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骨科主任
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科技创新群体负责人
任《骨科》杂志主编、《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副主编等
·曾获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奖”
人工关节技术从海外到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早期不断进步、飞速发展,中期有一段相对的瓶颈期,近几年又有明显进步。早期研究更多集中在关节设计的形态、运动学、材料学,摩擦学这些方面,只要在一个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产品就会有颠覆性的改变,展现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在医生的手术技术方面,人工关节进入中国这二三十年,早期是头部骨科医院或者大型的骨科中心的医生有较好的手术技术和手术理念。近十年来,基层医院和较小医院也发展起来,真正地造福广大的基础病人。
在医生的培养方面,以前所有的手术技术是靠老师手把手教,在每一台手术中慢慢积累的。现在的年轻医生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中青年医生认知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反应更快,但手术机器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年轻医生的培养必须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学好基本功,积累经验,提升技术,才能应对极度复杂的手术,这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拥抱新技术,提升手术质量,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管理。
在中国医疗界中,骨科界是对快速康复理念认识的最早,落地的最早,发展也最好的。ERAS的理念,从头部医院到地市医院,再到县医院,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前期的实践,我们发现快速康复的抓手在基层,需要先做好疼痛管理。门诊病人中,首诊超过70%的主诉是疼痛,减轻疼痛对患者就意味着症状减轻和获得满意,所以疼痛是我们第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医生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有些疼痛一定要用手术的方式解决,实际上不一定。不做手术不意味着不治疗,在非手术治疗阶段也是首要解决疼痛。
外科医生要把疼痛管理落实到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我们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做,有疼痛管理的标准化病房,有术前疼痛阈值的提升,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手术。
疼痛管理可能不光是骨科医生的事情。八九十岁的高龄患者的股骨颈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为了解决患者的疼痛,每个医院的处理方式不同,有的医院做了绿通,以最快的速度完善相关检查,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以后,快速进行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有部分患者可能有严重的基础并发症,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绿通也不能做到特别快。曾有一位八九十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我们医院后抱怨疼痛,仰卧侧卧翻身都不行,通过跟麻醉科合作,组建MDT团队,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介入,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相应的外周神经的阻滞,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在后续入院相关检查、搬运和体位摆放都有舒适的感受。这才是真正人性化、个性化的诊疗,对于老年患者特别重要。疼痛管理是在术前、术中乃至于术后的全病程周期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则是血液的管理,目前全中国存在闹血荒的情况,用量太大,捐的相对又不足。更多的要提高医生和患者对血液管理的认识。一是严格把握适应症,二是督促医生改进手术技术、尽可能减少出血;三是做好提升自体血的回收利用和术前储血,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患者血液。
“筑林行动”是我们近几年做的一个公益性活动。湖北省面积不算大,但地形地貌很复杂,这就造就了不同地域特征的医患人群。我们的“筑林行动”踏遍了湖北省的东南西北,真正地感受到基层的不容易,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我们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可能地帮助基层医生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患者恢复健康。“一木为木,两木为林,三木为森”,齐心协力,让我们基层的医生、基层的病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我们点滴的积累、长时间的积淀,我相信我们的技术会惠及更多的基层医院、基层医生和基层患者。
我觉得80后90后的医生的起点、阅历和天赋都比我们这代人更好,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年轻医生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想在医术、科研和教学这三方面都做得好,就要付出普通医生三倍的努力。我觉得,天赋、勤奋以及对患者的爱心,多方面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有情怀的医者。