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华语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史#音乐排行
将“古装第一大侠”郑少秋比作青翼蝠王,对一半,错一半。
先说错的那一半——颜值。
金老爷子在《倚天》中对蝠王韦一笑的外貌描写如羚羊挂角,痕迹甚少,但一句“削腮尖嘴,脸上灰扑扑地无半分血色”,就坐实了跟《射雕》里的“飞天蝙蝠”柯镇恶同属一卦。
万人迷郑少秋却是玉树临风的美男子一枚,轻轻一个微笑就不知俘获世间多少女子。
即便如今已有77岁高龄,但只要被镜头拍到哪怕是路人街拍,他也永远是腰杆笔直,举手投足尽显潇洒。
由于身形挺拔、长相俊美、武打动作赏心悦目,他成为华人演艺圈公认的荧幕大侠,金庸给他“荧屏侠士,飒飒英风,家洛无忌,入人梦中。”的题字;古龙因他饰演的楚留香太过爆红而吃醋地说:“台湾人只知道郑少秋是楚留香,而忘记了楚留香的作者是古龙。”
所以郑少秋落座“青翼蝠王”,从颜值角度说堪比让赵子龙给刘关张结拜当“赵四”,确实委屈,但也自有另一番道理——
一,轻功。
蝠王韦一笑轻功之高,如轻烟鬼魅,独霸《倚天》,即便相较武力值爆表的男主张无忌也不遑多让。
而郑少秋饰演的最经典角色——楚香帅,在古龙江湖里亦是轻功冠绝天下。
“我踏月色而来”,这一门最浪漫的武功,最能映照出郑少秋现实中的翩翩风度、飘逸身姿。
二,武力值与影响力。
原著中,韦一笑虽不是决定剧情走向的关键人物,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他令对方铩羽而归;万安寺中赵敏以周芷若为人质刁难张无忌时,他用神出鬼没的身法实现绝对震慑;少室山上随教主拜谒少林时,他牛刀小试便令众僧心悦诚服。
尤其是对阵当世高手灭绝师太之际,他逼得对方自叹不如还拿徒弟撒气,看得人击掌赞叹,当浮一大白。
这个人在书中笔墨不多,但每每出场往往技惊四座。
而郑少秋虽然主业在演戏,却总是能于歌坛惊鸿一瞥。
早在1970年,他就发表了自己的首个人专辑。
1973年,他在《烟雨濛濛》中开创了主演同时主唱港剧主题曲的先河。
整个70-80年代,他主唱的《倚天屠龙记》、《楚留香》、《留香恨》、《誓要入刀山》等多部电视剧主题歌/插曲,成为风靡华人圈的粤语流行金曲。
在将各种屏幕角色演绎得出神入化之同时,他先后发行了近50张音乐专辑,拿下8次白金唱片,有6首歌曲入选“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2007年,他受颁香港乐坛至高荣誉——金针奖。
2017年,他举办庆祝入行50周年的《郑少秋半世纪·大时代世界巡回演唱会》,观众如潮,心神俱醉。
回望80年代港乐圈,他轻轻一抬手,便可摘下满天星辰。
这样的武力值和影响力,完全做得“四大法王”。
三,寒冰绵掌。
韦一笑有一独门绝学:寒冰绵掌。强则强矣,但每每发功会反噬自身,非吸人热血而不得治,后得张无忌九阳神功内力帮助才渐渐祛除这一顽疾。
相形之下,郑少秋昔年唯一被人诟病的一点,便是与第二任妻子沈殿霞的婚姻。
这个情场上的风流人物,年轻时“抠女仅需电梯时间”,未曾做到从一而终,反而被包括邓光荣在内的很多人指责为“靠女方上位”,大有“吸血”嫌疑。
甚至他与自己和沈殿霞所生的女儿郑欣宜之间,也一度因此颇有嫌隙。
好在与官晶华缔结连理之后,他改头换面,不再惹出任何风流情债,也算回头是岸。
青翼蝠王韦一笑,行事亦正亦邪,不拘礼法。
翩翩公子郑少秋,功过是非随云散去,千山独行不必相送。
个人荣誉:
金针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1人独揽7个)、十大电视明星、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金唱片奖……
紫衫龙王黛绮丝,波斯明教圣女,高鼻深目、肤白如雪,容色绝世,有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
这样的美人,偏最擅长易容伪装,中年后曾以佝偻丑陋、不时咳嗽的“金花婆婆”之常年化身,瞒过了无数当世高手。
“百变天后”梅艳芳,大气美艳,姿容俏丽,位列港台演艺圈黄金年代“霞玉芳红”四美之一。
她的艺术成就,最核心就在一个“变”字。
荧屏中,她是冷艳痴心的如花;是心机深沉的川岛芳子;是荒淫无道的是齐宣王;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都市女侠……
舞台上,她是清新可人的邻家小妹;是阿拉伯风情的绝代妖姬;是幽怨凄清的民国名媛;是艳绝人寰的好莱坞明星……
她可盐可甜,可飒可辣,造型跨度之大,反差之猛,堪称香港演艺圈女艺人翘楚。
华人时尚圈第一股叛逆前卫的女子中性风,就是她在1985年推出第4张粤语专辑《似水流年》时刮起来的。
之后的“百变”继承者郑秀文即便贵为天后,也远不及她的功力。
