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见于《诗潮》《江南诗》《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星星》等,著有诗集《飞花集》《雪中之雪》。
习惯酒中飞翔的人眼里
天空,多么低矮
一首诗的诞生,也变得轻松简单
泸州之春,光线盛在杯中
被递了过来,举起的手,通过
漫长岁月脑补后,形成认证般的动作
究竟在认证什么?
当春天的剧情开始上演——
下车,抬头,向马路对面望去
正如几分钟前我们
在微信对话中,对自己的描述:
他穿一件黑色皮夹克
我着一件灰色开衫
“感觉像特务接头。”我说
而青春的使命已成收割后的田野
成捆的糯红高粱被运走了
所见之处,只遗留了少许穗子
在树丛掩映之下,我看见
从一扇木门半掩的小酒馆透出灯光
记忆在暮色中后退,留出一大片
回顾前的空白,任重逢者拾取
雨声,以及酒
去与返,都有雨水相伴。敲打声
一会儿干脆,一会儿缠绵
此刻天地间只有两种事物:
被雨淋湿的,和不被雨淋湿的
当雨到达地面,才发现
空中笔直的沉默才最完整
但回不去了,落地瞬间正是消失之时
幸运的是我仍有时间选择
冷与暖。当一只手包裹另一只
用体温抵抗初春寒湿
在一场雨交付完毕后,让我们以酒代诗吧
此刻只有两种斟酌方式:
带酒味的,和不带酒味的
诗与酒
一杯1573,拿在手中,如同
即将品尝的一首诗。在诞生之前
无数的词语、语法、修辞⋯⋯
已经在写作者的记忆里堆积成山
酿酒也不是粮食与水
随意搭配组合,如果不想成为
制造诗与酒的机器
就必须从一粒种子的选择开始
让曾经的生长、收割、搬运
不被最后一步速成的环节掩盖
这是充满回味的立体世界
不会让我们轻易握在手中
而是需要在长久等待
反复品味、吸收,抵达肌肉酸楚
而舌下甘甜的,多层次口感
这久违的温暖
既来自大自然普世的馈赠
也是经过严寒历练后得着的奖赏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