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电影艺术》2024年第6期
丁亚平
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
摘 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彰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文化主体性如何获得一种典范和高度,在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正在展现出其不同的实现路径。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中国电影学界的学术使命和学术任务,它的自觉性、主动性与自为性的结合,现实感和政治性的相互生成,成为电影理论体系构成的常态和基础。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依旧需要回到复合性的创造视野中呈现主体之思。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主体性 知识体系 自主逻辑 知识转型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提供了根本方向和整体视域,它的形成和文化主体性建构合一,体现为在新的文化使命和精神向度上的努力,伴随着时代的氛围获得了一种集体灵魂。文化主体性的持续性建构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关联,引入中国式现代化和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特征的共同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自觉性、主动性和自为性的内涵呈现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路径。
文化主体性、知识体系
与“中国”坐标的自觉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相偕而行,在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形塑中华文化主体性,散发着时代的光芒。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2这一论断的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意义正在不断扩大,对于知识创造、传承与发展,对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及其自觉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3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关键性作用,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文化的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图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如影随形,文化建设及其内蕴的文化主体性由内而外,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活力和导向性。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自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巩固文化主体性,具有充分激发文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活力的导向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5没有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就如同无本之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这样的思想,贯穿从“中国特色”到“中国自主”的不断深化的思想主线与文化主体性,为包括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内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动力和支撑,是一以贯之地践履文化复兴、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
何谓“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某个大的领域内,系统化、结构化地组织和整合的知识集合。知识体系与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是互相交叉而且彼此相融的。它们各有侧重,显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同侧面与层次,而知识体系作为其中的内核,指涉“知识的表达、储存和传递之方式”6,具有从空间视野到文化、知识体系建构的无限重要的规定和普遍的意义。知识体系映寓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相互关联、合和与渗透,“凡是在无限量的经验的个体事物之海洋中,寻求普遍和确定的标准,以及在无穷的偶然事物表面上显得无秩序的繁杂体中,寻求规律与必然性所得来的知识”7,都广泛地被纳入知识体系,体现了对自身文化主体性的体认与确证。
自主的知识体系以民族文化自信自立的自我意识为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历史土壤。换言之,在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要凸显中国的主体性地位。从民族主体性到文化主体性,都深植于中国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和文化精神,强化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路径”的建构和独立探索意识。“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8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9,开启了与国家、地域、历史和世界紧密相连的民族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曲折回旋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外新旧之争。”10 西方文明和西方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及思想观念的碰撞与对话,是中华文明形成“自己的语言”的根因。自主知识体系与这样的新旧、中西、古今之间的急剧演进的历史长河相联系,是在国家观和世界观相结合的他者眼光下所获得的,并具有了形成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自律性的本质特征和反思性的自我意识。
对自主知识体系的认知、观照与建构,凸显主体性,是文化主体性塑造并展开的方式。认识、思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途径,既映寓文化主体性深厚的精神力量,又同时涵盖现实意识。习近平指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1 实现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学界在受到鼓舞和激励的同时也感到需要直面问题的存在。欲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离不开别具一格的更高远的格局和方法论自觉,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具有自觉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作用,离不开更有完整的解释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持续努力。
