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受、真诚评论
砸烂读者和作者间的最后一堵墙
第16届钝评奖
金奖作品
作者:绝对中立大甲虫
钝评分:
《止水》:★★★
《来日方长》:★
《文明产房》:★★★
《留声铺子》:★★★
《波浪之城》:★★★★
漂亮归漂亮,但读完就像吃了七彩马卡龙,除了甜味啥味儿没有。
——《止水》文评
点子:1/10,这或许是本作最令人不满的地方,毫无探索新鲜玩意儿的尝试,在点子呈现上也出现了明显的“空心病”
情节:6/10
人物:5/10,如果是想写心理有点问题的妈妈,那还是塑造得挺成功的
思想:5/10,核心和外沿极不协调的一篇作品
风格:7/10,滴滴,您的文青病症状又加重了一些
冉爷憋了这么多年试图憋个大招,然而选择的方向却和绝大多数科幻迷背道而驰——放弃了原本还算协调的,一半文艺一半科幻的妥协路线,一路狂奔往纯文学的道路上直线砸去。
回望冉爷过去的作品,既有《大饥之年》这种设定坚实,电影镜头感强烈的几乎无死角的高度商业化作品,也有《晋阳三尺雪》这样充满玩乐气质,但又不乏技术细节和历史考据的风格之作,当然也有最符合冉爷气质的文艺风爱情故事。这些作品虽然类型不一,但总的来说还是遵循着传统科幻的“好好讲故事”的道路。
或许是作者年近中年,《止水》的主题来到一个家庭婚姻爱情的大杂烩。当然有写得好的地方,比如夫妻之间的冷漠,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像冷战降下的铁幕一般令人后背发凉。但是因为用力过猛充满了反向恋母情结嫌疑的无数次“儿子我爱你”、对中国式家庭婚姻不幸把情感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一窒息操作的文艺式洗白、围绕着生孩子生孩子还是生孩子响应三胎政策似的重启人生……这些话题不仅引人反感,还缺乏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正如某位群友所说,“小男人气”。
诚然,世界伟大文学写小家子气的多了去了,但小家子气的题材又用小家子气的手法去处理,就把作品的可共情空间和可拓展意义缩小到比小孔成像还小的地步。
疾病面前的亲子告别本来是个很有社会意义的话题,但本作可劲地往小资情调和高度私人化的生活体验去写,用没有多少人物和主题意义的细节塞满了叙事空间。在这篇作品里,艺术作品不再是震撼心灵的主题呼应,而是为了烘托主角文青气而被引用的摆拍名词,流行元素不再是反映一个时代的镜子,而沦为了角色玩恋爱play的背景道具。又想选择有社会意义的话题,又不想往传统的主流叙事上去写,又想进行充分的自我表达,又想唤起其他人(对罕见病群体为数不多)的共情。甘蔗哪有两头甜。
其实读了这几年的中文科幻和外文科幻,能够感受到二者一个相当大的差异,就是对于形式探索的热情。绝大多数的中文科幻短篇作品还是在以“讲故事”或者说设定-故事这样的双打模式作为主要的卖点,而在讲故事的形式上其实相较同期的外文科幻,并没有那么多姿多彩,尤其在科幻世界这样的主流刊物上。在沉寂了许多年之后,冉爷重出江湖,或许也会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因此,这篇作品中显然的实验性和先锋性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但是在形式上跑得太远却忘了还有个主题在与形式遥相呼应,只顾着自己抛出小众梗爽翻天,一边高举为少数人群呼喊的大旗,一边又躲在一边暗搓搓地写自己一亩三分地那点恋爱婚姻家庭的个性化小事,似乎还是让人有些失望了。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止水》里的母亲是一个好形象吗?(从创作的意义上和道德的意义上)如果不是,作品为什么会选择她作为整个作品的关键节点,如果是(至少作者认为),为什么会把她塑造成现在这样?
请读者花钱看《结构主义与文学理论综述》是吧。
——《来日方长》文评
点子:5/10,写了个程序,不太能用,但勉强能跑
情节:1/10,如果辩经也是一种剧情冲突……
人物:4/10,哪怕写成文豪野犬那种也行啊
思想:0/10,抄课本是思想吗?我想不是的
风格:6/10,因为转写论文/课本/专著的话语太多了这一部分竟然是合格的
晴姨最近一定读了不少书。看访谈确实是这样。
可是,当一个文本不能自己解释自己的时候,往往就是问题的开始。
读完本文,我的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除了那些作为汉文人熟悉的人名熟悉的名词熟悉的理论交织在一起以综述式的方式重新出现了一遍之外,好像这篇小说……科幻在哪里?人物在哪里?故事在哪里?好吧,就算这些对于超短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可读性在哪里?
