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钝评奖|202405期《科幻世界》评委奖刊评(含钝评榜单)

文摘   2024-06-08 01:05   陕西  




 真实感受、真诚评论 

 砸烂读者和作者间的最后一堵墙 

第16届钝评奖

评委奖作品
作者:阿叹

钝评分:

《止水》:★★★★

《来日方长》:★★★

《波浪之城》:★★★












杰作与瑕疵——《止水》文评

评分:           ★★★★☆

好的故事能够构建一个“魔法圈”,进入这个魔法圈之后,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现实。我们会沉浸在魔法圈的世界里,相信里面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虚构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感动人,正是因为“魔法圈”的存在,一个出色的作者一定会让这个“魔法圈”足够坚固,甚至当读者离开“魔法圈”回到现实之后,依旧会相信里面的东西。

如果当读者进入“魔法圈”的时候,当他们试着相信魔法圈里面的世界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无形的人在他耳边低语“醒醒吧,这些都是假的,骗你感情的”,那么无论你多少次走进“魔法圈”,这个世界都会瞬间破裂。

《止水》就是这样矛盾的作品,作者尽可能地为读者构建出了一个富有沉浸感的故事“魔法圈”,同时也不断在读者耳边重复“醒醒吧,这些都是假的,骗你感情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作者犯了一个错误——视角混淆。也就是说,这篇小说同时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但是由于他的第二人称是上帝视角,所以产生了视角上的矛盾。第一人称是“我”也就是母亲,她的视角是仅限于她自己能够观察到的内容。可是第二视角的叙述者依旧是她,却变成全知全能的存在了。

或许有一种观点会解释,因为母亲是编剧,是她编辑了孩子之后的人生,所以她知道一切不是很自然而然的么?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编剧也好,写小说也好,所有虚构的东西都是死物,傀儡,为了呈现故事而存在的东西。但是他儿子是17岁的活人,她怎么能决定活人应该怎么想呢?

也就是说,母亲作为编剧可以写出儿子遭遇了什么,但是如果写出了儿子的感受便出戏了。所以只要出现儿子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就等于不断提醒读者“醒醒吧,这些都是假的,骗你感情的”。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漏洞都会导致故事失败,但是《止水》这篇小说是需要承载感情的能量,如果读者没有察觉出这种异常便可以蒙混过关,甚至获得小感动。一旦察觉出了,则很难获得代入感。

从小说之前铺垫的剧情来看,主角“我”的感情生活是非常失败的,找了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所以“我”在设计儿子剧情的时候,是希望他能够感受到人生美好的,甚至表达出希望“你是我一生遇见过的最好的男人”。那么我们不禁,儿子体验的人生剧情真的美好么?没有。她给儿子设计的人生剧本不过是普通人平常的一生而已,没有大风大浪,也没有大富大贵,甚至无法让人产生向往。那么自然而然,原本应该让读者通过人生剧本感受到的爱,打上折扣了。

小说真正会让人触动的东西,也就剩下读者对于渐冻症患者家庭的同情。

小说最后一个问题,在于双线交叉叙事的模式。单从小说写作的形式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在于,用这种双线交叉叙事的手法是否适合讲这样一个需要强烈感情共鸣的故事。在我看来,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

所谓的“利”就是这个结构能够更好地完成故事结构“起承转合”中的“转”与“合”,具体来说,作者希望通过交叉叙事,让你在得知“真相”的一刻产生触动,这就是“转”。“转”之后马上就进入了故事尾声“合”,升华一下,整个故事就完整了。

弊端就是“起”和“承”显得混乱而乏力。有一点故弄玄虚,不知所云。小说前期是没有什么驱动力的,只是在讲述平淡的故事。缺乏故事张力的前提下,交叉叙事,就会让整个故事的体验显得混乱。读者会产生疑惑,不知道你给我讲这个是想表达什么,传递什么。读者需要耐着性子读到小说进入“转”的阶段,才能明白前面怎么回事,而前面篇幅显得太长了。

总得来说,《止水》是一部水准较高的作品,但是作者的几个取舍,从某种程度削弱作品原本应该具备的力度。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1.     为什么张冉老师长时间没有新作发表?

2.     在张冉老师看来,短篇小说的哪个部分相对其他更重要?是故事,科幻点子,叙事手法,还是其他?










“死锁”的历史——《来日方长》文评

评分:           ★★★☆☆

杨晚晴老师这次带来的新作《来日方长》是哲学风格的科幻小说,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类型。

提到哲学不免让人犯怵,果不其然,读完第一遍之后,我整个人“大受震撼”,忙读了一遍那个访谈,但依旧是如坠云里雾里。难道这么高端牛逼的小说,已经达到我无法解读的境地了么?要知道杨晚晴为了写这一篇小说,可是阅读了300万字的文献资料。在深感学识贫乏的同时,我也学着查阅资料。

最终我发现要理解整部小说,必须先理解小说中提及的“自我指涉”和“死锁”,因为这是整个故事最核心的3个点子中的其中2个,也就是哲学概念。

在哲学中,“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  paradox)是指涉及到自我描述或自我参照的陈述或概念,其内部可能存在自相矛盾或悖论。“死锁”(deadlock)是指在某种情境下,不同因素或实体之间互相阻碍,无法前进或解决问题的状态。

而要理解这两个概念,就必须先理解一个案例,即巴贝尔塔之圈。

巴贝尔塔之圈是一个经典的逻辑悖论,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理发师设定,引出了自指悖论的复杂性。这个悖论源自英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乔治•巴贝尔塔(George Boolos)提出的。

在一个假设的村庄中,有一个理发师。这位理发师有着独特的规则:他只愿意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这个规则似乎很简单,但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位理发师是否给自己理发时,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理发师是否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根据规则,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因为他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如果他给自己理发: 这又违背了规则,因为他只愿意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这个逻辑上的困境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死锁,因为无论理发师是否给自己理发,都会违反他自己设定的规则。

