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童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本文摘自《解读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3年12月刊,总第226期P4-10。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本刊所有文章均已在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超星、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上线,用户可自行下载阅读。
引用格式:童明. 解读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J]. 建筑师,2023(06):4-10.
文章通过对《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中的若干建筑作品分析,针对杨廷宝在不同建筑类型设计中所蕴含的设计思想与策略方法进行解读,揭示其中所内涵的学院传统与专业因素。关于杨廷宝建筑作品及其设计思想的深入解析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人们去认知中国现代建筑自身的传统精神,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在建筑学专业中的独立于时代的自主特征,从而有能力去面对来自多重领域的现实挑战。
目录概览
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重要的实践建筑师,杨廷宝先生在其一生中创作了数量繁多且品质杰出的建筑作品。他所主持或参与的设计项目,在功能种类方面涉面广泛,在环境条件方面复杂多变,在建造技术方面千差万别,既包含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共建筑,也包含体现社会民生的普通建筑。尽管他的大多数作品名载史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杨廷宝的建筑创作及思想也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中逐渐淡化。人们对于杨廷宝建筑作品印象深刻的,较多集中于其所呈现的形式与风格;大多数的描述与分析停留于“端庄淡雅、神韵醇厚”,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内在涵养”,难以深入到更为具体的实质因素中。杨廷宝既接受过严格的西方古典建筑的教育,也接受过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其早期职业生涯中就已形成广博渊深的学术造诣和坚实醇厚的创作素养。笔者曾在《学院传统与专业因素——关于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研究》一文中,采用“专业因素”(Discipline)一词来表述“涵养”与“基本功”所指向的基本意涵。Discipline一词的本意是“规训”,通常也会被用来描述某一“专业”。其原义是根据某种特定治理体系进行调节(或达成一致)的行为,通常用于规范其所属社会或环境的人类行为。在学术和专业领域,Discipline用来指向一门学科或者知识,意思是某一领域的共同体(包括自我、群体、阶级、领域、行业或社会)具有的一组共识性。有关“专业因素”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现实中是如何表达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由于它的抽象性,这一概念的分析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理解,也就是它们在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如果失却了围绕具体过程而来的针对“专业因素”的讨论,不仅将会阻碍我们对于杨廷宝建筑作品的深入理解,而且使得有关设计思想方面的研究显得较为空泛。这样的一种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十分重要,因为关于良好建筑的理解,如果只停留于一种笼统而模糊的印象,就会影响对于建筑设计的认知与评价。在一个着重强调创新的当今年代,“建筑师如果缺乏坚实的专业根基,则会导致建筑设计要么因袭传承、故步自封,要么缺乏章法、乱象频出,不能在一种规范性的维度里走向一种连续性的对话与交流,也就难以在一种不断积累的状态下获得持续性提升”。为此,纪念杨廷宝先生120周年诞辰的《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于2021年10月在南京市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图1、图2)。展览主题侧重于杨廷宝的建筑作品及其设计,并专门组织研讨会,针对其中九件建筑作品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中的建筑设计思想与方法。从这些作品分析中可以看到,杨廷宝先生从不拘于某种形式化的固定法则,而是超越表面性的式样风格影响,时刻应对具体的场景,本着现实主义的精神投入到建筑创作中,从而使建筑实践变得活跃和生动,所形成的建筑作品也就更加纯正而经典。图1:《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现场 a
