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土楼,俗称“生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山区乡镇。就官陂土楼据统计就有172座,目前保存下来的还有115座。这种土楼沿于原少数民族用生土夯筑的土堡(寨),例如官陂镇还有七寨、廖寨、头寨等名称。在唐宋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大批中原汉人南迁,辗转进入赣闽粤边,来到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并扎根于此。这些客家先民进入闽南后,与原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汉族客家民系和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这种以家族为单元,聚族而居的文化、后来面对着闽南人与潮汕人的矛盾、地方起义军与朝廷的对峙、家族之间的械斗、横行的盗贼、山区中出没的猛兽。为了让家族能在此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兼备居住与防御功能的围合型生土建筑艺术------土楼应运而生。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完善、成熟,直至明清和民国时期最为顶峰。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其建造形状来分,土楼主要有方楼、圆楼、凹字形、半圆形、八卦形、日字形楼、回字形、目字形楼、一字形楼、殿堂式围楼、五凤楼、曲尺形楼、三合院式楼、走马楼、四角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畚箕形、半月形楼、等30多种,其中方楼与圆楼最为常见,也有圆形和方形组合而成的建筑。
此外,客家先民巧妙地利用当地的环境特点,让土楼的外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把山、水、路、田、林纳入土楼的统一规划当中,创造出和谐自然的生活空间。合理的房屋布局调整了土楼房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使得分布于乡村间千姿百态的土楼与秀美的山川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鬼斧神工的画卷。在造型上,土楼外形姿态万千,更是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
官陂土楼圆楼建筑规模当以官陂镇大边村的在田楼为最,其规模之大居福建省土楼之首,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中国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的生土楼”。在田楼直径为98米,楼高三层12米,底墙厚达1.8米,建于明建文二年,是最大的八卦形土楼,基本保留完好。方楼的规模官陂半径村的龙田楼在列,建于清乾隆十年,楼呈回字形,俗称“四角楼”。楼屋有内外两围,内围正中为祖祠,祠前有水井一口,共14间,外围设东南两门,房屋共48间,算上两个门楼共64间。楼南门前口有圆形池塘名“月塘”。楼东面有口大水井,以供楼屋内外村民饮水、洗刷等。现如今土楼因日久欠修,一大部分倒塌,还有的被新时代钢筋水泥房代替,外围的甚至种上水果树,原貌面目全非,以无往日的风采。
官陂土楼选址仍保留原中原客家人的特点,一般都依山傍水,保采用传统的夯土结构,墙体原料以当地黏土为主掺入砂石、木条、竹片、小石子和石灰等,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在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糯米粉、红糖等其他材料,反复舂压以增加其黏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使其更为坚固。通常土墙依层次升高而逐渐减少厚度,底层墙脚厚1米多至2米,(由早期的无石卵、杂石为基础到后期有石卵、杂石为基础),顶层厚0.4米至0.8米,楼层越高、直径越大的圆楼土墙也就越厚。取材都就地挖掘、容易且可重复利用,它来源于土地,土墙倒塌后木材腐坏又回归于土地,建造土楼的所有材料均为无污染材料,不论是兴建与毁坏或改变使用功能,均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自然环境,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态建筑”,因此延续上千年的建造活动并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四、高度的防御性能
