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钝评奖|202403期《科幻世界》银奖刊评(含钝评榜单)

文摘   2024-06-18 10:38   陕西  




 真实感受、真诚评论 

 砸烂读者和作者间的最后一堵墙 

第14届钝评奖

银奖作品
作者:牧海车

钝评分:

《永恒之境》:★★

《回味》:★★

《招魂》:★★★

《李记者典少尉列传》:★★★★











中规中矩的科幻刻板印象点子大赏

——《永恒之境》文评

开头不错,尤其是初始塑造的神秘集会,充满宗教感的口号,还是设置的许多悬念都让人想进一步了解剧情的发展走向和集会开展的原因与目的。

但越往下看越觉得低于期待,在王十二进入建筑内部寻找答案后,文章先前塑造起来的恢宏感出现了裂痕。铺满地球的太阳能;汲取全人类智慧自然进化出的AI摆脱了人类控制进化出“新人类”;一些取着高级计划名字,但并没有着墨描写更多复杂有趣的实施过程的计划;还有为了多样性和贯彻人类辩证思维创造的以明斯特为首的反抗组织;关于复制人与实体人的争论……

这些概念实在是过于陈旧了,随便哪一个都有很多科幻作品与之映射,以至于在阅读揭秘的过程中始终兴致不高。

叙述手法方面也不尽人意。比如引用“道可道,非常道”后的一堆谜语人问答,仅以含糊其辞的“大智慧”来让集聚全人类智慧的AI回答提问是不是有些偷懒了。

不仅是人类反抗的方式过于简单,连AI控制人类的方式都只在那么几个有些雏形的计划间就全数归一,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混沌作比较后,文章显然非常丝滑的驶向了——“真正的科幻”。

一个看完后由于AI过于顺利完成计划而产生的疑问是:既然人是被“复制”的,那么作为个体的多样性去哪了?如果几乎全部旧人类都是“叛徒“,那么AI就没有一个反对自身所处立场,违背自身利益,选择当叛徒的新人类吗?斯以为这种精神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特质。作者也许在结尾回答了这个疑问,那就是复制人已然不是旧人类,但在这点上前文又没有较好的映照,与我而言,始终存在一些缺憾。










试寻“之间”,却滑落于单薄的人物塑造

——《回味》文评

个体在时代洪流中总是处于“之间”,而如今,不具备“他者”视野,或超出某一种传统的格致工夫,就难以领会生命本身的微妙含义。没有在诸选择之间的“惚恍”体验,就不会有切实理解生命本身的真际与可信。

文章共塑造了四个主要人物,主体视角为杨荆,一个被事件牵着走的社畜。作为小说,主角被塑造出来是为了“完成剧情推动任务”的感觉过于明显,以至于经其视角叙述的其他三人也都失去了生命色彩。杨荆与母亲、任凯之间的联系更像是某种程序反应,和她与“数字生命父亲”间的互动区别甚微。因此结局即便有知晓秘方的机器人做找补,也没能让这个角色的感知鲜活起来,甚至杨荆和机器人的互动是全篇最有人味的地方。在展现人文关怀方面效果不佳的基础上,文章也并未突出作为科幻的点子创新或尝试新视角思考的惊喜感。

“意识上传”、“数字生命“作为科幻中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个近未来科幻都要来参一腿。而死亡的客体在此篇中并非重点叙述对象,而是活在生者视角里的“他者”,以此视角为主的科幻作品中也有很多优秀叙述的先例,此处主要来谈论一下本文中对“生者”的塑造。

无论是杨荆因为一时的念头直接签字而不过问更多细节(比如之后几次三番让男女主纠结争吵的“完成时间”问题,居然只字未提);或是几句话就说服母亲“迁就”于女儿签合同的情节;还有后来任凯因为杨荆一个“如果是我死了,你会想要保留我的意识吗?”的提问就产生让两人到最后关系破裂的困扰(作为研发人员,任凯甚至先前没有考虑过面对父母死亡如何选择吗……一边毫不在乎一边又因为一个问题深陷泥潭?)。这些随意撰写的情节与脸谱化的人物除了令读者感受到人物对重大选择的轻浮和任意妄为,“生者对’死者复活’这样一个严肃问题”的纠结性和恍惚感也荡然无存。

任凯在面对问题逃避交流,审慎思虑后,却只得出“我没有办法做出选择……活着和死去是有明确界限的,中间的模糊地带必须被定义”,这样一个结论。此句话大有说道之处,一个连“人韵”都没真正塑造出来的研究院,研究人员却把这个问题当做“仿佛真正重要的问题”,且思虑良久的结果仍是茫然,又把问题抛回给读者,并仍作为一个重要问题继续贯穿文中。笑,只能说杨荆分的好,这点上剧情挺顺的 。

一种可透过实体引起感知的知觉——味觉,加持上回忆,让杨荆认定,一个服务机器人比起复杂的、被记忆和语言塑造的高度抽象的父亲更亲切。或许,处于生死之间的并非科技,而来自生者对死者在某一时刻被触动的缅怀。比起任凯对“你是否愿意上传我?”这个问题的回复,我更愿意看到作者将更多笔墨用于进一步深刻文章主旨:“处于科技发展的‘之间’时代,你知道这将是一个“具有重大缺陷的数字生命”,作为生者,你是否还会在协议上签下姓名呢?”若是剧情为杨荆知道项目的缺陷,却仍然签字,即使是仅仅解释“为何签字”,也会比本篇对我更具吸引力。