图2:《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现场 b杨廷宝先生曾说:“我对建筑的看法,完全是根据我求学时期所形成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又进一步感觉到,搞建筑设计工作,需有广泛一些的常识;认为建筑设计是多方面问题的大综合、大协调。”他将这样一种工作称做“抓总”,这虽然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但也体现了他对于建筑师及其设计工作的理解:建筑师不但在设计过程中,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应能处理随时发生的各种矛盾。其本质应当是一种思想与操作中的协调与叠合,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复杂性因素进行综合性处理。之所以需要这样来理解建筑设计,是因为“建筑是有双重性的,它是融化应用科学与应用美术而成为一种应用的学问。”建筑的各个部分与各类需求如何被组织到一起?这可以被表述为一种技术问题;但是这些不同的内容应当如何被整合成为完整而均衡的系统?这必然会成为一种艺术问题。这两方面的凝聚需要一种当下性的意识觉知,以及对在场性的领略和操作。这样的一种关于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姿态,使得他在建筑创作思想与方法上总是能够不断创新,设计出品质高逸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杨廷宝早年所接受的布扎体系教育中的基本观念:“将分散的部分组合到一起,并使之变得有效(metres en oevre),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一操作优美地表达了整个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在这样一种观念构架中,建筑设计就需要成为一种清晰的思维过程,其重点并非在于实现某种预定的结果,也不止于个人经验或者艺术灵感的随机体现,而是更加侧重逻辑思考的推理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中得出最为适宜的设计方案。这一操作过程旨在为这些要素纳入到某种秩序之中,使人们得以感知并获得理解。通过将各类建筑要素进行研究、组织、编织而形成一种原先尚不存在的因素,获得一种关于美的呈现,因为美是对组成物体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体现。如果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解读杨廷宝的建筑作品,他的许多建筑设计发展过程就可以如此看待:通过一种严谨的解析和组织,去捕获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意向性因素,并采用合理而明确的建筑表达方式使之呈现出来。“在这样一种理解下,无论关于杨廷宝的建筑设计研究,还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历程的反思,都需要回归到专业因素的考察之中,去不断探讨那样一种可以传承并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那种可以累积、可以调适、可以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在民族风格、技术方法之余,是否存在一种可与时代性(同时代现代建筑思想)相衔接的有关建筑设计的学理与方法,从而使得这一事业的传承与创新能够走向实质。1927年,杨廷宝先生经欧洲回国,旋即受邀加入基泰工程司,开始辉煌的职业生涯。杨廷宝的建筑创作生涯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在20世纪的抗日战争之前10年、抗日战争之后10年,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10年。作品的地域跨度从北到南,涉及天津、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等重要城市。杨廷宝所从事的建筑实践,映射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经济、城市建筑发展的历程,他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出了毕生努力,并对于后续的发展带来了持久性的影响。然而由于时代性的各种原因,关于杨廷宝许多建筑作品的信息并不完备,留存至今的设计资料残缺不全。1983年出版的《杨廷宝建筑作品集》第一次将他一生所做的工作整理成形,随后又有过若干次的补充完善。2021年,黎志涛教授经过多年工作,在《杨廷宝全集》中归纳了大约120个建筑项目,形成了建筑作品的全貌。在前人相关的工作基础上,《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展览围绕他的建筑作品进行组织,并从中选择了九个建筑作品进行重点解析。