巴贝尔塔之圈悖论暗示了自指的复杂性和逻辑上的困境。在这个情景中,规则的设定自然地导致了逻辑上的死锁,揭示了自我指涉的困境。

简单来说,就是你被困在一套规则里面了,无论你怎么选择都会破坏规则。

当你理解了第“自我指涉”“死锁”两个概念之后,那么接下来就要提出第三个哲学概念“结构主义”历史观。

结构主义认为历史中的事件和现象是受到一种内在结构或模式的支配和影响的,而不是简单的偶然发生。这种结构和模式可能是文化、语言、符号系统等方面的。

也就是在他们看来,世界的规则不是马列那套,而是被某种规则所支配。那么问题就来了。倘若这个规则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会形成一个“自我指涉”困境,因为你改变不了。如果你强行去改变,就会发生另外一件事情,让整个规则回到正轨。

所以整个故事讲了什么呢?一群结构主义者试图研究出一套模型,来证明结构主义历史观的真理地位。但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自我指涉”“死锁”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结构主义历史观是真理,那么他们必然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如果他们能改变事情,那么结构主义历史观便不存在。

小说中作者的观点是认为结构主义历史观存在,所以当出现会破坏结构的事情时,会自动触发预防机制来避免被破坏。于是就发生了那一系列的事情。

总得来说,小说的哲学点子带来了趣味,让人看见了哲学点子变成科幻小说的前景,我觉得从探索的角度来说这是值得点赞的。愿意成为开路先锋,也是需要勇气的。

小说在写法上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方面是哲学的门槛,小说大量的内容是铺陈了几个哲学家之间的对话,其中夹杂着许多哲学概念和事件,然而这些内容对于小说的作用有限,大量的信息却容易把读者绕晕。另外一方面,对于理解小说至关重要的“自我指涉”“死锁”这些机制,作者却没有进行说明,以至于没有基础的读者完全分不清楚“自我指涉”“死锁”“结构主义历史观”到底是哲学概念还是作者原创的概念。所以读起来,晦涩难懂,趣味欠佳。

杨晚晴老师在科幻小说的创作上越走越远,如果能够适当照顾下读者,相信作品会更为出彩。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1.请问杨晚晴老师如何看待哲学类型科幻小说的趣味?

2.杨晚晴老师觉得哲学类型科幻小说有哪些值得推荐?











快乐与痛苦皆在浪中

——《波浪之城》文评

评分:           ★★★☆☆

《波浪之城》是一篇有意思的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设定,波浪之城是一座进行思想实验的城市,存在波峰和波谷两个阶段。处于波峰阶段就会感受到快乐,快乐会相互传递,反之处于波谷阶段就会感受到痛苦,痛苦也会相互传递。

小说开篇就营造出了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氛围,之后引出的职业生涯强化了这种荒诞感。作者用欧化的语言来讲述发生波浪之城,非常契合故事风格。

读完之后,我感觉小说有两个地方稍显不足。

作者在一开始构建了主角进入快乐状态的剧情,之后又构建了他陷入痛苦的剧情。但过于强调了波浪之城的不可逆性,却没有注重故事戏剧性的转换。这让部分情节的处理显得很生硬。也就是说,快乐和痛苦是在短时间就转换了,如果从波峰模型上来说,应该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

具体到阅读体验来说,如果一开始读者没有理解波浪之城的规律与真相,那么前期的故事是平淡且缺乏张力的。

维克多从床上醒来看到这张字条后开始削弱,因为读者并不清楚这个测试对主角的考验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潜在的故事预期并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因为没有戏剧性。之后的日常生活叙述进一步削弱了故事驱动力,变成了一种填充。

两人关系的转变因为源于维克多脚伤的来历,这个处理略粗糙了,毕竟一套说辞就让女人从警惕男人到崇拜男人,有点匪夷所思。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特蕾莎的失踪,维克多拿出所有的钱去调查她的下落,给人感觉两人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但是剧情却过快升温了。略显单薄的感情让维克多之后的一切行动,显得缺乏驱动力。本质上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两个的关系已经达到让他忘记危险,忘记生死。

换句话说,以上这些看似生硬的故事情节处理,其实是作者为了配合城市的波峰和波谷机制而设计的。如果从理想状态来看,应该是读者即便不知道原理,也应该能够通过剧情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主角的心理状态起伏。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读者可能看不懂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作者也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在前期不断强调快乐,后面不断强调痛苦,中间进行原理解答。

故事中主角并没有探究这个真相的动机,但是作者却借他之口说出了原理,处理方式略显直白。通常来说,应该先展示主角的困境,再通过揭示真相来寻找解决困境的答案,这样就会让读者产生恍然大悟之感,也是小说阅读的乐趣之一。

这就引发了第二个问题,这些内容变成了解释,而非呈现。尽管能解决问题,但不够巧妙。

这篇小说用波浪之城来隐喻社会现实,也就是我们的情绪可能是被顶层的人刻意操弄的结果。主角维克多被洗脑了,他离开了波浪之城却依旧相信着波浪之城的运作法则,不不禁让人感到悲哀。

总得来说,《波浪之城》是拥有不错创意的小说,如果能够强化故事的戏剧性与合理性,则会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最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

1.菊储老师如何看待小说的故事性?什么样的故事性才算是出彩的?




钝评奖
真实感受、真诚评论,钝评奖征评比赛以“帮你砸烂读者和作者最后的一堵隔墙”为宗旨,累计服务科幻读者作者逾百人次,包括索何夫、杨晚晴、东方晓灿等著名科幻作家,力图打造和谐科幻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