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受、真诚评论
砸烂读者和作者间的最后一堵墙
第15届钝评奖
银奖作品
作者:燕妮
钝评分:
《关于人类不得不去寻找龙这件事》:★★★★
《刻板行为》:★★
《向北方》:★
《超越天堂》:★★★★
《人类稀释计划》:★★★★
《来自深渊(下)》:★★★
《关于人类不得不去寻找龙这回事》by宝树-文评
评分:★★★★☆
通篇阅读下来,我的阅读感受其实是不好的。然而我依旧给文章打了4分,主要是文章瑕不掩瑜。
先说说文章好的地方,最后再提阅读感受的不好。
1. 优秀的情节。
有关时间线的科幻小说有不少,但宝树的这篇小说点子新奇,理论没有明显BUG,能说得通。故事也没有围绕理论做太多阐述,相反把重点放在了情节推进上,这对科幻小说的出圈有很大帮助。毕竟,情节丰富的科幻小说不多。这让人眼前一亮。
2. 丰富的历史。
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呈现出人类丰富且繁荣的历史文化。不仅有我国的夏代和开国君主启、逐鹿古战场、《永乐大典》、春秋秘史、良渚文明等,还有日本神武王、韩国祭坛、檀君朝鲜等。除东亚历史外,逐渐蔓延至其他文明古国、以及亚特兰蒂斯、英国巨石阵、阿瓦隆岛等,再向前推到神话传说。
人类文明的丰富,在短短一篇小说中被鲜活地呈现出来,并且在关联到一个科学幻想的创意时,没有突兀的感觉,相当顺畅、自然。这很不错。
3. 冲突和悬念。
推进故事发展的主体不是人,而是人类的欲望和权力,冲突和悬念也来自于此。从个人到群体,从国内的丁一和我,到日本和韩国,到全世界。冲突逐渐加大,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成为了最大的悬念。这个悬念一直到“约柜出现了”,正当我思索着作者打算如何收尾时,突然转向……冲突和悬念的节奏感很不错,吸引我一直阅读下去。
4. 设定文的写法。
这篇小说也可以当成一篇设定文来看待。用小说的语言描述了时间线盾构机的设定、时间线理论设定,并且围绕科学设定,设计了人类文明在该设定下持续发展的脉络和冲突。这种写法,有些类似于长篇小说中的世界观设定,所以我把它称作设定文。把世界观的设定文写出小说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了大刘的《流浪地球》。
以上,都是我阅读之后,细细回想,感受不错的地方。
接下来要说的是不好的地方。我必须强调,这种不好的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陪伴着我,成为笼罩在小说上的一片乌云。
这个不好的感受是:联合国汇报的场景。
这是一场面对联合国、各国元首和代表的会议,会议的目标是要针对某一特殊情况采取紧急应对方案。在文章的开篇也提到了“我将代表联合国时间线协调委员会,阐述我们采取的紧急应对方案。”
既然如此,那么会议的阐述者——也就是作品里的“我”——讲述的内容的重点应该是方案,也就是用什么样的紧急应对方案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注意,重点是应对方案,是解决问题。
有了这个前提,我此时对小说感兴趣的有三个点:
第一,出现了什么问题?
第二,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问题最终解决了吗?
相对于“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对后二者更感兴趣。所以,我期待问题早点出现,我想要看解决问题的部分。
然而,文章大约有7个版面,问题的起源占用了5个版面。
这感受非常不好,因为我一直在期待那个能惊动联合国的大问题。只有大问题出现后,才能讲述如何解决问题。
前期所有的冲突和悬念虽然也引出了各种问题,比如文物的真假、是否会引发法律纠纷等,这些都不足够提交到联合国来探讨。而到了各国文化冲突时,这足够上联合国了,却用一句“三年前,联合国召开了紧急会议,通过决议禁止任何国家再使用时间线定制机擅自改变历史”将问题又移走了。
我一直没能等到那个感兴趣的点“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很难受。
直到第6版面中的“约柜被发现了”,才逐渐引出来真正的问题——侵蚀一切的纳米机器将要毁灭人类。而此时,故事已经到最后一个版面了。
说实话,我的耐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此时,我长出一口气。啊,终于!终于到了!
