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制图|李彦舟
在全国各地的小吃餐馆中,“杭州小笼包”总能占有一席之地。小笼包皮薄馅多,十分招人喜爱。然而,当与店家闲聊时,才发现风靡全国的杭州小笼包,一大半是来自杭州东面的小吃之城——嵊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善于制作各式小吃的嵊州人纷纷外出开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由于在江浙以外的城市,嵊州的知名度不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播。于是,富有经商头脑的嵊州人便以“杭州小笼包”作为招牌。响亮的名气,配上出众的手艺,“杭州小笼包”很快被大众所熟知,嵊州小吃也由此成为小吃界的扛把子选手。
崇仁古镇位于嵊州之西
保存有完整、精美的明清古建筑
图源|图虫创意
那么嵊州,究竟是怎样的所在?或许每天清晨都排长队的早点摊能给出答案。榨面、汤包、热气腾腾的煎饺,软糯晶莹的豆腐年糕,撒上一撮鲜绿的葱花,配上咸豆腐脑,就是最地道的嵊州味道。从杭州出发,高铁仅需半小时就能抵达嵊州,因此这里也成了杭州人钟爱的江南小吃之城。
嵊州不仅小吃颇负盛名,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剡溪自南向北穿城而过,成就了唐诗之路的九曲胜景。李白在这里写下“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杜甫也不禁感叹“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唐宋以来的文人墨客在这里吟哦千古名篇,赋予这片山水以灵韵。清秀的山水,古老的文脉,接地气的小吃,共同汇聚在这座江南小城。
剡溪水畔的诗意之地
覆卮山地处绍兴市上虞区、嵊州市、宁波市余姚市交界地带
因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
图源|图虫创意
嵊州东邻宁波,西连诸暨,以低山丘陵为主,辖域内山脉、河谷与平原交错分布。这里植被茂密,气候湿润,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四季分明的景象。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降水使得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葱茏的山峦,缥碧的流水,成为嵊州的景观底色。
群山之间,剡溪自南向北流经嵊州,串联起两岸如画的景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景帝始置剡县,取“山有剡山,水有剡溪”之意,这便是嵊州最早的名字由来。剡溪水流平缓,便于行舟。剡溪源头山里的桑蚕、茶叶从这里运送到下游,返程时又能运回沿海滩涂晾晒的海盐。
剡溪为嵊州市境内的主要河流
被誉为“嵊州的母亲河”
图源|图虫创意
浙东山水奇秀,自古以来就是一条热门打卡路线。因地势起伏变化,剡溪河道迂回曲折,形成长乐、艇湖、禹溪、仙岩、西鲍等剡溪九曲胜景。东晋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就曾垂钓剡溪之畔。及至唐代,同样酷爱山水的李白追寻谢灵运的“徒步路线”,再次被剡溪折服。溯溪而上,丘陵众多,为了方便攀登,诗仙更是提前准备了户外装备——鞋底设计有活齿的谢公屐。
风雅诗人钟爱的嵊州山水,不仅秀色可餐,也能令人实实在在地大饱口福。清澈的溪流中,鲈鱼肥美,垂钓不消多久就收获颇丰。李白奔波数百里游览嵊州,虽豪迈写下“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却也无法抵挡一边游览名山大川,一边享用鲜美鲈鱼的乐趣。
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局部
宋刻东晋王羲之书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藏