昔年光明顶上,阳顶天受仇家之子韩千叶挑战的生死关头,黛绮丝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维护明教声誉,被群雄一致推为“四大法王”之首。
而香港娱乐圈里的梅艳芳,不仅是“东方麦当娜”和“乐坛大姐大”,更屡屡在艺人们遭受不公和危难时挺身而出,尽展侠女风范。
香港演艺协会,她是创办人之一和首位女会长。
刘嘉玲受害照片事件,她走在众多港岛艺人最前面上街声援。
友人或熟人常常找她借钱,但还钱者十中无一,她毫不在乎,依旧每每扶危济困。
她敢爱敢恨、刚做敢当的性格,也像足了冲破世俗偏见、为爱情宁可与教众决裂的波斯艳女黛绮丝。
张曼玉说:“梅艳芳是我最喜欢合作的女演员,是没有嫉妒心的影响力女性。”
草蜢 、谭耀文、陈小春、陈奕迅、谢霆锋等诸多后辈受她提携与关怀。
1993年,她成立“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2003年,她隐瞒自身病情投身“非典”抗疫前线并获得“抗非典杰出奖选手”表彰。
也是在那一年年末,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
她童星出道,崛起于草根,生长于草莽,大红于香港流行文化黄金时代。
在短短的40年人生中,她有36年都在舞台上,自1985年起5年蝉联“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最受欢迎女歌星”,直到主动宣布退出参与所有音乐奖项。
一部《胭脂扣》,她夺得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
她出道即巅峰、一生高开高走,是整个80年代港乐圈里最红的女艺人。
她所取得的成就,跟一战成名的紫衫龙王一样,令众人翘首仰望。
但她在亲情与爱情际遇上,也与后者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把深深遗憾埋葬在了岁月的烟尘里……
遥想当年的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黛绮丝于寒风中手持长剑、衣袂飘飘,肌肤胜雪,不知令多少豪杰心驰神往。
而梅艳芳这个名字,即便已经离开我们20余年,依旧是无数人心头魂牵梦系的意难平。
绝代有佳人,一笑万古春。
个人荣誉:
金针奖、(连续五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星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CCTV-MTV音乐盛典特殊贡献奖……
明教组织结构,四大法王之下,便是“五散人”。
顾名思义,颇有点世外散仙的意思,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自有一番天地,属于影响武林局势的隐秘力量。
而上世纪80年代的港乐圈,也有5个不容小觑的“世外高人”——徐小凤、蔡国权、甄妮、张学友、汪明荃。
他们有的拥有过70年代的巅峰辉煌;有的在80年代如天外飞仙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则刚刚崭露头角,要待到90年代才火力全开。
虽然并不是80年代盛名最著、风头最劲的那一批,但他们对于港乐的贡献,绝对不容小觑。
台有邓丽君,港有徐小凤。
身为香港乐坛第一个殿堂级天后,1969年踏入歌坛的徐小凤在70年代便已名满天下,跟许冠杰、罗大佑一样,属于活着的传奇。
刘德华在红磡,为她滑跪相迎。
影帝周润发来她的演唱会,夸张到磕头献花。
1993年某颁奖礼上,她开嗓之前,王菲、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些天王天后轮番为她捧来鲜花。
2024年“湾区升明月”电影音乐晚会,75岁的她一出场,顿时让包括成龙、钟镇涛、单依纯在内的所有新老明星黯然失色。
她最火的音乐生涯当数70年代。在群星倍出的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她早已功成名就安然半隐退,标准的“世外散仙”一枚。
1970年,也就是“明教教主”许冠杰发行个人首张专辑《Time Of The Season》的同年,她发行音乐专辑《徐小凤之歌》,用黑陶一般醇厚优雅的歌声,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流行乐审美启蒙。
1973年到1975年期间,她“大隐隐于市”,频繁穿梭于夜总会和歌厅进行表演,锤炼了常人难望项背的live功力。
1977年,她凭借专辑《梅花》、《猛龙特警队》获得首届香港金唱片奖。
1978年,她的《神凤》和《徐小凤》专辑二度荣获金唱片奖;专辑《风雨同路》年销量20万张,打破了当时的销售纪录,并斩获“白金唱片奖”、“香港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在香港流行音乐还处于盘古混沌期的70年代,徐小凤就如女娲一般播撒启蒙。