如果有关问题起源的内容非常多,那表示接下来解决问题的方案必然与问题形成的原因有极大关联。
作者挖了3个坑: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怎么样。
现在到了最后一个版面,我相信应该会有一个特别亮眼的结尾。反转,或者大开脑洞的那种!
我期待!
可是……
我们来看看故事最终的解决方案。虽然只用两句话概括,但解决问题的5个W其实是完整的。Why,人类即将灭绝;Who,丁一博士;When,一天前开始的;Where,地球深处的空洞;以及How,找到龙族,让龙族带着它们的科技力量回到地表,拯救人类。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问题起源,它让我们了解到了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这与解决问题的5个W有关系吗?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证明了只有丁一博士才能且一定能找到龙族?
原文是这样说的:“我相信他必能找到一种方式,找到龙族,让龙族……”具体是什么方式,需要多久?
没说。
所以……“我”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汇报一个重大问题的紧急应对方案,最终汇报的是个啥?
是必能找到一种方式?
噢,天哪,这是联合国大会?
别说是联合国这样的大会了,就算是公司级别的会议,一个优秀的汇报者也不会这样安排时间。
联合国已经堕落成这样了,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还在听“我”讲述和人约了喝咖啡这种细节。在座的各国精英,他们的秘书都和M国一样是吃干饭的,不会提前做一些准备?
好吧,这些事情不能太认真,这不过是篇小说。
我还是说说这种感受和文章结构的关系吧。
我带着前面3个兴趣点阅读故事,通篇读下来,只有第一个点解决了。另外2个阅读需求,并没有被满足。这也是我第一遍阅读时感受不好的原因。
作者为我挖了3个坑,却只填了1个。
作者实际讲述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发展到这种情况”,而不是“我们的紧急应对方案”。看故事的标题《关于人类不得不去寻找龙这回事》,这是种概念模糊的标题,我倾向于认为宝树没有完全想清楚要讲述什么,以及如何讲述。
抛开联合国大会汇报的场景,故事的内核还是不错的。这也是我愿意给出4分的原因。
整体看下来,似乎只有联合国大会汇报的场景——讲述故事的人所在的场景——出现了问题。
如果……把这个皮换一换,场景变动一下,讲述者负责的内容只是回顾问题的起源,那么我这些不好的感受就不会有了。
比如:会议主持介绍丁一博士现在已经深入到XX地区了,大约需要XX分钟后再来关注他的情况。此时,为了让与会的各位详细且全面地了解事件的起源和发展,“我”便可以借此机会,对过去的一切做一个阐述和澄清。
这样的场景设置,读者就知道了,这个人的发言只有关于过去的阐述。然后通过“我”的身份的介绍以及“我”的发言内容,读者就能清晰地知晓故事的核心是——问题为什么会出现。
相当于只挖1个坑,最终也填上了这1个坑。
这样,文章结构清晰了,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满足了。
《刻板行为》by王元-文评
评分:★★☆☆☆
整篇故事读下来,我的感受只有2个字——无聊。
这倒是很契合主题“刻板行为”,毕竟刻板行为本身就代表着无聊。甚至于我在想,读着这样一篇丝毫不能引起情绪波动的文章时,我依旧一字一句地阅读下去了,我的阅读行为是否也是一种刻板行为呢?现在,我来评价它,该如何评价呢?仅在小说的文学范围内评价,还是该跳出去评价呢?故事的主人公最终突破了刻板行为,我是否也可以……
这样,先从文学范围内评价,之后跳出去评价吧。
先说角色设置。
故事中有着刻板行为的主角有2个:红楼和“我”;大众是有着刻板行为的配角。通常,为了衬托主角的特性,会设计与主角特性相对立的其他角色。故事里与刻板行为对立的角色,分别是外星人(红楼的对立面)和儿子(我的对立面)。这是2对相互映衬的角色设置。同时,故事还有一些交叉的设计。
在讲述“刻板行为”的故事中,会有2股力量。1股是刻板行为力量,另1股是挑战刻板行为的力量。结局只有2种,打破/没打破刻板行为。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看角色设计。
红楼和外星人,它们是2种象征性的角色。红楼代表了包含人类在内的一切地球生物,外星人代表着挑战刻板行为的突破物。
我和红楼是同类,结果我突破了,红楼回到了刻板行为。再对比儿子和外星人,一个在努力挣脱,结果被禁锢;另一个只干自己的事,却让人类产生了变化。
这样的角色设计,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
得1分。
但,故事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无聊呢?