鱼或高僧?主观的真实乃人道之解

——《招魂》文评

幻觉和客体,真实与虚幻,古往今来形而上的假想与争论从未停止。

在中短篇小说里应该算时间跨度比较长的,用较少的篇幅几近完整地叙述了主角第一视角的一生和……第二生。

文章的技术性方面主要是关于网络神经科学,由于非专业,恕无法深究。

首段读起来有故弄玄虚之感,但读完全文却消解了这个误会,文章主体第二段《梦境之鱼》的故事给全文奠基了一个较好的基调,读完全文不免思索“谁是鱼,谁又是高僧,亦或是两者皆是又皆不是?”

文章对“我”的心理剖析非常多,依赖于文章调查备案的补足,并不突兀,从研究者到咖啡店老板转换因为先前的铺垫也比较自然。

叙述写法运用的是调查报告的形式,而报告是一手资料,未经更改的第一叙述者原件,这也注定了把读者引向对主角“客观存在”的怀疑,毕竟结尾一句来自数字监控中心的实时演算,就代表实验者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技术,甚至是高僧死去后醒来的鱼。虽然讨论的主题较老,但胜在总体结构较为流畅,故事安排合理,与我而言,是一篇合格的小说。

下面谈谈文章讨论的内容。

《齐物论》中“罔两问景”的故事实际很好的说出了文章的主旨:

影子之影子问影子:“你为何而动?”

影子回答:“我是依凭于前面的影子动的,前面的影子是依凭前面的影子的影子而动,我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这样,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不会这样……”

作为神经科学研究者和作为咖啡厅老板的“我”的两个世界说到底都是无法被证实实在的某种客体,也许必须依靠一种外在世界存在,但外在的世界又需要依凭处于更外在的世界。那么那个最初的实体在哪里呢?

不过无极之外复无极,追问世界到底有多少层级实在缺乏乐趣。无论老庄之“道可道,非常道”还是“Ubique”指代的普遍存在,实际上都是人类视角对证实世界实在的拙劣捕捉。借用弱人择原理来说,也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效应——作为观察者,我们只能在与观察者相容的宇宙的一部分中找到自己,就连这篇书评也不能捕捉那正在谈论的东西。

主角真是贯彻了申小姐的话,不过完全相反地贯彻了——“人就活一次,就别惦记重来了。”相比于陷入判断何为真实,将与申小姐一起开的咖啡店命名为“思达和涵煜的小咖啡店”似乎也很有意思。

“我”是鱼还是高僧?那显然变成了无关紧要的问题,“我”是仍未体验到接下来人生的某个主观的真实实在,这当然是确定的,对吧?

 

 

兼具扎实基础背景与幽默写作方式的创新之作

——《李记者典少尉列传》文评

因为标题,这篇成为我阅读本刊的首篇,当时想的是:我倒要看看这典少尉是何等人也,用一个足够“科幻”的标题挑起了我的好奇心。

读了才知道李记者、典少尉和我是一家三口铁三角好哥们,这是一段在竞赛中升温的基情兄弟情,包括但不限于一起友好交流,互帮互助,回忆谈心,拯救世界……

我很少拿软硬来评判科幻作品,但如果把这篇文章拿给科幻界中各个“结构主义者”按标准分类,不出意外都将是属于硬科幻的一方,因为“幻”基本来自大方向为“科”的细节部分,当然——还有一个写嗨了的结尾,但这结局为文章增添了些严肃与悲剧的元素,丰富了文章的情绪,并非坏事。

此篇用通俗语言塑造的氛围竟令人有些惊喜,有一种独特别样的纪实幽默感。阅读过程中,总有个说书人的声音在耳朵里来回打转:“且此典少尉,反人情第一人,与之对言也,指令要简短,意义要明确……”

丢弃了形而上的意义探寻,作者用荒诞幽默的铁三角来践行逻辑哲理,本身就是很有趣味的。

比如以下这段:

李记者说:“我们全都是千万计划中的原子。”

典少尉说:“这是概率论经典的题目,三颗种子能提高出芽率多少。”

李记者叹气,说:“只是我们谁也不能事先知道哪颗种子才是活下来那个。真随机事件,命运充满意外。”

作为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发展生动有趣,算是在几篇中较为喜爱的一篇。

不过对话过程中总有网络群聊既视感,“李记者”是头像,“说”便是对话框,而这过程中,“典少尉”和“我”也“说”(发)了不少消息。也许这是作者特的设计的一环,使用的语言也不乏非书面用语。作者一定有着良好的“网友关系”,因为书写内容在这样的写作手法下也并未令人感受到浮夸与尴尬,毕竟真切的体验往往才有共鸣。

那说书人又开始念叨了:“《李记者典少尉列传》告落……倒冀《科幻世界》能裨校之能,指令要简短,意义要明确,以是科幻之树长青,生不息矣!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钝评奖
真实感受、真诚评论,钝评奖征评比赛以“帮你砸烂读者和作者最后的一堵隔墙”为宗旨,累计服务科幻读者作者逾百人次,包括索何夫、杨晚晴、东方晓灿等著名科幻作家,力图打造和谐科幻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