这一专题由笔者作为学术主持,朱雷教授、李华教授、葛明教授参与学术指导。具体的作品解析由青年教师与青年建筑师组成:甘昊(延晖馆/新生俱乐部)、蒋梦麟(公教新村/中央体育场)、张映乐(嘉陵新村圆庐)、张旭(和平宾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朱昊昊(沙塘园食堂 / 招商局办公楼)。由于篇幅所限,此次文章专辑未能将这九个作品分析全部展示出来,但同时增加了王方戟的分析文章。之所以选择这九个项目,并不具有非常特殊的原因。在2021年10月出版的《建筑学报》纪念杨廷宝诞辰120周年的纪念专辑中,戴维·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顾大庆、阮昕、张永和、王维仁、童明等在各自的文章中还分析了下关火车站、中山陵园音乐台、东北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华电影院、成贤小筑、南京基泰工程司办公楼扩建工程等一些其他作品。这样一些研究工作的共同努力就是在于,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杨廷宝先生的作品及其过程。因为它们是通过清晰的设计过程而来的设计作品,相应显示出建筑师如何通过研究来进行设计的,我们从中也可以解读出更多的来自于学院传统的专业因素。这类工作可以将我们导向杨廷宝建筑作品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它们在都是非常现实而且条件约制的情况下,建筑师既需考虑不同空间组合的内部因素,也要考虑场地、环境的外部衔接,既要考虑水平与垂直的功能组织,也要考虑对外立面的明确表达,使之成为一个合理清晰的设计过程。这是杨廷宝留学回国后所主持设计的早期项目,它在外观上基本延续了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在老馆设计中所采用的红砖外墙、西式四坡屋顶以及窗拱元素,加强了新老馆整体风格的一致。但重要的是,扩建工程在图书馆功能格局方面所进行的强化:新馆与老馆呈垂直布局,中间加入45°扭转的中央体量作为连接与过渡,扩建书库置于老馆背后,通过业务办公用房与西翼相连。这使得新老建筑不仅在形体上融合为一,而且在功能使用方面非常高效而合理(图3)。图3: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设计 / 建成:1928 年 /1931 年;建造地点:清华大学校园;张旭分析这是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大型体育项目,为举办世界运动会而建造。整个项目布局充分利用现状环境,将椭圆形的中央体育场嵌合于马蹄式的天然地势中,南北端分别设有篮球场和网球场。虽然体育场建筑风格较为传统,采用中国传统牌楼式建筑风格,但功能布局方面却是非常现代。除了基本功能外,在东、南、西三面看台下设有运动员宿舍及厕所、浴室等,可容2700人居住(图4)。图4:南京中央体育场。设计 / 建成:1931 年 /1933 年;建造地点:南京体育学院校园;蒋梦麟分析因为战时原因,有关这座建筑的资料极少。圆庐有可能始于新建,也可能成于改造,但是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是与地形密切相关的建筑。建筑的形体采用了标准的圆形,这一几何形的操作在杨廷宝建筑作品中绝无仅有,但是两层楼的建筑结构,不仅完好地嵌合于台地的场地中,而且内部的会客室、餐室、卧室和书房功能组织与简朴的结构布局紧密相关,在沿着嘉陵江的山坡地上,营造了极佳的开阔视角(图5)。图5:重庆嘉陵新村圆庐。设计 / 建成:1939 年 /1939 年;建造地点: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村;张映乐分析在杨廷宝作品中,公教新村是一个少见的居住区项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复还南京,一时间,公教人员骤增,住房紧张。为应急解决房荒,政府部门在市区蓝家庄、大方巷等地赶建5处新村,总建筑面积达37000m²,可供近1000户居住。杨廷宝采用放射形平面设计甲型集体宿舍,在中心节点集中布置楼梯、公用厕浴间。周边为六边形外廊,连接5栋宿舍,以及食堂厨房,非常高效地为每户居室提供使用功能。在以砖柱为承重结构,以竹芭或板条抹灰为内外墙的艰苦条件下,取得了平面布局紧凑、功能使用合理的效果。其设计满足了投资省、用料简单、建造速度快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的房荒问题(图6)。图6:南京公教新村。设计 / 建成:1946 年 /1946 年;建造地点: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 51 号等 5 处;蒋梦麟分析这座于抗日战争后为孙科设计的公馆,地处中山陵园景区的中部,场地宽敞,幽深恬静,草坪树丛,视野开阔,其环境特征与杨廷宝在美国拜访的赖特常用的草原式住宅所具特点较为相似。于是,“十”字形的平面布局成为这一项目的重要特征。底层布置大客厅、餐厅、会客室、书房、客房、厨房等。二层主要为1间主卧室,3间次卧室及小厅、卫生间。延晖馆房间颇多,但布局灵活,功能分区明确,主、辅流线互不干扰。主人使用的所有房间均有良好的朝向和景向,是现代设计风格的佳作(图7)。图7:南京延晖馆。