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科普问答∣解锁中药陈化背后的健康密码

学术   2024-08-08 21:08   北京  



作者:杨雅瑾 主管中药师,谢梅珍 主管中药师

审核:陈锦珊 主任药师

单位:第909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药剂科

中药陈药,顾名思义,是指经过一定时间贮存、养护后使用的中药材。中药的陈化不仅是对传统智慧的继承,更是中医药学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的独特而有效的药材处理方法。陈化使中药的性味更加平和,功效更为显著,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治疗手段。
1.什么是中药陈药?
中药陈用,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智慧,承载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其渊源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的序录之中,书中那句“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的深刻论述,首次揭示了用药需区分陈、新的原则,强调了药物陈、新各具独特之处。
中药陈用,是我国中医理论在漫长岁月中,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提炼出的一种独特且高效的药材处理方法。中药在陈化过程中,性味、功效悄然发生着转变,使之更加契合中医临床的用药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是药材物理形态的变化,更是其内在药性的一次深刻升华。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和完善中药陈用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中药陈化体系。



1.为何有些中药需陈用?
中药陈用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与人文关怀。历代学者对中药陈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归纳出五大作用:去药物燥烈之性、去药物毒副作用、去药物热性、去药物滋腻之性以及去药物腥臭之气。
以中药“六陈”为例,在理论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毒之品,如狼毒、半夏、吴茱萸,其新品毒性较强,故宜贮存陈用以减少毒副作用;另一类则为含有挥发油,味辛性温之物,如吴茱萸、枳壳、陈皮、麻黄,这些药物新品辛温行散,新用易耗气伤正,陈用则能去除其燥性,使之更加温和。

2.哪些中药适合陈用?
古籍《本草经集注》早有记载:“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则须精新。”此“六陈”之说,奠定了中药陈化理论的基础,并历经千年传承与拓展。
随着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后世医家对陈用中药的认知日益丰富。清代许培在《四医书》中补充了大黄、荆芥、木贼、芜花、槐花亦宜陈久使用的药物,而随后,清代《本草从新》更是将这一领域推向了新的高度,详尽列举了包括山茱萸、燕窝、蛤蜊、石灰、米、麦、酒、秋石等在内的近40种陈化佳品,强调了陈久可减其烈性、脱其火气的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中药陈化的理论与实践。
在陈化药物的歌诀中,“六陈歌”流传甚广,如明代杜文燮所编,便于医者记忆与运用。李东垣等医家亦有类似总结,强调了“六陈”药物及更多种类在陈化后药效更佳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中医药学依然重视中药的陈化过程,认为这一过程是中药性味、功效发生深刻转变的关键,能使其更贴合临床用药需求。如《中华本草》等现代中医药典籍中,虽在药名索引中明确列出的陈药有限,但在药材、药理等章节中,实际上提及的需陈用中药多达80余种,足见其重要性。
进入近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依旧生机勃勃。1999年问世的《中华本草》,作为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其药名索引中精选了六味陈药:陈玄、陈皮、陈米、陈柑皮、陈壶芦瓢、陈芥菜卤汁,这些记载不仅是对历史传承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临床应用的有力支撑。
自“六陈”之说诞生以来,已逾千载,其间中药种类不断扩充,宜陈久使用的药物范围亦随之广泛延伸。时至今日,临床上仍推崇多种陈化药材,如陈仓米、霜桑叶、棕榈、香薷、桑叶、阿胶、胆星、葫芦瓢等,它们经过时间的洗礼,药性更为温和而深邃,为中医治疗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与疗效。
3.陈药存放越久功效越好吗?
关于陈药存放时间与其功效之间的微妙关系,蕴含了中医药学的深邃智慧。需明确的是,中药之所以能够发挥治疗作用,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气”与“味”,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药疗效的基石。在“六陈”这一经典理论中,所提及的六种陈药,各自蕴含着浓烈而富有刺激性的药气。这种药气在直接应用时,虽能展现其强大的药效,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如过强的刺激可能损伤人体正气或引发其他不适症状。因此,古人智慧地提出,需将这些陈药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历经岁月的洗礼,让药气在缓慢而稳定的过程中逐渐挥发,以达到药性温和、副作用减少的效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陈药”就可以无限制地存放下去,以为时间越长便药效越佳。实际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活性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解或转化,当这一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时,药物的原有功效便会逐渐减弱甚至丧失。此外,长时间的存放还可能引入新的杂质,如微生物污染等,进一步影响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因此,要辩证地看待陈药存放时间与其功效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存放时间能够使陈药的药性更加平和,减少副作用,但过长时间的存放则可能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新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中药的种类、性质以及具体的治疗需求来科学确定存放时间,以确保其能够发挥其最佳疗效。但如果无限期存放,其功效就会失去。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官方平台。关注和推广药物政策、疾病常识、用药指导、药物研发、学术会议等。《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查询与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