和诗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力量,能够跨越国界,连接不同的文化和民族。



文化专访|朱振武:诗与酒是文化交流中最自然的语言



记者:您此次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有什么难忘的瞬间或故事与我们分享吗?中国酒城泸州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朱振武:此次大会的颁奖活动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颁发给南非诗人的奖项,我认为实至名归。这位诗人在随后的专题讲座中展现出真挚的情感,提出了许多关于中非文化关系的深刻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在场听众皆感同身受。


此前,我曾有幸到访过几个酒城,但泸州有着独特的韵味。泸州老窖并非仅仅在销售酒,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深深扎根于泸州老窖的品牌之中。泸州老窖怀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酿酒上,还体现在对泸州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泸州文化的传承上。我认为,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人文情怀,使得泸州老窖能够走到今日,并有望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泸州老窖的成功,不只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胜利。



记者:诗歌和美酒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您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诗酒文化中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可否分享一些您在这次跨文化交流中的经验和感受?


朱振武:酒和诗,就像音乐一样,是超越国界的艺术形式。许多人朗诵的诗,尽管语言上存在隔阂,但人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之美、音乐之美以及韵律之美。诗人之间的交流,即使语言不通,也能通过诗歌实现心灵深处的沟通,这种沟通是无障碍的。


同时,酒和诗总是相伴相随,这不仅在中国如此,在西方更是如此。例如,西方的威士忌或朗姆酒,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所以,当我们以酒和诗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国际上进行交往和沟通时,很容易打开沟通的大门。


我经常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学活动,因此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这一次的体验极为特别,酒和诗始终伴随着我们、跟着我们,仿佛就在我们左右。我身边围绕着诗人,诗歌就在眼前,美酒也触手可及。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作为诗人的身份,而非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写出诗来。我时刻都被这种感动所包围,每一刻都充满了诗的灵感。



记者:您认为诗歌翻译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有何独特的意义?作为一名资深翻译家,您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在语言的转换中保留文字的灵魂与文化内涵的?


朱振武:诗歌在人类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今我们能够吟诵的的外国诗歌已数不胜数。这一是因为原作的卓越、翻译的精准,二是因为这种诗它反映了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


相对来说,中国的诗歌在走出去方面还有所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汉语主要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国家使用,其他地区的人们通常不熟悉汉语;另一方面,历史上,中国社会发展曾在世界上处于弱势,这也影响了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中的传播。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语言的独特性和魅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翻译时,首先要尊重原文,但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有时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翻译诗歌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译者充分理解原文,还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样的工作极具挑战性,也是中国诗歌翻译在外部世界中尚未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之一。我相信,随着中国人双语和多语能力的提升,以及汉学家和外语人才的增加,诗歌翻译将不再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而是能够产生更多优秀译作,对世界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



记者:大会从去年开始增设了“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等奖项,而且国际翻译家论坛也一直是大会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您认为就诗歌翻译领域而言,未来大会还能做些什么创新举措,更好地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翻译家沟通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互鉴?


朱振武:增设“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非常有必要。翻译就像诗和酒一样,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两种文化之间就没法产生联系。实际上,翻译是被严重低估的一种艺术活动。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懂外语就能进行翻译,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轻易替代翻译工作,这些都是对翻译工作缺乏了解的看法。


将翻译纳入这次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且明智的决定。同时,我觉得应该适当增加对翻译家论坛的支持。例如,可以扩大翻译语种的范围,举办更多的国际翻译家论坛,为翻译家们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互鉴和共同繁荣。





END

文化专访|李长栓:翻译的“形似”和“神似”是有机的统一
文化专访|雷格:诗酒相长,共荣泸州
文化专访|姜飞:我仍常常想起那年雪夜对饮
霜降|艾蔻:唯有某种爱的执念,任随四季流转





扫码关注我们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
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振兴诗酒文化发展。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官方认证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