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受、真诚评论
砸烂读者和作者间的最后一堵墙
第17届钝评奖
评委奖作品
作者:地瓜
钝评分:
《像素星空》:★★
《死无对证》:★★★
《星空遮蔽的秘密》:★★★
《抽取游戏》:★★★
《层流》:★★
《别回头》:★★
《逆向的人》:★★★★
《像素星空》文评
评分: ★★☆☆☆
当作者煞有介事的把DLC和NPC特意标出来进行脚注解释一样,我想读者可能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古怪感。一种微妙、错位和疑惑:这到底是给谁注解的呢?
这并不是说对此的注解一定是没有价值的,但确实会让人有一种时代的错位感——笔者作为千禧年人,在小学开始看网文就已经了解了类似的概念。如今20年过去,拿到本书的读者想必会比那时的笔者见过更多这样的要素。而这些文章内的脚注或许也是本文本身最好的脚注,它们带我们通向了这篇有些乏善可陈的作品。
本文的几个核心要素:游戏世界、虚拟现实、对外部真实性的探索都没有特别大的新意。故事中陈凯和玄鸟的现实线在相当大程度上拖累了叙述的节奏——故事本身就没什么新意,还通过引入现实线来反复进行场外解说只会让读者觉得故事相当的冗长而无趣。是的,作者在创作时不会清楚自己的读者到底持有何种知识水平,那你为什么不干脆把故事里的AI、BUG、Polo衫都打个脚注进行说明呢?故事的问题不在于说得太清楚、也不在于说得太简单,而在于文章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方面做了太多工作。
笔者相信有一定阅读量的读者在看到穆博士的特殊行为后,都会迅速猜出故事的发展和文章后续讨论的主旨,但作者在无关处的着墨只会让已经猜中的读者感到折磨——读者已经准备好迎接结局,但作者却迟迟不肯推进,通过现实故事线的鸡毛蒜皮抛出更多的细节,当结局到来时,发现这些和细节并没有为故事的新意添彩。确实是让人觉得非常遗憾和无趣的作品。
笔者也试想过,如果将故事的主体进行一些颠倒,比如从穆博士为主视角进行写作,在逐渐发现世界的不真实性后被现实的力量介入和揭露真相是否更好?这样虽然俗套,但起码在故事的展开上是逐渐推进的,而不是如本文一样,真相一开始就已经给出,文章剧情大半是“游戏创始人的勾心斗角”。作者的意图不可得知,这种可能性被放弃确实促使我们自己设想可能。一方面,可能是作者自身都觉得故事太过羸弱,才想用现实线游戏运营的好转和虚拟线穆博士对真理的探寻来填充故事的主体;另一方面,可能是作者对“我们生活在虚拟中”,这一命题并未有充分的认识——这种对于外部世界虚拟性的探寻,其故事的深度很大来源于:“它有超越文本的,对文本阅读者的冲击力”。即这个追问不仅对故事中的人是生效的,对文本的阅读者也是。黑客帝国系列的故事之所以经典,不单单是塑造了一个发现外部世界不可靠,从而塑造了一种彻底的颠覆感。还在于这种追问从本质上对我们也是生效的——我们如何保证我们不是生活在虚拟中?
从这个角度,故事中陈凯的态度和思想都太简单和轻佻的,作者或许并非没有察觉,但却以“陈凯不知道答案,也没法凭自己的能力寻找答案”逃了过去。这也使得本文的内在价值是空洞的,因为作者连把谎话说尽的勇气都没有。
《死无对证》文评
评分: ★★★☆☆
能在SFW上看到关于正义与法律的讨论,还是让我略显惊喜。当然,除开文章探索主题上的别开生面,整篇作品的优点并不算突出——或者高情商的说,有些过于平稳了。故事虽然是单元剧的写法,但故事发展的矛盾、情节推动的动力都显得有些羸弱,读者随着几乎毫无起伏的主角们一个个消除星港上的标记点,像完成备忘录上的一个个“任务条目”来排除怀疑达到真相。最后真相到来的反转,不能说没有爆点,但也让故事显得有些冗长。
进一步来说,本文的问题在于故事人物的不突出。在一段平平无奇乃至略带黑色幽默的侦探生活自述后,我们被卷入了“记忆错乱——寻回记忆”的顺理成章之路。但这对故事中的人或许是合逻辑的,可对于读者来说,实际上还未有充足的篇幅建立起这一行动的认同逻辑——为了一段可能出错的,但其实无人关心的记忆大费周章。故事中的角色不会提问,但读者在阅读时却有资格一遍遍的质问:“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就如毛姆所说:“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比读者先感到厌倦”。从这个角度,作者的耐心相当不错。而我们或许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编辑要专门为此写一段“编者按”了:如果本文就是带有目的的,是“补全了马克在旧塔区的经历”,那么它是合理的。因为它不是故事,而是设定集以叙述的方式进行展开。那么自然也就无需询问行动的目的了。因为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故事人物的行动逻辑。