时间进入80年代,她尽管刻意减产,依旧屡获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十大劲歌金曲奖、推出了《风的季节》、《顺流逆流》、《别亦难》这样的世纪神曲,并在红勘以连续举22场演唱会打破了谭咏麟之前保持的记录。
1989年,她成为第一位获得“金针奖”的女歌手,为之前所有的艺海浮沉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分号。
那一年央视春晚,破天荒为她开启了“提前录播,现场放映”(两首歌曲)的首例。
当来到90年代,她再一次在红磡以43场“金光灿烂徐小凤演唱会”打破场次纪录,并在1995年暂别歌坛。
2005年,封麦十年之后,她以红磡的23场演唱会宣告王者归来。江湖早已不是之前那个江湖,但她依旧是从前那个天下英雄顶礼膜拜的徐小凤。
时间从未在她的身上,削弱过任何尊崇。
她这只“香港之莺”早已成为港乐的精神图腾。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成为港乐之“神”。
但她却毫不犹疑地选择了不做神,而是做逍遥散仙。
她说过:“我只是一个简单的女孩,生来就是为了唱歌而活。凭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喜好和生存方式,去迁就别人的虚荣心理呢?”
为了坚持不更改自己的中国国籍,她甚至宁愿放弃一段本可以令人艳羡的婚姻。
这样的一个人,位居港乐明教“五散人”之首,实至名归。
个人荣誉:
金针奖、金唱片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金曲·荣誉大奖、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金针银禧大奖……
蔡国权这个名字,你或许有些陌生。
但是他为徐小凤写出过的世纪名曲《顺流逆流》以及自己唱红的代表作《不装饰你的梦》,你一定听过很多次。
他直到30多岁,才以唱作人的身份成名于80年代中期那个“谭张争霸”的璀璨时代。
那个时期的一众歌手,几无例外地笼罩在谭咏麟与张国荣的巨星光环之下,然而他却用自己清峻典雅、情真意切的歌声和卓然不群的创作才华,发出了闪耀的光芒。
在他歌中,你会瞬间读懂什么叫做古典婉转,诗意柔情。
在他身上,你会深深感受什么叫做命运无常,天意弄人。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蔡国权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段,期间他为徐小凤、谭咏麟、张学友、彭羚等人创作过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风中劲草》、《亮了红灯》、《如梦初醒》、《恕难从命》。
他在红磡开唱时,请来的助阵嘉宾是罗文、林忆莲这样的实力大咖。
港乐黄金80年代,他曾留下过翱翔天际的痕迹。
他的作品数量虽然不丰,但大多婉约典雅、温润尔雅,深情而收敛,伤感而执爱,且经常引入古筝等民族乐器,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
听他的歌,犹如目睹月笼轻纱,雾罩青峰,有说不尽的曼妙之姿。
身为歌手而能拿“十大金曲·最佳填词奖”,他是破天荒第一人。
林夕初涉歌坛的处女作《曾经》,是他谱的曲。
一向毒舌的港媒,曾不吝赞美地称他“有陈百强的味道”。
用温和安定的歌声,诉说人生浓稠的欲念与求而不得的命运,一向是蔡国权最擅长亦最本色的音乐风格。
而他本人也始终低调而内敛,从不计较江湖排名,只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音乐,颇有置身世外坐看云起云落的写意。
1990年,于香港九龙大专会堂举办了一场迷你演唱会之后,蔡国权退居幕后,专注创作、监制等工作,还曾一度移居加拿大远离霓虹繁华。
2002年,他在沉寂十余年后计划复出,并积极筹备于2003年推出新专辑和举办演唱会。
然而那一年的11月,他却因一次不期而至的严重车祸落下后遗症,不仅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还患上了帕金森症和脑退化症。
重归台前的勃勃雄心,瞬间化为泡影。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他也无法自理。
伴随着结发妻子不堪负重弃他而去,蔡国权的事业与家庭都跌入谷底,自此之后只能蛰居于慈云山一家养老院,常年靠徐小凤、谭咏麟、童安格等圈内朋友接济照顾。
昔年那个笔下古典精雅、唱腔柔情万种、外形文质彬彬的音乐才子,几近消逝在茫茫人海之中。
二十多年的漫漫岁月,与他终日相伴的不再是吉他与掌声,而是轮椅和护工。
这个音乐天才曾用一支妙笔写下过那么多俊雅曼妙的歌曲,却写不了自己完满的人生。
