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添加微信:baizhubian 领取一份
IP营销大礼包
我们在圈子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黑话:
「xx总,我这有一个xx产品很屌,大价钱研发,有n种专利,想请你推广一下」;
「我有一个什么好用的课程,想跟你合作一下」;「我有很多供应链的资源,不知道如何撬动/利用上」。
这个背后是什么意思呢?
本质都是一句话:「你好,我想薅你的流量」。
当下的商业环境里,100个人里有90个人缺渠道和成交,剩下的10个也不嫌客源多,家家都觉得自己的产品爆炸好,结果门可罗雀的比比皆是。
自有流量虽然香,但是做起来真的好难,这时候就会羡慕和馋别人的流量。
「为什么他的私域那么多人?为什么她的社群那么多高质量用户?我能不能用一点?我用一点不过分吧?」
这时候就有人走错路了,开始爆粉,付费群里从来不讲话的人也加,一下子意图就被人识破了,甚至还跑到别人的公开课群里大范围爆粉,比如「吴XX」啥的,简直是互联网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人人厌恶的程度。
这种爆粉引来的流量,其实是流量的诅咒,就像渴的时候喝盐水,越喝越渴,最后只剩死路一条,而且还会因为「流量在变多,但成交一点都没有增加」而越来越焦虑,被反噬。
谁不想一辈子坦坦荡荡,清清白白挣钱呢?非要把自己搞这么狼狈才罢休,凡事不破不立,要大大方方承认心里的欲望,对自己和坦诚一点。
我说实话,绝大多数主理人其实并不反感有人在他的地盘引流和成交,因为一个地区要想繁荣,发生交易、让人知道这里可以发生交易,是很重要的。
我们国家的沿海特区、经贸特区如此,小到个人的社群也如此。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引流也是一样的,要讲武德,今天跟大家说几个,能合理、礼貌使用别人流量的方法:
商业的本质从来都是交换,我们从拿石头换肉的远古时代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个原则都不曾改变。
都说平台不缺内容,但其实平台缺优质内容,尤其是一些新兴和细分赛道的优质内容。
所以如果你在某个领域如果做出了成绩,并且写了复盘,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不管大小社群,都会邀请你去分享的,而且有一些星球还是因此而送你一张免费的门票,你也有机会成为线下聚会和线上活动的嘉宾。
你想想,你是这样的身份,是不是别人加你的意愿更强,未来给你付费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呢?
表达天然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表达者对于听众,永远都有势能的辐射,所以如果有可能,要做吸引的那个人,而不是打扰的那个人。
虽然这会有点难,但一定比被骂、被踢、赚不到钱要更容易接受一些。
你就记住吧,所有成交的时候流的泪,都是引流的时候脑子里进的水,所有引流的时候流的泪,都是做内容的时候进的水。
这点很重要,但太多人忽略了。
进一个群,上来就发自我介绍,带个链接和二维码,还明目张胆群友加自己,送个什么什么福利,甚至有的蹬鼻子上脸的人,还在群里做上活动了,连群主都没加,也没有提前调研一下群主是什么人,什么性格和做事风格,是不是介意。
有部电影《How I met your mother》里有一句话这么说:「你出现在别人生命力,要像个礼物」,但很多人,偏偏要像鬼子进村,搞破坏,打枪得不要,或者像八国联军,烧杀抢掠,总之就是不肯做人。
一个社群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主理人的粉丝或者朋友,是人家精心成交、拉群和维护的,你想要,就要跟群主搞好关系,要么帮忙拉新,要么成为高客单价的付费用户,要么帮忙提供一些资源等等,总之直接薅,就属于是不咋要脸。
游戏化的交付其实就是,你要保证高阶付费用户是爽的、体验是好的,如果其他人不爽、或者也想爽,那么也可以成为这类人,这样生态才能持续发展。
所以与其自己去搞小动作,效果绝对不如群主亲自推荐你和为你背书,这就是「正规军」和「编外人员」的区别。
就像我一直努力做内容、扩充私域,很多我的销冠群成员做公开课的时候,我都能至少拉满一个群给他们孵化 ,日常也会请他们来我的陪伴群分享,然后推名片。
我希望我不光能方法论赋能,还能资源赋能,就这么简单且好用。
图 | 销冠基地 日常赋能报喜
比如有一些技能的人,可以帮忙把分享整理出思维导图,可以帮忙整理飞书链接等等,这些活儿,总有人要干,然后就会从业余,成为固定合作的伙伴。
比如我现在的社群助理,就是帮我整理销冠群和陪伴群精华,整理小鹅通上架的落薇,最开始就是公益帮我整理,我从发红包、到送礼物,到发工资、涨工资、报销社群的门票、生日送黄金首饰等等,待遇越开越多。
就是因为,我觉得她帮我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我可以做产值很高的事情,以及整理出的资料,也给社群的成员复习和裂变,提供了很大的价值。
所以,为什么同在一个社群,有人一呼百应,有人话题终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被选择,希望你能更加通透,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为自己加码。
所以,如果你真的觉得给正反馈很难,那么就从不扫兴开始吧。
《理白星球·乐活品牌》
————————————————
理白学长关于个人IP的深度训练营
有干货有实战有答疑
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