本文和《像素星空》一样让笔者感到可惜,那就是在直面价值讨论时完全选择了退却,让故事的主题显得无趣而空洞。当面对私刑还是法律的选择时,主角只能说些“私刑不错,但法律更不坏”之类的片汤话。很难说作者在借助文章“探索”一个值得深挖的主题,这只是把“甚至谈不上错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最后,作为一个法学生,例行给作者揪个虫:“据说,人类最古老的法律就是刻着一根黑色的玄武岩柱上”。笔者当然理解作者想说的是汉谟拉比法典,也并非想否认它的进步性。但正确的表示或许应该是“据说,人类最古老的成文法是刻在一根……”。法律的公开化与成文化确实是人类法制进步的重要一步,但并不是人类对正义追求的开始。
《星空遮蔽的秘密》文评
评分: ★★★☆☆
如果说作者在《一切万有的答案》中给了我多少惊喜的话,那这篇就同样给了我相当程度的失望。
从故事开篇到“去接受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这一文段,让笔者感到相当的反感——虽然从后文的反转中,笔者能够理解,作者试图通过近乎对话、发帖等形式来保持叙述架构的一致。这不是单单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老十”,作为一个旁观者转述和记录着故事中真正主角“原和简”的故事。但开篇过长的导入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厌烦,而且不免让人诞生一种逆反的心理:难道作者在长篇大论后的结论“人类对星空的理解一直在变化”、“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这些是什么异于常人的洞见吗?哦!我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可是在看《科·幻·世·界》。你有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实”就端上来让我见识一下吧。不过可惜的是,这篇故事并未能很好的完成它所暗中承诺的责任,“世界是虚假的”、“我们生活在嵌套的世界”、“人类变成数字生命”等等值得深究的主题并未在作者的笔下绽出新意,笔者也只能回之以扫兴。
进一步,故事在可读性的层面做得很不好。或许作者认为他的处理能让故事聚焦于核心,故事的场景、人物(我们姑且不把人工智能当做“人物”)都被汇聚于一所飞船之上。但除却一些对外部宇宙探查的数据,原和简的对话实在是乏善可陈。读过一遍后,笔者只对梵高的《星空》和喝下午茶有了清晰的认识——因为它们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是的,笔者当然能理解故事中画、两个人的相处、“点一下鼻子”都有可以深究的象征意义。但把同一意象反复搬出来,只会让人迅速感觉到怠倦,和作者书写的单调。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文不是“写了一个无趣的故事”,而是作者把他的哲学之思通过无趣的故事来承载。
本文较《像素星空》的优点在于,笔者能够理解作者确实在进行主题的探索和尝试——关于数字生命的反复复制,背后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在故事的创作中进行了一定的融入。不过,可惜的作者刷了个滑头,这一设定的重点并不服务于“主题的表达”,而是服务于“叙述结构”,即这样处理更多是为了艺术表现力,而非作者对此已有所坚持,想借此文表达。
不过,考虑到笔者对于《一切万有的答案》的偏爱,作者是在创作时歪打正着,还是已经对此有所顿悟,只是“这里的空白太少,我写不下”呢?笔者还是倾向于后者。虽然本篇让笔者感到平庸,但期待作者更好将哲思、将博尔赫斯、将维特根斯坦融入作品创作中。
《抽取游戏》文评
评分: ★★★☆☆
后台数据可视化,赛博朋克版地球online。
通过末尾的“下期预告”,发现本文竟然有三期。好吧,那笔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原谅故事的在前期设定铺陈上的缓慢了。
故事的设定其实相当有趣,笔者也常常会幻想或希望能够将身边的诸多要素和经历数据化。但故事对于buff、SSR之类的介绍也同样让笔者略感微妙——如果本文是篇幅足够,四平八稳的长篇,这样处理还算可以理解,但笔者能够坚持下去,大部分仰赖于笔者本身对于设定的兴趣。
故事在《上》中不能称之为展开了,只能说抛出了一些钩子和谜题。笔者在此简单做个猜测,后文的发展可能是类似于黑镜中第三季第一集的“打分人生”;或者是数据化世界下潜藏在赛博朋克式的悲剧,有黑客试图通过漏洞攻击,颠覆世界/系统。主角在受害之余调查真相,最后大功告成的同时顺便感叹一句:哎呀,还是回归真实的生活好啊。
期待后续故事发展的打脸,也期待后面的发展能不落俗套。
《层流》文评
评分: ★★☆☆☆
