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总结分三个部分:2月阅读总结、2月阅读关键词、3月阅读计划。
1. 2月阅读总结
老惯例,先放数量,吓吓人。数量上,这个月读了18本,其中分为3本思想史文化史,1本科普,1本诗歌集,5本纯文学小说,8本推理小说。上个月给这个月定的阅读计划,完成情况良好,只差三本就能完成了。不过这三本都是硬书,继续往3月份推吧!
上个月总结的时候发现有三本书巧合地具有连续性,这个月也刻意去寻找规律,一个共同的主题:命运。这个词语也会与正义之类的概念联系起来,这里面的书可能的确都与正义有一定的关系。
思想史文化史3本
菲利普·内莫《民主与城邦的衰落》和《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实际上,我是在看内莫的《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一共三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早年这是三本书,现在合为一本了。我目前读完了古希腊和古罗马部分,如果把它当成三本书,会更轻松一些。
这本书或者这套书值得一读。虽然我不是很用功的、也是没有天赋的读者读者,但也算是读了好几种哲学入门书,可对哲学的理解一直很浅。内莫的这套政治思想史对我理解哲学有醍醐灌顶的帮助。尤其是在古希腊部分,他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哲学家的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窍打通了,能让读者看到这些哲学家的形而上学是如何迂回到政治学的怀抱中去的。有一种思想推理的美感。
我手头还有两种出名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可能因为要讲到近代现代吧,所以都没有内莫的细致。内莫的思想史更好的方面在于,没有把色诺芬、伊索克拉底等人一笔带过,也给予了相当的篇幅来讲述,也很有发见。
罗马部分我的兴趣一直不是很大,可能是个人性格的问题吧,对比较实际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不过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对给予皇帝以思想上的合法性的探索,倒是很有意思的。
这本我是略读过去的,同时翻阅了其他书中一些关于现代主义的章节,最后的结果是,对现代主义越来越迷糊了。这本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不是很好,虽然它的写法很巧妙,通过类似日历与大事记的形式,将重要事件、人物的关联讲得很清楚,但是读下来会觉得比较考验耐心。再加上这里面大量的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只会越读越枯燥。它适合胃口特别好、急于了解世界上发生过一切事情的读者。以前我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什么都不想知道了。
科普类1本
奎多·托内利《时间》
这本虽然没有略读,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的,但结果与略读没有两样。里面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绝大多数我只能当作认字了。好在这本书也有相当多的文史哲方面关于时间的知识,读起来也不算难熬。虽然读不懂,但还是应该经常读一读这类科普作品,就是为了读不懂。
纯文学小说5本
这是三本书,每本都有五六百页,算是三本接近大部头的书了,值得一读。我很少会读小说读到对书中的角色感到生气、愤怒,但这本书让我做到了。当然这些角色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还是一边读一边生气。它有西语文学特有的风味,也有类似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内心方面的强烈冲击。在这本书里你甚至会感觉到福柯的权力观。
老鹰乐队在加州旅馆里有句歌词说我们都是自己的囚徒,巧合的是,这部小说里有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囚徒,或多或少,或痛苦多一点儿,或痛苦少一点儿。我们自己的行事方式就是我们的牢房。”
冯内古特的最后一本长篇,我是第二次读这本了,超长脱口秀,这才是欢乐与忧伤之书,上面那个三部曲我基本没读到欢乐的内容。