只可惜他满腹才华,都化作了红尘云烟。
惟愿世间,不再有悲剧如蔡国权。
个人荣誉: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佳填词奖、2008年再生会杰出生命大奖……
跟徐小凤类似相似,1953年生于澳门的甄妮也是早早成名于70年代,并于80年代达到声望顶峰。
1971年,年仅18岁的她发布首张音乐专辑《心湖》,随后当选“十大远东明星”,也成为继邓丽君之后,第二位获得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女歌星”的女子。
她音域广阔,气量雄厚,嗓音里有金戈铁马之象,屡获“金嗓”美誉。
她的歌声,激情时如鸢鸟凌空,道不尽的天高云阔;柔情时又似湖水恬静,充满了女性的柔美与深情。
短短几年,她的名字在宝岛已经和邓丽君、凤飞飞等大明星不相上下。
1977年,她转至香港发展。这正是在这一年,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会)的“金唱片颁奖典礼”粉墨登场,为数年后香港流行音乐的第一次大爆发奠定了又一块基石。
1978年,她在港推出个人首张粤语专辑《奋斗》,1天卖出40万张,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唱片销售纪录。
同年,港岛首度推出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她便凭借一曲《明日话今天》赫然在列。之后的1979、1981、1983,1984、1986年,她不断斩获“十大金曲”和“最受欢迎女歌星”。
她星光熠熠的时候,香港流行乐坛才咿呀起步。
1983年,甄妮与罗文联袂合唱的《射雕》三部曲主题曲传遍华人地区,甚至缔造了影视作品主题曲主宰时代潮流的辉煌。
正是她与罗文用琴瑟和鸣、水乳交融的歌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苍莽、或幽微、或神圣、或悲怆的江湖画卷,引领我们的思绪飞越重山,直抵黄沙大漠和江南水乡的最深处,与那个氤氲缭绕的千年中国做着一次又一次最美好的相遇。
1984年,甄妮在红磡举办个人演唱会,成为继许冠杰之后首位在此地举办演唱会的女歌手。
也是在这一年,她凭借《再度孤独》再获1984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劲歌金曲,并成为首位摘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的天后级歌手。
1986年,她位列“全球七大女歌星”。
这位被黄霑盛赞为“乐坛巨肺”的混血美人(中国+奥地利+西班牙),面容姣好,身材火辣,如玫瑰般明艳动人,是香港乐坛无可争议的初代天皇巨星,也是华语乐坛第一代实力常青树兼殿堂级歌后。
2010年,甄妮入选全球华人音乐殿堂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
2011年,她摘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若不是曾经于于九十年代初一度退隐美国,她音乐生涯中130张专辑唱片及精选辑、总计过千万销量的数据,必定会更加惊人。
甄妮17岁出道,纵横歌坛40年,红透整个东南亚,功成身退之际也正是后一辈艺人谭张陈梅春秋鼎盛、四大天王火力全开、足以稳妥接棒的港乐巅峰期。
港乐能有近20年历经三代巨星的鼎盛繁华,她功不可没。
曾经深深影响75后、80后少年时代的无数武侠港剧里,只要有她的歌声响起,江湖的苍莽气息便扑面而来。
整个80年代,她的声望丝毫不在“三皇一后”之下,只是因为个人的事业欲并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在圈内便更像一个游走在“体制边缘”的清净散仙。
江湖纷争,她甚少参与。
“择一人终老,为一人白首”——为悼念亡夫长年孀居和将遗腹子抚养成人,才是她人生真正的重心。
岁月蒙尘,红颜白发,数十年的漫漫长夜似是弹指一挥间。
她的一滴泪,天上一颗星。
个人荣誉:
金针奖、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手奖、香港金骆驼奖·远东十大歌星奖……
郑少秋《笑看风云》:江湖千堆雪,我自笑风云
梅艳芳《似是故人来》:一代名伶最美的致意
徐小凤《风的季节》:
是你的身影,穿越漫长岁月风霜
蔡国权《不装饰你的梦》:苍茫天意,我命如戏
甄妮《再度孤独》:她的一滴泪,天上一颗星
下期预告→
《假如明教穿越80年代港乐圈,谁是阳顶天谁是逍遥二仙?(下)》
五散人第四位:张学友
五散人第五位:汪明荃
五行旗:“锐金旗”黄凯芹、“巨木旗” 林忆莲、“洪水旗”叶丽仪、“烈火旗”钟镇涛、“厚土旗”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