设计 / 建成:1948 年 /1948 年;建造地点: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园 8 号;甘昊分析空军新生社是杨廷宝采用“十”字形格局所设计的一座功能综合性建筑,但这一次的布局重点并不在于景观,而是在于复杂的功能组织,中部以交谊厅、音乐厅、餐厅、冷饮4个主要公共性空间,围绕入口门厅向心布置,它们之间既可分隔,亦可相互流通。南翼为空间高大的大礼堂,与其他活动用房适当分隔,也可单独对外出入。北翼为厨房、备餐、工友室等后勤服务用房。二层为住宿区。建筑外观简洁明快,形体组合自由(图8)。图8:南京空军新生社。设计 / 建成:1947 年 /1947 年(已拆);建造地点:南京市玄武区小营;甘昊分析招商局办公楼不仅在杨廷宝作品中显得非常独特,而且在同时代中国建筑师的作品中也是唯一。因为抗日战争后快速重建的需要,项目在组织过程中显然比较仓促,初始时只是笼统设定了候船和办公的综合性内容。于是建筑设计采用5.5m×5.5m匀质柱网,建筑一层用于售票、候船及货栈,二、三层主要是业务办公用房和宿舍,四层为电报、电话及俱乐部。建筑外观仿船形,周边环以1.5m宽的室外悬挑走廊,辅助联通室内房间,使得建筑功能具有更大灵活性。在日后多次的功能调整中,这座建筑仍然可能灵活适应(图9)。图9:南京招商局办公楼。设计 / 建成:1947 年 /1947 年;建造地点:南京市下关区江边路 24 号;朱昊昊分析和平宾馆作为杨廷宝在新中国成立后所设计的重要作品,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进行过解析,大多数的关注点在于它极具现代感的外观,以及得体合宜的内部空间组合。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形体现代的建筑是如何在历史与场地文脉中进行构成的。如果将视角放置在城市环境中,就可以看到建筑设计采用“L”形平面,以保留场地内两株大榆树、一口井和原清末大学士那桐四合院住宅;为解决用地局促、车辆交通与停车场地等诸多矛盾,在板式主体建筑底层作过街楼,以贯通前后内院;将配楼餐厅置于西侧,不但巧妙化解环境问题,而且创造了尺度适宜、氛围亲切的外部空间(图10)。图10:北京和平宾馆。设计 / 建成:1951 年 /1952 年;建造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金鱼胡同 3 号;张旭分析对于在南京工学院有过求学经历的学子而言,沙塘园食堂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所在,人们很难将它与建筑作品联系在一起。如果从平面格局进行解读,沙塘园食堂所采用的是最典型的空间型制组合,解决了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复杂的人流、物流组织问题。东西两个“回”形格局分别用于餐厅与厨房,餐厅中的“回”字形成为通高的采光与通风中庭,在厨房则成为用于组织主、副食加工区的内院,各自采光、通风均好,并以西侧送餐通道和东侧连廊相通,造型简洁,经济实用(图11)。图11:南京工学院沙塘园食堂。设计 / 建成:1957 年 /1958 年;建造地点: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沙塘园学生生活区;朱昊昊分析杨廷宝先生的建筑作品种类丰富,风格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变化。从早期新古典主义的京奉铁路辽宁总站,到1950年代民族风格的北京火车站,从中国建筑固有风格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监察委员会办公楼,到融合中西风格的音乐台、大华电影院……建筑作品令人印象最深之处在于形式的多样性。由于现实因素,尽管当时所做的许多设计项目非常注重外观风格,但杨廷宝本人显然并不局限于此。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期所接受的训练可以看出,他关于建筑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关于设计的发展过程非常细致、严谨而富有创意。因此,从这九个建筑作品的丰富性中,我们可以关注到他在建筑设计手法方面的多样性。这些体现在包含有城市居住与集体社会生活理念的南京公教新村、对于场地关系进行娴熟处理的重庆嘉陵新村圆庐、在功能组织与结构布局方面极具现代特征的北京和平宾馆、南京延晖馆、空军新生社、招商局办公楼(图12)、沙塘园食堂(图13)……如果不是集中进行收录,其建筑作品中所呈现出来这么多的变化手法很难令人相信出自同一位建筑师之手。这些作品不仅显示出杨廷宝先生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形环境中娴熟从事建筑创作的高超技能,而且也体现了他创新的设计理念、敏锐的应变思维,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换言之,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创作虽然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在不断变化,但是基本的核心因素在他职业生涯初期阶段就已明确,并且得以非常娴熟地应用到不同的实际项目中。图12:南京招商局办公楼。设计 / 建成:1947 年 /1947年;建造地点:南京市下关区江边路 24 号;朱昊昊分析图13:南京工学院沙塘园食堂。