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今天的家长们,都提倡对孩子的美育。
因为我们渐渐认识到,一个人对美和艺术的感受,拉长了看,能支持和影响一生。
之前在对李成才导演的采访中,回忆起童年,李成才导演谈起阳光、稻田、菜园子等自然风光,谈起在母亲跟前演奏板胡,谈起趴在墙头听远处工厂飘来的《祝酒歌》……
农村生活并不容易,但大自然和艺术却打造出如梦似幻的童年,而这童年又化为少年直至老年生活与创造的源泉。
不说艺术家,再说说普通人。
家附近的公园里,闲暇时,几个大爷就提起二胡、大提琴、小提琴,开一个小型演奏会,娱人娱己。
一众艳俗的店面间,新开的小店,设计淡雅,环境干净整洁,老板面貌清爽,干活说话能看出是个有心人。
生活一地鸡毛,充满艰辛,那些心有美感、浸润于艺术的人,却总是能开垦出自己的生活园地。
的确,艺术最难能可贵的,是让我们在困难的生活中,仍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力。
当下都市里的人们,大多缺少这种想象力,往往也低估了这种想象力对人的信念、行为上的激发。
接触艺术,进行美育,不只可以通过逛博物馆、买画册、学课程等方式,了解艺术家的故事,有时更能让我们理解艺术的本初。
今天,童书妈妈就给大家推荐七部原汁原味的中国艺术家纪录片。
这七部我们精挑细选的纪录片,讲述了蔡国强、余秀华、木心、蔡依林、贾樟柯以及一个普通的文艺家庭的故事。
这次推荐的纪录片,不只给那些仍心怀文艺梦的孩子们,帮助他们理解创作与艺术,也给陷于生活洪流的大人们,重拾激情与想象,同样也适合亲子、全家花一个晚上的时间,放松观赏。
你也许不知道蔡国强的名字,但你肯定对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有印象。
蔡国强,作为08年北京奥运会的视觉艺术总设计,便是这一创意的策划人。
57年出生的蔡国强,自80年代旅居日本后,逐渐在众多艺术表现材料和形式中,找到了“烟火”。
他用烟火作画、展览、表演,建立室外爆破工作室,表现各类文化艺术主题,遍揽大奖,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国际艺术家。
这部70分钟的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就是这位艺术家功成名就后,如何转身寻找艺术最初的动力,回到家乡泉州,在一个小渔村的港湾旁,用热气球升起500米的天梯,点燃天梯,为生病的奶奶表演。
“天梯”是蔡国强艺术生涯早期的一个梦想。蔡国强用了整整21年,一直试图完成这个梦想。
1994年,蔡国强在英国巴斯的第一次尝试,因天气原因而取消。
2001年在上海的第二次尝试,又因911影响取消。2012年在洛杉矶的第三次尝试,已经做出艺术渲染图,却还是因意外事件而取消了。终于,在2015年,距离第一次尝试失败的21年过后,蔡国强成功实现了梦想。纪录片结尾,当天梯一边向上攀升,一边燃放的时候,即使是屏幕外目睹这一幕的人们,也能深深感受到一股冲击。近期Spacex的载人航天飞船成热点,埃隆·马斯克和蔡国强之间,可说也存在某种可比性。
马斯克用技术一步步实现着儿时移民火星的梦想,蔡国强则用烟火这门艺术,向我们证明着人类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性。片中展现了蔡国强多年来的艺术展览和烟火表演,视觉非常震撼,另外还讲述了蔡国强的家庭历史,呈现出一个艺术家充满矛盾的丰满情感。除了本片外,还推荐大家观看《十三邀》对蔡国强的采访。2015年,因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诗,余秀华火了。而在此之前,已经39岁的余秀华写过2000首诗。媒体蜂拥而至,挖掘着余秀华身上“脑瘫”“情欲”“农村妇女”种种标签,最初对她的报道,刺激着大众的神经,却鲜少能让我们一窥余秀华的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反正是绚烂,反正是到来
反正是背负慢慢凋残的孤独:耀眼的孤独, 义无反顾的孤独
她抱怨丈夫下雨天从来不来接她,有时路上摔了跤,回家还要受嘲笑。生活中这样细细碎碎的小事,让她逐渐对这段婚姻绝望。智识强大、情感丰沛却身体残疾的她,无法与平凡的丈夫交流,更不用说相爱。她想要离婚,首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她的父母,传统思想浓重的母亲尤其反对,脾气执拗的两人在饭桌上爆发争吵。
成名后,余秀华奔波各地,参加发布会、演讲、接受采访,有了可谓丰厚的稿费。她似乎第一次有了反抗现实的力量,但声名也带给她无限的惶恐。纪录片最后,余秀华终于离了婚。但她的孤独,还在继续。从余秀华身上,我们看到,在不公的命运、艰辛的生活面前,诗歌如何代表一个人发出响亮的声音,又如何将一个不幸的人锤炼得强大。1997年,27岁的贾樟柯带着电影《小武》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一扫当时中国影坛宏大或乡土的叙事模式,聚焦于剧烈变革下的城镇年轻人,用一种真实质朴的影像打动观众,收获柏林电影节和釜山电影节等大奖。
这部纪录片,便追随已是国际名导的贾樟柯,回到家乡,回忆贾樟柯的创作之路。
还随着贾樟柯的行程,记录下贾樟柯对艺术与现实的思考。
话题很泛,有对童年和父亲一辈人的回忆,也随兴谈到脑中的电影构想,还有对电影查审的反思……
