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创新发展

体娱   2024-11-22 17:02   北京  

本文选自《电影艺术》2024年第6期



王海洲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中心研究员


白文硕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摘 要此值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进一步认真学习、阐释、贯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必然途径: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全体文艺工作者立德高之范、坚守创作初心、肩负文化使命,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发人民之声、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融科技之力,全方位、多维度、复层级地切实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更加突出地展现中国特色、演绎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

关键词:新时代文艺创作 德高之范 人民之声 文化之脉 科技之力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被党中央正式提出。这一论域广泛、内涵精深的文化思想,涵盖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旨归等内容,其立足国内与国外的发展趋势,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繁荣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并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这其中,与文艺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且作为文艺创作的“核心体现”的文艺作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得到高度重视与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1那么,文艺创作的最终成就落脚于何处——“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2。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程度由谁来体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3。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4作品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

通过上述三问三答可知,优秀的文艺作品才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其他一切文艺发展环节中的决定性要素。具体说来,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首先需要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守文艺创作的初心并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德”与“艺”并蒂花开;也需要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5的创作导向,坚定不移地走“人民”道路;还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延古续今地演绎新时代中国故事;更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与加持,助推新时代文艺创作进行转型升级,以文艺作品创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立德高之范,坚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初心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6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塑造自己的方式就是——坚守初心、勇担使命,这是文艺工作者代代相传的终身课题,也是党和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文艺工作者“出精品”7的必然途径。只有坚守初心,才能够创作出“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8的精品力作;只有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才能够通过文艺精品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9的目标,进而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思想文化工作中“七个着力”10的相应要求,即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艺传播力与引导力、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助推文化强国建设、守正创新地完成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新任务。基于此,文艺工作者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诗言志”的践行者,这首文艺的“诗”需要文艺工作者通过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坚守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艺理想,塑造弘德向美的新时代文艺形象,创作成风化人的新时代文艺作品,以此促进新时代文艺生态和谐发展。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11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历史长卷中,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曾经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通过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等来影响观众和后辈。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广受欢迎的常派表演艺术风格、她对义演的无私捐助、她和剧团的“三三三制”基层演出等,都为祖国民族戏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后伴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逐步展开,我国文艺领域佳作不断、文艺人才辈出,“清朗行动”等艺德艺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文学、影视、戏曲、美术、民间艺术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创造创新工作,通过自己的作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社会传达向美向善向上的中国精神,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言立传,德艺双馨的目标如同隽永的精神标识一样,始终镌刻在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之中。在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组织部门定期评选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奖项中,为艺术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通过表演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演员、执导国家庆典和大型节日文艺活动的导演、传承民间艺术以及整理民间珍贵资料的文艺工作者等,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稳扎稳打、积极推进,并且通过艺术涵养时代精神、坚持崇德尚艺、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12。习近平总书记以这句出自《世说新语》的古语对广大人民教师、科技工作者以及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大家“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13。具体而言,对于表演艺术界的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个体”与“公众”的关系问题,即个人形象与公众形象、个人生活与公众生活、个体言论与公开言论等关系。演员的个人形象、言行举止以及价值观念都是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其在社交媒体等公众场合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道德风范。进而通过提升专业素养、深入透彻理解角色、与创作团队密切沟通等来完善社会责任、输出精良艺术作品;对于文艺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教书”与“育人”并举。一方面要以专业的艺术知识、扎实的理论研究、过硬的艺术功底助推青年艺术人才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创作精品;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做好新时代的“大先生”14,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达积极乐观、辛勤奋斗的精神品质,更好地培养出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青年艺术家;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不管是作家、记者还是文艺理论研究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始终是文字工作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文学创作应基于作家对历史、社会、文化、生命以及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认知并经过艺术加工,真实地刻画人物、叙述故事、寻找真理。新闻报道应结合社会时政和热点问题,做出真实、公平、客观的报道,并始终保持批判精神。文艺理论研究则需要尊重学术诚信、积极参与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发展。这样的文字工作才能通过“方方正正”的汉字来传达中国文人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高情远致、人能宏道的精神,在新时代文艺创新发展的语境中,“坚持守正创新”“谱写当代华章”15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发人民之声,把握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创作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16。为人民抒写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为人民抒情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发展路径,为人民抒怀更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根本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文艺为什么人?”这一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历代共产党人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吸收现代文化建设生动实践的宝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文艺”与“人民”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不同时代的文艺创作不断深化这一问题的答案,并在新时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带有原创体系形态的、以时代之问与时代之思为向导的新时代人民文艺观,这一文艺观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成果的归纳与总结,还是对今后文化事业前景的展望与文化使命的完成,都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命题融入其中,不仅为文艺创作规定了基本方向,也有助于文艺创作在实际应用层面发挥极强的适用功能。

