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临床基础双栖型杰出人才(第二层次),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美日访问学者,先后师从世界颈椎外科主席K Dan Riew、AOSPINE全球主席Michael Janssen、日本脊柱微创协会主席Koji Sato教授等。兼任世界微创学会脊柱内镜椎间融合联盟副主席、SICOT中国部青委会副主席、中国Aospine青年讲师、广东省精准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脊柱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副主编,主持国自然3项、其他课题16项、指导国自然6项,发表中科院1区论文5篇,获国家专利13项。曾获2014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比赛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个挑战是脊柱手术比较复杂。比如上颈椎手术,最大的挑战在于操作部位小,毗邻的解剖结构很复杂。上颈椎经常会出现解剖学变异,甚至出现部分椎动脉长在寰枢关节的入路暴露或者置钉位置上的情况。因此,对于上颈椎手术,术前评估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包含血管和神经结构的1:1模型进行模拟,为手术实施提供帮助。
第二个挑战是上颈椎手术的操作位置往往很深。有时候还要做前路经口的松解或减压,利用配套的内镜技术(包括单孔内镜、双通道内镜和显微技术)放大术野,从而在高清视野下完成手术,增强手术操作的精准度。此外,术中三维重建的影像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手术情况,避免传统情况下通过术后CT才发现问题,而进行翻修手术。手术机器人、导航等新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够让我们把复杂结构上的置钉做得更好。我们在术中还会常规进行电生理监测,了解患者神经功能的实时状态,及时做出调整。
以上这些技术都能够在复杂的脊柱手术中,为病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上述辅助技术同样适用于脊柱翻修、脊柱侧弯后凸矫形、截骨、脊柱肿瘤的全椎切除等手术。
只有熟练掌握脊柱外科的各种经典技术,我们在做脊柱翻修手术或者做一些复杂手术的时候,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合适、更安全的选择。单一的入路、单一的手术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至少不是最佳选择。举个例子,对于脊柱翻修、脊柱肿瘤或者脊柱畸形的手术,很多医生熟练掌握了后正中入路,对其它入路掌握的不够熟练。但对很多病人,后入路对后方软组织和神经的破坏风险很大,而从侧前方入路可以很容易地完成椎体切除置换,创伤也很小。
首先,我们会在术前做一些超前镇痛,通过贴剂、提前口服药物,让患者在术后苏醒时的疼痛程度下降。
其次,麻醉科医生在术后会为患者配备镇痛泵,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水平。局麻药物浸润也有助于改善术后疼痛。
对于术后3-5天内的急性期疼痛,要做好患者宣教,让患者主动与医生沟通,及时镇痛,避免患者因为长期持续疼痛引发慢性疼痛,产生疼痛记忆,导致术后症状长期无法缓解。
对于术中直接刺激引起的神经水肿、神经炎症反应等神经病理性改变导致的疼痛,不能单纯靠NSAIDs类或吗啡类药物来止痛,还需要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的药物。
对于术后1-3个月的疼痛,我们可以采用推拿按摩等物理治疗,消炎止痛或改善筋膜循环类药物的外敷和外擦等方法综合治疗。这个阶段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和医生指导,可以实现较好的康复效果。
对于术后中晚期疼痛,需要判断产生疼痛的原因:是否是手术的问题,内固定、融合器是否松动,是否出现了不融合情况,是否有感染等。术后3个月左右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缺乏锻炼、康复训练不足,这时候我们会采用棍辅推拿的手法,帮助病人做筋膜肌肉的松解,更好地进行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