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赛课记十八】问“道”练“术”几多事,千番磨砺至扬州 ——唐嫣老师参加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后记

政务   2024-11-19 21:25   贵州  

赛课记十八

语文教师唐嫣赛课纪实


随着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展示与观摩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历时四个多月的备赛任务也告一段落。回首与团队并肩奋斗的岁月,那些不眠不休的日子,那一次又一次的推翻、重构、改课、研磨,酿成了回味无穷的诗;备赛中经历的纠结与迷茫,温暖与感动,思考与探索,汇成催人奋进的歌。此刻,万语千言道不尽,唯有感恩挂心头:何其有幸,此生相遇,拥之则安,伴之则暖!


开封城里遇“写信”

多轮研讨问“道”忙

6月30日开封之行,抽取现场课课题《写信》,我们都暗暗捏了把汗,书信对于今天的学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增添了习作教学的难度。为了保证备赛顺利推进,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备赛计划。暑假里,团队伙伴多次集中研讨,研读课标,解析教材,找准学情,力求准确定位“教什么”,让学习目标更精准,厘清语文教学之“道”。


研读课标

团队伙伴共同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寻找教学依据。第二学段学习目标“表达与交流”第4条要求“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第5条“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第二学段要求“学习写留言条、请假条、短信息、简单书信等日常应用文,注意称谓和基本格式,文明礼貌地进行交流。” 学业质量第二学段这样描述“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与他人交流”。“能用”既包含了对书信格式的熟练掌握,也有根据表达需要,把书信内容写清楚、文从字顺的要求。可见,这次习作格式和内容并重,重在把最想表达的情感和想说的事情表达清楚。

解析教材

团队伙伴横向解析单元及整册教材,发现本次习作是为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安排的习作任务,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没有必然联系,与人文主题“家国情怀”密切相关。纵向解读教材,梳理教材中应用文写作的编排序列及教学要求,发现书信内容在小学阶段共出现三次,本单元安排学习“写信”,勾连二年级《一封信》、留言条等内容,本次习作第一次要求“格式规范,内容清楚”,是五年级习作《——,我想对你说》利用书信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因此,在此处安排《写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书信格式,能更好地链接学生表达生活和服务生活的需要,落实学科育人。

/////////


找准学情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留言条、通知和启事、日记等应用文的写作,对常见应用文体的格式和内容有一定了解,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写信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重在根据对象和目的,引导学生以格式规范、内容清楚的书信实现与别人互通消息、沟通情感的交际功能。根据预备会“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会议精神,我们确定以“文化传承”为主线,侧重从书信“实用性”的角度进行解读和落实,按正确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正确填写信封,格式与内容并重,突显书信的实用性功能。最终确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写书信,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楚,礼貌交流;2.体验书信的传情达意功能,初步体会书信蕴含的文化;3.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修改有明显错误的格式和词句。




情境教学疑无路

曲折为“术”不见“情”

9月至10月,团队伙伴认真落实组委会“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本着“扎实、朴实、有效”的教学原则,进行课堂实践,着力解决“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的问题,精研语文教学之“术”。

情境教学疑无路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情境创设”成了一个绕不开的坎儿,如何创设一个真实的,能够一以贯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愿意写信的需求,成了教学实践中最大的“拦路虎”。从第一次无声课堂试教开始,我们先后尝试了很多情境:转学学生身份、“书信”大赛通知、利用重大节日、“手拉手”同学书信展示、推荐毕节美景美食视频、录制学生自我介绍视频、现场环境找不同、航天视频、奥运冠军……为了找到适合的、通用的、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真实情境,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10余次试教。在这期间,针对“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进行了市、校级多次专题研讨,可仍未找到最佳方案。每一次试教都在改情境,每改一次都出现新问题。虽然多次试教,劳心劳力,但 “怎么教”的策略与方法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每一次试教下来,学生都能做到格式正确,但是表达的内容却单调而枯燥,没有温度和情感。那段时间,情境更换了一个又一个,试教一次比一次沮丧,我也越来越融不进课堂。在反复纠结和更改中,我甚至一度丧失了自信。

在又一次集体探讨之后,我们进行大胆尝试,把“内容清楚”内容前置,把“格式学习”教学后移,尝试放手给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弱化格式教学,留更多时间给把内容“写清楚”。为了验证教学效果,段雪梅校长和我同上一节课,实践结果证明:书信内容上没有太大改观,格式错误的学生却增加了不少。怎么办?从头来,再尝试。

回到起点,大家开始思考,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写清楚”。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自学能力,“学习格式”以预学单形式自学,课堂上检查反馈之后,以真实学情为指导基础,利用对比策略,落实“内容清楚”这一目标。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虽然在课上花了很多时间指导怎么“写清楚”,但是学生写出的书信仍旧干巴巴的,较之前并没有什么起色。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们再次解析教材,发现写信之前,学生习作中已经多次出现“写清楚”,可见,把想表达的内容 “写清楚”是学生的已知,在这里不用做过多过细的指导。于是,我们再次调整了方向,弱化了“内容清楚”的指导。