自主知识体系是电影研究与考察由以出发的基础,诠释了电影学的科学认识的出发点、文化形态和话语权,是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趋向完整、完善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所谓“自主”,顾名思义,即“自己做主”。同时要强调的是,这一自主的逻辑并非放任肆意、毫无章法的“自主”,而是建立在电影发展规律与中国电影的现实特点基础上的“自主”。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主体性的相关论述和讨论已有不少成果,在电影学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电影学知识体系。
这些卓有成效的成果从多个层面研究了体现中国主体性的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基于此,在提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之后,其主体性的坐标亦愈加明晰。而这一自主的对象,对标的是“西方”的话语建构。从系统性、整体性的学科维度来看,近现代以来,中国被动地卷入由西方主导的现代性中,尽管这种现代性也有主动性的一面,然而,由西方主导、某种意义上被西方裹挟,确是事实。从宏观的维度而言,回望历史,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在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上,向西方学习,同时也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上看向西方。其间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发展与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向西看”再次成为一种集体性的转向,影响了整体的社会意识和大众认知,也塑造和巩固了以西方知识体系为标准的构建范式。
就微观的维度来看,在学科的意义上亦然。西方现代性的思维是以更细化的分工为核心的,如生产领域通过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而人文领域则是将不同学科进行细化,来“对应于社会分工下,不同领域部分的需要,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等”12。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电影学的学科体系更是基于西方知识体系的逻辑形成和建构的。因此,其中有的设置或结构与中国电影现实的关系会呈现出不相适应的状态。这并非一味否定西方知识的态度,而是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们或许应回头观察,这些年电影学、电影学科的发展是否在这样的一套系统下存在不相适应的话语实践方式,如何调整和改变,是当下强调“自主”、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的目的所在。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探索意识的形成,交错着多元向度、开放姿势的文化建设景观和建构的力量,以新观念取代旧观念,其前所未有的探索、思考与突破,塑造着中国电影学术、学科和话语的文化主体性。关于电影学术体系和电影学科的建立,从电影的性质、电影的生产流通、电影的审美程序以及电影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多方面出发,将面向中国的电影艺术发展与建构中国自主的电影学科体系相结合,很显然非常必要。其中,“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实际情况怎样,电影学科的建立也应当怎样。这中间毫无疑问,应当参考、借鉴外国的经验。……但外国的经验毕竟不能替代中国的实际。还是应当从我国电影实际出发,考虑建立我们的电影学科”13。映照现实,打开视野,海纳百川,同时并不唯洋是从,这种联系的认识在根本上也就是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观点,是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研究电影实践,脱开传统的西方中心论的理论范式,追求全球性视野下的方法、观念和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世界中的“中国”坐标的具体体现。自主知识体系立足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使命任务要求,在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及其现代化探索中发挥着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它区别于其他国别或区域的电影学知识体系,接续中国电影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的根脉,重塑中国电影理论界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并推向新的时代自觉,无疑将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中国电影学的发展与进步,有助于激发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阐释中国电影学的动力,推动电影学富有强大能量的传播、输出与能见度。
实践感:自主的逻辑与电影学的知识创新
中国电影理论切入本土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精神或灵魂的深处,它的自觉,具有目的性、原创性和世界性,体现了自信的开放中的主体的选择,展现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至文化反思意义上的主动性与实践感。中国电影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理论工程,首先需要摆脱无主体之思的学徒状态,形成电影领域的专业化、体系化的认识,不再完全依赖外来的思想、理论和言说方式来建构自己的理论,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路;其次则需要以知识生产的主动性,把握时代,以不同类型的电影知识生产的方式,把脉问题。总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将中国电影学的创新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是中国电影学研究者需要完成的文化使命和学术目标。
一个民族的发展取决于其世界视野中的心灵秩序或民族性格询唤,在共同的文化土壤中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4 在反思并建构知识体系的交融与对话中确立文化主体性,就是意识到自身的文化生产行动秩序的自然结果。文化主体性的丰富性和鲜明性格,是一种文化与域外文化相遇和合时的归属性、自觉性与适应性的呈显。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热潮下,文化强国与文化主体性所生发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及其主要价值,具有守正创新的实践视野。
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15 中国电影学自主逻辑及其积极的创造,蕴含于其理论创新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言说方式中,体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学术主张与创造,以及自主性的文化存在与媒介融合发展的总体样态中。
首先,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电影学研究需要在走向自主、在自信自立中构建体系的历史进程中予以辩证把握。称它老,在于“知识体系”这个名词是一个常用的学术名词。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展现并分享了电影学术、学科、话语上的共同认知,在这个共识基础上的延伸讨论,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而如今,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新的话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到主流话语。知识体系是相对于碎片化的知识点而得以成立。就此而言,电影学知识体系显然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并非一成不变。知识在不断变化,关于电影和电影学的知识建构,也在持续的发展和变化中。