故事的卡夫卡味道很重。F的指代、奥匈帝国、“试图理解我,但别理解我”的姿态。笔者在初看此篇的时候还是觉得饶有趣味,不过和《来日方长》一样故事中的哲学引用问题多多——笔者前段时间刚和课程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些人文社科的“深度爱好者”往往对他们所喜好的学科有一种非理性的“崇拜感”和“神圣感”,认为前人的思想资源就足以结构性的解决他们人生路径上的所有问题。但这实在是最大的错觉。人常常犯下这样一种错误,便是将知识的贫乏视为对真理的洞见。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非常反对在故事创作中直接脚注一些学者和名词。因为作者实际上是在逃避——他不自信于自己的论断是否正确,是否足以回答潜在的知识诘问,只能投身于那些成名已久之人的威望之下,试图用学术权威回避追问。是的,出于解释性的目的,我们当然可以脚注,但是前提是作者自己能够在作品中说明白他所引用的是什么。把错误的哲学知识摆出来,然后通过脚注的方式跳过论述,这种行为对于不懂该哲学思想的人来说是困惑,是担心自己被作者知识歧视只好闭口不谈;但对于作者引用学者的思想稍有了解的人来说,作者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是把创作者自身对于某位哲学家的观点牵强附会,还要试图用哲学家本人的威望为自己不可理喻的社会架构背书。
既是我们抛开哲学不谈,只是将这一切视为作者的某种仿照卡夫卡的隐喻写作呢?坦白说也不够优秀。卡夫卡致力于挖掘的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性深渊,而非笼而统之的社会地狱,在那个怪诞奇幻的表面下,卡夫卡本人有一个对日常生活充满热爱的狄更斯式的健全灵魂(参看卡夫卡1917年日记)。
也正是如此,一种超越卓绝的隐喻写作在作者的笔下反而变成一种糟糕的观念写作。逻各斯支配下的世界,无论它本身千差万别,但在作者的认识中,这样的社会不过是停留在把实证主义的教科书的内容极端化的基础上。哪怕是上世纪的恶托邦作品,《美丽新世界》会用“野蛮人保护区”创造一种精心安排的怪诞;《1984》会用“他战胜了他自己,他热爱老大哥”让读者感到震撼与战栗。而本文却只是用几乎明喻的方式,通过一个个(自己理解的)名词和哲学家来塑造一个空洞的社会。作者或许是一个勤奋的哲学爱好者,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小说家。
张定浩说,抛开一切理论的教条,我们从真正的文学中期望得到的,有两点大概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美学乐趣”和“精神洞见”。而一个抽象的地狱天堂;一出翻版的哲学戏;一群抽象的群体是给不了我们这些的。笔者只能说,要多读多想,作者,要多读多想。
《别回头》文评
评分: ★★☆☆☆
让我有些吃惊,我还以为看得是《校园之星》。
故事的核心点子、故事矛盾和人物成长都太过羸弱了。从核心点子来说,大概能猜测到相对论中的质量、空间和时间流速变化的背景知识。而且通过把主视角放到温吉和游牧民族身上,他们的知识背景使得作者能够回避对于设定的解释,哪怕到最后也是“她已经理解了一些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事”。但很明显,这一事实的错愕是对于仍生活在传统中的游牧部落来说的,却不是对于读者。这使得笔者在阅读时很早就理解了故事的核心,而既是到最后也并未有更多的设定、反转或真相抛出。这使得作者的“我们去陀陀山吧”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力量:重复中要孕育差异才会让重复显得有力,因为失去与得到或许会让一切天翻地覆,但最初说出这番话的决心却因不变而显得格外珍重。但作者在此除了“三回啊又三回”,却没有其他的新的东西,不免让人想起那句“第一次是正剧,第二词是闹剧,第三次是狗血连续剧…”
故事的矛盾和人物也是一体两面的。虽然故事中的游牧部落一直在运动——这与宏大尺度的恒星运动达成了某种对照的艺术尺度。但故事中的人物却基本是静态的。故事中的矛盾是外部的,人物的成长除了时间和年龄的增长其实无甚变化,在这个层面上,故事的发展脉络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出现了多次的“我们去陀陀山吧”。有一点新东西,但不多。
我去除了大部分新意,但是我保留了一部分,我觉得保留一部分新意就足以让你知道你看得是科幻。
《逆向的人》文评
评分: ★★★★☆
故事中呈现的几个回环:小时的我与老年的儿子;成长的我和出生的儿子;中年的我与中年的儿子相遇处理的相当不错;而故事的核心,围绕小时候在影院的一场对话,关于《旮旯》会在二十多年后出现的谜团,却在正序的作品叙述中得到了解答。作者在最开始就给了所有的答案和暗示:他们去看得作品叫《信条》;我将那个奇怪的老人称呼为“老吴”,而我的孩子也姓“吴”,这种同名同姓在时间旅行作品中几乎必然有着隐喻。
作品的时间旅行主题其实并不难新奇,故事发展到中段,既是不能确定作者将如何处理后文,读者对主题应该也大概能够把握。但是,时间旅行最难的地方恰恰在于如何解决潜在的祖母悖论问题,让故事讲通而不依赖于再解读或者“提出假设”。作者通过把几个回环相互连接、并在最后直接通过“让自己陷在时间循环”的方式来解决人类社会性的时间循环。可以说处理的非常自洽而优美。
虽然本篇仍然存在一些瑕疵,例如父子之间的感情太突兀,双方在处理时间循环的决断有些过于“勇敢”和迅速。但我愿将这些视为创作的末节,或者是受限于篇幅,或者是作者认为,虽然它们有可以去写,但不必要去写。常说到,好的作品是具有自足性的。我们无需对它进行多余解读(虽然我们当然可以),只是凭借感官去体会它的美感,一切依靠它自身既存的形式、结构和内涵便建立起来了。
我想这篇作品是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