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 / 李啟潍(Qiwei)
转载请联系授权 / 微信ID:jzxy-dog
大一、大二课设70分上下,
仅在合格线上徘徊。
大三课设第一次电脑出图,就拿了谷雨杯竞赛优秀奖。之后参与了多次设计竞赛,16次获奖。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份带来“转折”的大三课设,
他做对了什么?
▲ 谷雨杯获奖证书:2016年9月
今天起,「学园」将开启一档全新的栏目——《课设拆解》。深度解析一批优秀课设,从旁观者的角度,带大家梳理整个课设作业的来龙去脉。为在校同学们在大学课设上提供“思路”、“流程”尤其是“方向”的参考。
▲ 大三课设图纸:《诗意介入风景》
本期要解读的课设,来自「学园」的老朋友 李啟潍 (Qiwei),这是他2015年大三课设作业的第一份全电脑(当年Rhino5+MAXWELL工作流)出图方案。本案作者啟潍在经历大一、大二连续低迷的设计课成绩后,大三时期竟顶住了负反馈情绪的影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设计方向。后期又在15个设计竞赛中获奖,还以GPA2.8,托福仅90+的双低分,录取美国伯克利大学建筑与景观三年双学位项目,并获得了该项目奖学金。
▲ 伯克利入学后获“老院长奖”与“最佳图纸奖”
本次要解读的方案作为大三课设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个中思路,尤其适合广大仍对设计处于迷茫期的学生用做提高设计效率的参照。
在当下不稳定的行业氛围里,节约出时间以提升能力,更好应对未来的机会与挑战。
02
对方案的第一印象
☜ 滑 动 查 看
Slide for more photos
阅读课设图纸的第一步,尽量对这个方案有个整体的认知。如同读书一般先看目录,是为了对全书有个大致印象。在阅读课设的开头,我们也要对这个方案大概长什么样,设计什么,有个基础的认知。不同方案,可能一眼能“看清”的地方不一样。但大多方案,还是可以先看标题、大效果图和总图。
▲ 《诗意介入风景》:大效果图&总图
从这两张图结合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取名为“候鸟之家”的游客中心设计,是用来观景、看鸟、休闲的地方。整个建筑散状分布,由一个主体建筑+8个小建筑组成。
OK,第一步我们有这个印象就可以了。▲ 图纸数量:效果图_4张、分析图_6张、技术图纸_6张
整体方案是比较规矩的竖向排版,两张图纸的上半部分主要都是建筑场景的展示。比较特色能吸引眼球的部分,除了效果图外就属右上角第6张分析图:“8个小建筑场景分析”,这可能是方案的亮点,可以后面再细看。有了整体印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看文字部分的背景介绍了。03
背景介绍
▲ 《诗意介入风景》:背景介绍与分析
① 工业干涉前的自然环境和场地条件;
② 工业干涉后的场地现状:指向自然被破坏;
③ 提出整个设计想解决的问题:“如何保护剩下的风景”。
背景介绍部分,作者用简要的篇幅,完整梳理了整个方案设计的由来。这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尤其是鸟类资源的场地,然而因为近年来的工业化导致自然风景的破坏,该设计旨在被破坏的场地上新建一栋游客中心,并借此起到保护自然、保护风景的作用。整个背景介绍部分配以详略得当的分析图,呈现一定的秩序感,可读性不错。
04
设计灵感
下面作者提出了自己解决场地问题的切入点(策略),或者也可以说是概念——“诗意介入自然”。作者在分析场地的过程中,对工业侵蚀自然的历史感受颇深。他提出了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如何保护剩下的风景?保护剩下的自然?于是他开始了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企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突然,他在一本描绘“自然”的书中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这是美国著名生态自然画家莱斯利写的一本书——《新笔记大自然》。▲ 《新笔记大自然》:[美]莱斯利 著
这首诗引发了作者的共鸣,这正是他想表达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尤其是诗中所写的那两句:
“我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阅读的一刹那,成了作者设计方案策略的灵感。这个灵感具体如何推动设计我们后文再详述,在这里有一点值得一提。
就是“灵感”发生的途径。
“设计灵感”无外乎来自自己与“新事物”的碰触,即便是自言自语也是对旧信息整合的全新表达。
在“设计灵感”产生的诸多途径中,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可能是潜意识里带着问题去接触“外界”。这个“外界”可以是环境、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思想......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个准备也可能就只需要是,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本案作者这里,就是“如何保护自然?”。
这就是作者找到概念、找到策略的过程,可以借鉴。
05
设计策略与手法
有了这个“诗意介入自然”的灵感后,就是具体的设计策略了。