近十几年来,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作为“团结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的内在纽带”17,不断创造出“热爱人民,也为人民所爱”的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求真求深、在艺术表现上求美求善、在制作宣传上求实求精,既传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殷切关爱,也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体现出中国人民蒸蒸日上、自信勇敢的精神风貌。这其中,主旋律的书写和演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上佳范本,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人文情怀、时代特色、地域文化等的电影、电视剧、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纪录片等都在讲述“人民的故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182021年上映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新青年》这一刊物的创办历史为叙事线索,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陈延年、毛泽东、周恩来等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的人生故事为叙事主线,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一段历史的激情岁月。该剧一经上映,一改之前大多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受众群体较为单一、后期影响力欠佳的局面,吸引了大量当代中国青年的目光,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广泛的文艺评论。电视剧不仅呈现了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豪迈壮举,也展现了广大工人阶级和学生群体为国家、为社会、为民生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此外,《觉醒年代》作为主旋律正剧,其中关于推广白话文运动、科学民主、妇女解放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与生存保障的历史话题紧紧围绕“人民”这一中心,将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等概念深植于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心中,不仅激励当时中国人向前奋进,也助推当代中国青年在中华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历史与当下的“向前”结合,既是中华文化的连绵传承,也是“人民”始终作为历史主体的书写。

人民书写时代传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体性,共同书写时代传奇,特别是:“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92018—2023年间,《大江大河》《大江大河2》两部电视剧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塑造了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人物群像,宋运辉、雷东宝、杨巡这三个性格迥异、身份不同的主要角色,代表了那一时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沉浮与成长,既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记录,也是对当下的启示。一方面,《大江大河》系列电视剧将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相连,却又深刻体现了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了“信仰式”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江大河》系列电视剧不仅演绎了时代主题,集中力量呈现三个主要人物的奋斗经历与职业发展,还将各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人际网络进行铺陈与叙述,在讲述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注重人间真情的刻画与人民精神生活的强调,“有血有肉”地讲好人民的故事。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20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于2024年5月份上映,这部八集国产短剧讲述了祖孙三代女性与哈萨克族同胞的“世外”故事,将感情与成长两条主线蕴藏于阿勒泰的人文风情之中。《我的阿勒泰》在影视、文学、旅游三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佳绩,使得文学与影视“联姻”、文旅融合这些既有利于文艺发展又有助于人民生活提高的理念得到了实践确证。在阿勒泰的故事中,边疆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文化以及精神风貌等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便是故事的主要内容;边疆地区人与草原、河流、土地的共生依存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爱护和敬畏,都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命题从剧中的人物、画面、对话等中得到强调与深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汇聚、多民族团结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文艺与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照


连文化之脉,挖掘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蕴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经验总结,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万能密钥”,特别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1这一命题,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裕的资源与多元的养分,既是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国文艺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2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如何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如何深度解读“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2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4,为上述疑问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基本遵循。这不仅敦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根源性作用,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时代内涵,即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实践需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立场,明晰中国文艺创新发展的文化自觉。

近十几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视听类节目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影电视剧都在回应“两创”这一宏大且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理论命题。这一命题自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后,经过多次重申和细化,于2022年7月被写进二十大报告中,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5。一方面,作为民族智慧、民族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并孕育了这些文艺作品的价值表达,将中国新时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两相对照并相互融通;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文艺也努力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将其理念、宗旨、灵魂吸收转化并融会贯通,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中国文艺精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破圈”复归。可以称之为文化潮流现象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近几年频频出现,诸如偏文字类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偏语言音乐类的节目《朗读者》《经典永流传》;物质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以及受众面更广、趣味性更强、受欢迎程度更高的“‘故事里’‘典籍里’‘非遗里’‘书画里’的中国”系列节目,不仅将传统文化生动有趣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标示我国文化产业更为活泼、更易被接受、更为多元化传播的转向趋势。一方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书本里的文字与故事、博物馆里的物件与历史、口耳相传的典故与道德信条都经过深度解读与多维呈现,将中华审美精神与当代文化相融合,让观众在逐日递增的兴趣中,进一步学习、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从个体层面参与文化强国建设。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并未固囿于现代电视技术的单一呈现方式中,而是将戏剧表演和情景再现等影视化表现手法融入其中,通过多种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增加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创新性地让经典完成新时代的“文化复归”。

