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就:主持过4个国家级和14个省部级基金的课题。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余篇。授权专利8项。主编和参编骨科专著14部。荣获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学术兼职: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华裔关节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以及北京医学会等32个骨科领域委员会的委员、常委和5个杂志的编委。
主要社会兼职:第16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14、15届西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理事。西城区海外联合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致公党北京市委常委,致公党北京市委医药专委会主任。
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我们骨科从中受益很大。科技加快了骨科器械及设备的革新,这些革新对骨科技术的发展又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精细化手术、精准化诊疗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以关节置换为例,以前我们都是凭个人的经验做截骨、调整力线和角度,现在借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我们能提前对假体的大小、角度进行规划,模拟手术,做到术前胸有成竹。此外,有了机器人辅助和数据支持,手术操作可以完全依照规划进行,0.1度的精准操作也能够实现。所以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为我们骨科,特别是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在诊断方面,以往的诊断通常是通过X线片等手段进行。现在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对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这些常见骨科疾病,我们可以通过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在早期做出精准诊断,将防治工作前置化,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骨科患者的疼痛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80%以上的骨科患者,是凭症状来就诊的:哪里痛了,不舒服了,才来就诊。老年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骨质疏松的疼痛或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疼痛。对于这一类患者,我们一般采取对症治疗,阶梯式选择药物治疗。外用镇痛消炎药物有很好的效果:消除炎症因子,避免炎症因子破坏关节、降低骨量,附带着实现了止痛。消除了无菌性炎症,其他的病征大多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外用的贴剂、涂剂消炎止痛药,是我们骨科的有利武器。
除了消炎止痛类药物,我们还可以搭配理疗、保暖等方法,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更科学地运动、锻炼肌肉力量,更好地去保护关节、保持骨量,预防不必要的损伤。这也是我们学会近几年一直在推进患者健康教育的原因。
本次COA大会的创新转化成果展大厅里,我看到了众多展出的创新医疗器械。我们国内的骨科医生针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医工交叉或者是医企结合,完成了创新转化,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中国骨科医生不仅仅是“术者”,还是“科学家”。
我自己也做了一些创新的产品,其中一个产品是压力感应垫片。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测定力线后,在软组织平衡时,经验丰富的医生手感好,做出的关节不紧不松,而年轻医生则很难通过手感进行判断,导致做出的关节出现过紧或者过松的问题。如果在术中放上我发明的压力感应垫片,术者就能看到屈曲和活动范围内的压力情况,更好地完成手术,做到膝关节内外侧平衡。这个产品正在转化的过程中,已经启动注册流程。
此外,虽然机器人有众多优势,但是受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够配置手术机器人。这类医院对于简易导航来说,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我研发了一个简易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术中导航产品,通过几颗简单的导航钉,把角度调节好,不需要机械臂,也不需要庞大的机器人设备。产品本身造价低,简单实用,还能解决一些X线片中和力线需要矫正的疑难和复杂病例。
现在骨科创新转化风气非常好。中国的发明专利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其中骨科医生做了很大的贡献。我相信,在我们国家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提倡校企结合、医工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以后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产品,服务患者,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