仔细地重复阅读故事,梳理过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无聊的原因一,情感张力太小。
主人公是一个只求安稳的中年人,内心波澜极少。没有还贷压力、没有夫妻矛盾、儿子还省心、工作没有勾心斗角……主人公的生活太顺遂了,所以他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平淡,就像红楼满足于绕圈圈一样。
外星人出现后,主人公的生活中开始出现波澜。从与妻子说话变多了,到领悟红楼可能是老了,到和儿子之间说话嗓门大一点,最大的情绪波动也就是独自在沙发上生闷气。这就是故事里最大的冲突了。
由于冲突不够激烈,所以主人公的行为发生转变时,这转变也就显得过于温和。他的转变动作只有一个,就是放红楼离开。而红楼又回到了园中这样的结局,似乎象征着主人公哭笑不得的两难境地。
本来是个意味深长的结局,但是故事情感张力太小了,结局的回味品起来也是滋味难明。
无聊的原因二,暮气的味道却不正统,情绪不饱满没滋味。
全文从中年人视角来讲述,带着即将步入老年的暮气感,透着隐隐的颓丧,但所有的情绪和味道都显得力道不足。我有种奇怪的感觉,作者好像是故意这样写的。
举个例子,比如开头的每周六晚上下馆子的仪式感。一个人注重仪式感,是因为别人说过“生活要有仪式感”。所以,这个人本身并不注重仪式感。主人公不是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这一段对仪式感的讲述,结合了主人公的心理和评价,非常好。
暮气十足。
然而,后面几句话又把我从这种暮气的感受中给扯了出来。因为作者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手法。前面是从个人感受的视角去讲述故事的,后面突然采用了白描,直接描述微信中看到的信息。
我本来沉浸在主人公的心理之中,被代入到主人公的角色,用着他的眼睛、他的看法,正在感知这个世界。可是到了“微信”这一段时,这一段的描述完全不带主人公的评价。突然之间,阅读的情感被打断了,尤其是那句——外星飞船将在一周后进入平流层!还有个感叹号!
这情绪本来暮气十足了,咋又波动起来了?慕气就没啦!接下来又进入了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可这时我的代入感被拉出来了,再进入就困难了。所以,有暮气,但总觉得像蒸馒头,就差一口气,总不让人舒坦。
小说里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文学范围内的评价,就到这里了。
我这个人吧,脑子有时候想得比较多。
我会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结合主题来看,感觉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有些类似步入老年的红楼。是一种即将步入老年了,即使发现了可以改变的机会,也因为长期接受驯化,又感受到了暮气,因而不愿再改变的无力情感。
这种意识到问题——想突破——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知——到最后转向不愿突破的过程,其实本身就不该是暮气十足的。因为暮气十足的话,就表示主人公已经接受了一切了。所以,故事的调调应该是有一丝暮气,一丝颓丧,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热情,以及几近麻木的无奈。
再回头来看,整个作品的调调还确实就是这样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的评分应该再得1分。
原本只要《科幻世界》上刊,我就会给1分,加上得的2分应该评3分。
可我还是只给了2分。
原因嘛……我认为它更适合投去《人民文学》,而不该到《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的读者年龄层偏低,真的能够理解这篇小说吗?就算理解了,这篇小说对读者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读者会去迎合还是尽量避免刻板行为呢?
