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榜样·马院丨轩宣:研精覃思,慧心兰质

教育   2025-02-11 20:02   湖北  





素心向学,探骊得珠,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让我们一同向卓越的师姐学习,

以坚韧不拔为精神圭臬,

不忘初心。


一、人物简介


轩宣,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曾获武汉大学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课程助教。曾先后于《思想理论教育》(CSSCI)、《思想战线》(CSSCI)、《湖南科技大学学报》(CSSCI)、《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武汉大学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文章共五篇。


二、奖作新程,践志循章


在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荣获两次国家奖学金,对轩宣师姐来说意义非凡。师姐将自己的国奖经历总结为以下三点。

起点而非终点。国家奖学金无疑是对过往努力与成就的一份崇高认可,但轩宣师姐从来没有把国家奖学金当作是学习科研的最终目的,而是将其当作是她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以及未来奋斗的一个新起点,不断鞭策自己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执行而非静待。要想具备竞争国家奖学金的条件,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和付出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申报材料的准备、答辩环节的展示等各个评选环节也都需要积极执行、认真准备,以充分把握住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机会。

有序而非盲目。要在了解评选时间节点的基础上把握好学习科研的节奏,制定合理的学习科研计划,有序地推进学习和科研工作,确保在评选时间节点内能够展示出最佳的学习成果和科研成果。


三、科研志专,生活情悠


通常轩宣师姐会根据不同心境和环境明确科研与生活的优先级,合理协调科研与生活占比,做到松紧有度。

科研为主。博士的成长和历练在于读博整个过程中的点滴,且博士学习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创新性方面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因此在读博之前轩宣师姐就做好了“科研主线”的准备。轩宣师姐的导师骆郁廷教授更是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严谨、求实、刻苦的科研态度,激励着轩宣师姐用有限的时间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

生活为大。一般在完成持续性的或者较为重要的科研任务后,轩宣师姐会特意留出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时间,比如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看想看的风景。在面对学习压力或缺少学习动力的时候,轩宣师姐也从不精神内耗,而是立马暂停手中的任务去做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四、内守本心,恒积跬步

读博是一段磨练心性、挑战自我、积蓄力量的旅程,轩宣师姐建议大家三个“不必”。

不必向外寻求肯定。博士阶段的成长,最终应来源于自己内心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要过分依赖外部评价或认可,而是要保持自我认知的独立性,多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

不必惧怕推倒重来。博士阶段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学习往往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困难甚至失败,这时候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推倒重来,通过不断地试错和调整来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不必追求巨大飞跃。博士阶段的学习和收获是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去过分追求短期内的巨大飞跃。应该保持耐心与毅力,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推进学习和研究工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寄语视频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丨窦润沁

审核丨伍   林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官方认证微信公众账号。“武小研”立足于研究生视角,发布实用的研究生学术、生活、文化、职业、实践信息。欢迎与小研互动,小研与你一同度过珞珈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