设计 / 建成:1957 年 /1958 年;建造地点: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沙塘园学生生活区;朱昊昊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中,杨廷宝对新馆与旧馆之间的协调过程不仅表现在建筑风格与体量方面,更重要的是,整个建筑设计推动了新的校园规划格局的调整:克服了用地不足的问题,通过45°中间体的衔接,使得室外大楼梯直通二层主入口门厅,实现了格局与功能方面的融合一体,沿用并对其前方的校园中心建筑——大礼堂起到很好的拱卫、衬托作用。这样一种单体与群体的组织关系并不少见,在东北大学、原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校园的建筑单体、群体设计中,杨廷宝经常运用不同高低的建筑空间,适应不同功能要求和复杂基地形状,进行十分得体的处理。同时,杨廷宝先生对于建筑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敏锐,他不仅在南京中央体育场的项目中利用天然坡地建造体育看台,协调建筑轴线关系,在南京谭元恺墓、中山陵音乐台,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圆庐、国际联合社的设计中,都可以巧妙地将自然地形与建筑格局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并扩大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关系。这些扩展性的视角反过来有助于解读杨廷宝先生在单体建筑中的考虑。例如北京和平宾馆,该建筑的设计与建造被广泛认为是杨廷宝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大成就。但如果将建筑设计视为一种“抓总”性的综合,那么建筑设计所体现的不仅只是轴线比例的问题,而且也是关于场地、环境、流线、功能,以及整体空间的完整统一的问题,使之成为一个“将建筑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的一个作品”。进而,这种坚实的专业素养可以容许杨廷宝先生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融入新的思想,呈现出一位与时俱进的现代建筑师的胸怀。1945年从欧美考察归国后,杨廷宝设计的一批建筑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更具现代主义特征的布局方法,例如延晖馆和新生俱乐部采用了与赖特草原住宅相似的“十”字形平面。招商局办公楼采用了匀质化的方格柱网,公教新村甲楼采用放射形的格局,沙塘园食堂则采用了“回”字形的空间结构……抽象性结构与实际性功能之间的相互融入,构成了他在后半生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特征。这使得杨廷宝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于现实环境中的多变因素,在复杂的关系中,进行精准的整合。他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不确定性的议题进行探讨。通过不断的权衡,他引入了可以施加控制的动态结构,以应对功能使用方面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经由标准化的技术结构(梁柱体系以及机电体系)与功能结构(服务空间以及被服务空间)所形成的一种支撑体系,由此组织的可以融合、可以互换的流动空间,适用于多功能的混合使用以及空间方面的流通感受,但同时,也可以维护来自于古典空间的材料、体量、光感方面的体验感受。在南京延晖馆的设计中,“十”字形的格局使得他更加关注建筑与周边场地之间的互动,在东、南两面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并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使之实现,并且也满足了在大客厅和主卧室两个屋顶上设置水池,夏季室内的保温隔热需求。这一项目表现出了非常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方法以及在现代空间方面的探索。在这些案例中,杨廷宝先生所遵循的并非是古典主义建筑的静态思想,因为固化的空间模式难以适应于现代生活的多变要求,并且无法扩展。他的建筑设计并不等于学院传统的局部与整体(part-to-whole)的模式,也不同于由外观推导到内部,通过“着装”(clothing of the building's form)两层皮的处理去实现装饰性的立面风格。他的建筑设计是在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个时代的建筑师都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现实问题,每种文化都呈现着不同的规则与思维传统,在每个不同的案例中,建筑师都需要面对未曾遇到的问题,并且需要具有能力去妥善解决。如何通过明确的思考去生成建筑,这恰恰体现了现代建筑所具备的一种思想姿态,它所强调的不是因循,而是面对未有的趋势,作出独立的判断。在本次展览中被纳入作品分析的项目虽然类型各异,社会重要性也各不相同,但需要应对的现实性挑战并不比大型项目有所简化,体现出了杨廷宝在处理具体设计问题时所具备的清晰策略和精细操作,从而使得它们都可以经受批判性的形式分析。