 “从教学评一致”的角度来看,课堂所教即所学,所学即所评,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我们都发现,这样的课堂看似教清楚了,但是并不走心,用段校的话来说,就是学生不想听,没有表达的欲望,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写作任务而已。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三地名师共引领

情动辞发课终成

10月下旬,在省教科院袁克丽老师和市教科所蒋菊岚指导下,在省市小语团队的帮助下,依据已有的课堂板块,对每一个板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优化。格式学习部分的教学,大家都同意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指导,建议以板贴方式检查学生预学情况,更直观有效,互动性更强。但是如何让学生的表达更多样化,更走心,我们始终没有想明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写信》教学中存在的疑惑请教了广州和南京来的几位专家,聆听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发现一直以来,由于过分专注于“术”的研磨,更多立足于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使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去教清楚,却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始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所以虽然创设了很多情景,但都是为了便于教师“教”得更加轻松和顺利,而不是真正基于学生表达需要。书信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不拘内容的自我表达,不应该受到更多的束缚。尽管我们在前期尝试了很多情境,但由于我们窄化了对情境的理解,一直拘泥于“真实情境”,导致教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撬动学生写信的需求,没有唤醒学生潜藏的情感,所以达不到“情动而辞发”的目的,这才是课堂不走心的症结所在。于是,我们再调整教学方向,以“情感真实”贯穿全课,勾连学生二年级《一封信》的书信内容,明确为什么写信,以“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为目标,再次优化教学策略。

10月31日,思春老师陪我去百里杜鹃一小试教,学生作品的丰富性果然有了很大提升,这令我们欢欣鼓舞。于是,我们初步确定了以情感唤醒和激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不再纠结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一以贯之,而是从熟悉的话题谈起,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习作素材。课前谈话部分,我们听取了丁卫老师的建议,从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这一热点话题聊开去,以刘洋的书信片段激发学习的写信需求,努力打造大开大合的课堂结构。以“每个人都要写一封信”为任务贯穿全课,让学生明明白白带着任务学习。以“我口说我心”“纸笔传真情”“展书信成果”三个学习活动串联起整堂课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板块都精心设计了学生自主活动,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汇报、评议中完成学习。

11月5日,段校、袁静老师陪我一起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新城小学进行赛前最后一次磨课,赵梓如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对课前谈话内容进行了优化,让课前谈话更有针对性,课堂多处细节也在赵校长的指导下更加明晰。

11月7日上午,在江苏省扬州市会议中心,我与来自汶河小学四(12)班的同学一起配合,从“立冬”宴饮习俗说起,完整呈现了这节课的教学,获得了现场课“示范课”荣誉。在评课中,柯孔标老师多次提到《写信》这一节课,肯定了我们充分使用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书信的格式和选择写信的内容的做法,并指出,利用微课展示书信范文,结合古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书信格式里的文化内涵,具有非常强的文化传承意识。他还说,这节课上,自始至终围绕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情感真实这三个目标展开,具有非常强的教学评意识,格式部分通过板贴,帮助学生直观掌握书信格式的做法也得到高度肯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说“示范课”荣誉是团队及各位专家几月耕耘结出的果,我就是那个踩着大家肩膀,采摘享用甘甜果实的人。是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团队智慧的集体打磨,是众人的合力托举,让我能够有幸代表毕节,代表贵州教师站在台前,这是集体的智慧,更是集体的荣誉。我为身在这样温暖而优秀的大家庭而倍感自豪和幸福。这个荣誉的取得,坚定了我们落实新课标,实践新课堂,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的信心,给了我们坚定不移走教学改革之路的勇气和动力。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将与团队的家人们不断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构建“扎实、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为原则,继续探索语文教学中的“道”与“术”的融合与统一,力求能更好地扎根教学,站稳讲台,服务学生。




唐嫣,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贵州省黔灵名师,贵州省骨干教师,贵州省最美劳动者。从教以来,勤于实践,善于反思,形成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曾获贵州省第六届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习作课例《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曾获第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视频展示课”,执教表达课《写信》获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现场课示范课”荣誉。曾主持或参与省、市多个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论文推荐活动中获奖,《依托小学语文课后练习落实教学目标策略的十年实践》获2024年毕节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END-





本期信息



BEN QI XIN XI

主编|吴锋

图文|唐嫣

初审|唐嫣                 复审|段雪梅

终审|吴锋              编辑|信息中心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有智慧地成长!

志 远 行 近 | 厚 德 立 人





毕节市实验学校
帮助您更好的了解毕节市实验学校,及时掌握学校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