同样是表现刻板行为,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那个工人拧螺丝的行为就是典型的刻板行为。大师的这部电影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愤怒之情。
而《刻板行为》这部小说,却只有无力、颓丧感。它有点象现实主义,却又没有现实主义的那种真实、赤裸裸、血淋淋的感觉。
结尾那句“我很想哭,却笑了”。很想哭,表示“我”已经意识到了刻板行为这件事了。而“我”却笑了,这个笑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刻板行为了,想要改变,还是其他的意味?
如何看待这个笑容,代表着如何理解这部小说。
我认为这是个苦笑。
一个人如果要改变刻板行为,需要的动力和刺激相当大。
主人公的突破行动太小了,转变太温和了。与此同时,最终“我”采取突破行为时,儿子、红楼、外星人对我都有影响。到底是什么力量影响了我,这力量有多大,我之后是不是还会持续突破?这些问题,很难得出答案。
所以,我认为这是个苦笑,是个滋味不明的两难境地,是作者对自身也难以逃离刻板行为的嘲笑。
PS:我有一部分的情绪感知缺陷,导致我对某些细腻的情感是无法感知到的。比如某个特别细腻的平和、细腻的转变、细腻的情绪波动,我可能感知不到。然而我在评价小说时,却把自己当成普通大众,认为大众可能和我一样的感受。
也许,这也是我的刻板行为吧。
《向北方》by-任青-文评
评分:★☆☆☆☆
本文的结尾有一种破碎感,导致我不知该如何评价。
整篇文章阅读下来很流畅,故事有悬念,情节也在不停地推进,有起承转合,也是按故事来写的。可就是结尾……
我理解的结尾,通常是——或点题、或抒情、或结论。但本文的结尾,我无法得出其中任何一种,是混杂的、不清晰的。
先说点题。
向北方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没明白。可能我的理解能力不够,也可能是我的知识积累不够,或许故事中的向北方有什么典故而我不知晓。这让我联想到前几期上刊的任青的《四狂诗》,那个故事我觉得还可以,同样的,我也没弄懂那个标题。这或许是任青的风格吧。
再说抒情。
到结尾时,一切似乎该尘埃落定了。主人公的心态也表达出过去的都过去了的状态,接受了一切,剩下的与己无关。可是最后那句话,似乎暗含着还有更深层的内容需要发掘。这就表示,结论很可能不是我以为的。所以我需要回头再看看,是否还有遗漏的信息。
最后说结论。
我没有得出任何结论。这个悬案从头到尾到底是如何的?乔晓然的真实情况到底什么样?她都有哪些罪恶,她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里给出的线索,我用笔划了一道又一道,最终也没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她的呕吐是怀孕了吗?孩子是谁的?她和多个死者的关系到底如何?她想要的是什么?她的欲望和动机在哪些线索里展现出来了?这些信息是掰碎了的,我得把它拼凑起来。
这些所有的问题,我翻来覆去地拼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是——以我的理解能力得不出结论。
怎么说呢,这样我就没法评分了。于是我参考了购物体验。如果是淘宝,我买了一幅马赛克拼贴画,不论这幅画好不好看,最终它得拼出一幅完整的画作。如果我拼不出来不是一幅画,我会给商家打差评。因为它没有说明书,或者说明书写得太烂了,导致我无法拼出完整的作品。
差评,大概就是1-2分吧。而促使我打1分的主要原因是——
当初为了找到答案,我把这篇小说看了10来遍,反复对照里面的线索。现在,大约隔了半个月,我再来写评价时,这个故事我居然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一个故事连基本印象都无法留下来,连一个名字我都想不起来,那表示故事的情节、角色、冲突……它没有任何让我兴奋的地方。
甚至,1分都不想打。它就像空气一样,飘过去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像没多久就忘了那个曾经想要拼的画作一般。说实话,我认为这样的评价对作者来说是最伤人的。然而,抱歉了,这就是事实。
就当我是一个买了商品却啥也不懂胡乱评价的大傻子吧。
《超越天堂》by无客-文评
评分:★★★★☆
这是一个有悬念、有反转、多角色、多视角的科幻小说。不仅如此,小说还探讨了科技与人伦、科技与法律等内容,促进人们思考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人文、法律、道德等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说。
