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病例】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如何诊断?

学术   健康   2024-09-25 19:00   广东  


“Once you start studying medicine ,you never get through with it.”


医学知识是如此海量,伴随着科技发展,知识更新也愈加快速,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病情,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医生们的一种习惯。「三甲病理现场」作为衡道医学新媒体的精品课程,将医学知识系统化,并结合病例,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清楚一种或一类疾病,瑞金讲课老师精选病例整理成系列文章,帮助大家系统性的学习难点、要点,高效掌握所学知识。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瑜琇老师为大家分享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要点。

上海交通大学院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病理科住院医师   张瑜琇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16岁,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

 大体描述

“左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穿刺组织一堆,共大小2.0×0.5×0.2cm。

 镜下形态

淋巴结基本结构消失,增生细胞弥漫分布


形态不典型大细胞散在分布于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背景中


大细胞核型不规则,可见小核仁,细胞质较丰富


大细胞可见核分裂象


背景见个别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组化

1、阳性标记:
CD20

CD79α

PAX5


OCT2


BOB1

MUM1

BCL6

BCL2

C-myc

Ki-67

2、阴性标记:
EMA

CD15

CD30

CD3

CD5

CD4

CD8

CD10

CyclinD1

ALK

TIA1

CD57

CD21未显示FDC网

3、EBER原位杂交:
EBER+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汇总:
阳性标记
CD20,CD79α,PAX5,OCT2,BOB1,MUM1,BCL6,BCL2约60%+,C-myc约50%+Ki67约70%+EBER+
阴性标记:
EMA,CD15,CD30,CD3,CD5,CD4,CD8,CD10,CyclinD1,ALK,TIA1,CD57;CD21未显示FDC网

 分子检测

B细胞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检测结果阳性

 补充病史

患者既往无淋巴瘤病史,无免疫功能缺陷,身体健康

 最终诊断

“左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送检组织未见淋巴结基本结构,病灶内散在分布一定量形态不典型大细胞,结合免疫组化标记、EB病毒原位杂交及基因重排检测结果,符合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本例瘤细胞量较少,背景富于T细胞及组织细胞,呈多态模式)。鉴于患者年轻,且活检组织小,可供评价成分有限,请进一步结合临床,必要时行MDT讨论。

 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定义

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DLBCL)是一种大B细胞淋巴瘤,大多数肿瘤细胞被EB病毒感染。患者没有淋巴瘤或潜在的免疫缺陷/失调病史(免疫衰老除外)。该肿瘤不应满足其他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或淋巴瘤的诊断标准。

临床特点
患病人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患者,少数年轻患者也可发病。

发病部位:年轻患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受累,老年患者结外受累更常见,通常累及肺、胃肠道、皮肤、骨髓等;约5-10%的患者可同时出现淋巴结和结外受累。

临床表现:患者B型症状常见,>50%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年龄调整国际预后指数(aaIPI)评分和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表现状态评分。

组织形态

1.单态模式

  • 肿瘤细胞:瘤细胞丰富,弥漫分布,呈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形态

  • 背景细胞:炎症背景少
瘤细胞弥漫分布,核仁明显、居中,背景炎症细胞少

2.多态模式

  • 肿瘤细胞:瘤细胞少,散在分布,以Hodgkin Reed-Sternberg(HRS)样大细胞为主

  • 背景细胞:富于反应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 年轻病例形态通常类似于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THRLBCL)
瘤细胞散在分布,核型不规则,核仁明显,背景炎症细胞丰富

瘤细胞散在分布,背景见较多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类似于THRLBCL

3.两种模式均可伴有地图样坏死
地图样坏死

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
  • 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α、CD19、CD22、PAX5

  • 非生发中心亚型:CD10-、BCL6-/+、MUM1+

  • 常表达PD-L1、CD30,极少数共表达CD15

  • Ki-67显示高增殖指数

  • 大多数瘤细胞EBER+,多为潜伏期Ⅱ型(EBER+、LMP1+、EBNA2-)和潜伏期Ⅲ型(EBER+、LMP1+、EBNA2+)

两种模式瘤细胞CD20、CD30、PD-L1和EBER的表达


瘤细胞表达LMP1和EBNA2

分子改变:
  • EB病毒驱动的发病机制仅依赖于数量有限的额外驱动突变

  • 大多数病例存在IG基因克隆性重排

  • 可出现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受限”或寡克隆

  • IG易位不常见(约15%中可见)

  • 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
  • 不易发生MYD88 /或CD79B 基因突变

主要鉴别诊断:
1.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 (CHL)

  • 临床特征:好发于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起病先累及一个部位淋巴结;两个年龄高峰:青少年/年轻人,老年人;出现B症状

  • 形态特征:至少部分淋巴结破坏;6或7种HL细胞形态;复杂炎症背景,瘤细胞周围常见“T细胞环”

  •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广谱B细胞标记CD20、CD79α-或异质性+,OCT2、BOB1-或其中之一+,PAX5弱+,CD30+;EBER部分病例+

  • 分子检测:大多数IG基因克隆性重排阴性

CHL中见HRS细胞,核仁明显,胞浆丰富,背景炎症细胞丰富

CHL瘤细胞不表达CD79α、弱表达PAX5、表达CD30、 PD1阳性的T细胞围绕瘤细胞形成“T细胞环”

2.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

  • 临床特征: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淋巴结,常累及骨髓

  • 形态特征:肿瘤性大细胞(中心母/免疫母细胞样,HRS样);反应性小T细胞和非上皮样组织细胞背景,瘤细胞周围常无“T细胞环”

  • 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表达B细胞标记、CD30-、CD15-、EBER-
  • 分子特征:IG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2p16.1获得、2p11.2和9p11.2缺失

瘤细胞散在分布,背景见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


瘤细胞侵犯骨髓,表达CD20,背景淋巴细胞表达CD3,组织细胞表达CD68


参考文献:

1.WHO Classification of Haematolymphoid Tumours (5th ed.)

2.Bourbon E, Maucort-Boulch D, Fontaine J,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survival in EBV-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Blood Adv. 2021;5(16):3227-3239. doi:10.1182/bloodadvances.2021004515

3.Malpica L, Marques-Piubelli ML, Beltran BE, Chavez JC, Miranda RN, Castillo JJ. EBV-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2022 update on diagnosis, risk-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Am J Hematol. 2022;97(7):951-965. doi:10.1002/ajh.26579


设计:鹏飞

编辑:小约翰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投稿、转载或版权疑议,请联系:tougao@histo.cn;商务合作请联系:info@histo.cn。


衡道病理官网:www.histo.cn

喜欢就奖励小衡一个“在看”和“👍”吧~

衡道病理
精准诊断 呵护生命 — 衡道病理旗下的官方医学新媒体。 提供一站式病理医学学习交流平台,传播精彩课程、分享精彩案例、促进人文交流、推动行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