“科普某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以此为核心写一篇科幻”是很常见的手段,国内很多年轻的作者都在写,比如专攻语言学的昼温,比如以航天和宇宙为主要创作对象的陈梓钧。近的有今年上刊科幻世界的经济学科幻。但这些作品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它们是用故事带理论,而且都有简单但明确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逻辑,可能是一段爱情,可能是一次危机,可能是一对父子/母女/姐妹的积怨与和解。
它俗套,但好用。引入任何一个新鲜的学科之前,作品都需要先和读者最熟悉的领域进行接触。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常规的叙事核心会让故事不至于跑得毫无方向,至少在作品结束之后合上书页,读者还能记住它大致的模样。而不是像本文一样,就连科幻设定都被夹杂在复杂的人物对话中间模糊不清。
本文呈现出来的样子很像一些早期哲学作品,比如《理想国》。它充斥着人物的对谈和阐述,没有一个既定的主题,话题像水里的水葫芦一样肆意扩张、随波而流。看得出来晴姨有在尝试把它们引向科幻迷熟悉的作品——比如《基地》。但是这样的话题本身就是具有认知壁垒的,读者读它们所要花的力气显然比读其他东西要大,更重要的是,既然读者都花这么大力气去理解一个近似于哲学导论的东西了,那么读者为什么不去读更专业,更体系化,甚至可能更好读的真正的哲学导论呢?
所以再度回到开头的问题,可读性在哪里?或许还要再加一个问题,独创性在哪里?晴姨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学生,把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常识放进了作品中,想必或多或少也是希望读者能够被这篇作品吸引,进而开始接触结构主义-现代哲学这个领域。但是在作品本身难读又缺乏亮点的情况下,这种吸引力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对更专业的读者来说,这篇作品并没有提出什么新奇的富有解释力的学说,就像知网上成千上万平庸的本科论文一样。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如果结构主义哲学家们一起进了一个“不杀人就不能离开”或者类似的房间,他们大概率会做什么?
脑洞很好,但也不应该直接把设定集扔上来啊。
——《文明产房》文评
点子:7/10,完整、自洽、有新意,很大程度上是回归了传统科幻最难写的那一部分
情节:6/10,勉强合用,只能说差强人意
人物:/,这一类型的作品不强调人物
思想:6/10
风格:7/10,硬,但是咬得动
这是一篇读来让人感觉很矛盾的作品。
首先,它的技术细节足够深入,它的想象力和技术奇观也量大管饱。尺度无限大,概念无比高。某些描写上深得大刘等一众核心科幻或者说传统科幻或者无论如何怎么叫,就是“最科幻”的那类科幻的精髓。在这个软科幻、套皮科幻、“AI降神处理一切不合理”科幻当道的年代,这种回归无疑是珍贵的。
它的主题也很传统,但和本期的前两篇作品不同,它的内容、主题和形式相对融洽。太空文明的主题,宏大尺度的写法,去感情化的文风——这三者造成的冷硬的宇宙的质感是相当美妙的。
但它还不够好看。这里的不够不是说不够格上刊,而是说在离“真正的好科幻”上还有距离。
三体算是塞点子塞得足够多的科幻的代表了。但是三体有主线剧情,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戏,有调节技术奇观的文戏。或许用长篇的标准去要求一个短篇是不太对劲的,但是即使硬如格雷格·伊根的短篇,也不会用一种“我有很多点子我全部塞进一个一万字短篇”的方式去写小说。
审美疲劳是这篇小说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大量风格类似的文字堆叠在一起,缺乏一个“设定上有新东西”之外的兴趣点产生。一般的作品可能会用剧情的行进、悬念、转折来吸引读者坚持到下一个技术奇观的爆点,就像定向越野的时候在点与点之间仍要跋山涉水、欣赏风景,但这篇作品在技术奇观/新奇点子的两个加油站之间,只有漫长的公路(略显单调的叙述),而终点是很明确的:叙述的对象想必就是地球,而这就是地球命运的另一种版本。
或许作者也是深知这一点,才在结尾安排了一个转折。但这种转折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无济于事——毕竟,如果真的读不下去的读者,可能在第三页或者第四页就放弃阅读了,不是吗?
