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大咖访谈 | 马昕教授:在骨科“修手表”,中国医生领先国际

学术   健康   2024-12-11 17:02   北京  



马昕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上海创伤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基础临床应用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显微与重建学组副组长

国家卫健委现代医院能力建设委员会医疗安全质量分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评价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4年COA学术大会召开之际,骨今中外【大咖访谈】栏目邀请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马昕教授,向大家分享第三代拇外翻微创手术技术的演变、进展,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以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等话题。

Q
1.请您介绍一下拇外翻微创手术技术的演变,第三代拇外翻微创手术取得了哪些进展?

拇外翻手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手术,方法非常多,达到200多种。但实际上大量淘沙之后,应用的手术方法不超过五六种。因为大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有的手术只对极个别病人有点效果,对多数病人来说有更行之有效、简单的、广为认知的好办法。如我们现在比较习惯用Chevron截骨、Scarf截骨,还有Akin截骨等。经典手术方法应用的比例越来越高。

一方面,随着对拇外翻病理、解剖的认识提高(做了许多拇指关节生物力学相关的研究),骨科医生想到的办法、手段也越来越多。拇外翻涉及的关节复杂程度,堪比髋关节、膝关节。不同的是大关节的病理、解剖比较容易理解。而拇外翻在小小的关节中,涵盖了很多骨性平衡、软组织平衡等因素。而且在行走过程当中,拇指的变化也比较多,尤其是一刹那蹬地的动作,拇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蹬地力量是非常大的,按单位面积来比较,它承受的力比髋、膝关节都要大。所以,即便拇外翻看上去小,但从手术方法的数量也能看出,拇外翻的矫形相当困难。多年来对拇外翻的研究、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能够涵盖大多数病人的手术方法。

另一方面,随着矫形、内固定、动力等工具的进步,手术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前辈医生,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探索拇外翻的微创治疗,相继开发了很多的治疗方法,但当时限于工具比较单一,导致微创过程中出现很多并发症。以前我们没有低速裂钻,在切除骨赘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对周围软组织造成严重灼热伤。所以微创治疗在前些年的进展并不快。在矫形过程中,我们会发明一些小的工具,厂商做出的工具也非常漂亮,大家的创新意识都非常强。我们国内一些厂商在工具方面的研发能力明显比以前要强。以前是欧洲人、美国人带领向前走,现在国内的厂商和医生一起,也可以引领世界的发展。更好的新工具让拇外翻的诊治水平不断进步。

第三代拇外翻微创技术虽然是欧美国家的医生提出来的,但对中国医生来说,实际上已经更迭很多代。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实际在领跑全世界。中国医生开展的拇外翻手术,从量上和质上都在世界保持前列地位。许多医生多年来不断地努力,尤其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进步,还有厂商的加入,共同推进了拇外翻治疗水平的提高。

以前我们做拇外翻手术,可能要做五六公分的切口。现在有了对解剖更深的了解和好用的工具,我们只需要做两三个切口,每个切口只要三四毫米。现在我和同事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台微创的拇外翻手术。玩笑的说法是,打几个洞就能完成矫形手术。像修手表一样,拇外翻手术难点是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做出跟膝关节、髋关节一样的手术。软组织平衡、骨性平衡、截骨都相当复杂。这样微小的手术展现了我们中国医生一些独到的技术和想象力。手外科、显微外科,是中国在全世界骨科领域遥遥领先的亚专科。因为中国人有一双非常灵巧的手,和努力进取的创新意识。

A
Q
2.请您分享一下,在拇外翻手术和术后康复中的疼痛管理经验?您如何看待镇痛在整体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您会如何针对性地使用外用药物镇痛治疗呢?

足踝外科的疼痛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患者做完足踝手术之后,痛感非常强。相比肚子、腰背、大腿,踝关节的痛觉明显更强。我们可以采用区域神经阻滞的办法,来帮助病人解决术后疼痛。我们给病人开完刀之后,会用到“鸡尾酒”的注射疗法,这里面包括罗哌卡因、得宝松、肾上腺素,既可以减少出血,降低局部炎症程度,又起到十几小时的长效镇痛效果。病人当天晚上不痛,第二天基本就没有明显疼痛了。

我们经常给病人做疼痛测试(0-10)。很多病人打分1分2分,甚至病人说一点都不痛。我觉得病人应该获得无痛的治疗,医学追求的目标就是无痛解决病人的病痛。你不能为了完成手术,给病人造成巨大伤痛,巨大的心理创伤。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局部镇痛、围手术期镇痛方面,包括ERAS技术方面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路。

A
         
Q
3.在今年11月,上海六院足踝外科团队,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微创拇外翻Spear Plate髓内板矫形手术。术中使用了新材料,和数字化诊断技术、3D建模等新技术。想请您谈一谈,在拇外翻治疗中,都有哪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这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在不断在进步的一个领域。我们希望更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为病人提供不一样手术治疗方法。每个病人的畸形不一样,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

借助人工智能的详尽术前评估,可以减少患者和医生被X光线的照射时间。手术截骨导板的设计、3D打印截骨导板,能减少不必要的切口显露。人工智能帮助医生在复杂的畸形矫正方面,实现一个巨大的跨步,也是我们接下来工作的一个热点。
A
         
Q
4.您担任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主任,希望请您分享一下,中心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对每一个亚专科都有所期待和要求。依托庞大的数据、庞大的病人群,我们能做到其他中心不方便做,或者是没有能力做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足踝外科治疗的是影响老百姓健康的常见疾病,像很多人扭伤后,逐渐发展成慢性的踝关节不稳。我们会做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对急诊损伤进行详尽的分类,回顾以往的手术方法、治疗方式,通过患者大数据优化诊疗流程。

另外足踝外科还牵涉到很多其他疾病,比较常见的像糖尿病足。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糖尿病的病人增加,患糖尿病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未来的治疗,不仅仅局限在手术室里,还包括支具辅具、治未病、防未病领域。我和内分泌科的贾伟平院士有过非常好的沟通,成立了联合的团队,未来在学科整合和互相支持方面,尤其是影响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方面要继续做些努力。

还有一些相关产品的转化,也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要做的一些工作。我们鼓励医生与企业、大学合作,在新药研发、新器械研发,还有新的耗材研发方面,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真正的made in China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造福我们的老百姓。

A
CN-20241209-00010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骨今中外
中国骨科新媒体的领跑者,专注服务于31万+ 中国骨科医生及从业人员。聚焦于骨科实用手术技术的传播,免费学术资源的分享,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创新与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