好多人对这本书的副标题“彷徨少年时”似乎心有戚戚,然而直译的话应该是“辛克莱的少年故事”。我读的时候总感觉很奇怪,那些迷茫时期的思考,以及来自几个导师的思想,它们都是模棱两可的,可以说它们是正面的,也可以说它们暗合了小说出版几年后德国的那个下坠的现实中的潮流。可以很多人似乎只注意到所谓的寻找天命,却没注意到小说主角说的,上帝与魔鬼同在。天命不一定是善好的,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诗歌1本
《迁徙的花园:奥登诗101首》
这本是略读过去的,基本就是把篇幅不长的诗读了读,我对长诗没有耐心,我只对很长的小说有耐心。读之前我只读过也只知道他的《美术馆》那首诗,读了之后也不能说就知道了《美术馆》之外的诗了……
推理小说8本
松本清张杰作选:《大手笔》《坏女人》《革命者》
宫部美雪选编的,选得很好,面面俱到,几乎每篇都是精品。而且松本清张的小说其实有很高的文学性。
清张的小说在解谜部分总是很潦草,其实是他不在乎解谜,他更愿意描写的是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当他把一个人的生活与性格都交代清楚了,那么他的命运也就解开了。
松本清张小说中经常出现主角作茧自缚的情形,用作茧自缚可能不太恰当,总感觉像是轮回的命运般,犯罪者套在他者脖子上的绳索终于也会回到自己的脖子上。
读清张的小说,让我觉得,如果人们有罪,那么正是因为人们被注定了他们终将知道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阿加莎·克里斯蒂《高尔夫球场命案》《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
《高尔夫球场命案》大家都觉得很一般,后面两本不愧是读过都说好的作品。
这是首次接触阿加莎的小说,虽然好看,但感觉对不上电波,她的小说里 好多人啊!我出门吃饭看到饭店人多都不会想进去,她小说里这么些人真让我感到晕头转向。虽然我一直觉得侦探小说侦探的是人的关系。
这本书其实不应该放到推理类里的,但我也不知道它应该属于什么分类。这是一本话唠小说,有一定的推理元素,不读不会损失什么,但是读了却能享受一些快乐。
被营销语忽悠了,说是走出国门的厉害小说云云,于是就刷完了第一部,除去注水的文字,情节快得像跑马灯,所以能吸引人往下刷。但是细节经不起推敲,有很多不严谨也不专业的地方(我读这些小说都不怎么注意细节的)。至于文字,就更差劲了,缺乏准确的描写,人物对话尴尬。人物的塑造也很差,基本都是纸片人。
2. 命运、正义、悲观主义者
意识到“命运”可能是这个月的阅读关键词,是读冯内古特《时光错动》的时候。那本书里,时间倒退十年,每个人又重复十年里的行动。当然这个不重要,主要是冯内古特讲到自己的一些亲人的悲观,还有他自己的悲观吧……悲观的人可能都知道,这种情绪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很强烈的一切可能都无法得到把握与改变的意志。这么描述好像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希望看到这里的人能理解吧。那种感觉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看到冯内古特的书,我就知道了,这个可能就是命运。
当然,不同的人对命运的感受可能也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时光倒退十年,而你只能依照已经来过一遍的样子再来一遍,那么每个人可能都会感受到不可改变的命运了。实际上,我们会感觉到的命运并不是因为时光会倒退,而是我们能对未来有模糊的感知,赫拉克利特不就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的守护神嘛。
在悲观主义者这里,命运显然是保守的。而我一直觉得喜欢阅读侦探小说,可能就是对一种保守的正义观的体验。也许因为侦探小说总是这样的。
这个月读的这些侦探小说其实都与命运和正义有关,就连注水的《死亡通知单》也是以命运开局。我不知道在侦探小说里它们谁决定了谁,但是因为犯罪的存在,一定会呼吁正义或者复仇的来临,这与古老的命运观非常相似。或许是命运决定你犯罪与死亡,也或许正是因为犯罪者会犯罪,所以才让他的命运得以展开。
不过阿加莎与松本清张的正义观或者说命运观区别还是蛮大的,松本清张的小说中没有审判者,或者说,审判者就是命运本身,清张笔下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报应论的。同时,这个报应可能是在现代性的交杂之下又有了一定的错位性。我在看尔东升的《旺角黑夜》的时候,想到正义有时候会以错位的形式完成,这样的形式在清张的小说下似乎也成立。那么俄底浦斯呢???
