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13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导读
在过去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主要基于大型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建设的种种问题。其实,中小企业对总体经济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外,在一个处处讲求创新的时代,中小企业甚至更可能成为创新的爆发点。本篇文章将与大家探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
人们通常从人员、资产以及经营规模等角度对企业大小之别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国家标准。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对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16个行业进行了中小企业的具体标准划分。例如,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还将中小企业进一步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本文不再做这一层细分,即以中小企业总体作为讨论对象。
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有多种目的,其中核心目的归根结底概括起来是「为了活下去」。
根据甲子光年今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前两项是疫情反复带来的困难与行业竞争加剧,小微经营者面临的主要经营压力来源前两项是经营成本与市场需求,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中最为重大的是生存和扩张,所有一切都指明,相比如何“活的更好”,如何“活下去”是中小企业当前更为关注的话题。
数据层面,去年1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达到两年来最低值,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下,表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承压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数字化能为中小型企业带来什么价值,我们可以从业务和管理两个方面来看:
业务方面,数字化帮助中小企业在产品、供应链、服务以及营销领域增强竞争力。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轻量、云化的应用提供一站式的业务与经营管理,以云化进销存为核心串联起采购、库存、销售出库、资金动态、维修管理等典型的业务环节;帮助中小企业以低成本实现多渠道接入,建立触点连接消费者,同时会员管理也是中小企业喜欢采用的模式。
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财税和团队管理。中小企业组织架构层面更有可能缺少完善的合规管理部门,同时往往没有条件聘用财税、风控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确保财税合规始终是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和红线。当前不少团队管理工具融入OKR等更适合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方法,帮助中小企业建立效率与灵活性的管理优势。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企业主动追寻的价值,但实际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往并不出于单纯主动性的考虑。当企业被裹挟于数字化浪潮之中,逆势而行导致的结果是企业逐渐失去生态位与生存空间,所以数字化有时也是一个不得不的选项。
在研究大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并实地走访了若干企业后,我们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成本受限,数字化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软硬件购买、系统运维、设备升级、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成本投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多数中小企业自身资金有限,生存压力大,对于投资大、周期长、见效 慢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望而却步。
转型能力不足,数字化业务应用较浅。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在业务经营中初步应用了数字化工具,但是在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深度、产品设计数据跨部门共享、业务经营决策数智化驱动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转型路径不清晰,缺少长期战略规划。数字化转型改造依托于资产数字化和数据资产化两个关键步骤,不仅需要预先投入,而且见效周期较长。很多中小企业不清楚是否能够通过转型真正解决业务痛点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对转型犹豫不决。
此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模糊而庞杂,缺少转型长期战略规划,大多定位不准、方向不清、路线不明,且缺少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导致实施路径与现有业务模式、流程重组、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不匹配,转型步伐停滞不前。
那么针对这些特点和现状,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我认为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主要针对工业企业)文件提出了非常好的转型总体思路——「从易到难、由点及面、长期迭代、多方协同」。
此外,文件也从转型的核心领域以及管理制度等领域提出了指导和建议,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这份文件也会作为本文福利与大家共享,详见页面底部提示。
今日福利
发送“中小企业数字化”至数智原动力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完整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