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宜,女,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硕士就读期间曾获2022年和2023年研究生优秀学业奖学金二等奖、武汉大学第十六届学术科技节之新闻与传播学院趣味手绘比赛三等奖等奖项,曾获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等荣誉。以第二作者身份(导师一作)在CSSCI来源期刊(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篇)、学习出版社出版著作(1篇)上发表论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录论文1次。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常静宜在求学之路上保持着从容不迫、自律坚毅的专注力。读博是她自本科阶段便萌生的念头,在本硕阶段广泛涉猎各类知识领域与实践活动后,她选择以学术为志业,将力量集中于脚下,将目光聚焦于前方,在算法研究中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
STUDY
科研产出:厚积薄发,柔水终成雕刀
2023年是常静宜学术成果的井喷之年,3篇见刊论文中,2篇被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
其中《“有意”“无意”之间:B站青年的算法身份建构研究》将身份建构问题置于智能媒体环境中,探讨了青年用户在与平台算法的互动博弈中如何被动与主动建构身份的问题。这篇论文的选题灵感来源于常静宜自本科开始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关注,以及对算法议题的持续思考,同时这也是她升入硕士阶段后的第一篇C刊投稿文章。
而《用户关切视角下的“生成式AI”伦理框架建构》(以下简称“《生成式AI伦理框架》”)一文的写作背景则是2022年年初ChatGPT的面世与爆火。常静宜所在的课题组在全网对生成式AI的讨论形成热度之前,便已经投入到对大模型的研究之中,关注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这是一个太新的现象,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偏理论和思辨的,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去写一篇更有落地价值的论文。”常静宜找到的一条蹊径是从用户的视角去补充学界现有的AI伦理原则,并在编辑的意见反馈下采用框架分析法,从对用户的访谈文本中提炼出了被关注与遮蔽的其他伦理维度。
谈到投稿过程中的波折,常静宜坦言“第一次被拒稿很痛苦,但最痛苦的是你觉得有希望,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返修,最后还是被拒稿”。在两篇论文投递的过程中,常静宜前前后后体验了四个期刊的不同风格。其中,《“生成式AI”伦理框架》一文在第一次投稿后被拒,改投收到另一个期刊的编辑反馈后,又返修了一个月,在整个投稿过程中投入了半年的时间。
所幸,在学术写作与知识探索上,常静宜总能保持自己的节奏,并未因此受到过多困扰。她将这归因于导师培养方式为其打下的扎实科研底舱:“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很迷茫,洪杰文老师让我们师门中的每一个人选择一个具体的方向,但不要立马开始做研究,而是用研一一整年的时间进行该领域的文献与专著阅读。”常静宜选择的研究领域是人与算法的交互,在一年的时间里,她保持着每天2-3篇的文献阅读量,基本看完了该方向5-8年内的中外重要文献,了解了核心的学者的观点。“看过一遍之后,你对整个领域(的认识)就相对透彻了,会发现自己也有了很多想法。”
常静宜保持着记录学习周报的习惯
这样的文献阅读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博士阶段,常静宜在阅读过程中搭建起了自己的文献资料库。“将论文标题、关键词、文章亮点整理输入Excel里,当我后面需要做什么选题的时候,就能直接筛选调用我读过的所有相关文章。”潜心扎进算法与人交互的文献堆里,常静宜感受到的是一点一滴的阅读带来的正向反馈,以及一步一个脚印做学术的充实与底气。
常静宜搭建的文献资料库
STUDY
学术轨迹:择一而终,向下掘一口深井
常静宜从本科阶段便选择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此后便跟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一路小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网络与新媒体这个文理结合的专业吸引了我的兴趣,在我看来网新是一个‘博观’的专业,最’理’的有数据挖掘,最’文’的有文史哲等,同时还有一系列实践课程。”她的“博观”也不局限于新传领域,本科期间常静宜辅修了法学专业,还自学考取了商务英语、计算机软件技术三级等证书。