当然,贾樟柯还在继续拍电影。14年后的他,又推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呈现出一个电影导演真实的生活和艺术状态。如果家里有喜欢电影,有意从事导演行业的孩子,不妨再读读贾樟柯的电影回忆录《贾想》。 1927年,木心出生于乌镇当地的大户人家,与作家茅盾为邻,七八岁时,还要丫鬟抱着上街,长到十岁,还没有过自己买东西的经验。少年木心博学强识,看遍了茅盾家的书,青年时求学于林风眠门下,美术专科毕业后,进入中学教授音乐和美术。青年时的木心,同样也是苦闷的,但这时的他,已展现出他特有的幽默。在50年代的一则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先是因为土地革命,乌镇的宅院被上交,妈妈只身到上海与木心同住。文革期间,木心再次入狱。在狱中,木心写下65万字的《狱中笔记》,并创作其他音乐、绘画作品。期间最为人所道的,还有木心在白纸上画出钢琴键,弹奏无声的乐曲的经历。三度入狱,木心始终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留下了很多为人惊叹的作品。后来到纽约后,作品终于渐被承认,扬名海内外。 在纽约,木心曾经给陈丹青、曹立伟等今天的一众大佬讲“世界文学史讲座”(后为陈丹青整理出版为《文学回忆录》)。五年后,在最后一节课上,木心说要“对各位留下一生有用的东西”。浅白透着幽默,一如他年轻时的那则日记,不过少了抱怨,多了超脱。晚年这句话,也是给往后每一个心系艺术的人听的。木心的成名太晚了,与此同时,此前遭受的磨难太多了。然而,换一个角度,我们却能看到,艺术仿佛有种魔力,即使是在最艰辛、悲苦、污秽的境遇下,也让他显得如此优雅得体。现在很多孩子都渴望当明星、做偶像,却只看见明星台上光鲜的一面,忽略了台下付出的艰辛努力。这部纪录片,跟拍蔡依林前期的练习、彩排和通告,穿插演唱会精彩片段和采访,展现了蔡依林2006年“唯舞独尊”演唱会背后的故事。在外人看来,在蔡依林自己看来,她都不是天才,身高、长相、唱功、背景平平,倒更应该说是“地才”。但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勤奋与坚韧。为了演唱会上的惊艳演出,她以专业等级的要求,练习吊环、鞍马、彩带舞……她说别人会拿放大镜来看她,所以她必须要做得更好,她说只要上天给她一点点才华,那就不可以放弃它……此后,蔡依林继续发专辑,拿遍国际大奖,开启环球演唱会。后来气场惊绝的《我呸!》,又让她红遍YouTube。在此之外,她还坚持为少数人群发声,做各类公益,这次疫情期间还录制了公益MV。这个地才,就这样,以勇气、实力和担当,奠定了自己亚洲超级明星的地位。导演贾樟柯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展现了现代化下三种平行的服装行业生态。
一边是不满于“中国制造”却无创造,于是创立品牌“EXCEPTION(例外)”的服装设计师马克。她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雇佣工人使用传统的织布机,穿插经纬,纯手工制作服装。为了寻求服装的历史性,她会把服装埋到土中,等待泥土和时间共同作用出的服装纹路质地。成本高,利润低,理念不被认可,马克面对着诸多压力和质疑……她的坚持得到了回报。2007年,她登上巴黎时装周,展出“无用之土地”,收获海外高口碑。另一边,在工业化影响下,服装流水化生产,许多人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大批漂亮便宜的服装涌入市场,进入大小城镇的商店、超市。
而在本片导演贾樟柯的家乡汾阳小城,个体成衣店也遭遇着巨变。
原来人们都会到成衣店里找裁缝做衣服,裁缝们的工作角色,无异于一个服装设计师。
随着工业化服装的出现,很多人不再愿意到成衣店来做衣服,裁缝们的生计也成了问题,有人选择坚持,有人去做了矿工。
贾樟柯有自己的态度,他不评判,不偏向,只是专注地去呈现现实。
正是这种真实的呈现,让那些鼓足勇气跟随镜头思考的观众,看到了资本与艺术、现代化与传统、工业与手工的分合,以及夹缝之下各种各样的人的生存境遇。
2013年起,40岁的导演陆庆屹开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每年回乡的家庭生活,有视频,有相片。之后在豆瓣上的《回家》像册和《我爸》《我妈》两篇文章,让陆庆屹受到很多关注者的追随。陆庆屹在豆瓣上的ID叫“起床,吃饭”,因为摄影和文字中流露出的温暖、朴实和亲切,关注者们都称他为饭叔。四年过后,饭叔从250小时的素材中,剪出了这部《四个春天》。
纪录片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饭叔那对顺应自然四季文艺生活的父母。闲暇时跳舞、拉小提琴、吹箫、拉二胡,研究新乐器……1998年,饭叔爸妈借钱盖了房子。一年多后,房子不慎起火,家里物件被焚烧殆尽。首先赶回家的导演爸爸,面对此情此景首先做的,是翻出废墟中被烧黑的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这部纪录片,画面清新,构图精巧,情真意切,动人隽永,可以说是近年来国内最佳家庭电影,随后导演还出版了同名图书。它向我们展现了,艺术是如何沁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普通人的生活又如何化作艺术流传。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订阅 2024《少年时》第十辑(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