墙厚是官陂土楼乃至整个客家土楼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以常见的为4层土楼,官陂半径村的凤英楼--底层和二层均开一个小外窗,俗称“猫窗”。(早先的土楼是不开窗的),只能勉强爬进一个瘦小的成年人,遇到外敌,一个孩子或妇女拿着器械守在窗口即可,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一层与三层设走廊贯穿全楼,在大型方与圆楼中,不管房间数量多少,布局如何复杂,都必有宽敞的走廊贯穿诸厅堂加以连接,一有外侵,户户相通,不因风霜雨雪的干扰而影响使用。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闽、粤、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外敌久攻土楼不下的故事。
例如:官陂镇的彩霞楼--便有抗击日军败寇的故事。进出大楼有两个大门,门板有十多厘米厚,且钉有铁皮。关上大门,既可防野兽,又可防匪盗。门里顶部设有水槽,是防火装置;如关闭的大门遭到火攻,可从二楼将水灌进水槽,大火便会熄灭。大楼顶层建有大、小两个瞭望、防卫台,形似燕子窝,俗称“燕子巢”。它可居高临下,楼外的动静可看得一清二楚。更令人惊奇的,还在于楼中套楼。这“楼中楼”两层,15个开间,俗称“楼心”。楼里面只有2口水井,井水冬冷夏凉、清冽甘甜。圆形楼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地基不均匀下陷情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危险。在各地实例调查中,从未有过坍塌事故的发生,很多传闻倒是某座土楼地震裂缝后,过些时日又自动弥合的现象。
五、雅俗共赏的楼名
官陂土楼少数以地方为名,例如:溪口村溪边的溪口楼。多数蕴含深厚的文化和深沉的寓意。如:半径村的龙田楼-取《周易》“见龙在田”,官北村的燕翼楼取《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为子嗣作好打算”,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取《周易》“见龙在田”。从外形看,在田楼的主楼略呈八角形,这就是《周易》中八卦的形状,每一角(边)为一卦。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推演成六十四小卦,而在田楼主楼(外围)共有64个开间,每一角(边)8个开间,每一开间代表一小卦。全楼为64小卦,这与标准的八卦推演完全一致。在田楼的一圆一方,有其深刻的寓意:外环的圆形(人们一般都把在田楼看成是圆楼)代表着天,“楼心”的方形代表着地,即“天圆地方”,构成了完整的宇宙天地。这也就是《周易》中所说的“乾为天,为圜。坤为地,为大舆”的意思。
“在田楼”名取自《周易》:“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是指八卦的第二道阳爻。“见龙在田”的“见”作“出现”解。意思是说,龙原来潜在水中,即“潜龙勿用”,还没有什么作为;到了第二阳爻,龙出现在田野地面,“出潜离隐”,显露头角,生龙活虎,有所作为了。“利见大人”的解释是:龙出现在田野地面,有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六、神奇的风水盛衰传闻
官陂客家土楼不管方楼还是圆楼都有强烈的中轴对称。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以厅堂为中心布局,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官陂客家土楼还注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协调,布局讲究“风水”,讲究阴阳调节。并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
据半径村谢氏家谱记载,诏安谢氏一世祖,元末明初,因战乱辗转迁移到诏安二都(现霞葛)小玄钟。建楼发展,一度安居乐业、财丁兴旺,人称“谢百万”。在当时与势力强大的下坝李氏,有“李有势、谢有钱”之说。后来因怠慢了风水大师,一年四季都得渡溪去对面出口祭拜守护神,当时没桥、水又冷,过溪老得脱鞋,加上有了钱,人心就有些飘,难免产生些唠叨。此时风水大师顺势提议把守护神搬回来,家主想这样祭拜也方便许多,就搬了回来,这么一搬出事了---出口没了守护,钱财留不住。家道便一直败落,原有的六大房支,也因守不住败势,各自搬到南诏、广东(瓜田、溁溪)等讨生计。
上述留下的一支因相中现官陂半径村这块宝地,举族迁址半径村,在这里的溪东面建了凹字形老楼(俗称老城,因废弃久、楼名不详)。后来在溪的西面建了回字形的龙田楼,据说这里当时有两只神物守护,就是两楼对面的山上的母猪石和山坑的乌龟石。传说在两物的荫庇下这里风调雨顺,谢氏再度财丁兴旺。所以便有许多外姓人(张、黄、林等姓)来讨生计(打工、种田、养鸭等)。据说两神物每年的风雨交加之夜,便显出原形。母猪在前、乌龟在后,翻过公田岭、到云霄和平乡、再到漳浦等地啃食农作物以维持生命。食饱后,乌龟总是在后面掩盖足迹,回到原地又化为石头,因此长年来虽有人怀疑被毁农作物是动物啃的,但找不到依据,也只能作罢。这一秘密在百年后的一暴雨夜,被和平乡的一个醉汉半夜起来拉肚子发现了。并上报村长带着石匠,尾随到半径的“龟石山”,趁两神变成石头时,叫石匠炸掉猪嘴、打断龟头。传说两神物死时,那天晚上仰天长鸣、凄厉的惨叫,响彻云霄、震得半径村摇摇欲坠。奇异的怪象让村民惶恐不安,天一亮,便顺着血红的溪水,找到被破坏的神物,但为时以晚。如今只留下栩栩如生的石像外,而神奇不复。没有了神物的荫庇,这里就不再有原本的风调雨顺,溪东、西两边的谢氏子孙也因争夺土地、争抢水源,怨恨越来越深,最后常发生大规模的械斗(听老人说两边都出动400多青壮年男丁、两边都着上千人)。后来溪西打输了,举房开始迁移(到台湾的石牌、广东的溁溪、瓜田等),留下来的谢氏子孙,也部分人迁移、部分人因历史、宗族(张廖氏发展异常兴盛)等原因也改姓为张,到解放初,谢氏在半径只剩下100左右人,发展至今才有六百多人。
