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人才看山东丨水乳交融军民情 红区绿电暖人心

企业   2024-09-03 16:18   中国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这不仅是沂蒙红嫂的真实写照,也是那段烽火连天岁月中,沂蒙人民无私奉献、英勇抗争精神的生动体现。


沂蒙红嫂纪念馆,作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坐落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面积100余亩,它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纪念馆设置了红嫂主体展馆展区、红嫂生活体验展区和沂蒙红色遗迹展区三大板块,通过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深沉大爱与崇高情怀。该纪念馆被中央和国家部委、省、市、县等70多个部门和单位确立为公务员公仆意识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设教育基地。而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保电工作先进个人”、国网沂南县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岸堤供电所所长田更云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沂蒙精神。

田更云自入职以来始终扎根一线,对待工作,他无境忘我,精益求精;对待客户,他耐心诚恳,热情周到。他牢记入党时的誓言,用实际行动,在红嫂家乡点亮村村寨寨万家灯火;用忠诚担当,在智圣故里擦亮“红区+绿电”卓越品牌。


不忘初心 勇挑重担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愿亲人早日养好......”这是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沂蒙颂》,歌颂的就是抗战时期沂蒙山区的一个特殊群体——“红嫂”。红嫂纪念馆以独特的古山村风貌为依托,再现沂蒙革命史,自2011年运行以来,吸引了全国大批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每年来学习的国家部委、省内外党员干部达10万人次,带动前来学习的各界群众年平均达50万人次,保供电的艰巨任务就压在了属地供电所——岸堤供电所的身上。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优秀的供电所所长,田更云深知责任重大,他身先士卒,奋战在第一线。每逢节假日和重大保电现场,他会带队对10千伏明峪十五线、10千伏马牧池十线等多条保供线路进行特殊巡视,及时清理线路上随时出现的鸟巢、大风刮起的异物,保证了一次次活动的圆满完成,创造了连续十年红嫂保供电“零事故、零隐患、零投诉”的“三零”记录。


砥砺前行 干在实处


这些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很多人到这里都会转转红嫂纪念馆,走走红色文化长廊,倾听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动人事迹。与红嫂纪念馆相邻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沂蒙老区院落,这里曾是《斗牛》《我的特一营》等影视剧的拍摄地,如今已成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而新能源汽车出行也成为越来越受大家欢迎的出行方式。在景区建设初期,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并未被纳入考虑。为了方便游客充电,田更云主动协调景区和政府的多个部门筹措充电站建设。通过他的努力,红嫂纪念馆停车场建起了电力彩虹驿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站内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及电池储能柜,通过柔性控制技术将光伏电站、储能站、充电站、公用电网有机连接,全面打造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探索出了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助力红色旅游低碳发展新路径,为“红村绿电”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优质服务 暖心到底


“有你们这么细心检查和讲解安全用电,我踏实多了,正好是旅游旺季,省了俺们不少事。”每逢旅游旺季,景区迎来大量游客,同时也进入了用电高峰期。为了保证景区的安全用电,田更云都会提前安排好景区用电服务工作,对景区线路、变压器、环网柜、客户高低压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排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各种缺陷和隐患。他还带领网格经理主动上门对景区内的民宿开展安全用电检查,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向客户详细讲解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电力设施保护和电气火灾预防常识;同时结合景区的实际情况,着力围绕餐饮、住宿、游览等终端能源消费环节,积极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代油”的措施;通过对厨具、民宿、燃油观光车等进行电气化改造,成功打造了沂蒙红嫂纪念馆低碳景区示范项目。通过打造“低碳景区”,不仅极大提升游客的观光体验,还有效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扎根红色沃土,真诚服务客户。田更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以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用心用情的供电服务,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邹昊龙 程思远 刘承帅

执行审核:王涛 杨森

转载需获得作者同意,侵权必究

金种子成长
山东电力金种子人才培养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