作为江南水乡,嵊州溪流众多,水为嵊州带来了自然的美味。水中盛产鲜嫩的茭白、茨菰,河虾、螺蛳成群。而嵊州山里,又粉又面的板栗,红灯笼般惹人怜爱的小吊柿,更是数不胜数。山野之趣,河湖之景,让这里成为厌倦都市生活的名士所向往的诗意远方。
对于不同的迁客文人,剡溪不仅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旅途风光,也是归隐的所在。东晋永和十一年,辞官的王羲之被嵊州山水吸引,选择在剡溪边安置家宅,过上了悠然的暮年生活。其晚年名作《十七帖》便是完成于嵊州金庭山居住时期。
相比灯火繁华的苏杭,嵊州少了些许喧闹,胜在无人打扰的山水意趣。因此,历代文人往往钟情于此地。千百年来的历史足迹,共同踏出一条浙东唐诗之路。这条诗歌之路溯剡溪传播,让嵊州这座山水之中的江南城镇有了历史的厚度与文脉的深沉。在剡溪两岸,今日仍能见到不少唐诗碑刻,仿佛回到了那个诗意的年代,重新感受天人合一的和谐。
都市人的味蕾抚慰
嵊州,不仅以山水治愈着古人的心灵,也一直以美食抚慰着人们的味蕾。嵊州人善于做菜,尤其是早点小吃。走进一家嵊州人开的餐馆,榨面、小笼包、年糕饺、羊骨头汤,总能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不经意地慰藉到食客的身心。
榨面是嵊州传统小吃之一
可炒可煮、荤素皆宜
摄影|王超
嵊州人擅长做面食,也懂得钻研碳水的千变万化。其中,嵊州榨面就是一种独属于嵊州当地的创造。榨面的面条极细,与其说是面条,不如说是面丝。细腻的榨面在浸透汤汁后更易入味,柔韧而有弹性。
榨面的制作需要选用籼米,将其磨粉后和成米粉团,进行多次压榨,使得其紧实不松散,成为根根分明的榨面。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嵊州的溪滩边,可以看到人们绷着网布晒榨面饼的场景。一饼饼榨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等待时间将其水分控干,得以长久保存。
将榨面投入滚烫的高汤中,加入家常的芥菜肉丝,即刻便能出锅品尝。一碗细如丝、银如雪的肉丝榨面,虽无珍馐辅佐,却能让人在接地气的食材中品尝到平淡的幸福。
豆腐年糕又称嵊州炒年糕
虽称“炒”,实则带汤
摄影|王超
比起北方的碳水美食,来自鱼米之乡的江南小吃,多采用米作为原材料。将大米碾碎可为米粉,而把煮熟的糯米反复舂打则可以得到软糯的年糕。嵊州的许多小吃店以“豆腐年糕”命名,可见这道菜在当地的名气。切成细条的年糕,加入嫩滑的豆腐,辅以茭白丝、咸菜、韭菜以及卤豆腐干一同翻炒,出锅后滋味丰富,香软非常。
为了让淡而无味的年糕变得香甜可口,嵊州人将饺子与年糕进行了结合,得到饱腹又美味的年糕饺。在街头早餐铺,店家一手拿着擀匀的年糕,一手快速将十余种馅料加入年糕皮中,咸菜、肉末、萝卜干、榨菜……将年糕饺抻得鼓鼓囊囊,如同一只浑厚的元宝。爱甜口的食客,也可以选择豆沙与芝麻。现煮的红豆沙,与酥香的白糖芝麻碎,只消轻轻咬一口,就能令人体验到味蕾多巴胺的快乐。
嵊州人将包子称作“馒头”
既有发面的也有薄皮的
上图图源|图虫创意
下图摄影|幺幺和五百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商品经济如潮水般涌来,勤奋而有经商头脑的嵊州人纷纷外出经商。由于祖辈擅长厨艺,好吃不贵的嵊州小吃很快在江浙一带甚至全国铺开。尤其是在肉类匮乏的年代,嵊州小笼包以用料足、滋味美而广受喜爱。因为“嵊”字笔画繁琐,为了让店名一下子被人记住,灵活变通的嵊州人便将店名起为“杭州小笼包”。
在嵊州当地,人们将包子称作“馒头”,既有薄皮的也有发面的。薄皮的“豆腐馒头”,发面的“肉馒头”,用不同的外皮搭配不同的内馅,是嵊州人心中独属的家乡记忆。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极快,开在城市街角的嵊州小吃给人来人往的都市添了一分人情味。即使店里生意再忙,嵊州人都会坚持手工制作小吃面点。头一天去菜场选购新鲜食材,连夜发面,包小笼包,熬煮豆浆。等太阳渐渐升起,街边嵊州人开的早餐摊便升腾起雾气,招徕最早的一批食客。
戏台边的水乡茶馆