“学科或许有门类,但是没有边界。”也正是这些“多学到的知识”,让她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约取”从而把握住机会。常静宜提到,自己在硕士阶段关于生成式AI伦理框架的论文也受益于本科辅修法学时习得的学科思维。“在课程学习中我走的是新闻学与法学相结合的路径,因为伦理方面也绕不开法律,我也一直在关注伦理研究。”最为可贵的是,哪怕接触到许多新领域,常静宜也不会被扰乱视线,而是始终琢磨着如何取该领域之长来助益自己的学术研究。
常静宜在本科期间辅修了法学专业
在研究方向上,常静宜保持着惊人的专注,“算法”是她贯穿始终的研究线索。从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算法知识沟”,到硕士毕业论文讨论“算法文化区隔”,再到博士阶段以“算法信任”为问题切口,她一直保持着连贯的思考——“硕士三年更像是我整个博士阶段的预热,这让我升入博士后并没有断节的感受。”
常静宜自本科起到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脉络
谈到硕博阶段的不同,常静宜最明显的感受是,历经硕士阶段的“淘金”后,博士阶段的研究带有更强的目的性,需要切入更具体的板块,在其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就像挖一口深井,锚定目标后,在掘出水源前便是日复一日的投入与重复。在日常的时间管理中,常静宜保持着提前一天制定好待办事项的习惯,为自己安排好多线程任务,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
也是在不断向下挖井的过程中,常静宜学会了带着真问题做真研究。“之前做研究会带着技术崇拜,很多时候是为了使用某种数据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有点本末倒置了。读研之后发现方法之间没有高低之分,而是要服务于你的研究问题。”因为常静宜目前关注的问题都涉及到“人”,需要的不止是量化的数据支撑,更多的是采用质化方法得到用户的真实想法与认知,她笑着调侃道,自己也是被“硬生生从I人逼成了E人”。但这也推动着常静宜不局限于数据,而是走出书斋,去与现实中的人打交道,将自己向更大的世界敞开。
STUDY
个人成长:跌宕歌词,带着少年气做研究
初到珞珈山,常静宜便被这里自由洒脱的学风吸引。“武大是一个跟我以往认知很不同的学校,她不那么整齐,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状态里,做着手头的事情。你能看到别人的多样性,也让自己的可能性变得多样。”
在这样包容多元的氛围中,常静宜甫一进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便开启了大胆的尝试。她加入了院研会的学科发展部,在完成部门日常任务的同时,还参与到部门负责的“武汉大学全国新闻学博士生论坛”这一学术活动中,并在会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论文宣读。同时,常静宜也担任过学硕第三党支部的党支书,整理党员材料、组织支部活动等锻炼了她对细节的把控。同大多数新传专业的学生相同,硕士期间常静宜还在专业媒体进行了实习实践......然而,硕士前期的一系列尝试非但没有让她将自己卷成“六边形战士”,反而帮助她划去了学生生活中过多的可选项以及干扰项,得以坚定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做学术。
“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这是王国维笔下极具少年感的诗词,也是常静宜的硕士毕业寄语。“王国维是一个一生做学问的人,但他将研究做得很有少年气,可以大声地唱歌,并扎进书堆当中,这样的年华是不会被白白浪费掉的。这种充满豪气的文人生活,是我十分向往的生活状态。”常静宜也在努力实践着这种生活方式。在学术之外,她有着不少的兴趣爱好,如关注电竞、足球与乒乓赛事。最近在身边朋友的带动下,她开始拿起了羽毛球拍,把这项运动作为学习生活空隙中的调剂。
初
站在博士阶段的开端,常静宜已经拟好了未来四年的“学术计划清单”。对常静宜来说,制定中短期计划并逐步完成,是她获得对生活掌控感的方式,也是她抵御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感的方法。“我希望每天自己都有在朝着一个一个小的目标去前进,这是一种可控的确定性,也能帮助我保持自己的节奏。”在她的计划里,博一阶段完成两篇C刊论文的写作与投稿;进入博二,在继续写作小论文的同时,还得着手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到了博三博四期间则是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投递高校教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求学治学道路上,常静宜以平静而坚定的状态慢慢向前行进。这份平静来源于她在研究领域内丰富的学术积累与包容开放的视野,而坚定则来自她清晰的目标与稳健的节奏。前路虽远,行则将至。用常静宜自己的话说,那便是“不妨一边潇洒地高歌,一边带着这份少年气从容前行”。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丨窦润沁
审核丨伍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