如果借用柯林·罗的说法,原因在于“它们的透明性,发生在高度抽象与智慧的艺术作品中;在每个案例中,它都是关于形式结构的最坚定的思考,最冷静、最精妙的视觉逻辑的产物。”这九个作品所呈现的是杨廷宝先生清晰而明确的思维过程和视觉素养。从这一角度而言,杨廷宝的建筑实践与其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和思想内涵之间是紧密关联的。通过本次专题案例分析的层次极为透明的设计思考过程,显示出杨廷宝先生的极强的整合能力。如果缺乏这一能力,他也就不可能于1952年在北京和平宾馆已经施工至四层楼的情况下,敏捷而娴熟地将功能、经济、施工、环境和建筑艺术高度综合考虑,充分体现流动空间与固定模块的灵活布局,空间现场因素综合考虑;不可能将主楼、餐厅和保留古树以及周围的传统四合院、沿街传统民居进行整合,形成新旧环境的协调统一。这种“专业因素”,不仅体现为关于基地、现实、问题的思考,体现为针对各类关系的叠合与衔接的权衡,而且也体现在与结构、设备、施工等各工种的相互密切配合,力求达到社会与经济的各类合理性的关系中,最终去展现建筑所要获得的“立意”。同时,有这样扎实的专业因素的基础,使得他不仅可以娴熟地应对现实性操作中的各类问题,实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不墨守成规,灵活自如地随着时代特征而进行转变。在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中,杨廷宝被认为是对于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以及民族形式现代化这类议题探索最早和最深入者之一,其建筑作品的创新点在于“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或者“中国传统的新风格”,力图实现既满足功能需求,适应现实情况,又符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建筑特征,这种认知需要坚实的途径去加以达成,而不能仅停留于造型风格的表层认知。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历史与世界建筑以及当今实践话语之间所存在的断裂性问题,除了众多的历史与客观原因之外,也与以往大多数建筑历史研究所设定的视角有关联。受制于有关“学院传统”理解的局限性,人们关于历史研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史料收集或历史考证,关注重点人物的生平叙事与丰功伟绩;建筑创作的注意力较多聚焦于风格特征,而不注重生成逻辑;对于专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易于陷入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形式与功能、科学与工艺的二分性之中,较多归结为民族主义、科学主义等外因视角,或者陷入关于材料、比例等一些末节因素的考量,却忽视了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分析,阻碍了对建筑学本质因素的探讨,使得历史研究与设计思维分离开来。由于难以进入实质层面,所得出的成果对当前的建筑学问题难有呼应。虽然建筑师的创作必然受到时代特征影响,并且其成就最终需要表达成为视觉形象,但是这种解读方式也相应导致了一种偏颇,也就是将建筑设计的发展更多归结于外因的变化,却淡化了内在专业因素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从建筑设计的过程以及其中所包容的“专业因素”着手,就会注意到保罗·克瑞所强调的:“应当采用新功能和新技术,协调来自建筑功能方面的需求与联络,以形成一种秩序(Order),通过平面与剖面去建立顺序,以设计功能性与原创性都很强的当代建筑。”尽管杨廷宝的建筑作品大多数看上去并不那么“先锋”,偏向于折中主义,并且风格多变,但对此并不是他所关注的要点。他所注重的,是通过缜密的研究过程而设计,实现灵活与规则的统一。在杨廷宝的建筑作品中,这种清晰的“专业因素”是显然存在的,经由形式分析的阅读可以展现出来。对于一名建筑师而言,并不一定能够道出设计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具体原因,但来自于学院传统的深厚“基本功”与“专业内涵”,可以使一名训练有素的建筑师,有能力在各种情形、各种题材的建筑实践中,呈现出游刃有余的设计能力。正是借助于“扎实的基本功”与“内在涵养”,“空间得以建构(constructed),具体赋形(substantial)和清晰表达(articulated)。”如果视觉所接收到的建筑视觉形象来自于缜密思维的产物,那么充满了内涵性的建筑立面,使得原先零散而复杂的项目因素被纳入严格的感知秩序之中,从而体现了杨廷宝建筑设计的清晰性与合理性。在这样的视角下,杨廷宝先生所接受的学院传统的教育以及随后所从事的丰富建筑实践,可以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历程需要借鉴的一个缩影。(本文节选自《解读杨廷宝先生的建筑设计》,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3年12月刊,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