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中的云冈石窟在哪?

文化   2024-09-08 23:31   福建  


编者按:八月底爆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表现,制作组从现实的古建筑原型扫描建模,营造了许多真实的建筑。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游戏的文化内涵,我们不妨把它们一一“剖开”,寻找这些建筑的原型,深挖建筑背后的故事。


△《黑神话:悟空》中卧虎寺东西侧的墙壁

如果你也曾被虎先锋折腾得死去活来,那卧虎寺的场景一定还在你的脑髓里翻滚,而云冈石窟的雕像,就藏在这个场景里。
从卧虎寺的土地庙拾级而上,东西两侧的墙壁上都开凿着壁龛,雕刻佛像。
这些画面大多数参考云冈石窟中后期的雕刻形式。圆雕和浮雕相互结合,涂上漆料,塑造充满宗教神性的万佛窟景象。
△现实中的云冈石窟

卧虎寺内部、地下室的墙壁也采用同样的佛窟形式进行装饰。
地下室的塔柱与云冈石窟中后期的楼阁式石塔相似,上面有着明显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形制,比如斗拱。
△《黑神话:悟空》中卧虎寺内部墙壁
△《黑神话:悟空》中地下室墙壁
△《黑神话:悟空》地下室塔柱
它们的原型在真实的历史中是如何形成的呢?

01
什么是石窟寺?

石窟寺起源于印度,最早的开凿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从印度向东北方向扩展,经过阿富汗进入中国,并在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区开凿,后来进一步传播到中国其他地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汉化并广泛流行,皇帝将其当作教化民众、笼络人心的工具,王公贵族、士大夫们为博得皇帝的欢心,争先修寺造佛。
舍宅为寺与开凿石窟的风潮在华夏大地兴起,云冈石窟正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云冈石窟建于武州山麓,效仿佛教中的圣地须弥山进行建造,将佛教苦行的修行方式和自然环境高度结合。
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中国绘画、雕刻和建筑文化,并和中国儒家的礼教秩序相结合。
云冈石窟的造像,从北魏早期、中期到晚期的石窟中对比,能看到中国艺术在逐渐融入石窟建造中,比如中国木结构建筑常有的楼阁、屋顶、斗拱也出现在窟内的塔柱上。
△云冈石窟第三十九窟塔柱 ©云冈石窟官网
因此探索这些石窟,我们便能从空间形式和建筑构件上看到中国古建筑的形式演变,可以从壁画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也能从佛像的形象上看到佛教逐渐中国化的过程。

02
佛像的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并不提倡造像,这段时期被称为“无佛像时代”。
约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犍陀罗地区开始流行佛像造型。这些佛像因受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借鉴了希腊雕塑的风格,具有卷发造型和希腊风格的衣褶设计。
佛像传入中国后,也从印度早期佛像的形象逐渐带上中国文化特征。
云冈石窟的早期石窟中,其佛像风格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常见高鼻深目、身形瘦长的造型,面部表情庄严肃穆,衣纹雕刻简洁。
“昙曜五窟”,也就是云冈石窟的16~20窟,便是早期石窟的典型,于公元460~465年。此时的佛像的面部轮廓深邃,五官立体,具有中亚甚至希腊化艺术的特点。
△云冈石窟第十六窟 ©云冈石窟官网
随着北魏政权的逐渐汉化,佛像风格也慢慢向中国传统审美演变,佛像逐渐吸收更多中国艺术元素,形象开始变得饱满,衣着逐渐丰富。
云冈石窟中后期的佛像造像圆润细腻,五官柔和,嘴角微扬,流露出慈悲、宁静和安详的神态;
衣饰雕刻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衣纹流畅,表现出更多的褶皱和层次感,尤其是佛像袈裟的雕刻,线条丰富,展现出柔软、轻薄的质感。
△云冈石窟第五窟 ©云冈石窟官网
云冈石窟雕刻的主题丰富,刻画着佛教中经典的故事。
墙壁佛像众多,主要由三世佛(过去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七佛、菩萨、佛两边的胁侍、天龙八部、魔众和供养人等等组成。
黑神话中红孩儿所属的夜叉族就是天龙八部的一员,其他还包括天、龙、阿修罗、迦楼罗、乾达婆、紧那罗、摩睺罗迦。
△《黑神话:》中的夜叉王
△云冈石窟第九窟的飞天 ©云冈石窟官网

03
窟寺的空间形式

云冈石窟景区的整体布局宏大,石窟主要集中在西北侧。
我们在讨论这里面的案例时,是以窟为单位,每个窟储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如果你对此没有概念,可以把一个窟理解为一个建筑院落,其中的布局、单体、壁画、雕刻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文化风貌。
魏晋南北朝早期的石窟建筑形式,如昙曜五窟,多沿袭印度佛教的传统。
山洞为椭圆形布局,洞顶呈穹隆状,洞前开有大门,门上设有窗户。洞内四壁刻满小佛像,中央则供奉着高大的主佛。雕刻较为简朴,空间显得狭窄。
△云冈石窟16~20窟平面图
△云冈石窟第十六窟,可以看出整体空间比较拘谨 ©云冈石窟官网
随着雕刻技艺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成熟,中期石窟的平面多为方形,并开始出现有前后室的布局。
这种窟形被称为佛殿窟,有些窟内还开有队道式的礼拜道,如第九窟和第十窟,显然这种拥有“殿”形式,并设计独特流线的,其手法一定程度借鉴了中国建筑的院落布局。
云冈石窟第5、6窟平面图(采自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二卷《第五洞本文》第8页)
这一时期的石窟不仅空间开阔,主佛像也不再追求高大体积,更加工整、华丽,雕刻手法愈发精细,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如护法形象和丰富的装饰元素。
同时,石窟内壁面开始出现各种小龛,第9~第14窟便是典型例证。
云冈石窟第10窟 ©云冈石窟官网
云冈石窟第14窟 ©云冈石窟官网
在后期,石窟的规模不像前中期那么大,但是细节处更加细致。中央设有刻满浮雕的方形塔柱,四壁雕刻佛像与龛座。小龛的形制也更加多样化,民族特色的屋形龛逐渐增多。
塔柱仿制中国的楼阁式塔楼,上方的屋顶形式、立柱和斗拱形式也展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形制。
云冈石窟第39窟 ©云冈石窟官网
云冈石窟融合了北魏时期中国的建筑、雕刻与绘画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艺术空间,并且融合了中国独特的儒家礼制文化。
宗教般的氛围感和等级分明的秩序感也正是黑神话想要营造的体验。

.END


PS:最近建筑学院正在策划一场西古建游学相关招募,可能会在11月份进行,如果你感兴趣,可扫码填下面这个表单,如果后期招募计划开始,我们将主动联系您。

△山西古建筑游学招募·调研


  

网站:www.archcollege.com
微博:建筑学院-Archcollege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

建筑学园
致力做建筑师的摇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