阿加莎的正义观则是完全不同的,《无人生还》是一个人杀了一群人,《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群人杀了一个人,被杀的都是有罪的,这些杀人者是审判者。然而《无人生还》中审判者却说自己是该隐的后代,这说明,他也是有罪的。也许这种正义观来自基督教与国家伦理吧,一定有一个具体的审判者来进行审判,然而审判者的资格又该如何确定。当然《无人生还》与《东方快车》中的谋杀者还是有很大区别,《无人生还》中的谋杀者本身就是一个法官,他所审判的人也与他自己没有关系,而《东方快车》中的谋杀者则是一群报恩者与复仇者。
说到该隐,其实《德米安》中也数次提到该隐,很巧合,不过书中也说的足够清晰了,没什么可想的了。《德米安》是对命运的探索,而黑塞的书中,大多数角色都是在探索命运,或者说命运的可能?不过如果额头上依然有了该隐的记号,命运还有可能被探索吗?还是说,本来隐藏在人群中,但却要唤醒属于该隐后代的命运?
感觉刚刚这段是废话,那就再来一段废话。诗也是关于命运的,那本奥登的诗当然也有许多首诗与命运有关。奥登的诗中,写的也许是现代人的命运,不过,他善于运用古典,命运当然也会是恒久的谜题。时间当然也与命运有关,我们对命运的感觉,是建立是时间不可逆的前提之上的,《时间》那本科普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时间,进而也能解释命运吧。《天才群星闪耀》怎么才能和命运扯上联系呢,算了。
是悲观者的命运观很悲观,还是说命运本身就是悲观的,只是大多数时候悲观者更容易察觉到命运?
《欢乐与忧伤》三部曲说我们是命运的囚徒,这是很悲观的说法。书中诸人的命运不只是与性格有关,与血缘家世有关,也与西班牙这个曾经作为世界中心的现在却是帝国的鬼魂有关。然而在这套小说中,正义也是缺位的,命运已经变成了一种被孤立的甚至是静态的存在。为了打破这种状态,有些人会希望正义以决斗的形式实现,然而这是建立在过时的对女性贞洁上的。故事的结尾,虽然女性的贞洁牺牲了,但正义却未能实现,只是两个人的命运改变了。
阅读古典政治思想史,里面关于命运的内容很多,它会与德性、正义、智慧当然还有政治等内容相关。我却看到了关于悲观主义的内容。记得以前看到斯多葛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的时候,就和朋友交流过,它们的出现、尤其是伊壁鸠鲁学派的出现与那个时代的关系,其实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躺平的关系很相似。在古典政治思想史的课程里,内莫指出,当社会普遍悲观,思想家们也会更关注个人,于是如伊壁鸠鲁派退回自然中、研究自然科学,实在是因为那是他们更可以把握的。是啊,最近有人会问,为什么年轻人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会说要回去种庄稼。当然悲观主义在帝国时代则会导向对专制君主的渴望。无论是种庄稼,还是渴求一个能压制一切不稳定因素的君主,都是对稳固秩序的渴求,这一点倒不一定是悲观者所固有,它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在悲观的时候,却不可不察它对自我命运的影响。
3. 3月的阅读计划
历史和思想研究方面,把《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剩下的中世纪部分读掉,然后就是上个月没完成的《法庭上的莎士比亚》和《诸王的欧洲》读完。最近新到的《欧洲之心》看起来也可以加在这个序列里。但《诸王的欧洲》和《欧洲之心》都是大部头,不一定能完成。我先打个退堂鼓!
文学小说方面,略萨的《艰辛时刻》已经在读了,这本书读得很艰辛!文学方面再安排上《蚁》,据说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还有两本传记(我一直把传记当作文学),一本是《爱伦·坡传》,另一本是《奥本海默传》。
先定这些吧!祝大家在阅读上都有好胃口!3月天气会转好,祝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