“中国电影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重要方式。”26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自觉追溯文化根基、延续精神文脉,主动在传统文化的富矿中挖掘创作源泉,对中国艺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贯彻与融通其审美追求与价值表达始终是中国电影的动态文化使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道路,既需要重振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亲缘同频”,也需要将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内核同一”强化升华,进一步展现中国电影风貌,传播中华美学精神。

在诸多新时代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诗词艺术、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小说艺术等的多番运用与审美传承。例如,中华文化的叙事传统、原型故事等的运用与呈现都可视为中国电影对中国古代传说的传承与发展。“白蛇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不仅经由口传说书、戏曲演绎、小说描写等形式进行传播,还经过多番改编与演绎,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形式呈现于当代观众面前。2019—2024年上映的“白蛇系列”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白蛇:浮生》便以“白蛇传”为故事蓝本进行电影创作,电影中所使用的比拟、借代、双关、烘托等中国传统修辞手法以及塑造典型人物、意境烘托、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叙事传统的运用无不透露出这一中国古典传说的摹本意义。再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电影中的传承与转化,文化大片《长安三万里》是较为突出的例证,出现于电影中的48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为塑造盛唐景象、刻画诗人群像提供了烘托作用,还同时激发了当下中国人如同“集体记忆”一般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诗词中的物象与意境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影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电影影像呈现的“象外之旨”“境外之意”都为中国电影附上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志表达。此外,中国文艺批评的“诗言志”传统也帮助中国电影在新时代下重述中国电影民族化之路的中国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确立中国电影的艺术定位与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表达。

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融科技之力,助推新时代文艺作品的转型升级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27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也确立了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共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宏大背景与价值引领下,新时代文艺作品的创新发展作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所进行的科艺融合发展既是新时代文艺所呈现的新形态,也是今后文艺增长价值与边界突破的关键点。“把科技赋能转化为艺术丰盈”28,催生新时代文艺朝向更为开放、更为包容、更具吸引力与传播力的方向拓展,且在完成书写、朗读、演唱、弹奏、表演等一系列行为后的“售后”阶段,通过科技的加持,全方位推动文化艺术消费与文化艺术传播,促进文化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反哺文艺创作,进而培育更具潜力的文艺新质生产力。

近几年特别突出的一个文艺领域现象就是科技在文艺生产过程中的深入参与和深度发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端沉浸、VR/AR/XR等新奇又实用的新技术与影像技术和历史文化等相融合,不仅创造出新媒介背景下的电影美学新样态,也广泛吸引了文艺接受者的关注。这样一来,文艺接受者的广泛参与所产生的审美效应,由最初的情绪共振到后来的情感共鸣,最终形成了近乎集体情感心理的审美共同体。

自从2015年刘慈欣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后,中国科幻文艺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加之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揭开了中国重科幻电影元年的幕布,一时间,科幻文艺作品从早期极为小众的文学爱好,变为包括科幻文学、科幻小品、科幻电影电视剧等在内的数量更多、题材更为丰富的科幻文艺门类,这不仅引起了观众与评论家对科幻文艺作品的热议、热评、热映与热播,也增厚了文学、艺术学等的学术研究内容并成功扩展了科幻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可以说,新时代科幻文艺的快速拓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转型升级。在《流浪地球》电影制作过程中,动作捕捉、虚拟预演以及超高动态范围成像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国际标准的认可。影片中出现的行星发动机也与我国科技企业中的科技研发相关联,既完成了电影中的中式科幻叙事,也对外展示了强大、向上、安全感足且保护感强的国家形象。通过影像与科技的融合,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国家力量,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爱看电影”与“热爱祖国”产生的联动效应,敦促科幻文艺朝向更具深层价值的层面发展。此外,在《流浪地球2》中,还出现了MOSS这一形象。作为超级量子计算机,它在影片中既能够做出海量的数据分析,也能够基于算法帮助人类做出决策或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还通过对人类意识的学习,在人性与哲学伦理方面挑战人类的主导性,这种人机共生的状态对现实的人类生活提出了警示作用。可以说,MOSS这一形象映射了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科技应用于电影创作,电影创作也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了预测,但科幻文艺能否变成真正的科学技术还需要观众在未来阶段进一步验证。这也正是新时代文艺的多层级发展特点之一,既非单纯地呈现,也不被动地接受,而是需要在“呈现”与“观看”中,进一步推动影像与人的互动和共鸣,从而完成新时代科幻审美的深度想象与具体实践。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29比如,春晚、冬奥会开幕式所打造的视觉奇观,让“盛世”节目成为带有科技感的视听艺术;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网综化、网剧化、影视化;通义千问、KIMI、文心一言等的AI创作;文化产业向数字人文经济领域拓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文艺作品个性化服务对象推荐、智能化版权保护、最优化资源配置、高质化内容集聚……这些新的文艺形态、文艺类型、文艺观念、文艺实践都向观众传达着一个时代强音,“科技正在全方位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30。但与此同时,却也在另一侧面产生了新的问题:科艺融合的主体属性、审美定位以及未来走向又是怎样的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31一方面,如今正在经历的第五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帮助人们文艺创作便捷化、文艺表达科技化、文艺呈现多维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文艺本身最为珍贵的“人情化”。以人工智能书写为例,人为输入指令后,其提供的会议记录、内容概要、作品简介等制式性的文字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对于需要艺术、文化、情感投入的文艺创作则显得“捉襟见肘”,一篇小说的创作还会出现人物形象单一、情节故事固化、对话叙事生硬等问题,这便需要输入指令的人进一步“去AI化”,将技术生成的文字进一步转化为具备生命体验和生活情感以及“审美质感”32的创作。这样一来,基于语料和算法的人工智能并不能作为独立的“文艺创作者”来工作,但它可以作为文艺创作者的延伸与补充,以语言碰撞、人机互动的形式实现文艺与科技的双向赋能。