因官陂地处山区、荒山僻壤,原本宗族姓氏颇多,史记有35姓左右。如陂龙村梅子林的陈蔡姓、陂头村的钟姓、下官寨里的刘姓等,都曾兴盛一时。据说刘姓邑宾当时也富甲一方,有“刘百万”之称,据记载今下官村寨里、四角楼、陂龙的下宅都是刘姓屋场,可见当时刘姓之兴盛。因怠慢“地理先生”,在祖坟“龟地”上建了一小土楼,理由是“龟背印”,风水便败了。以致后来举族迁移到广东的潮阳、饶平。现刘姓除“伯公庙”、祠堂、祖地、小关帝庙等遗址外、如今在官陂无一刘姓留下。
时移境迁、风水变换。许多传闻未能一一列举,概括地说:就是慢慢地有一大部分变小转弱的姓氏或迁移或被变强变盛张氏融合或代替,现在的官陂只有张、谢、吴、陈、赖等十来个姓,而张姓则有百分之九十以上。
官陂客家土楼是一群有血缘关系人们的群体建筑,既同宗同族的人,其内部结构是完全畅通的空间,而向内开放的形式正是客家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精神的体现。
(1)蕴含“福”文化内容。官陂客家土楼其最简约的特质就是顺应自然,趋利避害,使土楼人家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这种欲望可以是“添丁”“发财”“出贵人”,也可以是“和睦邻里”“孝老敬亲”“敬祖睦宗”,地处山区的客家人最朴拙的“福气”就是大道至简、顺应自然,合家团圆无灾厄,大小平安得康宁,在此基础上以求新的发展。
土楼人家崇尚外圆内方、圆融规矩的为人处事的准则。每一座土楼最明显的大门、门楣、廊柱、甬道、墙壁等处镌刻、题写楹联、箴言、警句,绘制、镶嵌、雕琢壁画、灰塑、木雕、砖雕等,以警示族人谦虚谨慎、低调务实、奋发向上、勤俭节约、发展家业等。这些题刻不但成为土楼装饰之美的组成部分,也增添了土楼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还为家风家教的养成提供了可摸可触的丰富素材。
(2)保持古朴的中原遗风。尽管时移境迁,但是官陂客家人依然保留着浓郁的中原遗风,凝聚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如舞龙、舞狮、擂大鼓、 “迎花灯”、树叶吹奏、民间艺人绝技、客家娶亲、客家山歌、客家民俗、客家诗文、客家饮食等,民风古朴、无不洋溢着浓厚的客家民俗风情,表达着土楼人家对幸福和美好的无限追求。
(3)展现“和”文化特性。土楼的形状外圆内方。既体现了客家人崇尚外圆内方、圆融规矩,也体现了根植其中的“和”文化特性:客家人非常重视家庭和亲情,强调社群和团结,传承习俗和团结,追求平衡与和谐。客家人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庙会、节庆、祭祀、宴席礼仪、客家歌谣、戏曲、舞蹈等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这些都与中国的“和”文化和社会和谐相吻合。
(4)弘扬客家精神。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历千百年的辗转迁徙、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中铸造就的“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精神品格。所谓“无客不山、无山不客”,夸张地说:“有山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新到一地,披荆斩棘,开荒造田,带来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创一片新天地。客家人不论迁到哪里,都始终不渝传承中华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通过慎终追远不忘根、崇文重教启后贤等约定俗成的范式,使客家文化变得更加强大。究其因由,就是客家人特别勤奋、特别实干,特别质朴,特别肯吃苦,特别能奉献,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初心,才创造了客家文化的辉煌。
简而言之,官陂客家土楼是诏安土楼的精髓,它不仅是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其精神内涵的体现;它们见证了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被誉为“东方古城堡”和“家族的小王国”。
参考文献:(1)张元锦 《官陂土楼别样神》
欢迎关注公众号 :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
公众号上更新文研会公告,活动,研究成果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的原创文章,版权为我会所有,
欲转摘者,需征得我会同意方可,否则视为侵权。
热忱欢迎张廖氏宗亲提供相关资料素材。
邮箱:gbkjylwhyjh@qq.com
或直接联系管理员
管理员联系方式:18759650003
点击左下方原文链接获取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