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 | 从认知到实践

文摘   职场   2023-04-23 19:36   安徽  
(本文共2182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文末有福利哦!】
导读
本篇文章笔者想要与大家探讨一些有关智能制造的话题。这并不纯粹是因为这一话题自带一定的热度,毕竟单论热度智能制造远不如当下火热的AI领域,尽管智能制造也的确受到持续关注。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专注于制造业和数字化的专业团队组织来说智能制造是绕不开的领域,近年来接触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型企业大部分已经开展智能制造的转型实践,起步稍晚的也至少在规划层面有所动作。



1. 何为「智能制造」




从宏观领域来讲,世界主要工业国家都将智能制造视为振兴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支柱与核心,以及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与关键。

关于智能制造为何发展以及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我们在去年的文章「智能制造 | 取势篇:前世今生」中也有所提及。

对中国来说,中国信通院给出一段对智能制造的总体定位:智能制造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加速制造企业设备、产线、车间和工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从根本上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组织模式。

如果觉得这一说法太过遥远、难以产生共鸣,则不妨结合当下环境进行理解,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适应经济下行压力、人口红利消失、消费结构升级等外部因素的适应与应对之策。

从微观领域来讲,智能制造对制造型企业各项关键能力的提升提出要求。2021年5月开始实施的「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评价标准体系,该模型由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构成。

成熟度等等级分为五个等级,自低向高分别为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和五级(引领级)。较高的成熟度等级要求涵盖了低成熟度等级的要求。

能力要素给出了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关键方面,包括人员、技术、资源和制造,进而又划分为组织战略、人员技能、数据等12个能力域和20个能力子域,如图1所示。

成熟度要求规定了能力要素在不同成熟度等级下应满足的具体条件,企业根据成熟度要求对号入座之后用以自评最终成熟度等级或申报等级评定的评估方法则在与模型配套的「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中进行展开,以上内容不在文中赘述,读者可根据文末提示领取两份完整国标文件。



2. 始于思维转变



尽管提起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概念,有不少对中国制造企业有一定关注度的朋友都能举出一些例子,甚至在拥有灯塔工厂数量方面中国目前也是一骑绝尘,但考虑中国制造企业的庞大基数,智能制造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仍是相对新鲜的事物。

既然是新鲜事物,首先要做到思维上的转变,对于转型的大方向形成正确认知。有两点在笔者与企业交流过程中感触颇深。

其一,无论哪种先进技术或先进模式,都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而应用。这一点实在老生常谈,在任何业务领域开展关键项目都要结合业务特点,智能制造也不例外。

对于流程型制造或离散制造、大批量或小批量、标准化或定制化、B端或C端以及制造业不同子行业,实施智能制造的思路都有很大差别,甚至在产品和生产模式类似的企业之间直接套用方案也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成功。

有些案例中很先进、很亮眼的方案和产线设备天然并不适合自己行业和自家企业,或者虽然适用但又远超自身需求、无法满足规模和成本临界点的考量,这些都不能成为正确选择。

应该说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是一条相对简单和初级的要求,笔者接触到的企业大部分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正是因为紧盯自身业务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第二条中的问题。

其二,应该认识到智能制造不是单独生产领域的转型,而是企业级的整体转型。

部分想要开展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把关注和研究的范围限定在生产领域,从「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产仅是智能制造所要求的10个能力域中的其一,生产作业则仅是20个能力子域中的其一。

智能制造转型成功必须是由多项能力提升所共同造就。前面讲部分企业过度关注自身业务特点从而引发第二种问题,意思是指部分转型的推动者将思路局限在生产作业以及设备等领域,同时由于或高度定制或小批量等业务特点对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造成较大难度,从而转型遇到瓶颈。如果能够从企业级整体转型的角度来看智能制造,以上瓶颈自然将被打破。



3. 成于科学方法



那么该如何做呢?笔者在本文中想给各位局中人两条建议。

其一,成立高层领导小组从企业整体战略层面进行引领,同时在执行层面组成跨部门团队,以协同的方式推动转型。但凡是推动企业级转型这几乎都是一个必选项,所以这也很容易被当成是一个想当然的想法,所以笔者在产生这一想法时仍是有些心虚,在研究了相当数量案例后才确信这的确是一项关键成功因素。

从理论层面分析的话,模型中的能力要求涵盖相当多的业务和职能运营领域,说到这里对制造企业的业务有一定理解的读者就已经会想到各领域间的业务衔接这一层次。

读者在获取完整模型并阅读成熟度要求这一部分后会更加理解智能制造对于企业横向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纵向各业务领域之间衔接的要求,就如同精益价值流的各道工序,只有协同才能产生流动,才能增值。

其二,获取充分的输入,广泛研读案例,博观而约取。相当数量的企业认为自身智能制造转型遇到瓶颈的原因是思维上受到局限,而根因则是“见得太少”。这一说法笔者并不十分认可,或者说并不觉得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天堑。

当前时代信息有多发达无需多说,况且智能制造更是相当受关注、有市场的话题和领域,动动手指并稍花心思甄别拣选,便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取到数量可观的案例。

值得一说的是,研读案例资料也应该是一个先发散后收敛的过程,打开思路或是对标制定自身方案,不同阶段、不同目的下应该有不同侧重。一份由工信部组织用心编撰的智能制造案例集也与前文中两份国标文件一并在此向各位朋友分享。

今日福利

发送“智能制造”至数智原动力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完整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文件、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国标文件、《工信部-智能制造案例集》。



数智原动力
数字世界,智启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