电影《流浪地球2》剧照


结语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借用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这句诗,为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奠定了既基础又非凡的格调。十年来,中国文艺作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建构与价值引领下,放眼世界、传承文化,演绎人间正道、书写时代强音、为人民发声、为祖国添彩。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创作,不仅是描述“新时代”这一时期的作品历时性呈现,更是如同“新时代”这一名词本身具有的政治、文化、价值的意涵一样,站在一个视野更为开阔、文明程度更为发达的中国文艺场域,并为讲好中国故事铺设了一个崭新的、欣欣向荣的、充满希望的共时性起点。

首先,众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立足这一起点,坚守文艺创作初心,还原新时代文艺作品最真实的表达;肩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地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33。其次,这一起点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起点”。人民赋予新时代文艺创作丰裕的创作内容、富足的精神力量并伴随时代语境的重述与中国历史地位的变化,敦促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进行“人民美学的重新出发”34。再次,这一起点亦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点”,延古续今地串联起中华文化。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创作,既镌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将其“现代性”的文化适应性进行传承与转化。最后,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之“新”亦是科技之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四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既解构了生产力,又重构了文化叙事的底层表达逻辑。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创作,以科学技术推动文艺发展,紧紧把握第五次科技革命的窗口期,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科艺融合的发展之路。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35新时代中国优秀文艺作品既是中华文化、中华审美、中华立场的坚守与掌握,也是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塑造与呈现,更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载体。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诗书继世长、弦歌有人听!


注 释

1 ,2,3,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22(21):24. 

6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2-01(2).

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5-10-15(2).

8,9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求是,2019(8):7.

10 温璐,秦华,责编.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3-10-08)[2024-07-30].http://cpc.people.com.cn/n1/2023/1008/c64094-40090925.html.

1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12 刘义庆 .世说新语.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2017:2.

13 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求是,2019(8):7.

14 王子锋,王珂园,责编.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04-26(1).

1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17):11.

16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17 铁凝.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写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2024-05-16)[2024-07-30].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5/16/c_1130145176.htm.

18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求是,2020(10):4 .

19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18-12-19(2).

20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2016-12-01(2).

2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求是,2021(14):10.

2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23 马李文博.时代激荡下的文艺之“新”——文艺评论家研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新文艺”.中国艺术报,2024-04-12(3).

24 王子锋,王珂园,责编.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04-02(1).

25 李泽华,何昭旭.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内涵特质、产业实践及现实反思 .新疆社会科学,2024(3):142 .

26 侯光明,李晓昀,杜若飞.传承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引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2):82.

27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2024-06-25(2).

28 彭宽.把科技赋能转化为艺术丰盈.人民日报,2024-06-11(20).

29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30 杨乘虎.“文化+科技”,激发艺术生产的创新活力.光明日报,2024-04-10(7).

31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人民日

报,2024-04-26(2).

32 彭宽.人的创造力依然至关重要.( 2024-06-11 )[2024-07-30]. http://ent.people.com.cn/n1/2024/0611/c1012-40253751.html.

3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34 冯宪光.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6):4.

3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10-15(2).



《电影艺术》微店

扫码订阅

电影艺术杂志
《电影艺术》始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最前沿,关注国内外电影研究领域的新动态,为CSSCI来源期刊。主要栏目:特别策划、访谈录、电影批评、影艺观察、理论研究、视与听、影史影人、产业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