唯一有一个遗憾,就是视角转换的问题。
小说的篇幅并不算长,共计19个版面。故事主线从女主角陆苒开始,代入的是陆苒的视角。但中间进入支线情节时,视角是不停切换的。
第4版切到了付书寒的视角,第5版切到卓建林的视角,第6版切到陈枫视角,第7版再次进入卓建林视角。女主角在第4、5、6版中,几乎可以说没有出现(第4版付书寒视角里出现了1次,还不重要)。
我阅读小说时的习惯——视角可以转换,前提条件是主线不能断。
因为前面的内容,故事的情节是由陆苒推进的,从日常工作到工作安全,她把情节推到了付书寒的位置。到了付书寒,情节变成了普通人难以承担天堂城的费用了。而到卓建林时,故事又转到了亲友会和心理问题。再到陈枫时,开始进入了法律和人权层面。
这样一看,就发现问题了。
我在阅读第4、5、6版的时候,故事关注的焦点、角色、冲突都在不停变化。故事关注的焦点在跳,从A跳到B,再跳到C,跳到D,但它们之间的关联却不清晰。所以我不知道故事的主线是什么了。
我认为讲故事的视角、焦点、角色、冲突都可以跳,但我必须知道主线,这样我才知道应该把这个新跳出来的情节内容,安放在故事的哪个地方;我才知道这个信息与故事有什么关系;我才知道为什么要展露这个信息,以及这条信息的重点是什么。
我只有清晰地知道了这些,才能最终知道故事在讲什么。
从法律问题出现后,后面的一切都开始慢慢串起来了,多个冲突开始交融到一起,这是个好现象。经历高潮、反转、再反转,最终阅读完后,感触颇深。
故事不错,在视角的引导上做得更好一点的话就完美了。
《人类稀释计划》by李子昊-文评
评分:★★★★☆
这是一篇非常干净、清新、典型的科幻小说,适合在校学生阅读。故事主题清晰,与科幻设定紧密结合。故事讲述的方式、语言、节奏都很舒服,甚至排版和字体也能让人快速理解和调整阅读的视角。故事的悬念、AI的书信、发展节奏也都结合得恰到好处。从结构上来说,故事没有大的问题。
未能打5分的原因只有一个:情感已经不错了,但还可以再深入一点。
这有一定的难度。
从现有的故事布局来说,“我”对回家看望母亲这件事情是没有期待的,情感不够清晰和强烈(是一种莫名的空虚感)。从主人公的人设来说,这是合理的。但从故事的戏剧化来说,仅仅收到一封有着悬念的来信,对主人公当前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这种设定不够戏剧化,导致故事在高潮的时候,情感的剧烈程度有欠缺。
我们可以假设,主人公对当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他希望未来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母亲这个角色。而收到这封信后,他也许再也摆脱不了母亲了,他很有可能要完全离开这种满意的生活,走向一个完全未知的未来。
这种期待可以是负面的,不一定是想母亲不在世了,而是希望母亲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这种期待也可以是负面混杂着一丝愿望,比如期待母亲变好了,想象未来是不是会慢慢变好。
由于故事的主题,讲述的是人类对真实情感的需求。所以,主人公一开始带着一种对母亲的期待,不论这情感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这都是他对母亲的真实情感。此时此刻,主人公的这种期待,还是一种想要收获回应的期待,这种情感回应必须也是真实的。
强调了对真实情感的回应,刻画了这种有血有肉的真实情感和对真实情感的需求,在得知真相后,随之而来的内心冲突和情感碰撞才会更加强烈。这种强烈的感觉,再来对比背叛者AI,我们会反思AI的情感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情感才是真实的。
其实,故事在发展中,主人公对情感的需求是逐步展现出来的。就像爬山的过程中一点点感受到累,直至爬到山顶产生了征服的感觉。似乎征服了这座山就是故事的高潮了。
然而,不是的。
我们在山顶最大的感触,是从山顶俯览,看到我们的起点,甚至是起点之前。
你会发现,看得越远,感触越深。
《来自深渊(下)》by分形橙子-文评
评分:★★★☆☆
上一期我给《来自深渊(上)》打了2分。上期的评价是故事吸引力不够,并给出了4个原因:人称视角的转变带来的混淆感、情节推进慢、角色不够鲜活、知识堆积紧密且表述太直白。
我给《来自深渊(下)》打3分,原因如下:
首先,吸引力还是不够。
在(下)中,视角部分有转换,转到第三人称时,表示前面所有的第一人称讲述的内容都是一段录制的视频。这个转换非常清晰,倒没有带来混淆感。但中间有一个小细节,是“我”伸手抚摸爱丽丝的头发时,这个爱丽丝的出现很突兀,让我混淆。
