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尘专栏 | 惘然对岸(79):紫金庵罗汉与雕塑家杨明

文摘   文化   2024-09-18 10:15   四川  

北京青年报“惘然对岸"专栏(79)

紫金庵罗汉与雕塑家杨明


洁尘/ 文、图

杨明作品图来自资料


住在苏州的杨明陈蕾夫妇,是多年的好友。杨明是雕塑家,陈蕾是陶艺家,他们供职于苏州工艺美院,现在都退休了。陈蕾是成都人,经常携夫回成都省亲。福建人杨明特别喜欢成都,多年下来攒了不少发音有点奇怪的成都话,能够说上几分钟后才会露馅。

2021年夏天,我们到苏州玩。苏州去过好多次了。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这些就不说了。杨明和陈蕾对我们说,我们去东山吧,那里有一个安静的好地方,叫作紫金庵,里面的罗汉塑像实在是高妙,而且,寺庙的气场相当清爽。

东山是太湖里的一个半岛,驾车进入的过程中,一边是白墙黑瓦的民居,一边是烟波浩渺的太湖,观感十分舒爽。紫金庵,坐落在东山西卯坞内,始创于唐代,清代重修,是个规模很小的寺庙,主要建筑仅一殿一堂,但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塑的罗汉像在此,名气那是相当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雕塑家杨明作陪看雕塑,真是荣幸,可以看看热闹,也可以听听门道。紫金庵大殿正面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迦叶阿难侍立两旁十六罗汉分列于大殿两侧的佛龛。这十六座罗汉塑像,出自南宋雕塑家雷潮夫妇之手,每尊高约115厘米左右,均为坐像。他们形神各异,表情丰富,冥想的,假寐的,窃笑的,焦虑的,温存的,傲慢的,喜笑颜开的,愁眉苦脸的,神仙仿佛世间人,各有心事各自渡。每一尊都相当可爱且耐看,确实符合“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赞誉。

杨明说,紫金庵罗汉的这些塑像,身材比例相当准确,衣饰流畅,跟动作姿态贴合无碍,甚至可以看出衣服的材质,丝绸的或者棉布的。面部表情也拿捏得相当有质感。着色和图案也都相当典雅有品。可见12世纪的中国民间塑像工匠的手艺和功夫实在高妙,是中国雕塑史上很重要的作品。

艺术家中,我对雕塑家有一种特别的敬佩,特别是相比我们这些在键盘上敲字的写作者而言,雕塑家的工作在我眼里特别的艰辛,特别的绝望。那是一种如同西西弗一般的艰辛和绝望,他们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将想象力和创作力托举起来,到虚无的空间中去抓出一个形体出来,身与心都负荷难当。

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杨明是当代著名雕塑家,也是一位总是要突破自己,一直求变图新的艺术家。他多年来有很多系列的作品问世,在我的观感里,我最喜欢他的那组“流淌”的青铜作品:各种形态的人体,瘫软在椅子上,这种瘫软是一种彻底的放弃,人体似乎为了和椅子合体,而逐渐将身体和四肢尽最大可能的扭曲乃至于融化掉。但似乎所有的努力全是徒劳的,它们被青铜给凝固了,终结于将自己虚化掉的愿望之前。这组作品中的一座,在苏州工艺美院的草坪上可以看到。这些人体与椅子,让我感觉相当悲伤。我无法分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伤,但其中那种挣扎无望被迫结束的意味,深深地击中了我。

那天我们参观过紫金庵的大殿,又转了转后面的净因堂,然后在茶室坐下喝茶。这是陈蕾安排紫金庵游览的一个重点。窗景葱郁,轻风送爽,好茶馥郁,确实是江南滋味中地道的享受。

喝着茶,跟杨明聊起他的创作。在此之前,201910月,杨明受何多苓老师的邀请,在成都的何多苓美术馆举办了他名为“沉重的塔身”个展,展出作品包括了杨明从1994年至2019年的几十件作品,包括“椅凳”“呼吸”等系列,再就是2016年开始的“湃Per系列”

业内人士评价,杨明的造型能力在中国当代雕塑家中是十分突出的。但杨明逐渐离开了拿手的写实和具象,出走到“融化”,到“流淌”,再到后来的“湃”。“湃由聚氨酯、丙烯、铁皮、铁丝组成各种形体,或近似椎体,或扭曲如老树干,还有的干脆就是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这些形体本身,像火山喷发后的凝固,大多拥有沉重的黑色,但这些黑色与红、黄、蓝、紫甚至粉红、粉绿等好些十分艳丽的色彩交融在一起,后者像在火山废墟上开出的花朵一般。面对这些作品,我一下子丧失了描述,也丧失了与某种美学经验相连接的途径。也就是说,我被刷新了。在这组新作中,我感受到杨明所说的“流淌”,而与“流淌”相伴相生的是“凝固”。流淌和凝固都关乎时间,关乎形体,是时间作用于形体之后的各种消蚀、转化、灭亡和新生。这组作品似乎有一种人被摈弃于时间之外后所获得的视角,好像有宇宙的味道。面对这组新作,有一个感受很明显和清晰:杨明有一种好像被束缚了很久之后松绑的舒展,有一种强烈的释放感,似乎伴随着长啸,这里面有一种自由的狂喜

现在杨明陈蕾夫妇旅居巴黎,参加一个长期的艺术驻留计划。这之后,杨明也许会有新的作品系列。而且,喜欢学当地语言的他,可能已经会说一些发音奇怪的法语了。



2021年6月,苏州,东山,紫金庵。

紫金庵罗汉雕塑(局部)

”蚀“(杨明作品)

2021年6月,苏州工艺美院院内的杨明作品”蚀“前。

2019年10月13日,应著名艺术家何多苓之邀,杨明《沉重的塔身》在何多苓美术馆展出,这是杨明作品在成都的首次亮相,特别精选出了1994年至2019年的13件雕塑作品及17件雕塑小稿。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的“椅凳”系列、2000年后的“呼吸”系列、2016年开始创作的“湃”系列以及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最新作品。

“椅凳”(杨明作品)

“面孔”(杨明作品)

2019年10月13日,成都,轻安·洁尘书房,“时间之外—杨明雕塑艺术分享会”现场。


洁尘的私人版本
读书人说点读后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