宴饮的乐趣,不仅在于赏味,也在于视听之乐。嵊州老街村巷里遗存的古戏台向我们展示了当地惬意的生活。嵊州,是越剧的诞生地,名副其实的越剧之乡。
嵊州城隍庙位于鹿胎山南麓
保存有精美的砖、石、木三雕
摄影|王超
越剧的起源,来自于嵊州百姓在田间地头的吟唱。最早的时候,“落地唱书”流行于当时的嵊县农村,配合檀板就能吟唱。农民们在农闲时节经常自娱自乐,唱唱当地的民间小调。在嵊州唱书艺人的不断改良下,越剧由此传唱开来。因此,越剧在诞生之初,不仅唱词采用嵊州方言,唱腔也有着江南水乡的婉转柔情,如同流水一般悦耳。
越剧的唱本,有许多是来自于嵊州的故事演绎。有的来自于如泣如诉的民间传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的讲述嵊州的名士故事,如《王羲之》。越剧表演讲究以情动人,演员通过灵动的动作,细腻的眼神,去实现情感的真实表达,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温柔情调。越剧也因此很快从乡间传播到大都会,在上海大放异彩。
糟肉的“糟”指酒糟
肉类用猪肉、鸡肉、鸭肉等皆可
图源|图虫创意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透过嵊州的老戏台看见那段岁月。在城隍庙、东王村古戏台,还时常上演村戏。锣鼓一响,观众席上,四方的八仙桌已沏好新茶,摆好各色果子,周边的小吃摊更是早已人头攒动。每当有庙会、村戏时,就是嵊州小吃的狂欢日。糯米果、春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外壳酥脆、内馅嫩滑的嵊州臭豆腐更是排起了长队。烤炉内,炭火煨的梅干菜烧饼正吱吱冒着香油,撒上些许黑白芝麻,让人闻见便走不动道。
观戏最好的位置,不在人挤人的戏台下,而是在周边的茶馆食肆。挑高的茶楼上,店家早已熟练地预备下景观位。在这里,一边赏戏,一边不紧不慢地品尝美食。三五好友满上一盅绍兴黄酒,叫上几碟小笼包、鸡蛋烤饺、嵊州糟肉,便足以安享一下午的闲适。
嵊州羊骨头常出现在夜宵餐桌
汤鲜味美、肉质软嫩
摄影|幺幺和五百万
席面之上,还有一道美食不容错过,那便是嵊州羊骨头,这是下酒必备好菜。嵊州人深谙小吃的秘诀,在于并不让人吃得十分饱,而是起到解馋、茶歇的作用。剔去羊肉的新鲜羊骨头,经过焯水去腥,在炉火上慢火煨煮大半日,加入葱姜与料酒调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汤色呈乳白,口感醇厚,鲜美无比。
嵊州地处山区,气候湿润温和,水草丰美,当地的山羊肉质细嫩,骨头中富含骨髓和胶质,十分适合用来煲汤炖煮。当天气转冷,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嵊州羊骨头汤,不仅能驱寒暖身,更具有滋补功效。喝上一口羊汤,羊髓入口即化,带有清爽的回甘。
嵊州既有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
也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
图源|图虫创意
嵊州,一座接地气的江南小吃之城,以独特的风味手艺,守候人们舌尖上的体验。在嵊州这片山水相依的江南土地上,深藏菜肴中的是一份江南情怀。从一碗浓香四溢的羊骨头汤,到软糯香甜的年糕饺,再到清香扑鼻的家常小菜,每一道菜肴,都是嵊州人对自然的理解,对饮食生活的热爱。
美味入口,便似踏上了剡溪的古道,走进了这片温润厚重的土地。或许,这正是嵊州美食最动人的地方,它将味道与情感、历史与人心,紧紧相连,在每一口中留下难以忘怀的滋味。
参考文献:
作者
Article author
邵叶凡
中国国家地理美食地理特约作者,生长于水乡绍兴,自然地理爱好者,喜欢探索江浙沪美食与民俗文化。擅长用文字与影像记录江南风物、四时节气。
往期推荐
撰文|邵叶凡
摄影|王超 幺幺和五百万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海报图源|图虫创意
主编|刘乾坤
编辑|陈玉婷
图片编辑|陈玉婷 李彦舟
设计|李彦舟
校对|李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