但是,让作者把这篇抻长,加入剧情,似乎又和作品本身的调性不太相符。所以唯一的改进方向可能就只有在开头加强悬念,让“我们写的实际上是地球”这一点变得不那么明显,从而增加读者的猜测和期待感了。
而且,作为一篇风格相对较硬的科幻,在科学原理的解释上似乎还欠缺了一个关键点——恒星生命为什么会呈现出和一般的生命类似的社会结构(一夫一妻并生育子女)?他们用什么方式交流?我们看到的恒星生命似乎只是这篇小说的一个背景板,而并没有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假定恒星生命有性别是否有些太过顺直人惯性了一些(笑)?在设定上恒星生命是怎么产生意识又怎么产生“恋爱”这种感情的(毕竟他们似乎没有繁育后代的需要)?
音乐能穿越时空,但遗憾不能。拙劣的歌词引用和蹭热点式的山区话题也不能。
——《留声铺子》文评
点子:7/10,构想很酷,但读者读到核心点子的时候可能已经摇摇欲睡了
情节:6/10,弱冲突,有悬疑但不设任何悬疑氛围
人物:5/10,共情是情感类作品最低的标准
思想:6/10
风格:5/10,原谅我不能理解在文中放大量无助于情节展现的歌词和强行把两个无关领域放在一起只为增添作品风味的行为
这篇作品依旧很别扭。想写感情吧,但是感情落脚到一些虚无缥缈的地方,比如小资情调的音乐,比如会和儿子讨论古典音乐的父亲,比如为探索事业而献身的母亲。他们就像一个个表意型人物,完全是为了作者的表达需要而被造出,他们的行为没有自己的逻辑,没有矛盾挣扎的内心,处在叙事中心的主角对父母没有那种典型中国式家庭的复杂感情,甚至连两辈人相处和母亲缺失的体验都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接地气。山区怎么会有玩得起唱片机的顾客?
比较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在他的回忆、想法和童年经历里基本上没有提到过母亲。一般来说这至少会成为心里的一个疙瘩。特别是接触到母亲死亡的真相之后,第一反应居然是去接着找真相而不是情感上受到冲击。虽然这样的主角行动力很高,但读起来让人完全无法代入。
或许是为了接地气一点,本文加入了支教-山区要素。但这种要素不仅折损了逻辑性(一个高知父亲为什么会让自己的孩子到一个不发达地区接受糟糕的教育,还开一家显然不会赚钱的乐器店),而且因为作者的体验似乎是缺乏的,并没有给人以真实的生活感。
本文其实是有相当坚实而且有趣的技术核心的——一种很新的穿越时空手段,围绕这一手段的技术验证其实是可以很丰富的,虽然现在的状态也已经相对丰富了。本文也有一个有趣的转折和悬念点,但是单看作品的第一部分根本看不出来任何悬疑色彩。属于是那种初读可能会放弃,如果全部读完会评价尚可的作品。
因此本文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作者生活体验和主角身份设置的不匹配。如果干脆就把主人公设置成一个城市高知家庭的孩子,对作品不会有任何影响,甚至还能砍掉一个在叙事结构上明显冗余的支教桥段和支教大学生角色,从而让剧情专注在两代人的情感关系上。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把高知母亲、山区孩子和乡下的乐器商店联系到一起?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吗还是()总感觉有些不太现实。
所谓男人的浪漫,赚够钱,养娇妻,大house,但最浪漫的莫过于看透世界的真相。
——《波浪之城》文评
点子:7/10,小而美,让我仿佛梦回早期科幻的纯粹(非贬义)
情节:7/10,从简单的爱情破灭到宏大却无力的世界真相
人物:8/10,可能是本月刊最真实的人物
思想:8/10
风格:7/10
这是一篇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冗余的小作品。小有小的写法——角色极端地少,真正活跃在故事上的只有两个人;设定和设定的展现极端地简练,除了必要的描述和必要的信息并不做多废话。
“随波逐流”是作品的核心——只不过,这个主题的呈现还稍显不足。两个关键主角已经不能算是随波逐流,而是自暴自弃了。其实在“随波逐流”这个话题上,读者更乐于见到的或许是平庸的恶、自以为是的“个性”、群体意识的影响……但本作最符合这一定义的反而是主角祖传师医公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和主角的堕落似乎也没有强逻辑关系——是的,主角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被社会淘汰了,但从文本来看,并不是因为这个职业本身或者随波逐流的选择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显得只是一种概率上的运气问题,或者是一种众人皆有的时代病。
而对于主角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模样,虽然“实验早已开始”的解释从逻辑上说得通,但在对主题展现的力度上就弱了几分,因为人类社会即使没有这样的波浪装置,也依然会呈现出波动式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有时候就是极端行为的根源……有些扯远了。
但本文仍旧是值得赞美的。语言有语言味儿,剧情引导符合读者心理预期,最后主角发现了世界真相仍旧选择平庸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理想也很符合《波浪之城》的题旨。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拉面店?菊储哥也曾经有一个开拉面店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