顺着这层思考,作者选择的设计手法是:将建筑拆分。
▲ 《诗意介入自然》:设计策略分析
当建筑以小体量嵌入了自然,一个个游客也会被分流而变成“个人”,更加亲密地倚靠着建筑去接触自然。
这个过程中,人成为了建筑的一部分,从而也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
▲ 《诗意介入自然》:模型照片这个方案能说服你自己,然后你将这个方案以希望能说服甲方、说服使用者的方式表达出来。至此本案作者完成了设计的第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并说服了自己。
对作者的设计思路感同身受后,再来拆解这个方案,就更加水到渠成了。
06
设计深化
有了设计切入点后,接下来就是如何更好地结合场地将思路落地。想到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这个场地四季的变化是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于是就有了这张季节分析:
对“湿地水位”、“鸟类数量”、“植物层次”和“场地客流量”做了按四季时间的可视化图解。
Slide for more photos
▲ 《诗意介入自然》:季节分析
这一部分分析,在方案后期的标高选择、建筑位置与形态上都可以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而“鸟类数量”、“客流量”等更可以为项目后期的运营提供指导意见。所以,这张图纸也是值得参考的,甚至在实际项目方案中都可以使用。Slide for more photos
▲ 《诗意介入自然》:动植物分析
有了四季分析的基础后,作者选择再对场地的剖切标高与动植物类型做分析。与四季分析一样都是为日后的建筑设计与项目提供数据依据。是在此类景观与建筑结合的项目中,一张十分有必要的饱含信息量的图纸。
具体内容大家可以了解完整个方案后再回来细看。
根据前面获得的高差数据,结合“诗意(分散)介入”的设计策略。作者选择了将主要功能集中在一个主体建筑,观景功能分散成8个装置建筑的设计思路。
这就是我们一开始对这个建筑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是这个课设最显而易见的设计手法。
接下来我们分两个部分,拆解一下这个方案。
① 主体建筑方面
作者对建筑也进行了切分,中间留出空间通道,延伸风景视线,达到融入自然的目的。
▲ 《诗意介入自然》:应对场地
结合流线分析图与平面来看,主体建筑针对不同人群的使用,清晰地划分了流线。
▲ 《诗意介入自然》:流线分析
游客观景与休息集中在左侧(北侧),右侧(南侧)主要为展览。对主体建筑更深化的设计,除了展览与观景的主要功能外,还需要加入办公和会议等辅助功能。
▲ 《诗意介入自然》:首层平面图
于是作者进一步切分建筑,形成了 “1+4” 的类田字布局。
南侧:展览区与北侧:观景区之间为大台阶,用作观景通道兼疏散主入口。通过大台阶作主要交通,明确引导了游客动线,与办公动线隔开。
作者重点展示了路径生成的由来。根据河流的路径、海滩的形状和不同景观的方向建立了路径。
▲ 《诗意介入自然》:路径生成
不过由于图版篇幅,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详细展开对8个不同景观的选择分析,稍显可惜。如果加上这一层,包括如何为不同鸟类提供不一样的栖息点的设计想法的话,可能就更完整了。不过作为大三且时间有限的课设,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
▲ 《诗意介入自然》:8个取景器_场景分析
取而代之,作者对本方案这个最具特色的8个装置建筑(作者称为“取景器或观鸟点”)进行了逐个的“场景化”小分析,以展示每个“取景器”的结构与设计亮点。这张分析图,无论是图面效果还是最终汇报时进行逐一讲解,都能更有效地突出本案的设计主题:“诗意介入风景”。带有场景、故事去展示方案,这也是作者重点去描绘、表达的一张图,具有点睛的作用。
这里就不再一张一张细说,大家后面也可以再深入细看一下。
▲ 《诗意介入自然》:技术图纸
最后,两张图版剩余的篇幅,留给了任务书上要求的技术图纸、必要的效果图与模型图。
▲ 《诗意介入自然》:室内观景透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材料方面,作者选用了清水混凝土与玻璃这对百搭组合。在方案中也没有见到作者对材料、地域性等建筑常设议题的思考与讨论。可见作者还是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最开始方案设计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上——“如何保护剩下的风景?”。“让人亲临风景,感受自然与风景,去和鸟儿更好地接触,以此唤醒来此游玩的人们对于自然保护的重视。”
▲ 《诗意介入自然》:室外透视
达成“诗意介入”的设计理念。
这就是作者在这份大三游客中心课设中交出的答卷。
你是否也能感受到,作者如何把他的设计意图表达到方案中、表达在图纸上?也许将来,这种设计思路或者方向,也能启发到你的设计。**********
● 想让作者更详细地拆解从一草、二草到最终出图所有过程中的难关与克服方式?
● 想让作者给你展示一下具体图纸的绘制思路与软件技巧?
👇扫码加入作者的“催更交流群”
▲ 扫码添加“柯布西猫”
回复:“课设01”,24h内会拉你入群
* 想听的人数超过100人,我们就安排;
* 群内未来可能还会分享作者的其他作品和近期动态。
**********
网站:www.archcollege.com
商务对接微信:jzxy-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