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新”也体现在对旧知识的更新上。“无论如何,总要在自己身上找出点可以自信的东西来,以图自立。”16 这在“自立”成为常态并在其循环中保持创造性和创新性需求上尤其关键。随着电影在媒介形态、艺术形式和产业生态上的迅速发展,当下所探讨的电影,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电影已然有很大的不同,如若还用原来的视角、概念体系和思考方式去观照电影、做思想推导,那么,电影学的知识体系自然也无法有效建立。基于这些知识的变化,中国自主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当务之急,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所谓“自主”,才拥有了相对清晰的定位和坐标。
其次,自主的逻辑还体现在寻找新的研究方式的语境下电影学知识体系的调适。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景象,所获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论在艺术、美学层面的成长与成熟,还是在电影产业结构的完善、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都表现出中国电影的无限活力与更多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与中国电影理论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很热闹和丰富。但要明确的是,电影学研究的蓬勃并不完全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成熟对等,并不等于中国电影学知识体系的顺理成章。目前,电影学研究的热闹程度大于电影学科的合理性,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研究相比较,对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思考尚需继续拓展。
也要思考的是,一个较为尴尬的事实是,我们的电影知识体系并不能够完全容纳、应合快速发展的电影业态和生态的变化,也难以覆盖整个电影学的学术研究,造成了在学科知识体系和电影学话语上,仍存有陈旧内容的现状,由此在理论思考、学术探索和人才培养中,便会形成一种相对滞后的培养方式及培养结果。有鉴于此,电影研究势必需要把握宏通与精专结合的辩证法,透过表层去探察和洞悉业界学界的变动与文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独具学术主张与学术创造,勾连起全局性的链条,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整体的观照,拓宽其广度和有效度。
最后,电影本身的知识生产动力、策略的变化,也体现了自主逻辑与时代转折的深层要求。中国自主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不意味着只看向中国、只看向新时代,只关注新的媒介环境,而是在体现人的主动追求的同时,强调一种姿态的调整与确立。自主的逻辑背面,是“被动”,是一种夹杂着对自我的怀疑、主体性缺失的惶惶之感,因此,强调自主和主体的价值选择及价值追思,对“中国”坐标和文化主体性的主要价值的尊重深入认识,对人的价值世界别有感悟,真正感觉其非凡的引领力、解释力,这涉及中国自主电影学知识体系的途径,更有赖于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上培育新动能。这也是中国自主的核心要义。
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与
电影体系的复合视野及创造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影研究的范式发生着重要的转变,媒介转向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征之一。在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革新中,电影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自我定义与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现有的环境变化。互动电影、桌面电影、Vlog、短视频、直播等新的影像产物,正在对既定的电影知识产生深远的冲击。流媒体的兴盛也在持续改变着传统的观看方式。凡此种种,都给电影学的跨媒介及媒介融合研究提示、申明了新的思考路向。
面向数字时代知识转型和学科前沿,科技对电影的赋能、媒介对电影和电影理论的深刻影响,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向往、眼光和非地方路径的高度。“技术的革命和迭代发展让人猝不及防,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培养了同舟共济的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责任自觉和情感。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寻求认识‘何以中国’的影像时代方式,不能回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变革与大数据作用下的重要机遇。”17 作为媒介的电影,数字时代里中国电影的技术变身、媒介面目、“数字基础档案”18 等正在迅速发展的新的电影知识,需要不断关注和参照。这关涉电影学在结构上的调整,更是知识体系自主性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体现。反之,在数字化转型的潮流里,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面临技术的冲击、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的变数,中国电影如何因应这个变革,是一种主体性的体现,是“中国电影知识”的应有之义。如何界定、厘清和分辨传统的电影知识,与当下的视听、新媒体的崛起等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析论,显得非常关键。
在技术作用的媒介实践和视听经验发展现状下,传统的电影学知识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电影学知识生产中的新内容,提示了一大批有深入思考后的行动者或准备行动者的话语作用的价值,也表达出时代的新面向和文化生产及电影学知识系统更新的必然。很显然,电影学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会持续推进电影学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向着合理、有效、平衡的方向发展。认清电影现象的真面目,对电影现象有一个系统整体的科学掌握,是可能的。而且,要对中国电影学的总体发展有积极性的推动,贯之以全局观,就需要对知识的敏锐热情、超前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探索精神富有自信心。
这里要指出的是,电影理论研究承担着各种各样的任务,既需要一种总体性的内在视野,还需要外在的参照,展现为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自为性。所谓电影学的自为性,是指电影学是互为联系、互为制约的由内而生、由内而发的存在,是因应电影学术的独特境遇与需要而构建,并通过有意识的自主自觉的探索、修正、分享而形成的基本共同体,展现为电影学主体活动所具有的人为性、属人性的价值和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与路径。
基于此,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始终是开放的动态系统。要为中国电影学发展注入新动能,首先需要寻踪其内在的脉络、逻辑与观念,从内在驱动论的维度来思考、探索电影学的自主性。尽管电影学是年轻的学科,但从其内部来观察,它经历了一个急剧扩张而且迅速“成熟”的过程,这种“急剧”的扩张、“迅速”的成熟历程,与电影艺术本身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与研究者工作的概念阐释、理论框架搭建、学术传统的形成密切相关。
