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读片:肿瘤性病变(4)

文摘   2024-11-21 07:00   陕西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多可以根据症状病史等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以及通过活检所获得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得到诊断。

但有时会遇到呈类似的症状和内镜表现,或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一些需要与IBD 相鉴别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呈类似于炎症性肠病形态的病变,需要鉴别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可以列举出:4型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肿瘤、转移性大肠癌等。

虽然遇到这些疾病的概率均很低,但有时难以诊断。

在理解这些疾病病状和特征的基础上,不仅要进行内镜检查,还要使用灌肠X线造影检查和CT从多角度观察病变,并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经过进行诊断。

[病例 4] 

40 多岁,女性。

以月经前出现的血便为主诉而就诊。

内镜检查图像

问题:

(1)内镜读片 ?

(2)内镜诊断 ?

(3)鉴别诊断 ?

病例解析

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在乙状结肠弯曲部有发红的颗粒状隆起的集簇样病变,并伴有嵴样改变(图4a、b)。

在表层未见糜烂和溃疡,病变局限于该部位,在其他部位未见炎症等黏膜变化。

另外,表面细微结构也未见上皮性肿瘤的表现(图 4c)。

通过活检被诊断为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知识拓展: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肠壁内发生、增殖的疾病,好发于 30 ~ 40 岁女性的直肠(特别是前壁)至乙状结肠。

特征性的症状是与月经周期一致的下腹部疼痛和血便,但报道显示在约半数病例与月经周期无关。

病伴有的变化有:被水肿黏膜所覆盖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样隆起、伴有皱襞收缩(垂直于长轴方向的皱襞集中表现)的压排性变化、与癌相比较时长的单侧性阴影缺损征(long filling defect)、病变部黏膜面的网眼状结构和鹅卵石样变化。

在伴有管腔变窄的情况下有时很难观察整体表现。

另外,由于病变多停留在黏膜下或肠管外,大多不露出于黏膜表面,因此活检诊断率低至9%,有时也被误诊为癌。

当病变波及黏膜表层时就会变得伴有发红、凹凸不规则、糜烂、溃疡和出血等症状,在这种黏膜变化明显的情况下,就需要与 IBD 相鉴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数为伴有 SMT 样隆起的局限性病变,通过没有 IBD 那样病变广泛扩展这一点可以鉴别。

结语

本文所介绍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虽然极少见,但由于可以呈现多种多样的表现,有时需要与 IBD 进行鉴别。

关键是从多角度观察病变,根据症状和病史进行诊断。

日本消化界
日本消化系病及内镜知识的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