情节推进不慢,但情节太少。大量的对话和科学分析,真正的行动是非常少的。在(上)中我提到小说对人类殖民外星球的形象描写太少了。殖民者每天为什么奋斗,为什么发愁?到了(下),小孩都死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殖民者的小孩死了,他们的反应呢?只有一个葬礼,这太少了。
在(下)中,角色依旧缺少行动和反应。角色对话中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也很单薄。由于行动少,所以角色无法通过行为塑造出多个维度,就像一个印着表情的纸片人,不鲜活。
其次,这也是一篇设定文,但故事的推进节奏不好。
和《关于人类不得不去寻找龙这回事》对比就能发现,两篇都是设定文。两篇都做了科技的设定,也有各自的世界观设定。但显然,宝树的故事更好。
宝树小说的科技设定是一台时间线盾构机,他的故事围绕着这台盾构机,重点讲述人类的矛盾和冲突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他用科技设定,推动了世界观的设定。在他的故事中,冲突是逐级提升的,每一次提升都与科技设定盾构机有着直接关联。
橙子的小说中,科技设定是故事讲述的核心。“我”对生物的研究,用研究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讲述的重点是如何研究,如何得出最后的结论,以及结论带来了什么后果。矛盾冲突在“我”选择离去时(视角转变时)突然提升了一个量级。世界观不是被推演出来的,是直接且突然出现的。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宝树的小说用科技推动故事发展,所以故事中设定和设定之间的关联、冲突的节奏都很不错。橙子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是,为了证明科幻设定而堆砌出的故事,所以科幻设定与世界观设定没有关联、节奏转变显得突兀,也正因为此,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不是自然发展的,显得不够生动。
在说下一个问题之前,这里得先提一下科幻设定的部分。
橙子的这个设定很不错,讲解得很详细、逻辑很清晰,也不难懂。我个人很喜欢这个设定。在阅读完整个故事后,我认为这是一篇有关生物进化的设定文,脑洞大且推理严谨,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讲述这些设定。
只是,能理解不代表能接受。
我,一个普通读者,阅读一篇科幻小说,想读的是与科学幻想有关联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
这篇小说我阅读完后,脑海中的印象大约是这样的:故事有个大概的脉络,情节有几个转折(女儿死亡、梦幻海底、我投海、殖民者叛变),人物非常模糊,情感虚无缥缈。
小说给出的信息,不足够让我在大脑中产生想象。我想象不出星球是什么样的,除了一片海和章鱼;想象不出主角、丈夫、父亲和殖民者的形象;想象不出殖民外星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想象不出小说中的人物站在某个场景中的行动;也无法产生其他诸如实验室、居住环境、人们的关系和日常交流的联想。
我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反而是各种DNA分子,是各种蛋白质,是核酸分子如何进入蛋白质然后变成病毒,又如何伪装成DNA。橙子没能成功地在我脑海中刻下太空殖民的画面,却成功地将她的科学设定植入了我的大脑。
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科幻设定,它让我相信了这种设定的可能性,为此我愿意拍手称绝;但我不能认可这是一篇优秀的小说。因为,让我相信的是科学的推理,而不是故事的真实感。这就像我上了一堂分子生物学的推理课程,而不是看了一部小说或电影。
如果单纯按小说来打分,我只会给2分。但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设定,为此愿意再给1-2分。思索良久,还是选择加1分。
最终,我决定站在小说这条路上。
用《来自深渊》来比喻——
科幻就像那个病毒,让我成为了利伯蒂人,但我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