然而,与“成熟”“夸张”同时显现的,还有研究中的创造性的危机。没有了创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流于形式,电影理论的活力受到影响,潜力也会随之不复。在学科建制上,电影学的知识体系似乎不言自明,却又很明显存在着模糊的地带,知识的简单堆砌,成果有数量缺质量,各种与电影相关的专业命名、知识赖以形成的逻辑、命题、方法,以及理论原理、概念的庞杂,使得电影学的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和不恰切。
与此相应的是研究者队伍的不平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当下,电影研究非常热闹,是一种潮流,但是,这种热闹的背后,是电影学的冷问题。换句话说,电影学研究呈现为一种追逐的、碎片式的效应,缺乏与之相呼应的深度和广度。要指出的是,对学术热点的妥协和世俗成功的追逐,既体现出诸多论者纷杂的理论立场与学术观点相互博弈,又显现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克制的悖反和理论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会造成相关研究的功利化与零散化。而这些都会影响电影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因此,要看到“热”表面下的“冷”问题,展现新作为,否则只是隔靴搔痒,难以称得上真正的自主。是以,于电影研究者而言,随着数字时代知识转型,需要抱持着一种相对审慎的态度,在表示出积极热情的姿态、昂扬的精神面貌的同时,或许更需要真正葆有自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意识地带着某种距离感去观察,去回望,去反思,以保证它的稳固、有效和持久,真正焕发新气象。
最后,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所需要的内在视野和外在参照,包括数字时代的科技动力、学术所处的文化大环境的背景辐射,以及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对电影学知识体系建构与发展的反馈作用,理论思维与情境意识并行不悖,释放创新活力,涉及多维度的复合观照和关键的面向。第一,面向中国实践,“扎根于中华大地”19,看清现实,把握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加强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改革和统筹谋划,展现丰富性和创造力。中国电影继往开来,产业与技术层面迅速崛起,在现实语境作用下的创作与理论等维度上呈现多形态转化,影响广泛,这是属于中国的独特经验,与西方国家的电影知识有别,与日韩等其他亚洲国家也有差异,这样的外在参照之于电影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崭新观照视角,也是一种动力,体现了自主性的要义。第二,始终要聚焦的是“中国电影”的主体性,围绕小切口,获得可预期性。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所牵涉的内容、议题、结构设置众多,且彼此复杂交融和深层交织,在寻绎的过程中,如果对象不聚焦、重点不突出,很容易流于泛泛,或大而不当。行千里路,破万卷书,新的时代里新观念所携带、派生的电影知识需要纳入整个知识体系中,注重问题导向,设定议题,开创新问题,生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把问题本身厘清,便于施行,让电影学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会进一步展现出电影学建构的力量。第三,注重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交融创新的基本取向,在全球化时代里调适和优化电影学格局,指涉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这里的“他者”,包括广泛意义上的“世界”,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看向自我的同时,仍然不能忘记“世界”的意义。否则,没有了参照系的中国,难以与“自主”有效联结,自说自话,也绝不是“自主”。自主的核心,在于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明晰“中国”的位置,认清“世界”的意义,在这有容乃大的基础和标尺上,“自主”才得以成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 锚定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寻找未来方向,激发人的创造力,心无旁骛,潜心钻研,才能拓展中国电影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论域和数字时代文化门径的新空间,才能强化电影学体系的互相呼应与结构的协同配合,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加快实现高水平中国电影学自立自强,迎来新高峰。
注 释
1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10-09(1).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09.
4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78.
5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04-26(1).
6 萧延中.中国思维的根系:研究笔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5.
7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7.
8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
9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北京:中华书局,1970:21.
10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393.
1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2).
12 韩蒙.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问题——基于哲学视角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7(3).
13 李少白.影心探赜——电影历史及理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6.
14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3日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要点。(参见: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7.)
1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2.
16 张申府.所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19.
17 丁亚平.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电影数据库建设.当代电影,2024(6):5.
18 [德]沃尔夫冈·恩斯特.正在进行的双系统:古典档案与数字记忆.杨国柱,译.韩晓强,主编.走向媒介本体论——欧美媒介理论文选.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4:146.
19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09-03(2).
2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电影艺术》微店
扫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